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 已成全球集群規模最大計算平臺】7月25日,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亮相阿里雲峰會上海站。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擁有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計算引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支撐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在民生服務領域,飛天大數據平臺已經「最多跑一次」、城市大腦等場景中,協助政府優化服務模式,實現更智能便捷的服務能力,保障信息安全。(重慶商報)
7月25日,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亮相阿里雲峰會上海站。阿里雲飛天大數據平臺擁有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計算引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集群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支撐海量數據存儲和計算。在民生服務領域,飛天大數據平臺已經「最多跑一次」、城市大腦等場景中,協助政府優化服務模式,實現更智能便捷的服務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數據顯示,目前飛天大數據平臺可擴展至10萬臺計算集群,集群規模全球第一。據了解,該平臺的研發源自阿里巴巴的自身實踐。十年前,新興網際網路業態蓬勃發展,中小企業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爆發式增長,商家第一次具備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普惠渠道,激發了龐大的消費者需求,傳統IT架構難以承擔海量數據的處理。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開始探索全新的技術來支撐爆發式增長的數據存儲和計算需求。
大部分企業的慣例是直接使用國際開源的數據計算框架Hadoop。在阿里巴巴內部,也曾出現過激烈的爭論,究竟是直接使用開源Hadoop,還是自主研發一個大數據平臺。最後,阿里方面認為,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如果用Hadoop搭建的大數據平臺,必將在不久的未來再次遇到挑戰,更別提為外部企業提供服務,成為普惠的IT基礎設施。
由此,阿里巴巴堅定投入飛天大數據平臺功研發。早在2012年初,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就表示,「從戰略上來說,阿里雲想做的事情實際上可以解讀為Amazon+Google並有所超越。將單一集群做到數千乃至更高,技術上是國家和企業競爭力的標誌。阿里巴巴必須攻克這道難關。」
也正是因為這一堅持,才有了今天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飛天大數據平臺。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