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小溪意外收穫幾十條「長相奇特」的魚,難道是花鰍?

2020-12-03 小飛的釣魚閣

這幾天溫度實在是高,天天躲在家裡,感覺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奈何釣魚的癮又湧上心頭只能和釣友們聊天「解毒」

昨日一名叫「豆豆」的釣友發來一張魚獲照片,說是在老家小溪中抓到的,可是問了周圍的釣友卻都不認識。

因此想問問來自五湖四海的釣友,看看有誰認識這種魚的

從照片來看,根據這個魚的體型應該是泥鰍吧。不過泥鰍也分很多的品種,小飛也不確定到底叫什麼名字。

有網友說是刀鰍,刀鰍又稱為中華棘鰍也有叫刺鰍的,可是在我看來應該不是刀鰍。

因為刀鰍最大的特點是背部有一排刺,經常會剌到手,而從圖片來看背部還是比較光滑的,這一點我也和該釣友確認過

於是我就把照片發了出去,沒想到才過了兩小時就有不少的熱心釣友前來解答,而提到最多的就是「中華花鰍」

小飛隨即上網查看,經過照片的對比還真有幾分相似,至少身上的斑點都差不多

花鰍屬於中下層底棲魚類,主要分布於江河湖泊、小溪、池塘中,食物以藻類、高等植物的碎屑為主,也喜歡吃一些浮遊生物、昆蟲

既然分布這麼比較廣泛,釣友能夠在山溪中釣獲也並不奇怪了

說句題外話,現在由於環境的破壞和過度的捕撈,很多魚都不見了蹤影,可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山溪中還能找到一點希望

記得我奶奶說,在她小時候只要一下雨,山林中的小溪邊經常能撿到烏龜,現在我看把山刨了都不一定能抓到一隻。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愛護環境、釣獲放流,做一個有素質的釣魚人!

最後:有釣到過這種魚的不妨在底部留言交流哦。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相關焦點

  • 黃河綠藻爆發,釣友苦守一天,收穫數尾「黃軍、花鰍」
    見到此種情況,釣友心裡直犯嘀咕,看來今天的魚是不好釣了。水流太急,再重的鉛墜也會被衝到岸邊,直接影響拋竿。為此,釣友今天選擇了一處水流較緩的淺灘作釣。誰知拋竿沒多久,就遇到「綠藻」搗亂。從上遊衝下來的綠藻,不一會,魚線上便掛上滿滿的一串,拉都拉不動,看來今年黃河上遊又爆發綠藻了。
  • 「稻蛙魚鰍」立體種養助脫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8日訊(楊洋)「快看,我抓的這條稻花魚大不大?」9月17日,在湘西鳳凰縣巖板井社區11組,湖南醫藥學院教師李鋒雙與同事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清飛家中購買稻花魚,並體驗了稻田抓魚的樂趣。
  • 小夥用撮箕小溪裡抓魚,水流越急魚就越多,一會功夫收穫幾十條
    說到搞野,這對於有在農村裡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是不會陌生,在農村裡有著許許多多的野貨,這跟農村的生態環境有關,農村有山有水氣候宜人是非常適合生活的地方。除了人類還有就是野貨,種類繁多的野貨就存在山裡水裡,生活在有著那麼多野貨的農村裡,人們平日裡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搞野。
  • 每天認識一種魚(58)|中華沙鰍:鰍中花姑娘,身材細又長
    但有一種像泥鰍,卻是中國特有魚種--中華沙鰍。嘴巴又長又尖的中華沙鰍中華沙鰍,學名: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1892),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 中華花鰍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中華花鰍,拉丁文名是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de Thiersant,1874),又名花泥鰍、鰍科,英文名Siberian spiny loach,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鯉形目、花鰍亞科的一種動物。
  • 中國淡水觀賞魚圖集(一)
    鰍 科(二)19衡陽薄鰍 鰍科Leptobotia hengyangensis Huang et Zhang(花泥鰍)20短體條鰍 鰍科Nemachilus potaneniGunther21中華花鰍 鰍科
  • 泥石流中也有魚釣?山洪暴發,這種蛇魚成群出沒,平時卻少見
    然而在廣西,每當山洪暴發,渾濁的洪流裡,就會有一種奇特的「蛇魚」現身,經驗豐富的釣魚人往往釣個盆滿缽滿……「這個魚就只有發大水的時候多,而且就(喜歡生活在)這些泥水裡,到了下面的河裡溝裡就沒了.」老鄉介紹,釣蛇魚必須用黑蚯蚓,越大越好,因為其「氣味」能穿過泥水,吸引來「蛇魚」吃鉤,並且它們吃鉤兇猛,只要咬鉤了,直接吞入腹中,基本不會跑魚,因此運氣好的時候,因此能釣上幾十條,全是這種蛇魚……這個「蛇魚」是個什麼魚?竟然如此兇猛,能在山洪激流中遊動自如?
  • 觀賞魚?熊貓鰍你雞到嗎?
    熊貓鰍熊貓鰍學名厚唇原吸鰍,鰍科。魚體長4cm~5cm,體色黑白分明,猶如熊貓。原產地廣西,分布數量不多,屬中國珍稀魚類,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因中國相關機構宣傳及重視不夠,暫未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亦未受到其它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條款之收納與保護,即此魚在國際上不受貿易控制及法律規範約束。所以野外採集這個魚實際上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我們缸裡面,包括在水族市場見到的這個魚都是人工繁育的後代。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去購買這種魚。
  • 澳大利亞現無臉魚 在深海發現各種長相奇葩的生物
    澳大利亞現無臉魚 在深海發現各種長相奇葩的生物時間:2017-06-02 10:06   來源:網易新聞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澳深海發現奇特生物無臉魚 無眼無鼻或為新物種來源:網易新聞 外媒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一艘考察船在澳洲東岸水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深海探索,發現大量形態各異的奇特生物
  • 帶花紋的小魚,煞是好看,農村人都叫它「花鰍」
    農村人都叫這魚花鰍、河石榴,我也不知道這名字準確不。這魚體型短粗,通體金黃帶有黑花,也不知道什麼緣故,這時抓到的都是母魚,肚子鼓鼓的全是魚籽,品嘗這魚,肉嫩刺軟,肥碩適口,一極品美味! 請饒恕我們年幼時的殘忍,又有誰能經得住這誘惑呢?
  • 「魚博士」藍家湖 發現新魚種60多個
    在都安縣城,藍家湖熱情地招呼記者進入家門,在3樓層一間黑暗屋子裡,隨著「呼啦」一聲,遮光窗簾被打開,屋子裡排列著的金屬架清晰可見,有三排,每一排分4層,每一層密麻地擺放著大小不一的玻璃瓶,瓶子裡裝著體型各異的魚類標本,少則數條,多則數十條。這些瓶子上,掛著一條條小標籤。
  • 3種基本沒有人吃的小河魚,第1種叫「鋼鰍」,第3種叫「聾子魚」
    雖然河裡面的魚基本都吃了個遍,但有3種魚是沒有人吃,第1種叫「鋼鰍」,第3種叫「聾子魚」。雖然這些魚在各地有不同叫法,但是相信很多人都見過。1、鋼鰍鋼鰍,又叫刺鰍,屬於底棲性魚類。它的長相和生活習慣與泥鰍非常相似,平常都喜歡鑽到泥土裡和石頭縫隙中。
  • 釣到魚不認識?釣友常問的幾十種魚盤點,老釣友都不超過5種
    當然了,不可能盤點所有的魚,只是盤點一下釣友們經常在社交平臺會問的魚。事實上這些魚絕大部分都比較常見,只不過現在的玩黑坑只釣商品化養殖的魚比較多,所以野外的魚變得陌生起來。註:括號內入侵的就是外來物種,括號內保護的就是進入國家魚類保護名錄裡面了的,不能吃只能放生。
  • 憑什麼中國原生沙鰍比不過外來的苦力泥鰍?我支持美麗的國產沙鰍
    乍看是條小泥鰍,野採偶得入魚缸。歡迎大家再次回到譁仔說魚專欄。對不起,我是譁仔!魚缸裡最經典的顏色搭配是紅與黑,其次就是黃與黑了。今天譁仔來介紹兩種黃黑相間的觀賞魚——其中一個你不熟悉,另一個你更加不熟悉。這兩種魚,一種是國產觀賞魚,另一種來自東南亞。兩種魚都長得像泥鰍。不知你會更喜歡國產魚,還是更喜歡東南亞的這種小魚?
  • 漁民捕怪異深海魚各個長相奇特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據英國《鏡報》3月2日報導,俄羅斯漁民羅曼·費多爾佐夫(Roman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
  • 山貘,一種奇特的動物,長相有些呆萌
    在自然界當中,動物的種類繁多,這也就使得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長相非常奇特的動物,它們自身有著比較獨特的習性,同時也在努力地生存著,不斷去繁衍著屬於自己的種族。山貘就是一種長相非常呆萌的動物,它有著像犀牛一般的四肢,但體型要比犀牛小得多,整體顯得比較可愛。
  • 在我國有一種長相尤為奇特的原生魚,東方墨頭魚,特長是清潔魚缸
    本期我們就主要來講講,東方墨頭魚,這個神秘的物種。東方墨頭魚————東方墨頭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原生魚,屬鯉科,他們一般都棲息在南方水域,他們的耐寒性並不好。東方墨頭魚還有一些體型相對而言較為相似的親戚,棒花,小鰾鮈。但是東方墨頭魚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他們的頭部像羅漢一樣鼓起來,嘴唇也非常厚實。頭部通常呈現墨一般地黑色,因此得名。
  • 親身飼養魚缸小巧可愛的清道夫魚,好養好上手,也比較稀有
    鰍類是很多魚友熟悉的一類魚。鰍類的品種非常多,在這些品種之下又分為很多類。鰍類依靠嘴巴旁邊可愛的小鬍鬚,以及美麗的花紋,溫柔的性格取得了無數魚友的青睞。基本上原生缸內就不能少得了鰍類。野生的環境也會有很多鰍類。但是有些品種對於水質要求是極為高的,水質稍差,條件稍微有些簡陋,立馬就歸西。
  • 菜譜:石板包漿豆腐,水煮豆腐,菠菜蝦虎餅,仔姜燜魚鰍
    2、鍋裡留底油,先下姜、蒜米、蔥花和側耳根粒炒香,隨後放入適量的鹽、糖、香醋和老抽,在用水豆粉勾芡並調成魚香味汁後,起鍋舀在豆腐上面,撒些蔥花便好。 水煮豆腐 主料:北豆腐。輔料:蘿蔔苗、油、花椒、幹辣椒、郫縣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