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濃號航母模型
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7月8日報導,現代軍隊應該是靈活的---在大象背上數月的行軍和在大橈戰船上的半年的軍事考察已經被留在遙遠的過去中。現在已經不是按天而是在按小時計算時間,對於軍隊來說,沒有什麼比航母效率更高。比航母更好的可能只有大和超大的航母了。在「俄羅斯報紙」的文章中介紹了這些甚至讓藍鯨都感到嫉妒的海船。
「信濃」號
日本的這艘航母勉強可以被列入現代武器,要知道在1944年它在完成自己的第一次任務的時候就沉沒了。但是不需要懷疑它的巨大和尺寸,尤其相對於那個年代而言。它長266米,排水量68060噸。為了了解這個龐然大物的尺寸,可以想一下鐵達尼號。這艘傳說中的客船總共比「信濃」號長3米,而排水量少了1萬噸。
最初它應該成為「大和」號類型主力戰艦系列的第四位,但是中途島戰役改變了設計師的計劃,日本帝國海軍在這裡失去了四艘最新航母以及整個小一點的船隊。決定儘可能快的將完成一半的「信濃」號改造成能攜帶航空技術的海船。
「信濃」號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的戰鬥中暴露了這種匆忙。1944年10月它被美國潛艇用魚雷擊中。防水艙壁安裝不正確,因此它是不密封的,而隊伍又是缺乏經驗的。
「信濃」在離開港口17小時後,受到攻擊7小時後沉沒了。
「瓦良格」號或「遼寧」號
有著有趣和有些憂傷的命運的航母在1985年生產於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而下水已經是在1988年了。船隻的大部分技術裝置缺失了,而戰船的整體準備狀況據評估不超過60%。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得到它,在1998年對其投入資金,但只能維持其漂浮在水面上,更多就沒有了。
1998年這艘長204.5米,排水量59500噸的航母被基輔官方以可笑的價格---2000萬美元出售。中國地方企業購買了航母,宣稱要將這艘未完工的航母變成遊樂場和賭場。但是如果有這些計劃,那麼這些計劃實際上很快被拒絕了:2000萬購買俄羅斯設計師的創造成果微不足道,所以中國政府將航母國有化並將其建造完成。如此一來,到2011年中國進入了擁有航母的國家行列。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
歐洲和亞洲規模最大和實力最強的航母同樣在尼古拉耶夫船廠於1982年開始建造。為紀念蘇聯海軍上將尼古拉˙格拉西莫維奇˙庫茲涅佐夫而以他的名字命名航母。
航母的所有特點就是先進:為了蘇-25、蘇-27和米格=29的起飛和著陸能力加長了甲板,而船體使用唯一的方法以重達1400噸的板製造而成。航母攔截裝置、「月亮」光學著陸系統和側面升降機第一次出現在這艘航母上。「海軍上將」長度比三個足球場還多,像沒有尖頂的艾菲爾鐵塔,長307米。同時航母上可以容納整支小型空軍---25架飛機和25架直升機。
不同於大部分標準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武裝遠非尋常:12座「花崗巖」反艦飛彈系統的發射裝置4K80、8座帶256枚飛彈的「佩劍」發射裝置、6座48000發的六管30mm火炮AK-630M和4座「短劍」防空飛彈系統六管發射裝置。無線電定位也同樣是高水準---「別伊蘇爾」系統、「暴風雪-2」和由「電阻」飛行控制的雷達站。「庫茲涅佐夫」的船組是近2000船員和軍官。「庫茲涅佐夫」號是俄羅斯真正的自豪和驕傲。
到2015年船上所有的蘇-33艦載殲擊機將替換多用途米格-29K。2017年之前船將進行大修。
「尼米茲」號
這艘美國巨艦是為了紀念二戰時期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茲,以他的名字命名。「尼米茲」號航母早在1968年就出現了,並成為了首批帶核裝置的此類船艦之一。1980年參與了遭慘敗的著名的「鷹爪」行動。1981年5月船上發生事故:降落中的「徘徊者」戰機墜毀了,死亡了14人,近50人受傷。
航母尺寸巨大---332米長、排水量近100000噸。但這些數據並沒有在2008年給它帶來成功,兩架俄羅斯圖-95MC在訓練飛行挑逗航母。其中一架僅以600米的高度飛過「尼米茲」號,甚至F/A-18戰機因警報升空也沒有幹擾到俄羅斯的飛行員
「企業」號
半個多世紀以前於1960年,CVN-65「企業」號下水了,至今「企業」號仍是最長的軍艦---342米!此外,「大E」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航母,而這艘巨艦的船組人員僅比5000人少一點。總共計劃造6艘這樣的艦船,但是第一艘「企業」號花費了4.51億,動搖了美國經濟,所以項目中剩餘的船就被放棄了。
這艘航母一直被認為是滅國海上軍事發展的高峰,並參加了所有的「星條旗」的衝突和戰爭。從古巴飛彈危機到越南戰爭,從南北朝鮮對抗到南斯拉夫和和伊拉克的對抗。不得不談到它的不愉快事件,1969年1月14日由於船員疏忽,其中一架「幻影」的飛彈自發爆炸了。接下來的烈火又燒毀了15架戰機,死亡了27人,349人受傷。52年間航母上服役人次總數超過100000人。
該航母於2012年退役。儘管過去的船員多次抗議並建議將這艘傳奇航母改成漂浮博物館,在2015年前它還是被拆解成了金屬廢料。(知遠/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