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種魚(58)|中華沙鰍:鰍中花姑娘,身材細又長

2021-01-19 魚大大

泥鰍是渾身沾滿泥液,很滑膩讓人無法握住。但有一種像泥鰍,卻是中國特有魚種--中華沙鰍。




嘴巴又長又尖的中華沙鰍

中華沙鰍,學名: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1892),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中華沙鰍為小型魚類,體長9~18cm,體態纖細,體色豔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吻長而尖。須3對。頤下具1對鈕狀突起。眼後有倒刺,末端超過眼後緣。頰部無鱗。腹 鰭末端不達肛門。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柄較低。



特點及身價

中華沙鰍體態纖細,體色豔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兼備;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高,市場價格達到400~500元/千克,是長江中上遊特產優質的名貴珍稀鰍科魚類,也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名字來源

由於中華沙鰍生活在水流較急的地方,外型酷似泥鰍,並常與泥沙為伴,所以人們又稱它沙泥鰍。為鰍科沙鰍屬的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瀾滄江、重慶,四川東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區江段均有分布、湖北宜昌、甘肅文縣亦有分布等。



野外的中華沙鰍越來越少了,但飼養的多了起來,因為中華沙鰍的體色豔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魚類,所以也被飼養為一種觀賞魚!


小貼士:

中華沙鰍頭部有兩條可以收放自如的小刺,這是中華沙鰍的眼後倒刺,其末端超過眼後緣,很多人以為這是它的武器會攻擊人類!



怎麼做好吃?

這麼漂亮的沙鰍,我們還是不要吃它好了!但是還是想吃怎麼辦?

跟著我,掃下面二維碼,帶你吃遍五湖四海海鮮美味,吃不盡!

 點這裡,吃遍五湖四海!

相關焦點

  • 中華沙鰍(龍丁)
  • 憑什麼中國原生沙鰍比不過外來的苦力泥鰍?我支持美麗的國產沙鰍
    >中華原生沙鰍,美麗的讓人痴醉中國原生魚,是一個非常龐雜的概念,包含了上百種常見的和不常見的中國魚。但是,不管你見過或是沒見過,國產沙鰍的迷人身姿,就在那裡。沙鰍科的魚一共分八個屬,一共涵蓋了58種沙鰍魚。其中27種是中國特有種。可是,一提到中國特有種,大多非常的感慨:這就意味著,國人不重視,反而是歐美人喜歡的不要不要的。
  • 中華花鰍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中華花鰍,拉丁文名是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de Thiersant,1874),又名花泥鰍、鰍科,英文名Siberian spiny loach,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鯉形目、花鰍亞科的一種動物。
  • 中華沙鰍400元/公斤 人工養殖盯空當
    中華沙鰍400元/公斤 人工養殖盯空當2009-10-21 03: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農村報        瀏覽量: 12351 次 我要評論   第十屆西部國際博覽會期間,各色農產品、水產品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在6號展館的一個水族箱裡,幾條搖頭擺尾、遊弋穿梭的泥鰍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 山中小溪意外收穫幾十條「長相奇特」的魚,難道是花鰍?
    這幾天溫度實在是高,天天躲在家裡,感覺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奈何釣魚的癮又湧上心頭只能和釣友們聊天「解毒」昨日一名叫「豆豆」的釣友發來一張魚獲照片,說是在老家小溪中抓到的,可是問了周圍的釣友卻都不認識。因此想問問來自五湖四海的釣友,看看有誰認識這種魚的從照片來看,根據這個魚的體型應該是泥鰍吧。不過泥鰍也分很多的品種,小飛也不確定到底叫什麼名字。
  • 帶花紋的小魚,煞是好看,農村人都叫它「花鰍」
    農村人都叫這魚花鰍、河石榴,我也不知道這名字準確不。這魚體型短粗,通體金黃帶有黑花,也不知道什麼緣故,這時抓到的都是母魚,肚子鼓鼓的全是魚籽,品嘗這魚,肉嫩刺軟,肥碩適口,一極品美味! 請饒恕我們年幼時的殘忍,又有誰能經得住這誘惑呢?
  • 黃河綠藻爆發,釣友苦守一天,收穫數尾「黃軍、花鰍」
    不一會就釣上一尾牛尾巴魚,渾身金黃,釣友們也喜歡稱其為「黃軍」。黃河中的「黃軍」分兩種,樣子很相似,主要區別在尾巴上。一種尾巴較短,呈「燕尾」狀,這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黃辣丁。另外一種尾巴較長,尾巴與身體連接的部分呈圓形,釣友們稱其為「牛尾巴魚」。
  • 觀賞魚?熊貓鰍你雞到嗎?
    熊貓鰍熊貓鰍學名厚唇原吸鰍,鰍科。魚體長4cm~5cm,體色黑白分明,猶如熊貓。原產地廣西,分布數量不多,屬中國珍稀魚類,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因中國相關機構宣傳及重視不夠,暫未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亦未受到其它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條款之收納與保護,即此魚在國際上不受貿易控制及法律規範約束。所以野外採集這個魚實際上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我們缸裡面,包括在水族市場見到的這個魚都是人工繁育的後代。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去購買這種魚。
  • 中國淡水觀賞魚圖集(一)
    科(一)12中華沙鰍 鰍科Botia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鋼鰍) 14武昌副沙鰍 鰍科Parabotia banarescui (Nalbant)Gunther21中華花鰍 鰍科
  • 泉州沙鰍苗_光澤縣青水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泉州沙鰍苗,光澤縣青水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公司的願景是聯合廣大的水產養殖戶共同建立泥鰍養殖、銷售網絡合作社,共同打造成為線上、線下的水產品電商供銷交易平臺。泉州沙鰍苗, 全程呵護:魚苗內包裝使用雙層氧氣袋,確保無破損、漏氣情況,可長期運輸達15小時,魚苗損耗在1%以下;5%以下,親可放心購買。
  • 「稻蛙魚鰍」立體種養助脫貧
    9月17日,在湘西鳳凰縣巖板井社區11組,湖南醫藥學院教師李鋒雙與同事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清飛家中購買稻花魚,並體驗了稻田抓魚的樂趣。 今年,龍清飛在湖南醫藥學院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發展了3畝稻蛙魚鰍,收入近5萬元。龍清飛喜笑顏開地說,「稻蛙魚鰍」立體種養是個好項目,不僅充分利用了資源掙了錢,還真正實現了生態種養、實現了無公害。
  • 石鰍-中新網
    >   海州灣淺海域,生長著一種海魚,俗稱石鰍,學名叫狼牙蝦虎魚,體形扁長,呈帶狀,一般體長二十釐米左右,體重大約三十克,大的三十多釐米
  • 東南亞苦力鰍,混養不打架,好看又省心
    我國的觀賞魚文化受東南亞地區影響明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鸚鵡魚、羅漢魚或者招財魚、金龍等,大多都是當地大力宣傳的觀賞魚。在跟這些國家進行觀賞魚交流中,平時不起眼的鰍類也進入我國,成了比較受歡迎的觀賞魚。東南亞的鰍類跟我國鰍類比較直觀的差別是外表的觀賞性。我國原生魚並不能一眼看出亮點,而東南亞的鰍類則色彩明麗,觀賞性明顯。庫勒潘鰍就是其中比較受歡迎的鰍類。
  • 這麼漂亮的魚居然是名貴補品,帶你認識大河野魚——龍丁
    龍丁,學名中華沙鰍,南方又叫「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小型魚類,體長9~18cm,體態纖細,體色豔麗,體表有美麗的斑紋;吻長而尖。須3對。頤下具1對鈕狀突起。眼後有倒刺,末端超過眼後緣。頰部無鱗。腹 鰭末端不達肛門。肛門靠近臀鰭起點。尾柄較低。
  • 熱帶鯉科與鰍科(八)
    幼魚吃褐藻,成魚性格粗暴。全長:10cm棲息地:泰國飼養難度:一般黃金湄公雙孔魚(gyrinocheilus aymonieri var.)30cm左右,如果不是在較大的水族箱飼養,可能長不到30cm。
  • 10種野生觀賞魚,放進魚缸就是底層魚,有的體色比熱帶魚更好看
    自從對魚缸有分層養魚的概念,底層魚嘗試過三間鼠,黃金鼠,恐龍魚,但總是有一種執念,想養一次中國原產的底層魚,所以開始查找資料,不查不要緊,原來中國原生觀賞魚有這麼多,而且有的花紋比熱帶魚還漂亮。第一個原生觀賞魚就是中華沙鰍,它是中國獨有的物種,作為觀賞魚,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能令魚友滿意,中華沙鰍主要分布在溫州永嘉楠溪江,瀾滄江,四川東部盆地。
  • 原生魚基礎篇:爬巖鰍
    爬巖鰍(學名:Beaufortia levertti (Nichols et Pope ),為平鰭鰍科魚類。 體稍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
  • 農村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形似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
    這種魚是我國特有物種,長得像泥鰍卻不是泥鰍,最大可長到6斤文/ 農夫也瘋狂南方這個時候正在忙著插秧,而在水田中就常見到泥鰍、黃鱔和一些小魚。它是我國特有的物種,長得和泥鰍很像,並且是生長在江河底層的,體重最大可以長到6斤以上,而它的學名叫長薄鰍。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嗎?長薄鰍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是鯉形目、鰍科、薄鰍屬的魚類,主要是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支流及其附屬的水域,從湖北、湖南至四川西部的長江中上遊水域均有分布。
  • 釣到魚不認識?釣友常問的幾十種魚盤點,老釣友都不超過5種
    野釣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桿是什麼魚,有可能不認識,也有可能超出意料的大或者小。中國魚類品種繁多,確實有很多老手都不認識的魚。有的還是保護品種,一不小心的話可能會被處罰哦!這是條鰍這是條鰍這是麥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