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2021-01-20 新浪科技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作者:吳丹

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

「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

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蝦米有5億多張原創歌單,每張歌單都有資深樂迷寫的優質推薦語,每張專輯都有詳盡的背景介紹。在推薦曲目的功能上,蝦米不順從爆款潮流,總是根據用戶喜好推薦一些冷門獨立音樂。

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他曾在蝦米找到很多冷門爵士樂及小眾音樂資源,無論是蝦米的算法推送邏輯,還是對音樂專輯歸檔整理的專業程度,都是其他音樂平臺缺乏的。

「最有價值的是,蝦米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尋光計劃』,當時對中國獨立原創音樂人的扶持是相當有前瞻性的。」方舟說,「尋光計劃」第一季推出的13組音樂人的14張唱片,讓聲音玩具、鯨魚馬戲團等一批獨立音樂人和團體脫穎而出,如今已成獨立音樂領域的中流砥柱。

在線上消費還未形成習慣的2013年,蝦米的註冊用戶超過2000萬人,日活用戶數量一度達到700萬高峰。曾經,蝦米音樂每月人均使用時長達300分鐘以上,位居行業第一。

2013年,阿里巴巴收購蝦米音樂,將其劃入阿里巴巴音樂事業部。2016年,高曉松、宋柯和何炅高調加盟阿里音樂,創始人王皓轉崗釘釘。

在一系列人事變動和改革之後,背靠巨頭的蝦米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在2021年黯然離場。

「蝦米的命運,從2018年從阿里大文娛的體系被剝離出來那一刻開始,也許已經註定了。」在蝦米後期加入的前員工陳虞告訴第一財經,自從2018年底被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蝦米就已經不再是被重點經營的業務方向了,不僅核心版權資源不再投入,甚至出現了蝦米的人員被大批抽調支持其他產品的情況,縮編減員也時有發生。

他甚至有點意外,蝦米竟堅持到2021年才說告別,「這裡面有一些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在堅守,他們在非常艱難的條件下,是用情感和專業能力在支撐這個搖搖欲墜的業務。」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90%的用戶喜歡王菲,那麼被推薦的歌,應該是大家所不知道的10%。」多年前,王皓的這句話呈現在蝦米音樂的算法和服務上,就是更注重那些不為人知的獨立音樂人,也由此打開許多人的音樂視野,培養更多元的音樂審美。

從創立那天開始,內容編輯就是蝦米的主要發力點,並且用一種經營唱片公司的思路去做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在蝦米網頁上,有數十種音樂種類的分支與詳盡介紹,每一首歌所屬的音樂流派都有明顯標籤。但如果在其他音樂平臺搜索一位音樂人,結果往往是按播放量來做的單曲排名,專輯的陳列總顯得混亂無規律。

「在蝦米上做歌單,可以為曲目添加詳細的註解,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是寫日記一樣。」方舟最喜歡蝦米的備註功能,哪怕世界音樂、爵士樂等小眾領域,因為資深用戶的貢獻,每一段介紹都寫得詳盡。對用戶而言,通過這些百科式的介紹認識越來越多音樂人,尋找相同口味的樂迷,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而美,蝦米給樂迷的感受。早期,用戶下載一首歌需要支付虛擬貨幣「蝦幣」,如果你上傳了音樂資源,則可獲得「蝦幣」,作為交換,可以再去下載別人上傳的音樂,其功能類似於電驢。

曾在英國學流行音樂且常使用蝦米的樂評人哲也說,「最開始的蝦米,其實在我們的討論中並不正義。」因為沒有版權,蝦米的運營模式一直是走鋼絲式的,充滿隱患。

2013年,蝦米被阿里收購,看起來順理成章,或將藉助資本的力量順利湧入數位音樂的版權浪潮。2014年,蝦米音樂就斥資3000萬元買下《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未經授權的220餘萬首音樂作品被下架。從這時起,整個行業被洗牌,百度音樂退出,QQ音樂、網易雲音樂與蝦米音樂依然留在戰場上,阿里將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方舟明顯覺得,在激烈的版權爭奪戰中,阿里音樂雖然拿下了滾石、相信音樂、華研等知名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但他最想聽的那些音樂,從蝦米消失了,「眼睜睜地看著版權越來越少,很多收藏的歌曲變成灰色,不能播放。」即便蝦米做了跳轉連結,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不方便的聆聽體驗。

許多用戶因為同樣的原因,逐漸傾向於移動客戶端做得更好的網易雲音樂。

「不怎麼更迭版本,對版權的爭奪也喪失了競爭,蝦米的衰敗幾乎就是定局。」一位蝦米老用戶在豆瓣上感嘆。

蝦米衰亡,誰之責?

在蝦米關閉這件事上,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針對高曉松與宋柯的指責。

痛惜者說,當初他們高調入職,大談理想,結果卻是天天動聽與蝦米的相繼倒閉。宋柯曾說,期待把阿里星球打造成在線音樂交易全產業鏈平臺,也就是說,相當於一個音樂版的淘寶。

陳虞認為,網絡輿論對高曉松們的指責很好理解,但歸因並不全面,「阿里星球的失敗確實導致了阿里音樂錯失發展良機,甚至為蝦米今天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但是高曉松本人作為阿里音樂的股東,他顯然不會希望蝦米消失掉,甚至應該想盡力保住它。「

這位前蝦米員工相信,頻繁的人事變動以及創新業務事業群管理者對蝦米的價值判斷,也是讓蝦米走到今天的致命因素。這是外界並不容易知曉的一面。

從2017年到2019年,阿里音樂的主要負責人和核心管理團隊經歷了多次更換。許多來自淘系和其他業務的人員轉而來做音樂業務,甚至替換掉了原有創始團隊的幾位核心管理者。相對早期加入的老員工幾乎走掉了九成,其中相當多的人後來前往TME和網易雲音樂等競品。

「這種流失顯然是傷筋動骨的。」陳虞認為,「有些人做電商可能是一把好手,但他們既不懂內容也不懂音樂行業,如果業務和管理方面的決策權被他們主導,影響可想而知。」

但即便是在2018年初,當時依然手握環球、華納、索尼三大版權,以及滾石、華研和一些韓國版權方等核心資源的蝦米,日活用戶數量甚至達到過700萬,是前所未有的高點。「尋光計劃」也依然能夠持續,蝦米糰隊也還是能吸收一些音樂行業人才陸續加入,這些人也構成了蝦米後期運營的主要力量。

但很快,耗資巨大的版權費用在阿里眼裡變成累贅,華納唱片和索尼唱片都相繼不再續約。到2019年,蝦米連環球的版權也失去了。

網際網路思維難以承載「小而美」

版權缺失讓蝦米難為無米之炊,而更大的變化,則發生在更高的層面。

2018年底,蝦米從阿里大文娛被調整到創新業務事業群。隨著嘿吼、鯨鳴、唱鴨所謂「創新業務」的嘗試和投入成為重點,以音樂流媒體為主要模式的蝦米反而進一步被邊緣化,與高投入的核心版權資源也徹底絕緣。

2019年9月,阿里宣布作為領投方參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的融資。外界當時就猜測,阿里有意放棄連續虧損的蝦米。

「音樂版權的成本很高,特別是還要從競品購買轉授權利。而阿里是一家電商基因濃厚的公司,可能相對於其他網際網路公司,更會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衡量一個業務的價值。而如果決策者對音樂沒有理想和情懷,像蝦米這樣小而美的業務,就更難堅持下去。」陳虞說,音樂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有客觀的行業規律,有著非常細分的用戶人群,而中國的音樂市場消費能力又遲遲沒有打開。

事實上,不僅是阿里,許多經營音樂業務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都由一些非專業人士、甚至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在做管理和決策。

有的人用純粹的商業思維去經營思考,有的人抱著不切實際的增長幻想,因此,短視的和莫名其妙的業務決策會經常發生。

曾經的蝦米,舉平臺之力,從企劃、投資、製作、發行到宣傳,為獨立音樂做了動機很純粹的事情,以「尋光計劃」真正扶持和發掘獨立音樂人。但現在,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儘管都在做著類似計劃,動機都不再純粹。

儘管阿里放棄了蝦米音樂,卻沒有放棄音樂,讓人感慨。

「網際網路公司都想做成特別大的生意、特別完整的平臺,都不願意去做一些雖然很小,但可以苟活的音樂平臺。所謂『苟活』,其實就是用最簡單的功能去滿足用戶的簡單需求,但是有更強的可持續性,它可以是小而美的。」從樂迷的角度,方舟很希望能有一個純粹聽音樂、單純賣數位音樂的平臺存在。

陳虞很欣賞一個叫Bandcamp的網站,是一家專門為獨立音樂人、尤其是未籤約的音樂人提供數位音樂銷售的平臺。一些獨立音樂人僅6個月時間就能從音樂和周邊商品銷售中獲得上百萬美元的收入。每一張專輯價格都由音樂人自己決定,平臺從不幹涉。

「從音樂行業的視角看來,Bandcamp就是一個自由的、有價值的、非常好的產品和模式。」陳虞說,遺憾的是,在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眼中,這類產品的價值是截然不同的。

相關焦點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編者註:蝦米音樂最新回應不予置評。)
  • 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閉音樂服務。回顧蝦米音樂一路走來,幾次重大決策的失利,成了它衰落的節點。阿里星球成蝦米音樂每況愈下的分水嶺蝦米音樂誕生於2006年,在當時還是電腦端的網站形式,叫EMUMO,寓意EARN MUSIC&MONEY,有一些理想主義的情懷在——讓音樂人能用音樂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因為它的創始人王皓在大學時是樂隊的吉他手,許多樂隊遭遇的磨難他都遭遇過。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七八年前,他用蝦米聽歌,那會兒蝦米的曲庫還很全,總能推薦出一些很符合他音樂品味的寶藏歌曲,後來不管是推薦做的還不錯的網易雲音樂,還是曲庫最全的QQ音樂,都沒能帶給他更好的體驗。音樂是很個人的事情,歌聲響起,很容易將人的思緒帶回那些遙遠的過往,內心湧現出當時的情感。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整個故事的結局是否可以定義為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實驗的失敗,也不盡然。早在2019 年 4 月,《財經》在《誰來拯救阿里大文娛?》也就在這一年,告別四年阿里系統分析工程師的職業生涯,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並相繼得到深創投、盛大的投資。 早期的蝦米扶持了一些小眾音樂人。在音樂推薦上,蝦米不依賴於數字,傾斜於小眾音樂。蝦米認為,對於大家熟知的音樂人,並不需要推薦,反而是不知名的10%的音樂人需要推薦。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QQ音樂蝦米音樂歌單導入QQ音樂詳細步驟: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你想要導出的歌單,點擊分享按鈕,選擇複製連結。步驟二:打開QQ音樂→我的→菜單按鈕(三個橫杆)→導入外部歌單→把連結粘貼到輸入框中。蝦米音樂歌單如何導出到網易雲音樂步驟一:打開蝦米音樂→個人中心→滑動到最下記住自己的蝦米音樂ID。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次年,蝦米網上線。那是音樂的數位化浪潮剛剛興起的年代。用戶告別了CD和磁帶,開始在網絡上尋找自己喜愛的音樂,而蝦米成了一群小眾音樂愛好者的天堂。雷宇曾是一位唱作人,後來轉型在音樂版權服務領域創業。他回憶起自己青春期時酷愛R&B,但是在百度和酷我等音樂平臺搜索後只有一片空白,直到遇見了蝦米。
  • 蝦米音樂被徹底放棄,阿里熱捧網易雲,小眾音樂平臺走向終結?
    日前,來自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消息稱:「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隨後,有媒體報導稱,蝦米音樂的高管正在北京開會,在返回杭州後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鑑於網際網路行業不予置評幾乎等同於默認的過往案例,目前在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面,已經有大量用戶湧入留言,「要關了嗎」、「不要關閉,我願意參與眾籌」等評論成為了主流。  作為一個成立12年知名音樂平臺,蝦米音樂也曾聲噪一時,其於2013年1月正式被阿里收購,並且在2015年與阿里旗下的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一度成為阿里大文娛的三駕馬車之一,與QQ音樂扳手腕,並領先網易雲音樂。
  • 「蝦米」跌下神壇 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跌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被傳關閉,阿里巴巴不做音樂夢了?
    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據用戶@果殼放大燈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對於該則傳聞,截至發稿阿里巴巴官方暫無回應。
  •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音樂流媒體正式步入兩極時代?
    這一年,蝦米音樂的前身EMUMO(Earn Music & Money)誕生,意思是聽著歌順便把錢賺了,之後才有了蝦米網這個名字,再到後來的蝦米音樂。,同年,蝦米音樂APP正式在手機端上線。 在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兩款產品繼續打差異化路線,並且邀請了高曉松、宋柯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蝦米音樂月底關閉!」 昨天晚上,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音樂怎麼申請退款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今天,蝦米音樂官博正式發布了官方聲明表示停止服務,在公告中明確了停止服務時間,以及相關的退費也做出了說明,那麼,蝦米音樂什麼時候停止服務?怎麼申請退款?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蝦米音樂什麼時候關閉停止服務時間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曾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要關閉解散了?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 蝦米之死:健康的音樂商業模式到底在哪?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 | 趙大卓蝦米死了。據內部的朋友說,2018年底以來,蝦米就僅僅在維持日常的運營,差不多早已是植物人的狀態,如今只是安樂死罷了。很多朋友其實已很久沒用蝦米,但都在朋友圈發布了哀悼之詞。蝦米在退出江湖的最後一刻,成了精神寄託的圖騰。
  • 蝦米音樂關停:理想主義的熱血,永遠留在了昨天
    2020年12月26日晚,在蝦米音樂的一個趴間,王熙熙和她在蝦米上的朋友舉辦了一場送別蝦米的音樂會。 那場音樂會上,她們一起聽了一首波蘭先鋒派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 趴間裡的用戶們對比了一下,如此小眾的音樂,只有蝦米音樂有歌曲的介紹,其他App都沒有。
  • 蝦米、資本和音樂流媒體
    來源:創事記「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網創始人王皓如是說。音樂行業玩家的入場資金門檻一下子被拉高了很多,很快豆瓣FM逐漸退出了市場,百度放棄MP3業務,現金流出現問題的蝦米音樂賣給了阿里巴巴。二、蝦米2007年,蝦米音樂成立,早期的運營,在豆瓣小組中聚集人氣,聚起了蝦米音樂的最早一批種子用戶。最早的音樂內容分享社區形成。
  • 曾經行業第一,蝦米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大龍蝦」
    視頻播放器領域,暴風的消散讓人唏噓,可誰還記得被它打翻在地的超級解霸否。電商領域,拍拍成了往事,噹噹也在下追,其實哪怕是易趣,也不過是昔日8848這個先驅的後來者。類似這樣的先驅或霸主,成為歷史中不容易被記憶起來的角色,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裡,數不勝數。
  • 蝦米音樂關停:網友淚崩 一代人的青春落幕
    在蝦米音樂的官方微博下,粉絲的留言還在持續增長,表達不舍之情。如果從 1999 年九天音樂、星空等國內最早一批數位音樂網站開始算起,數位音樂在中國已走過 21 年。期間,無數的音樂平臺消失,也有許多音樂平臺出現。而蝦米音樂,從 2006 年成立至今,經歷了輝煌,也遭遇了低谷。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音樂類App的後起之秀以及用戶,只要想了解風格分類等音樂知識,去蝦米就夠了,根本無需百度。蝦米音樂就像是音樂界的百科全書,被公認為「音樂圖書館」。很多用戶關於音樂知識和音樂審美都是在蝦米「音樂圖書館」學到的,在眾多音樂平臺裡,蝦米至今都是最專業的。UGC的生產模式培育大量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