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被徹底放棄,阿里熱捧網易雲,小眾音樂平臺走向終結?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30 17:25:39 來源: 機智貓

舉報

  你在使用的蝦米音樂可能將會迎來關閉。日前,來自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消息稱:「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隨後,有媒體報導稱,蝦米音樂的高管正在北京開會,在返回杭州後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而現在,蝦米音樂官方也對網傳的「關閉」消息進行了回應,稱不予置評。鑑於網際網路行業不予置評幾乎等同於默認的過往案例,目前在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面,已經有大量用戶湧入留言,「要關了嗎」、「不要關閉,我願意參與眾籌」等評論成為了主流。

  作為一個成立12年知名音樂平臺,蝦米音樂也曾聲噪一時,其於2013年1月正式被阿里收購,並且在2015年與阿里旗下的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一度成為阿里大文娛的三駕馬車之一,與QQ音樂扳手腕,並領先網易雲音樂。

  

  但是,隨著2015年的「史上最嚴版權令」的推行,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限定時間裡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數據顯示,在規定時間內,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共下線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220餘萬首。

  而在版權爭奪戰中,蝦米音樂多數歌曲被迫下架,據阿里音樂兩大明星高管宋柯與高曉松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已將阿里旗下蝦米與天天動聽平臺上數百萬版權不清晰的歌曲全部下架。

  在這個版權決定用戶的音樂平臺時代,大量歌單的「變灰」也給蝦米音樂用戶量帶來負面影響。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2018年7月,騰訊音樂旗下的酷狗、QQ音樂和酷我的月活躍用戶依次為3.5億、2.9億與1.3億,網易雲音樂為1.2億排第四,而第五名的蝦米音樂僅有2277萬。

  

  雖然目前蝦米音樂關閉消息真實性有待考證,但從阿里近期的動作來看,蝦米音樂的未來並不容樂觀。

  2019年6月,蝦米音樂在阿里內部迎來了新的調整,其由大文娛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同年9月,阿里與雲鋒基金宣布參與網易雲音樂B2輪融資,投資7億美元入股。雖然網易時候發布公告稱,仍然獨享對網易雲音樂的控制權,但是關於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的報導也開始不斷被曝出。

  無獨有偶,在今年8月,阿里旗下的88VIP生態權益包第一次將網易雲音樂黑膠VIP年卡權益納入自家會員生態裡,並且只允許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二選一兌換。

  

  此外,網易雲音樂還陸續與優酷會員、支付寶、阿里影業旗下數據平檯燈塔專業版等阿里旗下業務合作。由此可見,在阿里內部網易雲的「熱捧」與蝦米音樂的「冷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跡象都讓外界對於蝦米音樂的發展充滿了不看好。

  
機智貓專注數碼科技,關注我,一起測新機、聊行業、學技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它的算法非常懂人心,總能推薦到用戶喜歡的寶藏歌曲,就像是相識多年、臭味相投的好朋友一樣,把用戶喜歡的音樂一個一個帶到面前:「來,聽這個,賊NB!」除了個性化之外,它的另一獨特之處是小眾化。蝦米並不推薦大眾所熟知的音樂和歌手,而是推薦大眾並不了解的那10%,讓更多小眾音樂有了曝光機會,也讓自己的平臺容納更多獨特資源。小眾音樂收割優質樂迷。
  • 蝦米和它的音樂夢|蝦米網|阿里音樂|蝦米音樂|在線音樂|阿里星球|...
    根據公開介紹,王皓從小喜愛音樂,大學期間學習應用電子專業,期間組過樂隊,創辦了「聲音網」論壇,一個杭州演出信息發布、音樂愛好者及樂隊樂手們交流的平臺。這份對音樂的熱愛被注入到蝦米,為蝦米賦予了發現好音樂、分享好音樂的靈魂,例如,用戶在蝦米總是能發現相對小眾而優質的音樂,蝦米的評論區討論也更多圍繞音樂本身,質量頗高。
  • 「蝦米」跌下神壇 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跌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根據音樂大V@相徵和@果殼放大燈爆料,蝦米音樂的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目前蝦米音樂官方對外表示:不予置評。昔日風光無兩的蝦米為何走到了末路?阿里真的放棄了在線音樂市場嗎?在線音樂市場還有哪些新機會呢?蝦米是如何走到末路的?
  • 「蝦米音樂」死亡:真實原因浮出水面
    經過採訪和調研,鉛筆道總結了蝦米走向「墜落」命運的原因,大約三個:第一, 有氣質,不賺錢,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第二, 在版權大戰裡節節敗退,沒有抓住資本的窗口期,徹底把戰場拱手讓人。第三, 難以融入阿里的企業文化,從舞臺中心不斷後退,既輸了流量,也丟了氣質。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在「傍上」阿里之前,蝦米主打小眾音樂。蝦米起步於2006年杭州的一家咖啡屋,最早沒有App只有網站。網站也還不叫蝦米,而是取名EMUMO,意思是EARN MUSIC&MONEY。同時期,小眾音樂的另一大聖地叫做songtaste,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沒有資本靠山的songtaste離開的更早2010年之前,音樂市場處於蠻荒時期。
  • 徹底關停,12歲的蝦米音樂沒了!網友爆哭……
    "陪伴了12年的蝦米,蝦米真的有好多獨立小眾音樂,之前找專輯,全網只有蝦米有……死忠用戶被拋棄的感覺……""我真的爆哭,爺青結"消息剛發出來沒多久,就衝上了微博熱搜。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版權戰爭,直接造成了蝦米音樂用戶的大量流失。
  • 青春結束,當年碾壓網易雲、QQ音樂的應用要關停?
    蝦米音樂的壽命,可能只剩兩個月了。 昨天,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知名音樂大V@相徵發微博表示,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一月份關閉,他的這番言論讓蝦米久違的上了一次熱搜,人們紛紛在微博等平臺抒發懷念之情。
  •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阿里「富養女」竟打不過版權之爭!
    2006年,工程師王皓離開阿里成立蝦米音樂,從初創開始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人,讓大家能用作品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再小眾的歌曲都能有一席之地,因此吸引到一大波愛好者,用戶粘度很高,就像早期的A站、B站。
  • 蝦米或將關閉,在線音樂步入寡頭時代
    蝦米音樂的曲風流派分類,部分截圖因為能夠提供更系統、更準確的音樂信息,也能推薦相對小眾而優質的音樂,蝦米吸引了許多喜歡研究音樂人文的用戶,社區討論也更多圍繞音樂本身,質量頗高。高昂的版權費用讓王皓意識到,「數位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的變化,會有點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於是在2013年1月,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成為阿里大文娛下在線音樂市場的重要一棋。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我的幾千首音樂要儘快找個音樂平臺把我喜歡的這些音樂重新下載收藏。」 也就在這一年,告別四年阿里系統分析工程師的職業生涯,王皓創建了蝦米音樂分享社區。2008 年蝦米音樂上線,並相繼得到深創投、盛大的投資。 早期的蝦米扶持了一些小眾音樂人。在音樂推薦上,蝦米不依賴於數字,傾斜於小眾音樂。蝦米認為,對於大家熟知的音樂人,並不需要推薦,反而是不知名的10%的音樂人需要推薦。
  • 關停進入倒計時,蝦米再難播放音樂
    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兩款產品繼續走差異化路線,蝦米專注於播放器功能,天天動聽則會做更多嘗試。2016年,天天動聽正式更名為阿里星球,7個多月後,阿里星球宣布全面停止音樂服務。  2017年,阿里音樂史上第一封CEO內部信《廣積糧、不築牆——阿里音樂未來發展三個方向》曝光,被外界解讀為蝦米音樂未來將受到更大的重視。
  • 蝦米音樂
    在不得已放棄音樂夢想後,王皓去阿里做了一名工程師,這才得以用「蝦米音樂」繼續他的音樂夢想。剛上線的蝦米音樂獲得不少投資,在2013年更是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高曉松、宋柯加盟,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不過,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兩人分歧很大,高曉松甚至公開嘲諷王皓,如果蝦米堅持要做小而美,當初就不應該賣。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用戶在蝦米中還可自主開放地添加專輯,專輯資料審核通過後就可上傳音頻至音樂庫中,最快僅需兩天。音樂推薦方面,蝦米將權重向小眾音樂傾斜。在蝦米網近600萬的曲庫裡,5000多個獨立音樂人的歌曲每天被聽的比例達到11%左右。一些音樂人從長尾尾部被一些聽眾發掘與推薦,最後一舉成名。一度,蝦米音樂站上音樂App鄙視鏈的頂端,用戶以使用蝦米App為榮。
  • 曾經被高分軟體的蝦米音樂為何迎來關閉
    有網友這樣評論這幾個音樂播放器:「蝦米鄙視著網易雲的矯情,而網易雲又鄙視著QQ音樂的土味,QQ音樂又鄙視界面夾帶各種遊戲廣告和直播的酷狗與酷我。」至於最下面的百度和多米?已經被標成了無人權的底層之下。蝦米的最初的模式是P2P,意思是在蝦米上,所有的人都是對等的,用戶可以自己上傳音樂,自己編輯歌單,甚至直接出道成為音樂人,然後等著使用平臺的用戶來收聽你的音樂——怎麼樣,聽著是不是和UP主有點類似?
  • 蝦米關停!酷狗「一鍵搬家」繼續守護你的音樂記憶
    有人說,蝦米音樂關停,意味著阿里集團戰略性放棄在線音樂市場的布局,整個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回顧蝦米音樂的發展史,的確令人唏噓。如今阿里關停蝦米音樂,戰略性放棄在線音樂流媒體業務,意味著在線音樂缺少監管的「海盜時代」正式終結,整個中國在線音樂行業朝規範化發展,步入「版權時代」。蝦米宣布關停後,一大批具有獨立音樂審美、自帶音樂資產的資深蝦米用戶成為市場爭奪的對象。聰明如酷狗音樂、網易雲等音樂平臺,適時推出「一鍵搬家」功能。蝦米用戶只需提供蝦米ID,即可瞬間實現曲庫轉移,留存自己的音樂記憶。
  • 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他曾在蝦米找到很多冷門爵士樂及小眾音樂資源,無論是蝦米的算法推送邏輯,還是對音樂專輯歸檔整理的專業程度,都是其他音樂平臺缺乏的。「最有價值的是,蝦米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尋光計劃』,當時對中國獨立原創音樂人的扶持是相當有前瞻性的。」
  • 阿里不「玩」音樂了?
    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兩款產品繼續走差異化路線。2016年,天天動聽正式更名為阿里星球,7個多月後,阿里星球宣布全面停止音樂服務。2017年,阿里音樂史上第一封CEO內部信《廣積糧、不築牆——阿里音樂未來發展三個方向》曝光,被外界解讀為蝦米音樂未來將受到更大的重視。此後,阿里不斷在資本、人氣和資源上加持,但蝦米音樂的發展並不如意。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有時在收拾屋子的閒暇午後,王巖會打開一首周雲蓬的《九月》,他讀大學的時候在蝦米上關注了很多小眾音樂人,和很多蝦米的「音樂信徒」一樣,即便後來QQ音樂、網易雲陸續收錄了很多小眾音樂,王巖也覺得,「同一首歌在不同平臺聽起來完全不是一種感覺。」這片國內流媒體音樂的「聖地」,終究沒能逃過衰亡的命運。
  • 蝦米再見:生於理想,建於沼澤,死於其他
    伺服器的關閉意味著徹底死亡,十二年來眾人苦心編寫的國內最全音樂百科辭典即將消失。蝦米曾引以為傲的社區精神,則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煙消雲散。蝦米音樂的關停公告蝦米的故事,是一個音樂理想主義者與資本聯姻失敗,最後遭棄的典型樣本。但在它十二年的生命周期中,也曾闖出過若干似有希望的路,為一大批真正的音樂愛好者提供過精神家園,幫助過一眾優秀的新音樂人找到聽眾和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