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檢測人工智慧是建立更強大業務的關鍵嗎?

2021-01-08 企業網D1Net

組織可以採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加強欺詐檢測。

 

人工智慧(AI)的強大功能及其潛力在科技行業中不斷進行探討和分析。這項技術不斷地融入各種垂直領域,並出現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在2019年,醫療保健和汽車等垂直行業採用人工智慧來推動該行業的進一步創新。特別是零售部門已經推出了許多基於人工智慧的產品,例如超市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為貨物配送系統提供幫助,以幫助跟蹤他們的商店和倉庫周圍的產品的價格和地點。

 

人們看到的一項發展是在欺詐檢測中增加了人工智慧技術,可幫助企業發現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和網絡釣魚詐騙並不是組織願意討論的問題,但是,網絡欺詐者變得越來越聰明並且更有創造力,網絡欺詐可能導致企業每年損失高達年收入的5%。5%的收入似乎只佔其年收入的一小部分,但對於全球性的企業而言,這可能達到數百萬美元,而從企業的經營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聲譽受損和用戶信任度下降。

 

人們對欺詐有哪些了解?

 

顯然,似乎有些企業試圖通過舉報欺詐行為來做正確的事情。但是,從逐漸消失的收入中可以看出,很多企業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

 

2018年發布的《聯合國職業欺詐和濫用問題全球研究報告》發現,企業內部控制措施不利佔到所有欺詐案件的近50%。

 

中小型企業自然會受到影響,因為它們通常面臨一些欺詐行為和更普遍的勒索問題,但是,規模較大的企業為欺詐者提供了更大的回報。因此,重要的是尋求解決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企業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以提高警惕。

 

舉報是迄今為止識別欺詐的最常見方式,而內部審計和管理層審核分別只佔到識別欺詐的15%和13%。大多數舉報來自企業內部員工(53%),但也來自客戶(21%),供應商(8%),競爭對手(2%)和其他來源(21%)。

 

為什麼大多數打擊欺詐的方法都已失敗

 

由於故意欺詐和意外錯誤的渠道如此之多,而且很難區分兩者,企業如何制止對業務產生巨大負面影響的欺詐呢?

 

審計是一種常見的發現欺詐的方法,但是卻帶來了一個難題。一方面,企業可以審核每筆交易,從購買到發票再到支出費用。但是這種方法不能保證準確性,並且會佔用大量資源。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隨機審核這些交易的一定比例來節省時間,並希望發現任何欺詐性交易。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其審計都是人工進行的,無論企業具有內部審計團隊還是將任務外包。

 

那麼,打擊欺詐的最佳策略是什麼?這可能超越人類具有的能力。

 

利用技術來發現欺詐並不是一個新的想法。數據分析已經用於發現重大的金融犯罪。實際上,與替代方案相比,數據監視和分析以及突擊審核與減少幅度最大(損失減少52%)和持續時間(發現速度加快58%)相關。以前的技術與現在的技術之間的區別在於,現在可以將這些工具帶入企業的流程中,以識別影響利潤率和股東價值的日常欺詐行為。人工智慧可以查看整個組織中用戶的支出以識別可疑活動。全面查找欺詐的能力很重要。

 

根據針對欺詐行為進行的研究,在職業欺詐的所有實例中,有77%來自會計、運營、銷售、行政/高層管理、客戶服務、行政支持、財務和採購。有了這些信息,將這些部門的所有支出(採購訂單、發票、合同、費用報告)集中在一個平臺上至關重要。只有這樣,企業才能通過控制可能在整個組織中欺詐的正在進行中的交易,以利用人工智慧來保護企業的資產。通過採用基於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來發現欺詐性交易,企業可以在與竊取或破壞數據的犯罪分子的較量中佔據上風。

 

採用人工智慧審計解決欺詐問題

 

現在,在管理支出方面,打擊欺詐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藉助當今的技術,企業可以從檢測轉向預防,將組織的行為與規範進行細粒度的比較,並主動識別潛在的欺詐行為。

 

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可以整合和分析全球企業的數十億筆交易,以編譯配置文件並了解什麼是構成「正常」行為的能力。然後,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將每筆交易與正常交易進行比較,並標記異常以供財務團隊進行審核。與傳統的審計流程相比,這種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識別和阻止欺詐損失,同時釋放資源讓工作人員專注於更高價值的任務來推動企業業務發展。

 

企業需要對欺詐保持警惕。通過利用人工智慧驅動的解決方案,企業可以採用更有價值的工具來武裝自己,以防止欺詐和意外錯誤,並免受損失。

相關焦點

  • 同盾陳蕾談保險業線上轉型:人工智慧重塑其核心業務
    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於深刻轉型的關鍵時期,從相對粗放的經營模式逐步過渡到相對科學、精細、理性化的發展模式。充滿創新的新型技術,以管理風險為己任的傳統保險行業,兩者不斷碰撞、融合,為保險業的變革與進步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險業數位化轉型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保險+科技必將成為保險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
  • 人工智慧7大關鍵技術,終於有人講明白了
    ▼表1-1 人工智慧關鍵技術 本文會更深入地描述這個表中的每種技術及其功能 除了所使用的算法外,機器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模型如何進行學習。有監督學習模型(到目前為止是業務中最常用的類型)是使用一組對輸出做了標記的訓練數據進行學習。 例如,一個試圖預測銀行欺詐行為的機器學習模型需要在一個明確構成欺詐案例的系統上接受訓練。
  • 萬事達卡(Mastercard)使用AI技術打擊欺詐的三種方式
    為了促進在數字支付領域實現真正的寒武紀大爆發的願景,萬事達卡正在使用先進的欺詐分析系統和軟體,這些系統和軟體的功能藉助人工智慧(AI)技術正日益增強,萬事達卡運營和技術總裁埃德•麥克勞林(Ed McLaughlin)對CIO.COM說道。人工智慧可以幫助軟體和連接系統實現更安全的支付,而不是讓人們使用傳統的塑料卡在自助服務終端結帳--即使卡中內置有晶片。
  • 「刷臉」業務之後,LinkFace想幫助金融機構更高效地建立個人徵信...
    同時,在談到行業競爭這個話題時,黃碩也表示,人工智慧可以應用的行業很多,市場空間很大,希望大家更多是選擇把市場做大而不是爭搶同一塊蛋糕。 LinkFace現階段針對金融領域的產品主要是已經上線的在線人臉身份認證雲服務,累計服務次數已經超過了3億次,大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主要應用有人證對比、刷臉支付、遠程開戶、實名認證和黑名單查詢等。
  • 大數據、人工智慧、人像對比,技術真能阻擋互金黑產?-虎嗅網
    大數據、人工智慧、活體識別、人像比對、設備指紋、人臉識別……大量的風控技術,都開始運用到場景之中。但技術真的能阻擋網際網路金融黑產嗎?因此,企業做反欺詐不可能孤軍作戰,一定要一幫朋友,打群架的時代,有朋友、有渠道、有信息,才能把反欺詐做好。從移動金融風控整個鏈條看,我們關注幾點:一是帳號,二是應用APP,三是業務,即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形成一套產品,把風控防止前置,做到多維度,態勢感知,以及風險信息共享,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更精準的防控。
  • 淺談人工智慧時代民航業務改造
    你相信宇宙中存在異次空間嗎?現在的你,也在這些空間中同時生活著,沒有過去和未來,N個當下的你並行存在於宇宙中。我相信。對於我們聰明的人類大腦而言,理解和處理單次元並行問題一向不難。結合民航業務的屬性,很多數據信息的測量和搜集來自於客戶感知和滿意度等軟性指標數據,所以,我們需藉助人工智慧的情感分析技術,計算出最佳服務體驗策略。在民航業務神經網絡搭建過程中,情感閥值的設定尤為關鍵。從客戶行為研究的維度看,情感分析主要來自於單個客戶,所以,這裡重點探討單神經元閥值中的回彈閥值和重啟閥值設定。
  • 360金融智能反欺詐成效顯著
    360金融發布的洞察報告顯示,隨著欺詐技術的發展,黑中介和黑產出現深度融合的態勢,開始以團夥形式開展線上貸款申請審批業務,騙取大量資金。在金融行業中,黑中介、黑產在保險、理財、信用卡領域存在已久,而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黑中介開始利用平臺的技術漏洞和業務特點,選擇一些新上線、 不上徵信、風控較為薄弱的平臺為攻擊目標,進行信息包裝或偽造、遠程助貸等欺詐操作。
  • 2016百度世界大會 朱光解讀人工智慧五大金融科技方向
    朱光認為,這些發展方向都來自百度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基因全面注入百度金融後,與實際金融業務產生的積極化學反應。在朱光看來,百度天生具有做好金融科技的資質。百度在全球設置有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東京、美國六大研發中心,擁有上萬名優秀的研發人才,具備深厚的研發文化積澱,能為百度金融科技的落地提供技術後盾。「金融科技」行業的最新趨勢,也在印證著朱光的信心。
  • 全球功能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將在3個月後問世,比特幣會受威脅嗎
    該公司宣布,它將在未來三個月內發布全球功能最強大的量子計算機。以前以恆溫器聞名的霍尼韋爾(中國)現在正在推出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已經使用了十年。霍尼韋爾表示,其量子計算機將會比那些大牌如谷歌和IBM更強大。
  • 人工智慧工程師如何構建以業務為中心的模型
    2020.11.12人工智慧工程師能製造出某種模型,實現商業成功嗎?人工智慧研究的宏偉目標和商業目標之間有明確的界限嗎?我們將在這裡回答這兩個問題,並探討看到更多的內容。為了追求像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這樣的成功典範,全世界的商界人士都對人工智慧模型趨之若鶩。人工智慧現在不是流行詞了,它已經不僅僅是流行詞了!但是,這是只是好的方面。許多人工智慧模型無法產生有效益的結果,只能停留在試點項目或單個業務流程上。
  • 華爾街將採用人工智慧軟體監管股市欺詐行為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0月25日報導,美國金融業監管局正在研發可進行市場監控的人工智慧軟體,並計劃在2017年測試該軟體。未來美國金融市場將採用人工智慧軟體協助監管人員監測股市欺詐行為。據報導,美國兩家交易所已經公布計劃,在未來幾個月裡採用人工智慧軟體監管市場。運營商希望,裝有人工智慧的電腦能夠輔助僅有的幾名工作人員更快地監控不法行為。
  • 十大場景案例詳解:人工智慧如何幫助公司提升業績|硬創公開課
    對傳統行業來說,尤其是零售業,是很關鍵的一環。定價過高,影響銷量;定價過低,影響利潤。這裡很關鍵的一點是,人工智慧能挖掘聯繫,抓住關聯性,像著名的Apriori算法。這種關聯性主要包括了顧客和產品之間的關聯性,產品和產品之間的關聯性,還有顧客和顧客之間的關聯性。人工智慧能挖掘出來這種關聯性是定價策略的關鍵。
  • 人工智慧在金融方面的應用意義,將改變金融的5個隱患|極客雲算
    對於企業,根據Gartner公司的調查,到2020年,已有40%的主要業務已經實施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近一半以上的現有業務通過人工智慧程序將使現有業務收益實現翻一番。而這一系列的預測是早在2020年之前就做出來的。
  • 天大天醫聯手共建智能醫學學院;英國最大電商平臺藉助 AI 打擊欺詐...
    英國最大電商平臺藉助AI打擊欺詐 效率提升15倍雷鋒網消息,近期,英國最大電商平臺Ocado Technology表示將機器學習植入欺詐檢測系統,Ocado智能平臺的欺詐檢出率較先前提升了15倍。Ocado Technology的發言人Holly Godwin表示,機器學習比其他技術「學習和適應的速度更快」,因此將在欺詐檢測領域大有作為。她認為,負責檢測欺詐的員工不再需要大量分析數據點識別欺詐,工作也更加輕鬆,只需根據電腦提供的預測信息做最後檢查,決定是否取消訂單。管該方案尚未完全成熟,但Ocado表示,目前的測驗結果很樂觀。
  • 反欺詐乾貨丨複雜網絡及其應用簡介
    利用複雜網絡進行信貸反欺詐欺詐風險是消費金融業務中存在的主要風險之一,它是指信貸客戶完全不具備還款意願一類的風險,很多金融機構的壞帳都是由欺詐產生。因此,需要構建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貸前反欺詐環節是幫助金融機構過濾劣質用戶,篩除欺詐人員的第一道風控環節。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如何從物聯網數據中提取關鍵見解
    雖然所有這些小端點都很重要,但在物聯網中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所生成的大量數據,以及通過分析可以從中獲得的業務見解。當談到為這些關鍵見解制定路線時,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是照亮道路的技術。  幾十年來,數據分析主要涉及計算機編譯和存儲信息,並將其呈現給人類進行分析,這一過程比較緩慢、容易出錯,並且無法解讀隱藏在數據深處的趨勢。
  • 想完成天氣、欺詐預測?先搞對度量標準再說吧
    全文共3271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選擇合適的度量標準去解決分類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模型,讓模型更快地實現自我優化,並獲得更多面向業務的結果。比如:解決模稜兩可的問題天氣預報、股價預測、信用欺詐檢測等都試圖通過建立數據模式來解決一個看似模糊的問題。
  • 信用證欺詐頻發生 造假泛濫觸目驚心
    也許有人會問,信用證詐騙真有這麼嚴重嗎?是的,在中國它甚至被專門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刑法規定,信用證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證詐騙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二戰以來,國際金融風波迭起,信用證欺詐案時有發生,且詐騙數目驚人,所造成的損失日趨嚴重。
  • 公司核心業務涉嫌欺詐 美國最年輕女富豪瞬間身無分文
    這兩家公司都是在美國的生物科技行業,一家是老牌幹細胞公司StemCells,因研發終止其股價一夜暴跌了80%;一家是主營血液檢測的初創公司Theranos,因在核心業務上涉嫌欺詐,公司創始人、全美最年輕美女富豪的身家降為了零。
  • 百融雲創打造諦聽設備反欺詐 賦能金融機構增強風險識別能力
    本網12月23日訊 近年來,我國金融科技蓬勃發展,金融業務在更寬客群內快速擴張,但其中的欺詐風險也逐步蔓延。傳統人工審核申請信息的方式存在誤判、耗費時間人力等痛點,不能滿足金融機構應對日益變幻的欺詐風險的需求。精細化的風控管理,能夠幫助金融機構以技術手段增強針對個人、小微企業等客群的風險識別能力,降低因欺詐造成的損失。在此背景下,結合新技術的反欺詐成為了金融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