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出現在科幻電影中卻真實存在的智能設備

2020-11-30 環球網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眾多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技術,最早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雖然它們只是道具和特效,但無疑帶給了人們很多靈感,最終將它變為現實。當然,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恰恰相反,其靈感來自於現實,或許還存在「廣告植入」的嫌疑。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出現在國外電影中、而現實又存在的科技設備。

1. 星際之門:Palm為原型的PDA

作為老牌科幻系列劇集、電影的《星際之門》,在1997年首先於電視上播出了10季。由於影片最初基調為近未來,所以其中的軍事和消費電子設備基本上來自於當時的電子市場,並沒有太多新奇之處。此後,影片風格更多向科幻考慮,於是道具組基於Palm掌上電腦設計了一款彎曲的PDA,影片中的人物可以使用它來激活古老的衛星、控制能量反應堆、翻譯異形文字等。

2. 安德的遊戲:雷蛇Nostromo滑鼠

《安德的遊戲》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在外星蟲族入侵的情況下,人類挑選並培養天才少年、成為領導者的故事。其中,訓練的形式為全息投影,看起來與電子遊戲很相似,天才少年們手中用於操作全息戰艦的單手鍵盤看起來很眼熟,實際上類似產品在現實中也可以找到,便是雷蛇的Nostromo滑鼠,集滑鼠、鍵盤、遊戲搖杆為一身的綜合PC遊戲控制器。

3. 黑衣人2:PS手柄方向盤

《黑衣人2》中新型汽車的方向盤看起來非常眼熟,實際上就是索尼PS遊戲機的Dualshock手柄加上了一些額外的設計。考慮到《黑衣人》系列版權隸屬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索尼旗下),所以更像是PS遊戲機的植入廣告。

4. 星球大戰:視頻交換機

早期《星球大戰》中的一些道具,實際上也來自於現實生活。比如1977年首部影片中的死星雷射發射器控制面板,實際上便是導演喬治·盧卡斯改裝的視頻交換機。

5. V字仇殺隊:反監視書燈

《V字仇殺隊》講述的是在政府監視公民的情況下,一名非傳統英雄的抗爭故事,似乎在影射美國政府自911之後對公民無孔不入的監視行為。其中一個反監視的重要道具便是一座簡單的書燈,你在生活中會經常看到。

6. 單身毒媽:投影鍵盤

《單身毒媽》中的一款概念手機非常吸引眼球,能夠在桌面上投射虛擬鍵盤,讓用戶更快速地實現文字輸入。但實際上,此類配件在市場中已經非常常見,並且支持眾多不同設備,如iPhone、Android手機、Windows電腦等。

7. 神秘博士:時光機手柄

英國長壽劇集、電影《神秘博士》中的科幻小道具也非常豐富,其中一款時光機看上去就像是Wii手柄。事實上,BBC Worldwide及Blue Ocean在2010年還真的推出了一款基於影片道具的Wii手柄。

8. 星際迷航:條碼掃描儀

在老牌科幻劇集《星際迷航》中,在其飛船控制室中經常可以看到一款放置於控制臺上的紅色燈狀設備,這實際上是由現實中的各種條碼掃描儀改造的。

9. 極限特工:攝像機改造的火箭筒

《極限特工》第一部最後,文·迪塞爾手持「熱追蹤」火箭筒攻擊敵人,充滿近未來感。事實上,這是由一臺索尼攝像機改造後,並加以視覺特效的產物。

10. 安德的遊戲:真正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安德的遊戲》中,機器人對人物實施手術治療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實際上,這個手術機器人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名字叫做「Raven II」,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機器人研究室開發,用於執行腹腔鏡手術。(Ben)

相關焦點

  • 欲望、理性與真實: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倫理問題
    摘要:科幻電影在較深的精神層面凸顯了人工智慧科技發展所造成的當代倫理困境,本質上是關於當代人的欲望與理性之間的對立、矛盾、鬥爭和解決。回歸智能社會本身,反思智能社會的真實嚮往,以我們自己的方式解決智能社會中人自身的困惑與焦慮,進而正確引導尚不成熟的人工智慧趨利避害發展,就有了重要現實價值。
  •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科學元素是真實存在的?
    自《星際穿越》、《回到未來》等多個以科技為主題的電影熱映以來,人們對電影中的科學的探討就從未停止,這些科學元素是真實存在的嗎?是電影先於科學還是科學先於電影?也許這都不重要,至少,我們一直走在前進的路上。
  • 當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映射到現實生活中
    科幻電影一直是技術領域的靈感來源之一,眾多我們現在使用的新技術,最早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雖然它們只是道具和特效,但無疑帶給了人們很多靈感,最終將它變為現實。當然,還有一些科幻電影中的設備恰恰相反,其靈感來自於現實,或許還存在「廣告植入」的嫌疑。其實人類最開始的幻想從文字變為了電影最終成為了現實。
  • 科幻電影十大黑科技
    看完這部電影後,您將開始懷疑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上帝迷你遊戲。2.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在人工智慧方面,每個人都首先想到了擊敗韓國西洋棋棋手李世石的「阿爾法狗」,這是一款由人類開發的智慧機器人在電影中,這種類型的機器人仍然出現在1977年的「星球大戰」中。
  • 當科幻電影大片中的全息投影黑科技遇上智能玻璃
    鴻果果科幻電影大片兒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裡面的各種大製作大手筆場景總是少不了伴隨著一些黑科技的裝備,讓主角在電影裡次次在遇到危險時或日常生活中就像遊戲裡的RMB玩家一樣過著一種開了掛的生活。當然近在屏幕之外的我們也是無比羨慕,想像電影裡那樣人手一個黑科技產品,從此開啟開掛的生活。我們在看這些科幻電影大片兒的時候,總是會被影片的各種奇怪腦洞的思維所徵服,會想到這些出現在電影中的黑科技產品是不是會有一天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呢。畢竟所見即所想。
  • 現實與科幻神同步 出自電影的10大高科技產品
    有沒有想過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高科技產品有一天自己也能在現實之中使用到?在最早的科幻電影中,這些高科技道具和特效只是人們奇思妙想的產物。
  • 這些科幻電影裡的智能產品,已經走進了生活
    這完全得益於那些酷炫的智能裝備。《007大破天幕危機》中,邦德就是靠一款潛水高清攝像手錶成功探查了一次又一次的機密。這款手錶集中了當時電影界天馬行空的編劇們對未來手錶的大部分定義:可以攝製高清視頻、拍攝高清圖片、錄製優質聲音、用於視頻會議或者視頻聊天的電腦攝像頭、大容量存儲設備,最後才被當作顯示時間的手錶。如今,像007一樣擁有一款不止顯示時間的手錶,已經不是一件難事兒。
  • 科幻電影中的時代症候探析
    科幻電影聚焦於不同領域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影響,為深陷各種「焦慮泥沼」的人們提供了釋放情緒的渠道,折射出當今的時代症候,也使得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科技發展的另一面。科幻電影中焦慮情緒的流露,揭示出人類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全盤接受到辯證反思的轉變。
  • 2020年,我們終於踏入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
    據維基百科不完全統計,至少有97部電影的時間線,涉及到2020年代。 那些科幻小說裡遙不可及的很久以後,轉眼就到了,2020已成為現在。 世界並沒有變得像科幻電影裡一樣變得賽博朋克,車還是不能在空中行駛,人工智慧不能代替愛人,「腦聯網」沒有出現,也沒法隨便買張機票飛去火星……沒想到的事情太多了。
  • 外媒評10大最佳科幻電影,《黑客帝國》僅第五,第一實至名歸
    大家好,我是可樂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觀眾最喜愛的電影類型,這是人類對未來的願景和擔憂。科學幻想是人類最偉大的思想之一,而一部好的科幻電影能讓人津津樂道,並且去思考其中的意味。外國知名電影媒體Screenrant評選出「全球範圍,最佳10大科幻片」。筆者帶大家去看看,都有哪些科幻片上榜了?你看過那幾部?
  • 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原標題: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近日,關於太空的新聞很多。繼科幻片《地心引力》上映後在網友中掀起太空大討論,中國首輛月球車得名「玉兔」,也將在12月上旬作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月面上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
  • 10部未卜先知科幻電影 預言成真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所知道的黑科技內容都來自科幻電影,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些「未卜先知」的科幻電影,片中出現的科技,在現在已經成真
  • 法國73年前電影用4分鐘「科幻」了今天的智慧型手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日報導,當今社會,人人幾乎都擁有一部智慧型手機,無論身居何處,都能夠實時看到和聽到這個星球上所發生的一切,很多人甚至手機成癮,不分場合地使用。不過,你知道嗎,現代人的這種生活形態早在二戰剛結束後不久上映的一部法國電影中,都曾有過相同的展現和描述。
  • 電影《千鈞一髮》:成為有史以來最經久不衰科幻電影的10個原因
    電影、書籍和電子遊戲,處處可見科幻題材。然而即便如此,1997年拍攝的科幻電影《千鈞一髮》,還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在其他科幻電影中脫穎而出。豆瓣評分高達8.8分,位列科幻類型電影第12名,甚至高於《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黑客帝國2》等科幻大作。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強烈建議你看看這部並不是很熱門的電影。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千鈞一髮是科幻電影中久負盛名的瑰寶,請繼續閱讀。
  • 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命們
    至於結果呢,從電影預告片中可以得知,可謂是愚蠢與兇殘齊飛,血肉共殘肢一色。  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具有一定智能的外星生物形象,幾乎與電影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以1902年梅裡愛的《月球旅行記》中的「月人」為濫觴,此類形象可謂不可計數。
  • 遊走在科幻與現實之間,探索科幻電影裡真實的科學影蹤
    在宇宙和星空的尺度上,科幻與現實在不停地丈量。而人類正是拿著一把自己的尺子,抬頭仰望著星空,低頭思索著宇宙。時間、空間、精神、物質、能源、科技,在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裡,不斷的交織。短暫與永恆、相對與絕對、禁錮與超越,永無止境;而科幻與現實,交匯成未來。21世紀以來,科技飛速發展,各種新技、新應用層出不窮。
  • 蜘蛛俠VS普羅米修斯 談電影中全息技術
    科幻電影的全息技術   全息技術,是全息幻影成像系統的簡稱,是利用光學錯覺原理,將電影中用馬斯克攝像技術所拍攝的影像,包括人、物與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合成。基於「實物模型」和「立體幻影」的光學成像結合,把拍攝的活動人像疊加進場景之中,構成了動靜結合的影視畫面。
  • 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
    導讀美國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描繪的全息技術,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然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微型納米設備,以構建高質量的全息圖像,讓科幻走向現實。科幻(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先從科幻說起,介紹一下《星球大戰》。
  • 看似真實卻又不真實?10 部不可錯過的經典科幻電影推薦!
    隨著電腦科技進步,現在的科幻電影都有著讓人目眩神迷的特效,讓人可以看得相當過癮!而究竟有哪些經典的科幻電影是大家不可錯過的呢?今天就要向各位推薦10 部影史上經典的科幻電影作品,讓各位可以一次看個夠!然而,在一次的任務中,因為在夢境中遇到其已故妻子搗亂,造成任務失敗收場;不過他們也因此要進行另一項更棘手的任務,也需要更多幫手來完成。《阿凡達》2009 年一樣是由金獎名導詹姆斯·卡麥隆執導、編劇,《鋼鐵英雄》山姆·沃辛頓領銜主演。
  • 10部關於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喜歡科幻電影的別錯過!良心經典推薦
    1、《鐵甲鋼拳》沒想到鐵血的金剛狼在這部電影中,卻展示了另外的一面。雖然窮困潦倒,但是還是在兒子幫助下,一步一步找回了自己,也讓親情進一步升華。最後雖然沒有贏得比賽,但是卻換回了最珍貴的親情。4、《我,機器人》根據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學三定律所拍攝的電影,精湛的特效,將一個在現在看來還遙不可及的機器人智能時代,變的觸手可及,情節緊湊,效果衝擊。本片在一個俗套的主題之上,在視聽感官和科幻懸疑方面下了功夫,史密斯非常適合這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