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作中,為什麼結構相似的字,「主筆」卻會有很大差異?

2021-01-13 晨之論史

漢字的書寫有一定的筆順。一般來說,這種筆順遵循著「先左後右」(如"林")「先上後下」(如"主")「先中間後兩邊」(如"水"),先橫後豎(如"幹"),先撇後捺(如"八"),先進後關(如"田"),從外到內(如"回")等原則。

但是,在書法家那裡,結構相近的漢字,其筆順及「主筆」有時卻有很大差異,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在王獻之及趙松雪筆下,「左」書寫時先橫後撇,「撇」作主筆;而「右」字書寫時先撇後櫻花,橫作主筆。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並不是他們寫錯了。恰恰相反,這體現了兩位書法家對於造字法古老原則的熟諗。

文字起源時,這兩個字的方向就是不同,這最終導致兩個字的「筆順」及「主筆」不同。從這兩個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的演變順序,我們大體上可以看出左與右的撇與橫是怎麼演變過來的,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兩個字今天很相似,但筆順卻不同了。

這種現象說明這兩位大書法家淵深的書法功底,他們並不是在故意搞怪,其實是恪守了文字起源的書寫順序,證明著這兩位書法家是學問家呢!

書法是個尚古的東西,在書寫時有著很多規範需要遵從。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書寫時自然沒必要這麼刻意了。

相關焦點

  • 怎樣看待書法創作中的「突出主筆」原則?
    「突出主筆」是漢字書寫中很重要的一個書寫法則。字的主筆相當於字的主要矛盾。《矛盾論》告訴我們「研究任何事物的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對書法創作來說,將主筆突出很有助於字的好看。
  • 書法創作中,哪些漢字沒有「主筆」?
    在書法創作中,「突出主筆」是將字寫好看的一個重要法則。所謂「主筆」,多指在一個字中,能對字的神韻起支撐作用,寫得比其它筆畫更長或更粗壯的筆畫。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書概》說:「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餘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
  • 分清書法的主筆和終筆,是掌握書法字形的關鍵
    我們平時說話,會有重音,在書法當中,也有重點筆畫,簡稱主筆。比如說日常交流的時候,「您吃了嗎?」「吃完了嗎?」,其中「吃」字肯定是重音,於此要找到書法中的主筆,是有一定技巧的。繁體書字再說一下用橫畫作為主筆的,如「右」字,寫作時需橫畫有力,撇畫簡短,形成一個扁平的結構,因此「右」字的橫畫是主筆。可需要注意的是,左右雖然都有一橫一撇,但二字的主筆是不一樣的。
  • 修身書道:如何確定字的主筆?寫好主筆是結構的核心
    主筆是一個字中最長的筆畫,或者最突出的筆畫。主筆要有延展的潛質 2. 主筆要破除字的均勻狀態,避免字寫的呆板。 3. 受到結體規律的影響,主筆一般位於字的右側,或者字的下方。
  • 字漂不漂亮?關鍵看主筆!田蘊章歐楷好全靠它,啟功的方法更準確
    換句話說,一個字中的其他筆畫都要為它服務的那一筆就是主筆。清代書法家劉熙載說過一段話,「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餘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我們從這一段話中足可見主筆在一個字中作用有多大。田蘊章的歐楷是很見功力的。為什麼田蘊章的歐楷好?其實關鍵點還是在主筆上。
  • 獨體字的7大結構方法,寫對了這些字,你的書法就會大有長進
    要寫好獨體字,起碼要諳熟如下7大結構方法,這些結構方法掌握了,書法藝術肯定大有長進。下面夢筆生輝就與大家一起來分享這些結構方法,希望對您學習書法有幫助。橫畫平正在書法字體當中,橫畫是最常見的筆畫。寫帶有橫畫的字,要注意一點:橫畫要寫得平正,尤其是長橫。當然了,所謂的平正,並不是說要寫得與地平線一樣平正,而是相對來說,寫出來的筆畫給人看起來平正。因為長橫在很多獨體字中大多是主筆,起到承上啟下或扛鼎作用。只有長橫寫正寫平了,字形才顯得端正。如下圖的「丘」字。
  • 書法結構|楷書結構10大原則之9--包圍結構變異原則
    書法的技能最後還在於「習慣的形成」與「潛意識本能的形成」,這與數學題的解答完全不同,但卻與我們體育技能完全相似。「春」字在整體上是一個上尖三角形的框架。然再繼續在這種三角形中來安排筆畫排兵布陣,中宮收斂,又讓突出在中宮軀幹之外的肢體舒展開去,讓整體布局不顯得死板。
  • 什麼是書法中的主筆?餘筆?如何確定它們?
    在一個字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一個筆畫就是主筆。如:『正』字下邊一橫為主筆,『車』字中間一豎為主筆,『走』字的一捺為主筆,等等。除主筆之外,其餘的點畫都是餘筆。主筆的確定可以有以下根據:一、主筆在一個字中往往是最長的一個筆畫。如前面的三個例字。二、主筆在一個字中往往處在重要的位置。如:『過』字的長捺,『風』字的彎鉤,『中』字的長豎。三、主筆往往是較難寫的筆畫。
  • 為什麼說書法不僅僅只是寫漂亮字?三個要點帶你理解書法
    我們都知道的是,書法的創作是以漢字作為創作對象的,書家創作中在對漢字的造型過程當中很容易因欣賞者已有經驗無法與之對應而陷入惶惑當中。也就是說,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很難有如面對繪畫一般的層次遞進,從外形到作品的內涵、情感,分別在不同的層次帶給人視覺感受。
  • 非常管用,0.618這對書法結構來說再好不過,收藏好哦
    書法她有千年不解之密,萬變不離其宗,今天我們就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開這個秘密。中國的漢字從康熙字典裡面查有五萬個,合體字佔了87%以上,其中從左右結構佔63.7%,上下結構佔23.7%,包圍結構佔8.8%,獨體結構佔3.8%,所以我們掌握了合體字的書寫規律,也就掌握了漢字書寫的規律。
  • 書法創作的八條錦囊妙計
    書法創作錦囊之第一輯:陰陽方圓(一)陰陽調和得當。陰與陽是道的範疇,自然萬事萬物無不體現這陰與陽的調和。而在書法上。「陰陽」是在用筆、用墨、結構、章法、風格、氣韻等諸多方面均有體現。所以,應當確立書法創作的總前提,就是陰陽平衡。
  • 硬筆練字,他準確找到了主筆,輕鬆寫一手好字!用了什麼方法?
    學過書法的人都知道,一個漢字中,寫好它的主筆至關重要,在單字中如果主筆寫不好,那這個字無疑是失敗的,所以學著找漢字的主筆,對練字的人來說,非常有必要。
  • 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
    書法創作時一般講究「平腕豎掌」。唐代書法家韓方明說:「平腕雙苞,虛掌實指,妙無所加也。」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廣藝舟雙楫》)那麼,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不過,這樣的「腕平」有一個問題——筆桿就會向右傾斜!於是朱九江又教康有為「食指、中指、名指層累而下,指背圓密……大指橫撐而出……大指所執愈下,掌背愈豎,手眼骨反下欲切案,筋皆反紐,抽掣肘及肩臂」。但是,這樣做雖然能做到「腕平而筆正矣」,但是使用起來手筋「反紐」,頗不自然。那麼,「腕平」究竟是什麼意思?
  • 馬雲的20幅書法藝術字欣賞,自創「馬體」書法,網友:字隨人貴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馬雲的商業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人物,由此水漲船高,他的書法也曾高達數百萬一幅。由此很多的網友也給馬雲的書法稱之為「馬體」。小編認為馬雲的字是因為馬雲而不是字本身有價值,所以只要馬老闆健在,只要馬老闆混得好,他的字就值錢,相應的,馬老闆百年之後,他字的價值會慢慢回歸到字的本身。
  • 楷書左右結構,不同偏旁作為主筆,各部分的寫法不同
    楷書中的關於左右結構和左中右結構的字,不同的時候,不同偏旁作為主筆,那麼我們看看左邊偏旁做主,右邊偏旁做主,左中右偏旁做主著分別是是如何處理各部分的關係的。左偏旁佔主要部分字,左大右小:當一個字是左右結構的時候,左邊作為一個字的主體的時候,那麼左邊的筆畫需要比較高,比較大,同樣偏寬,右邊的筆畫則比較入筆比較小也相對偏低。我們舉例說明比如敬,斂這樣的字都屬於左大右小字。
  • 如何寫好書法初學者如何學習書法?
    你也可以在寫作的時候看看你自己和範冰冰的文字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改進它們。一天寫一到三次,不要再寫了。但要堅持每天完成定量任務,三天不捕魚,兩天不曬網。先寫五六十本書,然後再開始粘貼。至於你想拜訪誰,這取決於你的個人愛好。它也需要毅力和堅持到底,。臨時貼就是把貼放一邊,盯著一個字看一會兒,記住它的特點並寫下來,每天只練一個字,寫一百遍。用筆寫字最好的紙是舊報紙。
  •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獨體字,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很難,往往越是筆畫少的字,間架結構越是不好掌握。難怪有些書法家創作一幅作品,都願意用繁體字,或者用一些筆畫較多的字,覺得寫起來順手,也能找到感覺。但是,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筆畫少的字。
  • 主撇,主捺,主鉤,分別是應用在什麼字中,主筆決定整個字重心
    簡單的筆畫主橫,主豎在字中的主筆我們之前給大家分享過,沒有分享過,主撇,主捺,主鉤在不同的字中我們是如何應用的。並且寫的時候得注意的一些點。主撇:主撇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中撇畫作為一個字的主筆,在字中佔位比較主要,這種撇,一般撇的角度和收筆按壓的力度都是比較大,左撇佔位的這種字,一般整個字要遷就撇,主撇要適當右靠,整個字有重心在撇上。比如石字就是主撇。
  • 書法口訣全集,值得收藏
    經常參觀書畫展  書法濃厚信心足聽看講座和表演  成功道路等著你二、什麼叫筆墨性情書法布白講技巧筆性墨情很重要皆以其人情為本喜怒哀樂造詣深喜氣和氣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者氣鬱而字斂樂者氣平而字麗情有輕重字險麗深淺變化在用筆
  • 【龍靈書道】墨法,在書法中為什麼如此重要
    到了魏晉時期,書法創作主體的審美意識才逐漸進入自覺階段。書法始終兼具實用與審美的二重屬性,步入當代,主流書寫方式的轉變直接導致書法的藝術性開始居於主導地位。而書法的藝術性則需要通過書法的各種形式要素的不同組合方式呈現出來。 書法的諸多形式要素中,筆法、墨法、結字和章法作為主要的書法形式美的要素,構成了詮釋書法美的一個完整而統一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