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再見:生於理想,建於沼澤,死於其他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21年3月5日0點起,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蝦米)其他運營均停止,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不予置評」後,蝦米的告別正式進入倒數。浩瀚、詳盡、專業的蝦米曲庫將不復存在。「哪怕把蝦米變成一個沒有播放器的音樂博物館也好」的願望落空。伺服器的關閉意味著徹底死亡,十二年來眾人苦心編寫的國內最全音樂百科辭典即將消失。蝦米曾引以為傲的社區精神,則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煙消雲散。

蝦米音樂的關停公告蝦米的故事,是一個音樂理想主義者與資本聯姻失敗,最後遭棄的典型樣本。但在它十二年的生命周期中,也曾闖出過若干似有希望的路,為一大批真正的音樂愛好者提供過精神家園,幫助過一眾優秀的新音樂人找到聽眾和前路。它也錯失過機會,敗於版權大戰,失去資本的青睞,在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和內耗中消磨掉理想和銳氣,終於謝幕。蝦米的敗局早已埋下伏筆,對它投入過感情和時間的人只盼轉機。2019年6月,蝦米併入阿里大文娛旗下的創新業務事業群。同年9月,阿里以七億美元入股網易雲,成為網易雲音樂有史以來拿下的最大規模的投資。阿里此舉幾乎等於宣布放棄蝦米,扶持主打評論區社交的網易雲成為頭號選手。辛酸的是,蝦米曾擁有全國最活躍、專業的音樂社區,卻在2015年前後削弱音樂社區功能,缺乏遠見地放棄了獨門優勢。

蝦米和阿里的關係始於2013年,淵源更早。2013年1月,蝦米被阿里收購。對於五位聯合創始人中四位曾是阿里前員工的蝦米來說,收購相當於以更高的獨立性重歸舊部。

2013年是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轉折點。獨家版權大戰打響,各家平臺加入爭奪獨家版權的混戰。當時蝦米的成績還可以,至少拿到滾石、華研、相信音樂等公司的獨家版權。同年8月,前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空降」阿里,出任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成為蝦米的主管。到任後劉春寧先是把蝦米糰隊從杭州「城裡」獨立空間搬至阿里總部西溪園區,隨後主導收購有3000萬日活用戶的天天動聽,將其與蝦米合併為阿里音樂。天天動聽主打大眾,蝦米仍守小眾高端市場,劉的計劃看上去完美,但沒有成功。劉春寧似乎不能真正理解蝦米,也無力把蝦米擁有的高端用戶納入阿里的電商版圖。

蝦米策劃了「告別典禮」差不多在這個時期,深度參與蝦米歌單、資料庫、音樂社區的用戶感覺到了變化。負責資料庫的人員不再是「熱愛音樂的程式設計師」,對接的歌單君紛紛離職,接手的新人專業程度和熱情顯著下降。早期蝦米創始團隊打造的資料庫體系規範細緻,音樂人介紹及曲風分類由於開放用戶修改功能而不斷完善,至今在國內仍無平臺可比肩。這是蝦米最好的一部分,在經歷收購及人事變動後逐漸式微。2015年,劉春寧因在騰訊工作期間涉及商業賄賂被捕出局。一周以後,阿里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由高曉松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高宋二人異想天開地把天天動聽升級為一款叫「阿里星球」的巨無霸,美其名曰為音樂人打破行業壁壘,流通行業資源,集音樂製作、演出、場地租賃、購票、廣告宣傳為一身。然而就在他們致力打造「全球最大音樂平臺」時,國家版權局發布史上「最嚴版權令」,要求平臺下架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

「阿里星球」不屑如火如荼的版權之爭,稱之為「五子棋」,醉心自己圍棋般浩瀚的布局。就在他們發夢「全球最大」的同時,酷狗、酷我、QQ音樂合併,騰訊音樂娛樂(TME)成立。網易雲仿佛成為另一個蝦米,不過更粗糙接地氣,憑藉算法和音樂社交崛起。此時的蝦米開始大面積「灰顯」,沒有版權,用戶歌單裡的歌被灰色快速吞噬。

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QQ音樂整個矩陣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達到了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

2016年12月11日,阿里星球app打開後,出現下載蝦米音樂的彈窗。這款在App Store僅兩分的產品壽終正寢後,蝦米看上去被解綁,但團隊氣勢已不可挽回地衰落,員工流動頻繁,蝦米文化消融。

蝦米音樂 視覺中國 資料圖蝦米璀璨的音樂圖書館建在沼澤裡,是一場以理想和熱情支撐的鏡花水月。投靠阿里後它原有機會背靠資本成熟壯大,卻時不我與,雙方性格不合。版權大戰中,它又不幸撞上了「阿里星球」,被進一步邊緣化。據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蝦米音樂2020年10月的月活用戶只有2236萬,約為月活數最高的QQ音樂的十分之一,網易雲音樂的四分之一,這一數字在主流音樂App中僅排在第五。

和蝦米一起消失的,還有早期網際網路社群專業而純粹的交流氛圍,搭建資料知識庫的投入忘我,遇見志同道合夥伴的真誠喜悅。網易雲的評論區短兵相接,QQ音樂亦有精彩,但和曾經的蝦米根本不是同一回事。

2020年10月中國在線音樂App月活數據,來自Fastdata極數《2020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音樂江湖中,蝦米高居鄙視鏈最頂端,與網易雲一起引領其他競品,憑的是什麼?總結來說無不是它的專業精神、理想主義和獨特運營機制這幾點。將專業性做到極致,打造高端音樂聖壇。蝦米音樂是以專業制勝的,它以幫助用戶建立起音樂體系為榮,普及音樂知識。它的分類、排序、推薦等並不按熱度進行,而是按照專業的劃分方式進行。
  • 再見!蝦米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閉音樂服務。回顧蝦米音樂一路走來,幾次重大決策的失利,成了它衰落的節點。在不得已放棄音樂夢想後,王皓去阿里做了一名工程師,這才得以用「蝦米音樂」繼續他的音樂夢想。剛上線的蝦米音樂獲得不少投資,在2013年更是被阿里巴巴收購。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高曉松、宋柯加盟,任董事長、CEO兩大要職。不過,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和兩人分歧很大,高曉松甚至公開嘲諷王皓,如果蝦米堅持要做小而美,當初就不應該賣。
  • 蝦米之死:音樂是一種理想主義?
    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轉型To B音樂服務。蝦米為用戶提供了複製連結、導出Excel等方式轉移歌單,把這份音樂記憶保存下來。不過王巖已經整理得差不多了,「很多老歌又重聽了一遍,但也有很多以前很喜歡的歌變灰了,幸好還能在其他地方聽到。」
  • 蝦米音樂關停: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時空錯位
    整個故事的結局是否可以定義為高曉松音樂理想主義實驗的失敗,也不盡然。早在2019 年 4 月,《財經》在《誰來拯救阿里大文娛?》天天動聽與蝦米同時走低,阿里大文娛也不再被外界看好。 開付費音樂先河 付費音樂在國內進展緩慢,在早期更是遭到一眾音樂人的抵制,加上用戶在線付費習慣並未養成,版權費用高昂,導致早期蝦米難以盈利。錯誤的時間,蝦米為此付出了代價,但無法否定蝦米開創了付費音樂的先河,也曾站上音樂食物鏈的頂端。
  • 被「理想主義」耽誤的蝦米音樂的一生
    生於理想,毀於理想 蝦米誕生十四年以來,理想主義是它的底色。 2006年,正在阿里做工程師的王皓,決定重新撿起大學時期的音樂理想,於是聯合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Emumo網站,也就是蝦米網的前身。Emumo是Earn Music&Money的縮寫,意思是「讓音樂人能賺到錢」。
  • 再見蝦米,無法平常心面對告別.
    所以看到那句「蝦米愛你」,卻比分了手還要難過,我倒寧願蝦米恨我,然後好好的繼續運營下去。或者通過歌單,碰到一首很扎自己的歌,再順藤摸瓜的去找音樂人,聽聽整張專輯和其他專輯,有時候的結果是掃興的,可能也就是那第一首最喜歡,但也有的時候,就像發現寶藏一樣,從此又愛上了一個音樂人。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本文轉自【太平洋電腦網】;是的,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就要跟所有用戶揮手再見了,這個曾經位居行業第一的音樂軟體,就這麼地落幕了,莫名的有些許傷感。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
  • 黯淡出場皆成過往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作者:吳丹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 徹底關停,12歲的蝦米音樂沒了!網友爆哭……
    就在大家都以為蝦米音樂還能「起死回生」,之前的一切只是虛妄的傳言的時候……蝦米音樂的官方帳號,真的發布了最後的關停通知。12年的陪伴,說不出的再見!圖片來自極客公園2021年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用戶個人信息與資產處理等等問題,也給出了具體的安排。這次不是傳聞了,官方石錘。
  • 蝦米音樂關停:網友淚崩 一代人的青春落幕
    面對蝦米音樂的關停,悲痛之餘,人們開始質問:誰殺死了蝦米音樂?蝦米音樂的理想主義很長一段時間,蝦米音樂仍處在音樂行業平臺鄙視鏈的最頂端。這份對音樂的熱愛以及理想主義也被延續到蝦米網身上。蝦米創始人之一王小瑋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當時蝦米還做了中國最全的音樂曲庫,在剛剛有 10 萬用戶的時候,蝦米就有 6 個語言編輯,並且實現了本國語言的搜索,除了英語,日韓語以外,還包括西班牙語,俄語,泰語等小語種。
  •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音樂流媒體正式步入兩極時代?
    而蝦米音樂退隱江湖傳聞的背後,難道僅僅只是版權惹的禍?除了關停以外,蝦米音樂還可能有其他結局嗎?這一年,蝦米音樂的前身EMUMO(Earn Music & Money)誕生,意思是聽著歌順便把錢賺了,之後才有了蝦米網這個名字,再到後來的蝦米音樂。
  • 蝦米音樂真的關停了!網友:爆哭,爺青結
    蝦米音樂表示,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和你們的美好故事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收藏於心。對於此次停服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未來,歡迎更多音樂人加入音螺,創作更多美好的音樂。值得關注的是,團隊致信蝦米用戶,對於在蝦米上儲存的音樂資料、購買過的數字專輯的處理,蝦米糰隊發布了以下處理方式:開放蝦米付費會員/蝦幣退款入口,從今天起到3月4日,用戶可在蝦米手機APP端——「停服公告頁」中申請退款。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可通過手機APP端——個人中心——意見反饋提交給客服。
  • 數據|市佔率不足2%,蝦米音樂還能聽多久?
    2019年,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的B2輪融資,曾被外界視為「放棄蝦米音樂」的信號。誕生14年,市場佔有率不足2%的蝦米音樂,真的要說再見了嗎?連年虧損的阿里大文娛2013年,阿里全資收購蝦米音樂。2015年,阿里音樂集團成立,蝦米、天天動聽等阿里旗下相關音樂業務全面整合。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
    今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具體時間安排如下:2021年1月5日10點: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蝦幣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開啟用戶個人資料與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體現服務。
  • 蝦米2月5日正式關停:網友不舍 倒下的原因是什麼?
    以下為蝦米音樂聲明和官方提供的歌單導出方法:消息公布後,隨即引發網友熱議。蝦米:說不出口的再見,未來會轉型TOB服務蝦米音樂表示,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和你們的美好故事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收藏於心。對於此次停服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青蛙效應」告訴你人生的真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其他的遊泳館都是收門票和賣遊泳圈賺錢,他乾脆把這兩個項目都免費了。這樣,遊泳館一開業,生意就很火爆,因為不要錢嘛,附近的,甚至很遠的都跑來這裡遊泳。孩子遊泳、加上洗澡、撫觸按摩什麼的,怎麼也得一兩個小時,家長往往無事可做,於是他專門開闢了一個區域,提供茶水,專門有人負責組織家長們開展親子教育,保險等的講座,每位家長每次收10元茶水費,家長們也樂意。
  • 股市四海堂安全中心:蝦米的下一站
    漂泊蝦米,下一站去向何處?  在蝦米音樂的播放器業務宣布關停後,其後續開展也被業內關注。蝦米官方對此回應稱,蝦米音樂將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效勞,「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究創新,效勞音樂人及業內協作同伴。」
  • 「蝦米」終究幹不過大魚
    2006年,在阿里做了四年系統分析工程師後,王皓創辦了當時還叫「EMUMO」的蝦米音樂,這個縮寫就取自EARN MUSIC&MONEY,故事的一開始充滿了理想。十年間,她從未轉換到其他平臺。據咩咩回憶,PC時代用網頁聽歌,用的是SongTasty和豆瓣FM,後來SongTasty關閉,豆瓣FM半死不活,蝦米音樂就成為了她最大的寄託。至今,蝦米音樂用戶都很難說清楚自己對蝦米音樂的忠誠來源於什麼。
  •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停止服務,付費VIP可申請退款
    蝦米音樂宣布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3月5日0點,除網頁端音螺平臺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外,其他運營均停止,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陸。
  • 蝦米音樂關停:理想主義的熱血,永遠留在了昨天
    「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蝦米會關掉,它早就是生活的習慣了。」 聽到蝦米關停的消息,來自呼和浩特的用戶王熙熙有些悲傷的說。 昨天,蝦米官方宣布停止其音樂播放器的服務。此前,蝦米下架的消息,曾引發不少樂迷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