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姥爺們,《霧山五行》追了沒?
水墨畫風、超燃打戲,燃與淚並存,讓人六到無語。
當你一邊追番,一邊直喊噴香的時候,可千萬別忘記。
另一部國創已經回歸小破站了。
現在,讓我們雙手合十,念起咒語:
「藝畫鴿天,鴿力無邊」
迎接它的歸來吧。
《靈籠》下半季
2020.7.31
作為內地第一部末日廢土風格的動畫。
《靈籠》融合了世界末日、狂熱宗教、階級分化、神秘野獸等多種元素,為我們呈現出一個頗具史詩感的未來世界。
自打藝畫開天宣布製作開始,它就受到國漫迷的追捧。
2018年2月,長達17分鐘的預告登陸B站,上線不到24小時,登上B站榜首。
2019年7月,正片上線之後,不到10分鐘,播放量突破1600萬,追番人數150萬。
國漫之光、國漫巔峰、國產神作…這樣的字眼紛紛蓋在它的頭上。
但,對比一下豆瓣、B站兩個平臺用戶的評價,你會發現分歧很大。
B站,8.8萬人打出9.5;豆瓣,2.8萬人打出7.8。
一邊誇神作,另一邊不留情地批網遊標配、商業互吹。
那麼,《靈籠》的質量到底如何?
豆瓣、B站的評分截圖
>>>>靈籠的世界觀
1、壓抑人性的燈塔
未來,一場災難毀滅了人類文明,地球變成被遺忘的廢墟。
幸運的是,漂浮在北極伊莉莎白群島上空的堡壘成為人類最後的諾亞方舟。
那裡的人僥倖逃過災難,成為人類文明最後的火苗。
這座堡壘原名叫塔爾塔洛斯,是一座空中監獄。
被推選出來的領導者「城主」平息了獄警和囚犯的戰爭,決定把監獄改名為「燈塔」,寓意人類最後的家園。
後來,城主實行燈塔改造計劃。
一方面有效利用監獄原有的設施恢復生存物資產,對地球探測和採集物資;另一方面,大力改造設備,無條件收容地球上的倖存者。
當確定地面沒有人類之後,他下令改變生存戰略,打造堅固的移動堡壘。以燈塔安全為優先。
於是,燈塔開始推行冷酷嚴苛、壓抑人性的生存法則和等級制度。
上民是燈塔的特權階層,擁有姓名權、生育權。
他們自詡為基因優秀的人類。
吃新鮮的菜肉、喝新鮮牛奶,看病還有專門的上民醫療區。
燈塔最高管理層全部來自於上民階層。
位於最底層的階級,是塵民。
這是一群被認為基因有缺陷的人類,只配得上賣勞力。
他們連姓名都沒有,只能用編號相稱,更沒有生育權。
燈塔沒有法定貨幣。
無論是上民,還是塵民,日常交易均以「奉獻點」等價交換。
「奉獻點」可以通過特權、獎賞、勞動獲得,類似於我們農村人民公社的「工分」。
如果沒有足夠的「奉獻點」,很可能就餓死、病死。
城主是燈塔的領導者,擁有最高監控權和指揮權。
現任城主摩根頒布的三大生存法則,把「燈塔存續」視為核心。
它打破了舊世界的家庭關係。
人與人之間沒有父母姊妹的血緣關係,不能直呼對方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燈塔的子民不能有親密接觸的行為,禁止私自談戀愛、發生性關係。
按照基因優選的原則,上民繁衍後代的事情由燈塔管理層安排,塵民更沒有資格生育。
為了節約資源,上了年紀的老者會放棄居住權,被扔到地球自生自滅。
美曰其名,「遠行」。
為了強化精神控制,燈塔設定了一個宗教,名為「光影會」。
光影會的頭目查爾斯捏造出一個「光影之主」,控制信徒的思維。
為了尋找地球廢墟的能源、藥品、食物,城主組建了獵荒者小隊,還為其搭配重力體機甲。
每一個獵荒者都必須遵守以下守則。
最高優先級帶回物資,儘量避免與噬極獸正面對抗,撤退優先,儘量降低損耗和人員傷亡。
禁止深入生態地探索(回收核心物資遇阻時除外),必須回收損毀的重立體。
2、地球的瑪娜生態圈
末日之後,地球出現了全新的生態環境。
人類絕跡、怪獸叢生,人類稱它為「瑪娜生態」。
燈塔的科學家經過多年探測,製作了一份瑪娜生態研究報告。
看完這份報告,我們就可以窺探地球的面貌和物種。
脊蠱,外貌類似於蜈蚣的群體性生物。
它專門寄生在人類脊椎,通過釋放腥葒素,控制神經系統,把人變成喪屍。
腥葒素吸入過多,人類會患上腥葒症。
輕則致幻,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重則失去理智,陷入癲狂。
無論病情輕重,腥葒症患者只有一個結局——
變成肉土。
一旦遇到脊蠱群,為了活命,撒腿就要跑。
千萬別逞英雄,也不能用火燒。
火不僅不會立刻殺死它們,反而讓脊蠱更有危險性。
對付它們的有效方法就是,切斷其堅硬外殼下的主神經。
除了脊蠱,《靈籠》出現了2種噬極獸。
一種是泛生型噬極獸Ⅰ型,俗稱「蛇狗」。
從外貌上看,它有點像蜥蜴,爪子類似於人類的手掌。
蛇狗是最低階的噬極獸,擅長近戰。
身上的觸鬚可以發出藍色光點,用於互通情報、召喚同伴。
這些觸鬚還可以吸盡人類的「生命源質」。
另一種是泛生型噬極獸Ⅱ型,俗稱「地吼」。
它是一種遠程進攻性野獸。
它的攻擊手段是,通過聲囊鼓脹並亮起紅光,迸發能量脈衝。
>>>>神作?差強人意
1、世界觀沒徹底展開
剛開始刷《靈籠》的時候,我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片頭就透露出一種美劇開頭的高級感。
配上鋼琴聲,風格有點像《西部世界》。
看到漂浮掙扎的群像,它又讓我想起了《守望塵世》。
上圖《靈籠》;下圖《守望塵世》
再看正片,跟隨主人公在黃沙漫天的荒原裡馳騁,感覺自己走進了《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異形》系列。
上圖《靈籠》;下圖《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每一小節之間的故事提示,多多少少有點《進擊的巨人》的味道。
上圖《靈籠》;下圖《進擊的巨人》
依我看,在《靈籠》的身上,可以看到許多科幻作品的影子。
它借鑑和融合百家之長,創造了一個只屬於靈籠的世界觀。
上部分,燈塔出現了管理崩塌、階級動蕩、篡位奪權的苗頭。
以摩根城主為首的保守派,維護三大生存法則,反對獵荒者指揮官馬克返回地球的想法。
馬克被任命為下一代城主之後,光影會頭目查爾斯,準備奪權,毒死親生父親摩根。
覺醒的塵民,開始不服從等級制度,準備揭竿而起。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充滿張力的故事,卻偏偏沉溺於主人公的愛情而無法自拔。
馬克與冉冰的自由愛情佔了很大一部分篇幅。
為了救女主角,男主角還上演了一場驚天營救。
為了救愛人,他簡直是超級英雄附體,主角不死的英雄光環直接閃出了銀河系。
下部分,按照劇情的走向,應該會提到馬克在地球見到的神秘女人。
這個女人給燈塔帶來不安。
她到底是誰?她是人類嗎?為何她可以抵禦噬極獸?
她與摩根城主有什麼瓜葛?
摩根城主開啟的臨淵者計劃是什麼?這個計劃與女人什麼淵源?
臨淵者計劃的神秘機甲,與地球上的神秘女人有一定淵源
總體上說,劇集已經過半。
《靈籠》的世界觀剛剛鋪開,許多問題等待揭曉。
現在,它一直在刨坑,坑卻沒填多少。
我估計,一季的時長是完結不了的。
按照藝畫開天的鴿家尿性,恐怕2035年都播不完。
2、人物對白是短板
不容否認,凡是與噬極獸相關的打鬥戲、追逐戲都十分精彩。
可,一到文戲,故事就有些尷尬了。
扁平的人物形象,面部表情略顯呆滯、不自然。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馬克都是一張面癱臉。
還有一個細節,當他去上民醫療區,威脅護士救治塵民的時候。
護士的表情也出現了問題。
按道理,她應該恐懼、驚嚇、反抗,她卻是緊皺眉頭。
這個動作不像表現恨意,反倒更像女友式的發洩怨氣。
看起來很莫名其妙。
除了微表情,人物對白功底弱。
有時候,為了文縐縐,不好好說人話。
為了讓神秘女人顯得神秘莫測。
想一句「一切眾生,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同於涅槃」彰顯格調。
只不過,文言文夾帶著現代文,還不押韻,讓人詬病。
有時候,為了燃爆,動不動就打雞血。
一幫塵民闖入上民醫療區,懇求醫生救小女孩。
被驅趕的時候,小男孩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說。
「一個人的價值不應該由一個冰冷的公式來決定。」
在那種劍拔弩張的時候,這樣的大道理,誰有功夫聽。
更何況,大道理出自一個小屁孩,他會帶來多大的震撼力呢?
只會給人一種刻意感。
3、自我定級18禁分級
每一集的開頭,它都會提醒:
「建議觀影年齡:18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觀眾請在徵得監護人允許後觀看,本片所涉及之內容均由電腦虛擬製作而成,現實生活中切勿模仿!」
可是追到了第七集,你會發現,所謂的18禁內容並沒有多少。
與之相反,低級趣味的葷味元素卻不少。
好好說著話,天上飄來一個紫色胸罩。
描繪冉冰騎摩託的鏡頭,直接從她的臀部大特寫開始。
當塵民老人說起神秘女人的時候,他一邊說,一邊摸著湯匙。撫摩的手法,透露出襲胸一般的猥瑣相。
這樣的動作設計,與備受尊重的老者身份有出入。
塵民變花痴粉絲,看到馬克,一窩蜂地湊過去。
摸胳膊,掐屁股。
還一邊驚呼著,「看著強壯的肌肉」「看著殺噬極獸的雙臂啊。」
從特效製作、音效設計、動作設計來看,《靈籠》是毫無爭議的國內頂級動畫。
我們也同意,藝畫開天是國內動畫製作公司的頂尖團隊。
所以,當聽到《三體》動畫交給它來製作的時候,我還是挺放心的。
藝畫開天團隊
看完《靈籠》成品之後,這一份放心變得有點不安心了。
很多人說,《靈籠》擺在面前,完全不用擔心《三體》的特效和畫面。
這一點,我贊成。
只是,我擔心《靈籠》在劇本、對白等方面的缺陷會在《三體》上重演。
深愛和期待《三體》的人,一定也會有這種擔心吧。
《靈籠》的幕後動作設計、分鏡
藝畫開天製作人阮瑞接受採訪時,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科幻動畫製作流程和製作標準上的坑,《靈籠》蹚了很多。這樣的錯誤犯過一次,《三體》製作的時候就不會再犯了。」
在此,我誠摯地希望,《三體》動畫不要被鴿。
但願,它會成為國產科幻動畫的巔峰神作,無可爭議、完美無瑕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