「蝦米」終究幹不過大魚

2020-12-05 鞭牛士

來源:AI財經社

古典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後一個精神角落可能要崩塌了。


11月29日晚間,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開始在網絡上傳播,而據果殼放大燈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看到消息的一瞬間,八年資深老用戶芷蕾崩潰大哭,她迅速給蝦米音樂內部的朋友發了條信息,對方反倒安慰了她兩句,告訴她「不要理會這些消息」。


   

屏幕另一端的蝦米音樂人王瑞森嘆了口氣,仿佛終於解脫了,「對我而言這可能是2020年『最好』的消息」,因為,他終於不用再眼睜睜看著自己最喜歡的音樂APP一點點變爛再變爛了。即便在幾個小時之前,他剛剛把耗費了一個月工資做出來的新歌發布在蝦米音樂上。


王瑞森其實早就感覺到情況不妙。最近一年來,他感覺自己被蝦米傷的不輕。對方先是一聲不吭把自己的舊作品轉售給了別的平臺,王瑞森不得不親自去一一撤銷回來。最近這次新歌發布之後,好友們頗有興致地想要點擊購買支持,卻發現根本購買不了。


蝦米音樂是否真的要關停?內部人士對此諱莫如深,底層員工也在等靴子落地。或許自幾年前輸掉版權大戰,從在線音樂領域TOP1的位置跌落之時,就已經書寫出了今天的命運。過分追求文藝,失去商業價值,凡是遵循這條理念的網際網路產品,都難以擁有長久的生命。


而作為一群對蝦米音樂深愛到極致的用戶,他們幾乎已經失去了恨蝦米的力氣。




精神角落崩塌



蝦米音樂誕生於2006年,在阿里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辦了當時還叫「EMUMO」的蝦米音樂,這個縮寫就取自EARN MUSIC&MONEY,故事的一開始充滿了理想。那時蝦米音樂的定位是做高品質音樂,發現並分享,讓音樂人通過做音樂能賺到錢是他們的初心。


以至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音樂圈形成了一條鄙視鏈:用蝦米的瞧不起用網易雲音樂的,用網易雲音樂的瞧不起用酷狗的,最後大家一起瞧不起QQ音樂。


遊戲編輯咩咩自2011年開始使用蝦米音樂。十年間,她從未轉換到其他平臺。據咩咩回憶,PC時代用網頁聽歌,用的是SongTasty和豆瓣FM,後來SongTasty關閉,豆瓣FM半死不活,蝦米音樂就成為了她最大的寄託。


至今,蝦米音樂用戶都很難說清楚自己對蝦米音樂的忠誠來源於什麼。但蝦米音樂在他們看來仍舊有許多優點,「在蝦米,每個用戶都可以自己編輯每張專輯、每位歌手的信息,讓整個資料庫變得更全面」,咩咩說,她有時候會驚嘆於蝦米音樂的系統推薦水平,「仿佛能猜透人心,我喜歡的音樂類型很廣,古典樂、Funk、Citypop、電子音樂,聽得都蠻多的,蝦米音樂用的一直都非常順手」。


關於蝦米音樂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局面?幾乎所有人都會給出同一個答案,輸在版權大戰。


一切都源自於2013年,憑藉2000萬註冊會員,站在在線音樂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開始接觸各類唱片公司,同時支付高昂的版權費用。但對比之下,蝦米音樂上的用戶付費率不足千分之五。王皓說,當時蝦米的費用支出是收入的十餘倍。也正是這一年,阿里正式收購了蝦米音樂,成立阿里音樂事業部。


   

2014年,騰訊音樂掀起了長達三年的音樂版權大戰,參戰的三方分別是騰訊QQ音樂、海洋音樂和整合了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的阿里音樂,多方斥巨資籤下多個唱片公司的網際網路獨家代理權。仗打到了一半,海洋音樂與騰訊QQ音樂合併,成為今天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後者與阿里音樂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2017年下半年,並以「國家版權局約談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畫上句號。


這場音樂版權大戰曾將業內版權價格推高10倍之多。而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上市時所披露的招股書,截至2018年年中,騰訊音樂已擁有200多家唱片公司的超過2000萬首歌曲,擁有中國最大的音樂版權曲庫。


失去版權大戰的蝦米音樂聲勢漸弱。2019年9月,阿里宣布以7億美元領投網易雲音樂。隨後,網易雲音樂相繼與優酷會員、支付寶、阿里影業旗下數據平檯燈塔專業版等阿里體系業務展開合作。一位內部人士調侃,「阿里生態下的子業務更喜歡和網易雲音樂合作而不是蝦米音樂」。


阿里與網易內部也並非沒有討論過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合併的可能性,但最終在雙方團隊都認為合併沒有價值的結論下告吹。「兩個平臺加起來的版權也打不過騰訊」,前述人士告訴AI財經社,「不過現在網易雲音樂有錢了,它會和騰訊一直打下去。」




網際網路做音樂 VS 音樂人做音樂



扎心的是,蝦米音樂並不缺少情懷。


據一位接近蝦米音樂的人士回憶,2014年時,蝦米音樂的老員工還是硬核的音樂愛好者。「我那時去面試了蝦米音樂,面試官問的都是非常專業的音樂問題……『你關注金曲獎嗎?』『臺灣民歌運動的發起者是誰?』」這讓他當即啞口無言。本以為只要懂點網際網路思維,就能勝任這份工作,卻在蝦米門前碰了一鼻子灰。

   

設置了嚴格的準入門檻,蝦米招攬了一批對音樂史、小眾音樂有著深入了解的同好。他們也為蝦米帶來了較為專業的音樂分類,平臺上共設置了24種曲風,並按照細分領域劃分出近百種音樂賽道。蝦米內部一直認為自己做的是「音樂圖書館」,並以幫助用戶建立起音樂體系為榮。王瑞森也告訴AI財經社,「它的風格分類都是對的,一點都不誇張地說,甚至可以補一點當代音樂史。」


如果說網易雲音樂、QQ音樂是給普通用戶使用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則是資深愛樂人的天堂,在蝦米上你能輕易看到這些音樂人的生平,以及歌曲創作的背景。一位樂迷表示,「我只在蝦米音樂上,看到過Les Paul的簡介。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也只有蝦米對其進行詳細介紹。」正是這種對於音樂的專業態度,讓蝦米音樂爬上了音樂APP鄙視鏈的頂端,不同於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總是充斥著雞湯和人生體悟以至於被外界調侃為「網抑雲」,蝦米的評論裡著實有許多人在認真討論音樂本身。



但與之相對應的,蝦米每次更新都會伴隨著老用戶連綿不斷的吐槽,即便只是一些小小的調整,都會迎來用戶的「窮追猛打」。


理想主義的火種,也讓蝦米的一些功能變得不可理喻。比如,蝦米音樂有一個橫屏鎖定的「磁帶模式」,點擊兩個小孔可以切換歌曲,豎屏可以恢復原狀,但由於操作難以摸索,導致這項功能變得非常雞肋。據說團隊打造這項功能的目的,是希望能營造一個傳統「卡帶」的概念,讓用戶感受到過去聽音樂時那種情懷。



包括後來阿里音樂引入高曉松、宋柯兩位音樂圈偶像,也是基於「專業人做專業事」的思想。只是這兩位的理想主義並沒有為蝦米音樂帶來轉機。阿里星球(由「天天動聽」改版而來)的失敗,讓內部自信心受挫,這或也印證了高曉松更適合做一名門客,而並非決策者。


相較於蝦米音樂對音樂專業性上的苛刻,QQ音樂則顯得不拘小節。據一位曾在QQ音樂工作過的人士介紹,QQ音樂內部員工多半是「玩市場」出身的,專業音樂人不佔主要組成部分。整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最大的優勢就是版權採買,「我們過去做過調研,問卷提到:如果刨除版權的話,你最喜歡哪一家?網易雲。但是加了版權,基本上一邊倒的選騰訊音樂。」


他表示,QQ音樂不太注重創新類的東西,但不代表內部沒有討論。「TME已經上市了,它需要不斷地賺錢,因此它的很多做法會從拉新角度出發。」包括大量版權購入,也讓其他音樂APP上歌單由黑轉灰(即失效,無法播放),就連專業音樂人也紛紛吐槽:如今聽歌不得不轉移到自己最看不起的平臺。


網易雲音樂則在其中取了中間值,既納入了音樂頻道出身的專業愛好者,又吸納了一些音樂人加盟,但都不那麼「較真」,在保留音樂情懷的同時,也積極吸納了早期蝦米做的比較好的智能化推薦、熱評等功能。一位在網易雲音樂工作過的產品經理告訴AI財經社,音樂軟體都大同小異,互相借鑑也是常有的事,核心競爭力還是版權。


「算法的基礎是內容,你有1000首歌和有10首歌,算出來的結果肯定不一樣。網易雲音樂的優勢在於,它的用戶更年輕,平均年齡甚至不到20歲。如果它能不斷吸納年輕人,十年後隨著用戶音樂品味的提高,它還是有爆發空間的。」上述產品經理評價。


但不可否認的是,版權戰爭下,騰訊系承包了90%的音樂版權,已經擠得其他app無路可走。為了進行差異化競爭,網易雲音樂將運營重點放在獨立音樂人入駐,並且也加大了版權採買力度。5月12日,重新復活的網易雲音樂放出重磅消息,宣布與華納版權達成合作,並獲得華納旗下130萬首音樂詞曲版權。


雙方的戰爭一度打入了下沉市場,網易雲音樂內部曾對三四線城市進行密集調研,發現那裡的人們對自家app一無所知。「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然後我們問『你在用什麼視頻app?』他們說,抖音和快手。於是我們就在抖音和快手上去宣傳我們的獨家歌曲,拉新效果非常顯著。」一位網易雲員工表示。


2019年,網易雲從抖音、快手上誕生了諸多神曲,隔壁老樊的《我曾》、花粥的《出山》都曾在大街小巷風靡一時。後續,騰訊音樂顯然是注意到這一點,也開始將發力點對準短視頻平臺,並在去年底至今打造出諸如《橋邊姑娘》《少年》等爆款神曲。


在這場戰爭下,既無版權優勢,又不加入大眾流行的蝦米,死得明明白白。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早有預言,未來在線音樂市場是資本巨頭之間的遊戲,「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做音樂沒有「錢」途



「終於解脫了,用不著再眼睜睜地看著它一點點再變爛再變爛,終於停下來了,現在只剩回憶。」蝦米音樂人王瑞森說道。但是為了給自己的表達尋找一個出口,他也是會轉向其他平臺,但不會寄託那麼多感情了。


王瑞森對蝦米音樂的沒落感到惋惜,「重視專輯的要死了,重視風格的要死了,做音樂的要死了,就是這麼簡單。那些追求流量的,留下來的教育我們,就是要運營社群、經營人設,要一個一個單曲的發,千萬不要發專輯。」


   

音樂是投入高且風險性極高的行業,據王瑞森透露,按照所有音色音源都是正版的來計算,一套音源可能價值好幾千。如果想要做商業的話,至少前期需要投入十幾萬,但最終回報卻是無法保障的。


許多音樂人不願選擇那些更加大眾且商業的平臺,但蝦米卻早已不再為他們的生計操心。即便如此,他們依舊讚賞著蝦米的專業性,「蝦米的專輯管理就是發布新作品的時候,專輯管理是最好的,網易雲音樂次之,再次是QQ音樂。後者甚至現在都沒辦法在上傳作品的頁面去改變作品的排序,而蝦米是可以在上傳後拖拽歌曲之間的順序。」


歌曲評論區也是音樂人最看重蝦米的地方之一,「我發了這麼多歌曲,在蝦米的巔峰評論大概就是10,我學生做的原創的音樂,上線當天在網易雲就可能會有50多條評論,我是想看他們對於我做出的音樂的看法,並不是看他們聽歌時的心情如何。」王瑞森說。


從追崇初心到被迫接受現實,乾淨的音樂平臺與獨立音樂人的處境,完整呈現了現代音樂沒有「錢」景的大環境。


一名業內人士感嘆,「當下好的創作,好的歌手都還是存在的。但最大的問題是,資本、流量會過度消耗一個唱作人的才華,好的製作人、詞曲創作者跟不上歌手的速度。」


「現在還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環境,音樂人的機會增多了。」免費編曲、音樂人大賽、藝人合作等情況,使得音樂人有越多越多的曝光機會。


但想要實現商業收入上的突破,這確實是眾多音樂人解不出的難題,「音樂和電影一樣,藝術與商業原本就不應該放在一起,當變成刻意製造的商品時,都會很難受。」上述業內人士說道。不少音樂人經常感嘆,從事音樂事業這麼久,從沒有靠音樂賺過錢,許多人敗興離去,也有人苦苦支撐。


而需要音樂人生態的主流音樂平臺,除了發布流量和資金扶持計劃,影視、綜藝也成為其新的商業探索方向。


無論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還是網易雲音樂都在大力布局創新業務,諸如直播、線上演唱會等。但礙於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經上市,核心仍舊是向收入看齊,「做的東西必須能賺錢,所以重點就會放在版權採買」,一位接近QQ音樂的人士表示。據財報披露,2019年全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總營收達到了254.3億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26.7%至46.2億元。在付費習慣愈發成熟的今天,騰訊音樂集團的營收狀況也在不斷向好。


從歌曲、音樂人、再到影視綜藝,音樂平臺的版權戰爭已經愈演愈烈,蝦米音樂的退場似乎成為必然。而在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之間,勢必還會有一場角逐。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芷蕾、王瑞森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真實的娛樂圈食物鏈,誰是大魚,誰是小魚,誰又是蝦米
    本文就聊聊娛樂圈存在的食物鏈,看看誰是這條食物鏈裡的大魚,誰是小魚,誰又是蝦米。一、明星也分流量和咖位在某次娛樂圈的活動中,流量小生李振寧遍尋會場都沒找到自己的座位,原因是工作人員把他給忘了,李振寧在會場來回徘徊找座位的畫面看起來頗為滑稽又讓人感到悲哀。在其他的活動中還曾曝出過「流量小鮮肉坐在前排,資深老戲骨在後面當背景」的新聞。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2020-12-0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電商領域,拍拍成了往事,噹噹也在下追,其實哪怕是易趣,也不過是昔日8848這個先驅的後來者。類似這樣的先驅或霸主,成為歷史中不容易被記憶起來的角色,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裡,數不勝數。而在這個江湖裡,最近又有一個昔日曾經的行業第一,被傳將要落幕。
  •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阿里「富養女」竟打不過版權之爭!
    沒想到,久不出現在大家視野的蝦米音樂,竟以這種方式「回歸」。據業內大V「相徵」爆料,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同時「果殼放大燈」也稱有可能將要解散。瞬間,大家開始了一波爺青結的追憶。不過,幕後東家阿里巴巴並沒有任何澄清,只是「不予置評」,結合最近對網易雲音樂的曖昧態度來看,就挺明顯了。
  • 宇宙中的大魚吃小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說的是海洋裡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係。茫茫宇宙中,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星系,它們之間竟然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宇宙中的恆星,比如我們熟悉的太陽,都是從星系中「孕育」出來的。天文學家發現,小星系要比大星系具有更強的「造星」能力,很多巨大的星系已經不再能「孕育」新星了。這樣說來,只有小星系中的恆星會不斷增加,巨大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就不會變化了嗎?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有時在收拾屋子的閒暇午後,王巖會打開一首周雲蓬的《九月》,他讀大學的時候在蝦米上關注了很多小眾音樂人,和很多蝦米的「音樂信徒」一樣,即便後來QQ音樂、網易雲陸續收錄了很多小眾音樂,王巖也覺得,「同一首歌在不同平臺聽起來完全不是一種感覺。」這片國內流媒體音樂的「聖地」,終究沒能逃過衰亡的命運。
  • 一道白光直接摧毀無人機,張召忠:終究還是幹不過霧霾
    我國軍事專家張召忠的一句話擊中了雷射武器的要害,他表示,就算美軍把雷射武器誇上天,終究還是幹不過霧霾。據悉,雷射武器最致命的缺點就是不能全天候作戰,主要受大氣的影響。可以看出,美國剛想炫耀就遭打臉,美軍不得不低頭。
  • 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閉音樂服務。回顧蝦米音樂一路走來,幾次重大決策的失利,成了它衰落的節點。在不得已放棄音樂夢想後,王皓去阿里做了一名工程師,這才得以用「蝦米音樂」繼續他的音樂夢想。剛上線的蝦米音樂獲得不少投資,在2013年更是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高曉松、宋柯加盟,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不過,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兩人分歧很大,高曉松甚至公開嘲諷王皓,如果蝦米堅持要做小而美,當初就不應該賣。
  • 蝦米音樂倒了,爺青結
    在《風清揚》上線當日,蝦米音樂多端用戶訪問量突破3000萬,僅有效播放量迅速逼近2.5億次。這是蝦米音樂近年來少有的高光時刻。甚至一度給了蝦米音樂用戶們信心:蝦米音樂已經重新躋身國內一線音樂平臺之列。但三年多後的現在,曾經的信心被證明為一場美麗的幻覺。
  • 搞文藝的打不過搞商業的,傳將關停後蝦米音樂用戶不願落幕
    11月29日晚間,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開始在網絡上傳播,而據果殼放大燈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看到消息的一瞬間,八年資深老用戶芷蕾崩潰大哭,她迅速給蝦米音樂內部的朋友發了條信息,對方反倒安慰了她兩句,告訴她「不要理會這些消息」。
  • 在線音樂掘金難:蝦米酷狗等網站嘗試收費
    撬動行業的小蝦米2013年6月5日,蝦米音樂網對外宣布,從這一天起,包括蝦米、百度音樂、QQ音樂、酷狗、多米、酷我在內的音樂網站,將試行音樂下載收費。這個故事看起來更像是蝦米的獨舞,在這一天過後,大多數在線音樂網站依然在提供免費音樂下載服務。即便是蝦米,也坦承原免費服務可繼續使用,且所有在線試聽服務都屬於免費範疇。
  • 蝦米音樂關停:理想主義的熱血,永遠留在了昨天
    「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蝦米會關掉,它早就是生活的習慣了。」 聽到蝦米關停的消息,來自呼和浩特的用戶王熙熙有些悲傷的說。 昨天,蝦米官方宣布停止其音樂播放器的服務。此前,蝦米下架的消息,曾引發不少樂迷的討論。
  •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音樂流媒體正式步入兩極時代?
    這一年,蝦米音樂的前身EMUMO(Earn Music & Money)誕生,意思是聽著歌順便把錢賺了,之後才有了蝦米網這個名字,再到後來的蝦米音樂。,同年,蝦米音樂APP正式在手機端上線。 納入阿里體系之後,蝦米音樂成功從一眾聽歌軟體中脫穎而出。背靠阿里大文娛的聯動,蝦米音樂迎來了高光時刻,從上線蝦米音樂人到啟動尋光計劃,從突出智能推薦歌單到推出音樂直播間。 與此同時,曾在諾基亞時代為國內頂流的音樂播放器天天動聽,也從2012年開始接受阿里巴巴投資,並於2013年正式併入阿里巴巴旗下。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編者註:蝦米音樂最新回應不予置評。)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從現在來看,留給蝦米的機會從來都沒有兌現,或許在它入贅阿里的那一刻,它的命運之輪已然定格。文/姝苓編輯/皮爺出品/新摘商業評論「本來以為有阿里就沒事的,沒想到那麼快。」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蝦米用戶這樣說道。這些年來,儘管蝦米飽受爭議,版權市場也逐步失守,但作為蝦米音樂最早期的用戶,依舊對蝦米,對阿里有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曾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要關閉解散了?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蝦米音樂月底關閉!」 昨天晚上,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曾經被高分軟體的蝦米音樂為何迎來關閉
    2007年,王皓從工作了4年的阿里巴巴離開,正式創立了「蝦米網」,這也是蝦米音樂的前身,隨後的2008年,蝦米音樂也正式上線。無論是創始人的音樂人身份,還是他們成立蝦米的初衷,都註定了蝦米站在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位置上。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QQ音樂蝦米音樂歌單導入QQ音樂詳細步驟: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你想要導出的歌單,點擊分享按鈕,選擇複製連結。步驟二:打開QQ音樂→我的→菜單按鈕(三個橫杆)→導入外部歌單→把連結粘貼到輸入框中。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網易雲音樂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個人中心→滑動到最下記住自己的蝦米音樂ID。
  • 蝦米2月5日正式關停:網友不舍 倒下的原因是什麼?
    「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2020年11月29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相徵發微博稱,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2021年)1月份關閉。當時不少報導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正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一個多月後的今天,傳言終究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