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誕生前到底什麼樣?

2020-12-02 澎湃新聞

「宇宙誕生之前到底是什麼」這還將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大爆炸理論認為,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在某一時刻,整個宇宙(包含所有的恆星,所有的星系,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個桃子那麼大,而溫度超過千萬億度。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過去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告訴我們,一開始宇宙處於密度和溫度都無限高的狀態,可以想像成一個無限稠密的小球體;然後,這個小球體爆炸了,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原子、分子、恆星和星系。

但最近,新的理論物理學研究發現了一扇通向極早期宇宙的可能窗口,並指出這段時期可能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極早期」。相反,這可能只是最近一次「爆炸—反彈」周期的一部分。這樣的循環至少出現過一次,並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當然,在物理學家決定拋棄大爆炸而選擇「大爆炸-反彈」周期之前,這些理論預測還需要經過大量的觀察檢驗。

大爆炸理論

科學家對早期宇宙已經有了很好的認識,這就是我們熟知並廣為接受的大爆炸理論。在這個模型中,很久以前的宇宙比現在小得多,熱得多,密度也大得多。在138億年前的早期宇宙中,構成我們今天所有一切的元素都是在大約12分鐘內形成的。

大爆炸理論認為,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在某一時刻,整個宇宙(包含所有的恆星,所有的星系,所有的一切)只有一個桃子那麼大,而溫度超過千萬億度。

令人驚訝的是,目前所有的觀察結果都證實了這個奇幻的故事。天文學家做了各種各樣的工作,從觀測年輕宇宙遺留下來的電磁輻射,到測量最輕元素的豐度,結果發現它們都符合大爆炸理論的預測。就我們所知,這是目前對早期宇宙的最準確寫照。

儘管如此,我們知道大爆炸理論的框架並不完整——有一塊拼圖不見了,而那塊拼圖就是宇宙本身最早的時刻。

這是宇宙最大的謎題之一。

火宇宙

問題在於,我們用來理解早期宇宙的物理學(廣義相對論和高能粒子物理學的奇妙而複雜的大雜燴)只能把我們帶到大爆炸那一刻。當我們試圖把宇宙的最初時刻再向前推時,數學變得越來越難解,直到無法適用。

物理學家尚未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大爆炸開始時存在的「奇點」,或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從表面上看,這告訴我們,在某一時刻,宇宙被塞進了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點。這顯然是荒謬的,其真正代表的含義是,我們需要新的物理學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的理論工具還不夠好。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我們需要一些新的物理學工具,一些能夠在超高能量下處理引力和其他力的東西。這正是弦理論所主張的,它可以作為一種能夠在超高能量下處理引力和其他力的物理模型。換言之,弦理論聲稱可以解釋宇宙的最初時刻。

最早的弦理論概念之一是「火宇宙」(ekpyrotic universe),這個詞來自希臘文,意為「大火」。在這一概念下,我們所知道的大爆炸是由在它之前發生的其他事件引發的——大爆炸不是開始,而是一個更大過程的一部分。

「火宇宙」的概念擴展之後,又產生了一種被弦理論激發的理論——循環宇宙(cyclic cosmology)。從技術上講,宇宙不斷循環往復的概念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比物理學還早,但弦理論為這個想法奠定了堅實的數學基礎。正如一般想像的那樣,這個「循環宇宙」不斷在大爆炸和大擠壓(big crunch)之間反彈,可能是回到過去的永恆,也可能是進入未來的永恆。

按照大反彈理論,每次循環都以一個平滑的小宇宙開始,但不可能像奇點那麼小;之後,這個小宇宙逐漸擴張,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扭曲,達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坍縮,同時變得越來越平滑,最終縮小到開始時的體積;接著又重新開始同樣的循環。

在初始之前

「循環宇宙」理論聽起來很酷,但早期的數學模型很難匹配觀測結果。當我們真正嘗試做科學研究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

最主要的障礙在於如何與宇宙微波背景的觀測結果相吻合。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誕生38萬年時遺留下來的熱輻射,被稱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儘管我們不能直接觀測到宇宙微波背景之前的一切,但如果想從理論上著手對早期宇宙的物理學進行修補,就會影響到這些「餘光」的模式。

因此,循環宇宙似乎是一個簡潔但不正確的概念。但是,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揣著「火宇宙」理論的種子。在2020年1月發表在arXiv資料庫上的一篇論文中,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物理學家羅伯特·布蘭登貝格爾(Robert Brandenberger)等研究者探索了該理論的數學難題,並發現了一些此前沒注意的因素。他們發現,在「反彈」的時刻,即當宇宙收縮到一個極小的點並回到大爆炸狀態時,可以使理論預測與觀測檢驗的結果達成一致。

換句話說,儘管這個關鍵時期的物理學非常複雜(而且了解還很有限),但確實會讓我們對宇宙的時間和位置有一個根本性的修正。當然,要完全檢驗這個模型,我們還必須等待新一代的宇宙學實驗。在那之前,「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還將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原標題: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古代中國的宇宙觀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按照最近的探測器的觀測,以及理論模型的推算,如今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很多人就會疑惑:138億年前誕生的宇宙,那麼138億年以前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古代中國的宇宙觀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宇宙觀,說白了就是宇宙到底是什麼?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古代先哲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 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樣子的?到底有幾維?
    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樣子的?這個議題有人想過嗎?宇宙誕生之前沒有維度,稱為無維度無裡。無維度無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無維度無裡,顧名思義就是沒有維度不存在維度。有玩過氣球嗎?氣球沒有吹之前是扁扁的,當你用力吹,氣球越來越鼓。當氣球越來越大,氣球就可能會破裂。
  • 宇宙誕生前有另一個宇宙嗎?
    大概是在兩百年前左右,人類才有了真正的科學覺醒,大量的科學知識在那段時間裡出現,尤其是在西方的哲學家群體之中,其中有一些哲學家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犀利的科學家。科學理論的提出,迅速的促進了社會的變化和發展。人類社會也就是在這短短的兩百多年裡快速變化的。
  • 宇宙的前世今生,宇宙年齡怎樣算出的?宇宙誕生前世界什麼樣?
    正是這位天文學家在宇宙觀測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所有的星系都在相互遠離,哈勃在觀測中發現,越是距離遙遠的星系,它們背離的速度就越快,而這一發現就成為了後來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宇宙一直處於膨脹之中,而宇宙膨脹理論又成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礎。無論怎樣講,宇宙的大爆炸理論都是在現有認知水平下對於宇宙起源最有說服力的理論。
  • 在宇宙未誕生前,什麼都不存在的環境是個什麼樣子?
    宇宙未誕生前,什麼都不存在的環境是沒有樣子的。現代宇宙學認為宇宙是有開端的,它起源於一次大爆炸,爆炸產生了物質、時間和空間,在此「之前」宇宙是不存在的,什麼都不存在。「樣子」是個空間概念,沒有空間,哪來的樣子?
  • 既然宇宙在誕生前沒有物質與時間,那麼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
    目前描述宇宙誕生,最好的模型是宇宙大爆炸模型,另外量子力學和超弦理論,也試圖解釋大爆炸發生時的情況,但是描述有點科幻,也不知道正不正確。至於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樣的?宇宙怎麼來的,誰也不得而知呢!超膜理論建立在超弦理論之上,描述我們宇宙,由十維度的空間和一維度的時間構成,我們人類直接觀察到的時空,是一個四維的超曲面,稱之為超膜。
  • 宇宙到底長什麼樣?科學家提出了三種可能的猜想,你認可哪一個?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都會對宇宙不約而同想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另一個則是宇宙到底長什麼樣?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三維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任何物質都有其一定的形狀,即使像液態水它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形狀。而我們日常所見的固態物質,我們都能夠直觀看到它們的形狀,知道一塊石頭長什麼樣。
  • 人類在宇宙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誕生於一個小小的地球上,古時候的人們並不知道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在古人看來,地球就是宇宙的一切,是整個宇宙,天上的星星,太陽,月亮等都是屬於地球。 可是隨著人類走進文明時代,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抬頭看見的星空等,可能是這個世界之外的東西。
  • 愛因斯坦曾說人類並不了解宇宙,宇宙真實面貌到底長什麼樣?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古人所說的「天」理解為宇宙,現在看來宇宙是浩瀚無窮的,人類在宇宙中所能探測到的範圍也只是930億光年而已,更何況宇宙還在不斷地膨脹。這些都是現階段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那麼宇宙到底還有什麼是人類所不知道的呢?宇宙未解之謎實在是太多了,以人類文明目前的發展水平,能夠解決個別的謎題已經是很不錯了。
  • 138億年前的宇宙究竟什麼樣?中國科學家:觀測或許靠量子力學
    圖為宇宙的3D坐標系 宇宙誕生的理論爭議 人類在探索宇宙起源的同時,發展了宇宙學這一學科 大爆炸學說是現代宇宙學中一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1929年,天文學家哈勃觀測到,目前所有的系外行星都在向外移動,說明宇宙在高速地向外膨脹。該理論認為宇宙的起點是一個單獨的不屬於任何維度的奇點,即一個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沒有尺度但又卻包含了宇宙全部的物質的點。
  • 宇宙到底多大?宇宙之外的是什麼樣的世界
    在古時候人們認為地球就是完整的世界,不管是太陽、月亮還是星星都被容納到這個空間裡,但是後來隨著不斷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也在一步步加深了。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有邊緣嗎這些問題依舊是很多人疑惑的點。這些所有的星系都被容納在宇宙中。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138億年前,一個超出我們想像的神秘奇點發生了大爆炸,於是宇宙誕生了。宇宙後的宇宙不斷快速膨脹,整個空間向四周快速延伸,同時各種物質,天體,星系也開始不斷形成。我們生存的太陽系誕生於50億年前,那個時候太陽系現在的位置還只是一片星雲,在星雲不斷快速的旋轉中,大量的塵埃物質開始向中心聚集,於是星雲的中心不斷凝聚形成了後來的恆星太陽。
  • 微觀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探秘微觀宇宙
    宇宙如此浩大,即便是光速想要在宇宙中穿梭一次,也不容易。更何況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手段,目前根本達不到光速,因此想要探索宇宙的奧秘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我們人類十分聰明,科學家們通過對宇宙的研究發現,既然宇宙無限廣袤,人類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探索,那麼人類可以從微觀宇宙下手,因為微觀宇宙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只要了解宇宙的微觀世界,那麼就能夠打開宇宙奧秘的大門,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 宇宙誕生前是什麼?奇點的理論似乎有漏洞,有可能是平行宇宙
    但是相比起我們宇宙而言,這點時間根本不算什麼。關於宇宙的誕生,很多的科學家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可能要到我們人類的文明,再上升一個等級才有可能解決。說到宇宙的誕生,就延伸出了一個更有趣更深奧的問題,那就是宇宙誕生前是什麼?奇點的理論似乎有漏洞,有可能是平行宇宙。根據現在我們人類的文明水平,關於宇宙的起源,還是有了一個普遍贊同的說法。
  • 什麼是宇宙,宇宙到底有多大,又是怎麼誕生的呢?
    小朋友們您們知道什麼是宇宙,宇宙到底有多大,又是怎麼誕生的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事宇宙宇宙包括天地間所有的一切:恆星、行星、巖石、塵埃、氣體,以及他們之間所有的空間,甚至包括時間。太陽是恆星,很多恆星遠比我們的太陽要大、要熱。星系由無數顆恆星和星際物質組成,是巨大的螺旋或者漩渦形的天體系統。我們可以用望遠鏡看到數十億個星系,每一個星系包含數十億顆恆星。但是,我們了解的閱讀,產生的懷疑也就越多。
  • 宇宙誕生前的「一切什麼都沒有」是否超出人的思考能力?
    宇宙誕生「前」什麼都沒有宇宙誕生之前的確什麼都沒有。這個「什麼都沒有」是人類目前用物質的傳統存在方式(時間和空間)衡量的結果。人們還沒「看到」或還不知道別的存在方式是什麼樣,但人們現在並不否認物質還有別的存在方式。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那在奇點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的?
    當人類文明誕生,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宇宙有了宏觀上的認識,可以說人類第一次通過天文望眼鏡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就已經被宇宙的龐大和神秘所震撼到了。於是,百年裡人類始終沒有停止對宇宙的研究和探索,隨著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被揭開,人類越發感到自己的渺小。
  • 宇宙出現前是什麼樣,物理學講宇宙沒有開始,也不可能坍縮成一點
    很多人都好奇一個問題,宇宙出現之前究竟是什麼樣子?又存在什麼,或者什麼都不存在,不存在的宇宙之前又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你說不存在,就是承認存在。而且都不存在了,還什麼樣子?你認為什麼才是宇宙?什麼才是宇宙誕生?什麼是宇宙誕生前?難道你知道?人類界定的就一定準嗎?這問題,如果按照現有物理學,肯定是,宇宙沒有起源,也沒有存在、不存在。
  • 宇宙的邊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或許這種解釋,最能夠讓人信服!
    古人們只能靠猜測,因為當時無科學技術可言,然而短短的200年時間內,人們就逐漸了解到了我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在地球之外,還有著太陽系和銀河系的包裹,再往外的說就是宇宙了!雖然人類已經在太空中發射了多顆探測器和衛星,但是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還是相當陌生的,因為宇宙並非像我們的地球,白天的時候一片明亮,宇宙裡都處都是黑暗的,我們的速度再快就連太陽系的邊界都很難突破,就更別說站在宏觀的角度看宇宙了,也不知道這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宇宙的邊界又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