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月初的時候,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就曾發微博表示:
蝦米音樂或將於明年關閉。
當時許多蝦米資深用戶們,紛紛發聲,希望這個傳聞永遠不要成真!
「紛紛表示,聽了十幾年的蝦米,心痛的程度不亞於參加老朋友的葬禮」
「蝦米的音質那麼好,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當時阿里對這個傳聞並沒有回應。
11月25日甚至還在申請註冊「蝦米音樂」商標。涉國際分類教育娛樂、科學儀器。
就在大家都以為蝦米音樂還能「起死回生」,之前的一切只是虛妄的傳言的時候……
蝦米音樂的官方帳號,真的發布了最後的關停通知。
12年的陪伴,說不出的再見!謝謝每個熱愛蝦米音樂的你
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我們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
2021年2月5日0點後,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圖片來自極客公園
2021年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用戶個人信息與資產處理等等問題,也給出了具體的安排。
這次不是傳聞了,官方石錘。
所有的一切都來的措手不及。
這次評論區是真的一片哀嚎,連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
"陪伴了12年的蝦米,蝦米真的有好多獨立小眾音樂,之前找專輯,全網只有蝦米有……死忠用戶被拋棄的感覺……"
"我真的爆哭,爺青結"
消息剛發出來沒多久,就衝上了微博熱搜。
關於網友提到的一些問題,蝦米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1、蝦米關了,我之前充的10年會員怎麼辦?
答案是:可以在3月5號之前申請退款。
歌單/收藏可以直接導入其他的音樂平臺。
在蝦米上認識的好友,只能自行聯繫,添加微信/qq/釘釘了。
那為什麼五年前還和QQ音樂二分天下的蝦米,怎麼突然間就不行了呢?
在蝦米的關停公告裡這樣寫道:
「 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的機會。
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2015 年 7 月,國家版權局責令各網絡音樂服務商於 2015 年 7 月 31 日前下線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蝦米音樂下架的作品多達 220 萬首。
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
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
版權戰爭,直接造成了蝦米音樂用戶的大量流失。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
從初創開始,蝦米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和音樂人。
可以說,國內最早的一批獨立音樂人,都是靠蝦米整個平臺,才讓更多人聽到了自己的作品。
蝦米在2014 年啟動「尋光」音樂人成長計劃,發布了第一張從「尋光」計劃裡誕生的唱片《尋光集》。
收錄的音樂人不乏像逃跑計劃、痛仰、莫西子詩、旅行團、梁曉雪、好妹妹、聲音玩具等等現在當紅的獨立音樂人。
但是十幾年來,始終堅守原創意識的蝦米,也成功的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小眾社區。
曾經的「小而美」是蝦米成功的標籤,但小眾的音樂往往很難吸引大眾的群體。
最後的結局,正是現在的蝦米。
雖然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先後都倒下了,但是阿里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音樂夢想。」
2019 年 9 月,網易雲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的 7 億美元的融資。
在蝦米最後的公告中更是提及了一個叫「音螺」的平臺。
大俠搜索了一下,發現在2018年,阿里已經註冊了相關的商標。
關於蝦米的話題閱讀也已經超過3億。
很多蝦米音樂的忠實用戶,都在這裡跟蝦米告別。
那麼,就在這裡說再見吧~
蝦米音樂的消亡已經是命中注定了,再多的挽留,不如一句,一路好走。
我們都會記得,曾經有一隻12歲的小蝦陪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