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要滅日本,劉伯溫為什麼拼死不讓呢?他跟日本有什麼關聯?

2020-12-03 靜說歷史

漢朝鎮守西域的大將陳湯敢喊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揚我大漢國威,而漢武帝最終將匈奴打回漠北,也讓人們知道了一個彪炳千秋的詞語——漢。漢武帝誠然是一代明君,但朱元璋又何嘗不是千古一帝?

英明果敢如明太祖這樣的開國皇帝,驅逐韃虜,將蒙古勢力趕盡殺絕,剩勇追窮寇,徹底終結了蒙古對中原的威脅,讓漢人重新揚名世界,建立一個盛世王朝。朱元璋的性格,是絕不會容忍蠻夷在自己頭頂作威作福,而且大國的虛榮心,也讓他必須勒令周邊小國——包括日本,來大明朝貢,對大明俯首帖耳,狗一樣地侍奉大明皇帝。

那麼朱元璋為何面對日本的無禮——殺了大明的使臣,如此隨便就放過了呢?還寫下國書,勒令子孫後代都不得攻伐日本,他做出這樣昧著良心的舉動,劉伯溫到底是如何進行勸說,才讓太祖放棄攻伐日本的念頭的?劉伯溫真的罪魁禍首嗎?如果朱元璋對日本一樣採取斬盡殺絕的手段,日本是不是早就被滅了呢?

1368年朱元璋稱帝,此時萬邦來朝,大明國威到達頂峰,而此時的日本卻又窮又弱,進入了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百姓窮得吃土,日本武士在各地軍閥和大名的支持下,在大明四處搶劫,這就是「倭患」問題。這個問題在元朝時期,就深深困擾過元朝,明朝時期,倭寇的數量有增無減,為國家帶來沉重的災難。

在《明太祖實錄》中有多達44次的「倭寇入侵」事件,讓朱元璋大怒,想要滅掉小日本。

而當時朱元璋剛登基,不想大開殺戒,想有一個平靜的外部環境,於是讓使者帶著國書去高麗、安南、日本,讓他們臣服大明,來大明進貢,其他國家看到元朝都被滅了,紛紛表示沒脾氣,支持大明皇帝即位,只有日本嗤之以鼻,懷良親王生性殘暴,他看不慣朱元璋這麼威脅他,就把來使斬殺了。

朱元璋大怒,盛怒之下決定出兵日本,將它夷為平地,此時劉伯溫制止了他,說了一番大約是天下初定,陛下不易大肆用兵,還是再派人「震懾」一下吧。於是朱元璋又派了幾個使者去日本遞交國書。

懷良親王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畢竟他的羽翼不豐,真打起來也怕胳膊擰不過大腿,更重要的是,作為戰國勢力比較弱的一方,他需要拉攏朱元璋,對付北朝幕府勢力。所以他積極招待了朱元璋的使臣,還表示願意稱臣,並且讓僧人祖來帶著貢品來大明。朱元璋十分高興,以為日本屈服了,他把祖來當貴賓招待,好吃好喝伺候了一個多月,最終派八位高僧送祖來回國。

但是頗有城府的祖來留下三封書信,目的是讓朱元璋放棄攻打日本,他提到了攻打日本的三個困難——後人說,這些都是劉伯溫說的,到底是誰說的呢?我們先來看祖來說了什麼?

第一,明朝的軍事實力雖然比元朝高,但元朝在日本敗得那麼慘,說明水軍不行,就算明朝對海戰駕馭比元朝厲害,但勞師襲遠,不一定比日本強。

第二,福建等地擅長水戰,都未能完全消滅倭寇,可見明朝也不是能隨隨便便可以打贏日本的,何況元朝當時因為突然刮黑風,船都翻了,元軍全軍覆沒,所謂上天風雲變化莫測,遠徵困難確實很多。

第三,日本資源匱乏,就算打下來,您也用不著,蠻荒之地罷了,何必做無謂的犧牲?

朱元璋起初大怒,仔細想想,祖來說得有道理,就放棄了出兵日本的想法。

後來朱元璋還把日本列入永不攻打的十五國之一,把它寫入《皇明祖訓》中,斷送了滅掉日本的可能性,也是十分可惜的,話又說回來,老朱要是知道日本以後對他後代子孫採取滅絕政策,當時說什麼也會滅了它,可日本當時又窮又弱,老朱也不知道日本後來會這麼強大,這麼壞,劉伯溫自稱算無遺策,就算他沒有強行讓朱元璋放棄攻打日本,他在預測事情上,也是有過的。

不過劉伯溫在攻打日本一事上,也有一些諫言的,他說:「日本地狹民多,而且有大海的天險據守,貿然攻打會讓明朝損失重大,並且日本資源匱乏,人民缺乏教化,就算我們打下來,也用不著他們,也奴役不著日本的子民。而倭寇呢,也就是來掠奪一些資源,成不了大氣候。」劉伯溫認為,元朝那麼強悍都被日本「神風」滅了,這國家邪乎啊,明朝最好不要去送死了。其實,日本至今還感謝「神風」事件,認為自己是有神明庇佑的。所以,朱元璋最終放棄攻打日本,很難說沒有劉伯溫的功勞。

相關焦點

  • 劉伯溫去世前,為什麼要送一筐魚給朱元璋?這一筐魚有什麼含義?
    劉伯溫是個忠臣,可惜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在多年乞討的生涯中養成了堅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對於開國大功臣劉伯溫也是多有猜忌,劉伯溫雖然不是死在朱元璋手裡,朱元璋卻難逃嫌疑,其冷漠的態度寒了劉伯溫的心,可以說劉伯溫死於朱元璋的誅心,不過劉伯溫仍然在臨死前送了一筐魚給朱元璋,勸諫朱元璋
  • 劉伯溫真的是朱元璋害死的嗎?其實朱元璋是「一石二鳥」之計
    劉伯溫的死因,已經成為了歷史謎案。很多人都認為,劉伯溫是朱元璋殺害的。為什麼說他是朱元璋殺害的呢?當然了,他也不能明說,但話裡含有這個意思。不過,朱元璋聽完後卻很冷淡,沒什麼反應,只是說了一些寬慰劉伯溫的話,讓他要保重身體。劉伯溫回家後,不久就去世了。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劉伯溫的死,朱元璋是脫不了干係的。而劉伯溫被毒死,也成為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又一典型案例。不過,這件事其實是很蹊蹺的。如果劉伯溫真是朱元璋殺的,那麼,朱元璋是怎麼殺劉伯溫的呢?
  • 朱元璋刁難劉伯溫,明朝國運多少年,劉伯溫回答萬曆
    說到神叨就要提到一個人物,就是劉伯溫,後世之中很多人將劉伯溫刻畫得太完美,也太厲害,簡直就跟個神仙一樣。但他畢竟是一個普通人,還是得在皇帝手底下討生活,過得十分不容易,特別是晚年的朱元璋性格多疑,哪怕有人沒做什麼都會被認為做了什麼,朝中的大臣們都害怕會輪到自個兒,活得小心翼翼,劉伯溫也是其中一個。
  • 劉伯溫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朱元璋不解,十七年後長嘆一聲
    說起劉伯溫,人們首先會認為他是一個堪比諸葛亮的軍事大師和神算子。在明朝野史中,有一段關於劉伯溫的有趣記載。劉伯溫晚年病重在家。朱元璋得知這一情況後,派胡代表前去拜訪。胡在拜訪劉伯溫時,特意帶了一副朱元璋送給他的良藥。劉伯溫知道朱元璋給自己的藥出了大問題。畢竟朱元璋殺功勳將領是眾所周知的。
  • 九字真言助朱元璋計定天下,功勞比劉伯溫更大卻鮮為人知
    先說說古代的戰略家,早期計定天下的有姜子牙、張良,於是後世君主形容自己的得力助手的時候總喜歡用「吾之子房」來形容,像荀彧之於曹操,劉伯溫之於朱元璋。那麼劉伯溫對朱元璋而言有多重要呢?民間盛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 劉伯溫臨死前留了一筐魚,朱元璋不解其意,17年後他恍然大悟
    古人曾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說的就是古人能預測未來的事情,劉伯溫可是在朱元璋身邊出謀劃策,扶持他當上了皇帝。當然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劉伯溫也懂,看著很是風光的前程但他明白背後的血腥,就再三向朱元璋請辭要歸隱,最終朱元璋還是答應放他回鄉。
  • 劉伯溫的四大預言!劉伯溫是從何得知這些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的呢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的有名人物,他的四大預言一直迷惑著世人,劉伯溫真的是天神下凡嗎?他是從何得知這些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的呢?劉伯溫的簡介劉基又名劉伯溫,是明代初期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在文化造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詩文三大家」就指是劉伯溫、宋濂與高啟。
  • 1938年申報說劉伯溫預言到了抗日戰爭,這是怎麼回事?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上有一些有名的神機妙算的人,比如諸葛亮借東風,袁天罡留下推背圖算出大唐國運,而離我們最近的一位,有能掐會算之名的就是劉伯溫,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在後世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當然大部分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
  • 劉伯溫預言了2016災難揭《燒餅歌》預言2016到2019會發生什麼
    我們知道劉伯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預言家,他的燒餅歌中的很多預言都讓人嘆為觀止,劉伯溫更是被世人譽為神機妙算的神人。那麼網上傳言的劉伯溫的燒餅歌預言2016到2019將會發生什麼?是什麼意思呢?別著急,下面小編將會為你一一揭曉答案。
  • 朱元璋問明朝國運如何,劉伯溫寫了4個字,預示明朝有308年!
    對於這些謀士,恐怕我們最為熟悉的恐怕就是諸葛亮和劉伯溫了,對於他們兩人,劉伯溫說過一句名言,就是「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在人們的心中,劉伯溫是可以和諸葛亮相媲美的人物,他們共同輔佐主公成就大業,還會預言未來的事情,在民間有著神人的之稱。
  • 胡惟庸案爆發之後,朱元璋將他餵了蚊子?他的死法可能沒這麼簡單
    關於胡惟庸最終的死法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最傳奇的一種說法,竟說胡惟庸是被蚊子活活咬死,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呢? 胡惟庸為相,劉伯溫慘死 劉伯溫是朱元璋得到天下的智囊,有諸葛亮轉世之稱,能夠得到與武廟十至諸葛武侯齊名的評價,可見劉伯溫的能力在當時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而朱元璋也對他非常信任,什麼事情都要問一問劉伯溫。
  • 半個燒餅發掘的陰陽風角——《燒餅歌》的由來與劉伯溫
    心情不錯的朱元璋,在見到劉伯溫後突然心血來潮,想要跟他玩個猜謎遊戲。於是,朱元璋指著倒扣的碗,故意問劉伯溫:「先生深明數理,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知不知道碗裡是什麼東西?」劉伯溫掐指一算回答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
  • 劉伯溫能預知未來,他為兒子們做過規劃嗎,他兒子們結局如何
    而劉伯溫就是這樣一個,不但能幫助朱元璋建功立業的軍師,同時也被傳為「神仙」的人。 準確地說,劉伯溫不是在後世才被傳為「神仙」的,而在當世他就已經有了「半仙」的稱號。當年朱元璋對於「稱王」這件事情,一直猶豫不決。因為一開始的時候,有個叫做朱升的謀士,曾經對朱元璋講「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規劃,朱元璋一直按照這個戰略規劃布局他的統一行動。
  • 朱元璋為什麼不敢攻打日本?一封和尚的遺書公開,原來這才是真相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是從現代開始的,也不是從清朝開始的。實際上,自唐太宗皇帝去世以來,日本就已經蠢蠢欲動。中國歷代皇帝中,可以說朱元璋最恨日本人。那麼他為何放過日本,背後到底有何隱情?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為了表現大國的威嚴,每年派遣使節到他周圍的小國要求他們進貢,但唯獨偏偏日本就不服氣,聽到和沒聽到一個樣。
  • 劉伯溫測算明朝國運,卻被朱元璋曲解,明朝滅亡後才知其中真相
    眾所周知,在我國的古代,曾經非常的迷信著算命,甚至就連皇帝都不能夠避免,而且在古代也是有著非常出名的算命者,就像是在唐朝時期的袁天罡以及李淳風等等,不僅是唐朝時期的袁天罡,還有在明朝時期的劉伯溫也是非常出名的,但是他的出名與袁天罡有著很大的不同,因為劉伯溫並不是一個單純算命的人,他還是明朝時期朱元璋的軍師
  • 劉伯溫向朱元璋進言:殺一人可解決天下大旱!殺完後天依舊大旱!
    這當中,最出色的行列裡當然少不了朱元璋。 劉伯溫是明朝朱元璋開國時期的智多星,然而這樣的開國功臣在朱元璋那並沒有得到善待,僅僅是冊封了一個誠意伯的爵位,這其實是一個非常低級的官職每個月的工資都很少的那種。按道理來說,劉伯溫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在朱元璋徵戰四方的時候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何到頭來卻得到這樣一種待遇?
  • 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
    坦白來說,在這些戰爭中,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他便是朱元璋的首席軍師劉伯溫。想必大家都知道,日本只是一個資源十分匱乏的島國,並且千百年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在生活習慣上,還是在語言文字上,都和中國十分相似,在漢朝時期,日本只是中國的一個藩屬國。
  • 朱重八為什麼要改名朱元璋,有何深意?
    朱元璋生於元朝泰定五年(1328年)舊曆的九月十八,並不是傳說的八月初八,此時元朝已建立57年,距離朱元璋宣告元朝滅亡還有40年。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為什麼有這麼土的名字?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朱元璋出生時,父親45歲、母親43歲,父母年齡加起來正好88歲,所以正好重八。1352年,25歲的朱重八應同鄉湯和之邀,在百般思考之後,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兩個月後,表現出色的朱重八即升為親兵九夫長,相當於現在的部隊的班長吧,再小的官也是個官,當官了,名字也要改一改,畢竟叫朱重八太土了。朱重八考慮來考慮去,決定改名朱元璋。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原標題: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在中國歷史上,「秦漢」、「隋唐」、「元明」這三個時期非常相似。秦、隋、元是三個非常強勢的帝國, 其滅亡的方式都是因為農民起義,而後,漢、唐、明三個大一統王朝取而代之。秦朝滅亡時,秦三世子嬰被項羽所殺。
  • 劉伯溫《燒餅歌》究竟預言了什麼?
    燒餅歌當然未完,明太祖眼見他擁有奇門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 劉伯溫說:「我朝大明一統世界,南北已平,國事也步入正軌。雖然皇太子是直系血親所傳承下去的,但皇上仍應該慎防以後子孫手足相殘,兄弟內鬥。還有也要防國土內封侯王爺各據一方,且北方勢力將強大,南方之王室,將會被北方侯爺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