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字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一個筆畫就是主筆。
如:
『正』字下邊一橫為主筆,
『車』字中間一豎為主筆,
『走』字的一捺為主筆,等等。
除主筆之外,其餘的點畫都是餘筆。
主筆的確定可以有以下根據:
一、主筆在一個字中往往是最長的一個筆畫。
如前面的三個例字。
二、主筆在一個字中往往處在重要的位置。如:
『過』字的長捺,
『風』字的彎鉤,
『中』字的長豎。
三、主筆往往是較難寫的筆畫。如:
『過』字的長捺、
『風』字的彎鉤、
『找』的戈鉤,等等。
因為主筆的以上特點,所以寫字時須悉心判斷,如主筆寫敗,則一字全敗。
分析主筆,在單字結構中容易把握,在複合結構中似不如單字易辨。如:
『政』字,兩個結構,兩個主筆,有兩個主筆也就不稱其為主筆了。
因此,分析複合字時間,首先要確定哪部分是主結構。如:
『政』字右部是主結構,左邊的『正』已經弱化(主筆弱化)。
又如『翻』字的『羽』是主結構,右邊的『橫折豎勾』是主筆。
分析主筆、餘筆主要是指篆、楷、隸書而言,也相對較容易辨識。
行草書同樣存在主筆問題,也大體符合上面三個規律,但行草書的主筆與楷書的主筆是不對應的。
也就是說,某一字的主筆在楷書中是主筆,在行草中可能不是主筆。因為行草書的筆畫多有省減連綿,有時已經失去原形特徵,所以不可能找出相對應的主筆。如:
楷書『我』的主筆是『戈鉤』,
草書『我』的主筆是『豎折折鉤』,
兩者相去甚遠。所以行草書的主筆不可以楷書相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