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大魚吃小魚

2020-10-16 中少在線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說的是海洋裡各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係。茫茫宇宙中,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星系,它們之間竟然也存在這樣的關係。

宇宙中的恆星,比如我們熟悉的太陽,都是從星系中「孕育」出來的。天文學家發現,小星系要比大星系具有更強的「造星」能力,很多巨大的星系已經不再能「孕育」新星了。這樣說來,只有小星系中的恆星會不斷增加,巨大星系中恆星的數量就不會變化了嗎?

澳大利亞的一些天文學家不辭辛苦,先後觀察了2.2萬個星系,終於在2014年9月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巨大星系雖然不再「造星」,但它們會「吞食」周圍的小星系,從而擴充自己的地盤,使恆星的數量增多。

大家都知道,地球和太陽屬於太陽系,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極小的一部分。銀河系像一個巨大的圓盤,直徑有10萬光年那麼長,也就是說,每秒跑30萬千米的光,要跑10萬年,才能從銀河系的這頭跑到那頭。銀河系真是太大了!確實如此,但你知道嗎?如此龐大的銀河系,不是自誕生之日起就這麼大的,而是通過不斷「吞食」周圍的小星系,才慢慢變大的。

現在,又有哪些小星系正在被銀河系「吞食」呢?天文學家給出的答案是: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

天文學家把那些比較小的星系稱為矮星系,比如前面提到的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它們不停地圍繞著銀河系旋轉,就像月球圍繞地球旋轉一樣。

大麥哲倫星系的直徑只有銀河系的二十分之一,包含的恆星數量只有銀河系的十分之一,大約100億顆。它距離銀河系大約16萬光年,這個距離看起來很遙遠,但和銀河系龐大的身軀比起來,就算很近了。

天文學家怎麼知道大、小麥哲倫星系正慢慢被銀河系「吞食」呢?他們是通過大量觀測,從一些「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就拿小麥哲倫星系來說,它原本是棒旋星系,因為一直受到銀河系巨大引力的拉扯,已經變成了不規則星系。

瞧,棒旋星系就是這個樣子。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星雲NGC 1672。

還有一個現象,也表明大、小麥哲倫星系正在被銀河系「吞食」,那就是「麥哲倫星流」。麥哲倫星流是一條極長的氣體帶,幾乎繞了銀河系半圈,這些氣體都是從大、小麥哲倫星系剝離出來的。

因為受到銀河系強大引力的吸引,麥哲倫星流正在朝銀河系快速前進。銀河系可真是一條貪吃的「大魚」啊!

宇宙中還有哪些「小魚」和「蝦米」在被「大魚」吞食?相信天文學家經過大量觀測後,一定會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大魚吃小魚是天性,誰也沒說慈鯛科的親魚就一定不吃小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這是一句俗語,事實上蝦也不是靠吃沙長大的,估計吃沙容易得胃結石。由於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講七彩神仙魚和其他小型魚的繁殖,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慈鯛科觀賞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養魚老道給予的解答是,因為大魚不習慣,停一段時間就好了。有些魚友就不理解了,說是別扯了,停一段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為什麼連續七八窩了,這個大魚還是在吃小魚呢?
  • 網友揭露:大魚吃小魚的真相原來是這麼恐怖!
    不管海洋動物還是陸地動物在捕到獵物後基本不會在意動物是否死掉,直接開吃是動物界的標誌,雖然有些動物會戲弄獵物,但也基本在獵物還沒死掉的時候就開吃了!可有網友發現,自家魚缸裡養的兩條霓虹燈魚不見了!網友稱:平常魚缸裡的大魚沒有吃過小魚,每天都會餵魚食,就算隔一天沒有餵食也沒有吃過小魚。可為什麼會消失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網友才發現原來大魚不吃活魚居然吃死魚!一般如果魚死了第二天小編都會清理掉,可由於霓虹燈魚體型太小,晚上死了大魚一口就能把它吃掉,自然也就找不到它了!按說大魚吃小魚是不會在乎它是否活著的,那為什麼這些魚要等小魚死掉後才吃呢?
  • 買了個大魚缸養魚,大魚天天吃小魚,沒幾天還都死光了,咋回事呢
    剛開缸,小白就買了不少觀賞魚回來,有大有小,加起來有十來條,她就期盼著它們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魚護小魚,小魚開心的玩耍,然而,事情並不像她預期的那樣發展。第二天她就發現不對勁了,感覺魚缸裡的小金魚好像變少了?小白放進去的小魚有6條,可是等她發現少了的時候,就只剩下4條了。
  • 魚生(5):大魚和小魚
    隔離結束,好心的同事用礦泉水瓶裝了兩條小魚送給我,一路長途跋涉,隨我回到了城裡。魚實在是太小,路上我只能湊到瓶子底兒去看它們有沒有被顛出去。不過還好,兩條魚快樂的遊著,沒有意識到已經到了繁華的大都市,無知無覺的做了兩條「南漂」魚。兩條小魚還分不清雌雄,尾巴上有一點兒青色,我就叫它們為大青和小青。
  • 仿真軟體史就是大魚吃小魚的歷史 | 工業軟體史
    半個多世紀以來,政府搭臺,學界編導,企業表演,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產業發展大戲,美歐的CAE產業在這一歷程中迅速崛起,牢牢佔據了工業價值鏈的高地。   大魚吃小魚,池子裡總有魚  在CIMdata的報告中,CAE軟體的市場被定義為「模擬&分析」市場,包含26類產品和服務。
  • 大鯊魚吃小魚好玩嗎 大鯊魚吃小魚玩法簡介
    大鯊魚吃小魚好玩嗎 大鯊魚吃小魚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05-29 21:56:37手機訂閱
  • 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一起合缸飼養?取決於以下很多因素
    第二、裸缸或者適度造景,小魚苗無處躲藏再者就是裸缸飼養,或者說少量造景和栽種水草,魚缸的剩餘空間太大,小魚苗根本就無處躲藏,當然會被大魚直接吃掉了。在注意了上述的問題以後,適口性是擺在第一位的問題如果說,我們能夠適度注意上述的所有問題,那麼剩下來的就只有兩點:第一點,就是適口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小魚的個體足夠大,在大魚即使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它們也無法吞食小魚,這是我們大小魚混養的一個最佳效果
  • 為啥新手很容易中大魚?新手的3個「不會」,其實是釣大魚的精髓
    釣魚是個非常容易上癮的活動,而我們上癮的主要原因就是剛學釣魚的時候釣到了大魚。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在剛學釣魚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開餌,調漂什麼的完全不懂卻能經常中大魚。等自己學習了各種調漂理論,開餌技巧之後,反而很難釣到大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有新手光環嗎?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這個時候才會牽扯到大魚在生小魚的時候,一些體內代謝物存留繁殖缸裡,可能更會敗壞水質的問題了,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把隔離盒給它全部換水的,但是一定要換取原缸水,具體操作倒也不難,我就不再去詳細說明了。
  • 真實的娛樂圈食物鏈,誰是大魚,誰是小魚,誰又是蝦米
    本文就聊聊娛樂圈存在的食物鏈,看看誰是這條食物鏈裡的大魚,誰是小魚,誰又是蝦米。一、明星也分流量和咖位在某次娛樂圈的活動中,流量小生李振寧遍尋會場都沒找到自己的座位,原因是工作人員把他給忘了,李振寧在會場來回徘徊找座位的畫面看起來頗為滑稽又讓人感到悲哀。在其他的活動中還曾曝出過「流量小鮮肉坐在前排,資深老戲骨在後面當背景」的新聞。
  • 別總抱怨大魚不咬鉤,這2個細節做不好,大魚進窩了也不會吃餌
    每個釣魚人出去釣魚的時候都盼望著能有好的收穫,如果還能釣幾條大魚那就完美了。於是在長期釣小魚的情況下,釣大魚的心思就淡了。於是我們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大魚為啥這麼難釣?有人說大魚數量少,也有人說大魚不靠岸,還用一些釣友說釣位沒選好,窩料和餌料不給力等等。
  • 宇宙中的神奇現象:幽靈粒子、反物質,星系吞噬
    第一「幽靈粒子」中微子據科學家研究,中微子不存在於人類生存的三維世界中,只能在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反世界」中尋找。宇宙是不能用來思考的,思之極恐!第三星系吞食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放大到宇宙的尺度,星系也是「大魚吃小魚」
  • 宇宙中的神奇現象:幽靈粒子、反物質,星系吞噬
    第一「幽靈粒子」中微子 據科學家研究,中微子不存在於人類生存的三維世界中,只能在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反世界」中尋找。 宇宙是不能用來思考的,思之極恐!
  • 為什麼大魚喜歡吃粗糧?從體型、生存環境出發,聊聊選餌之道
    餌料的選擇要考慮到魚的體型,但大魚和小魚之間並沒有明確界限一條1兩的魚和一條1斤的魚相比,顯然1兩的是小魚1斤的是大魚,而拿一條1斤的魚和一條10斤的魚相比,1斤的又變成小魚了。但如果說1斤那條是鯽魚,10斤那條是鯉魚,那麼兩條都可以算大魚。
  • 宇宙中的奇異現象:幽靈粒子和反物質及星系吞噬
    第一「幽靈粒子」中微子據科學家研究,中微子不存在於人類生存的三維世界中,只能在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反世界」中尋找。宇宙是不能用來思考的,思之極恐!第三星系吞食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放大到宇宙的尺度,星系也是「大魚吃小魚」
  • 孔雀魚為什麼吃小魚?它們是真的無情,正確飼養方法是公母魚分養
    好久沒和大家聊孔雀魚了,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孔雀魚大魚吃魚苗的問題。大家肯定多少有疑惑:不是自己生的小魚嗎,幹嘛還自己吃掉,孔雀魚真是無情啊。 其實這是孔雀魚這個物種演化而來的結果,包括瑪麗魚,米奇魚等其他卵胎生鱂魚都會有這樣的習性:吃魚苗。
  • 子線細遇到大魚就會切?一個O型卸力環助你,野釣輕鬆搏大魚
    釣魚人總有一個大魚夢,希望能釣上一條大魚打破記錄,可是自然水域中大魚的可遇不可求限制了釣友們的大魚夢,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釣上來魚只能退而求其次釣更容易上鉤的小魚,小魚的吃口動作相較於大魚來講很輕,為了能讓它們的吃口動作更直接的反饋在浮漂上,需要我們採用合適的線組大小和鉤號進行應對。
  • 小魚怎樣油炸好吃?
    我認為小魚要油炸的好吃,關鍵是掛糊要好而且調味料要放好才可以平時我們都很喜歡吃油炸小魚,我隔三差五也經常給家裡人做油炸小黃魚,雖然我們吃著紅燒或者清蒸的個頭大的鯉魚草魚等魚類也是很好吃的,但是我們也非常喜歡吃小魚的味道,而且這個做法和其他魚類的味道是稍微有點不同的,我個人感覺非常好吃還下飯,所以我也看到題主這個問題,就和大家分享下小魚怎麼油炸好吃。
  • 清道夫魚遭萬人唾罵,那麼它們吃不吃剛出生的小魚呢?
    每五六條清道夫中就會出現一兩隻吸魚的,只不過有的時候吸魚過程稍縱即逝,所以很多魚友都不去在意,甚至說根本就沒發現。清道夫它們會很快的找出魚缸中的體弱病殘的魚兒,用來練習它們的吸星大法,而且絕對無差錯,它們絕不是逮著誰就吸誰。特別是對於遊速較慢的金魚,被它們吸上去之後,被吸處就會出現紅腫或者是鰭片外翻,甚至於潰爛至死。然後它們會再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 同樣是鉛墜躺底,為啥老釣友卻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中大魚?
    在夏季的時候小魚鬧窩,走水多,想要釣大魚還用正常懸墜釣底就比較困難了,很多釣友就會用雙鉛甚至跑鉛來釣,但幾乎所有老釣友都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可能有的釣友不信了,為啥在夏季的時候雙鉛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呢?它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今天這篇文章路人甲就來和大家聊聊雙鉛釣法為啥更容易中大魚,有興趣的釣友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