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汪一洋帶隊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化廳已建立網絡巡查系統,對違規遊戲進行監管,並透露廣州已有部分網吧設置了人臉識別系統,防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
對於青少年沉迷網遊的問題,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陽明華表示,2007年國家就推出了防沉迷系統,同時文化部牽頭髮布了網路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這兩項工程在預防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也存在問題。目前網路遊戲經營企業只能根據身份證的編碼規則識別。一些青少年玩家在網絡上購買身份證信息或者利用軟體生成身份證號碼等,削弱了實名制的效果。」
據汪一洋介紹,目前廣州已有部分網吧開始試點設置人臉識別裝置,要求進入網吧人證相符,防止未成年人用假證、他人的身份證進入網吧。這可能導致網吧成本加大,汪一洋表示,省文化廳正在推進廣東省網吧的升級改造,「我們鼓勵網吧增加書吧、咖啡吧,做成綜合性的服務中心,以提高網吧收益。」
賽車比賽結果瞬息萬變,沒經驗的觀眾在收看電視直播時常會很難即時掌握賽道上的情況。為提升觀賽體驗,英特爾正在與法拉利Ferrari北美合作,利用深度學習晶片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為賽車比賽提供即時動態統計數據。
據Inverse報導,英特爾AI產品事業群總經理Naveen Rao表示,英特爾正在用AI即時註解廣播無人機所拍攝的視頻,將通過展示賽車所屬車隊,與其他賽車的時間差及之前須手動編輯的其他細節改善車迷體驗,而車隊也能獲得迄今僅能在賽後才能分析的數據。
對場內維修人員和車迷來說,汽車引擎性能資訊對其所支持的賽車表現有重大影響。英特爾晶片則會將這些遙測數據提供給車迷和車隊。
英特爾晶片也能分析無人機拍攝的即時視頻,以逐圈比較車手過彎角度。然後,技術人員可確定哪回合跑得最快,提供前所未見的統計數據。Rao表示,由此可見,此技術可應用於更多產業,而不僅是每家AI公司正在追求的醫療、農業和金融市場。
雷鋒網消息,近期,英國最大電商平臺Ocado Technology表示將機器學習植入欺詐檢測系統,Ocado智能平臺的欺詐檢出率較先前提升了15倍。
該系統將機器學習算法(由在線超市的技術部門所研發)與開源軟體Tensorflow相結合,在谷歌雲中運行。一旦收集到之前訂單中的數據(如貨品派送信息),公司會啟用Tensorflow軟體在系統中運行神經網絡,將其傳至雲端。
Ocado Technology的發言人Holly Godwin表示,機器學習比其他技術「學習和適應的速度更快」,因此將在欺詐檢測領域大有作為。她認為,負責檢測欺詐的員工不再需要大量分析數據點識別欺詐,工作也更加輕鬆,只需根據電腦提供的預測信息做最後檢查,決定是否取消訂單。
管該方案尚未完全成熟,但Ocado表示,目前的測驗結果很樂觀。Godwin表示,這個模型非常成功,檢測欺詐的準確度提升了15倍。我們當前需要應對新的挑戰,即優化算法,提升預測可信度,評估向零售商普及該算法的可能性,思考如何藉助其他工具簡化檢測流程。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消息,13日商務,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表示,天津大學將與天津醫科大學聯手共建高層次的智能醫學學院,用人工智慧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強強聯合培養智能醫療急需人才,提升天津健康醫療水平,實現惠醫、惠民。
李家俊表示,「我們用智能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醫學結合起來,用全新模式培養人才,嘗試本-碩-博貫通式一體化培養方案,培養醫-工複合學位的拔尖創新型醫學人才。」
李家俊說,天大神經工程團隊從事以助老、助殘、助特為目的的新一代腦機交互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已陸續設計出適用於全肢體中風康復的純意念控制人工神經機器人系統,在多地醫院臨床測試成功。此外,天大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已經進入產業化,手術機器人突破了人手的極限,機械手臂可以360度自由旋轉、擺動,手術操作更為精細、準確。
下一步,天大還將依託學校的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神經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互動康復工程技術中心等,構築智能醫療科研基地體系。
近期,美國高端家具定製企業HEKA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人工智慧床墊——HEKA AI Mattress,能夠在無需操控的情況下,自動識別、適應用戶的體型和睡姿,並自動調節床面的高度和軟硬度以提供舒適支撐。此次HEKA全面採用的人工智慧技術,主要是與其矽谷合作夥伴iFutureLab聯合研發完成。
雷鋒網了解到,床墊中內置的AI TRACKBOT模塊是一套AI感知系統,能夠時時刻刻採集人體各部位壓力分布數據,自動識別人體睡姿、部位。通過AI感知系統獲取的實時數據,被中央處理系統接納。中央處理系統調用TensorFlow深度學習網絡,對實時數據進行智能處理,提供最優的支撐解決方案。
睡眠醫學資料庫為AI TRACKBOT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智慧」指導。睡眠醫學資料庫由iFutureLab Sleep Medicine Center(SMC)打造,容納了10億量級的體態、體姿、睡姿數據,能夠自動識別 1.6 億種睡眠類型。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