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花鰍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2020-12-03 百聞動物

中華花鰍,拉丁文名是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de Thiersant,1874),又名花泥鰍、鰍科,英文名Siberian spiny loach,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鯉形目、花鰍亞科的一種動物。

該物種的背鰭iv-7;胸鰭i-8;腹鰭i-6;臀鰭iii-5。第一鰓弓內側鰓耙12。鰾2室,前室發達.包在骨質囊中,後室退化。腸管較短,約為體長的l/2。腹腔膜灰白色。標準長為體高的5.7倍,為頭長的5.3倍,為尾柄長的7.3倍.為尾柄高的8.8倍。頭長為吻長的2.5倍,為眼徑的5.0倍,為眼間距的5.1倍.為口寬的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倍。體延長,側扁,腹部圓,背、腹輪廓幾平行。頭短小,前端稍尖。吻端鈍,其長度約與眼後頭長相當。唇較厚,表面光滑無皺褶。頦葉發達,末端稍尖。須4對,吻須2對,較短,口角須l對,較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末端後伸不達眼前緣。眼側上位幾近頭頂的中部,眼間距相距甚小,約與眼徑相當。眼下刺分叉,末端可達眼球中部。鼻孔小,在眼前方,離眼前緣較近。鰓孔小,下角終止於胸鰭基部上方,鰓耙短小,排列稀疏,末端鈍,其長僅為鰓絲長度的1/3或1/4。背鰭較長,外緣凸出,起點位於眼前緣至尾鰭基部距離的中點。胸鰭較小,末端稍鈍,後伸不及胸、腹鰭基部距離的l/3。腹鰭小,其起點約與背鰭第二根分技鰭條相對,後伸不達肛門。臀鰭較短,後緣平截。尾鰭較寬,後緣截形。尾柄較短,側扁。肛門在臀鰭起點之前。 體被細鱗,頰部裸露,體側鱗片稍大,胸部鱗片較小。側線不完全,僅在胸鰭上方存在。身體呈淺黃色,頭部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從吻端通過眼、頭頂至另一側吻端呈一「U」形黑色條紋。體側上方具有較大的不規則黑色斑紋,體側有9個黑色大斑紋,背部具12個馬鞍形黑色斑紋,背鰭前後各6個。背鰭和尾鰭具2—3列斜形點枝條紋。胸鰭、腹鰭和臀鰭顏色較淺,呈黃白色。尾鰭基部側上方有一較大的深黑色斑紋。個體較小,數量不多,經濟價值不大。喜在山溪、急流中生活,靜水水體中很難採到。

該物種小型底棲魚類,生活於江河溪流的水流緩慢處,底質為沙石或泥沙,水質要求清澈。

中華花鰍廣泛分布珠江水系,還分布於元江,海南島,閩江,臺灣,錢塘江,長江及黃河,海河中下遊,嘉陵江和渠江上遊,在甘肅,陝西,雲南也有分布。

中華花鰍是中國產鰍科魚類中觀賞性較高的品種。它是一種小型底層雜食性鰍科魚類,喜歡野生魚的朋友應該對這種可愛迷人的小魚不會感到陌生。很多人都以為中華花鰍只分布在中國境內,其實它的分布範圍包括中國,泰國,印度,斯裡蘭卡等國家。但以中國出產的數量最多,在國際知名度也最高。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種魚(58)|中華沙鰍:鰍中花姑娘,身材細又長
    但有一種像泥鰍,卻是中國特有魚種--中華沙鰍。嘴巴又長又尖的中華沙鰍中華沙鰍,學名:Botia superciliaris (Günther, 1892),南方俗稱「穿金妹」,為鰍科沙鰍屬的一種魚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 中華沙鰍(龍丁)
  • 憑什麼中國原生沙鰍比不過外來的苦力泥鰍?我支持美麗的國產沙鰍
    今天譁仔來介紹兩種黃黑相間的觀賞魚——其中一個你不熟悉,另一個你更加不熟悉。這兩種魚,一種是國產觀賞魚,另一種來自東南亞。兩種魚都長得像泥鰍。不知你會更喜歡國產魚,還是更喜歡東南亞的這種小魚?>中華原生沙鰍,美麗的讓人痴醉中國原生魚,是一個非常龐雜的概念,包含了上百種常見的和不常見的中國魚。
  • 中華沙鰍400元/公斤 人工養殖盯空當
    中華沙鰍400元/公斤 人工養殖盯空當2009-10-21 03: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農村報        瀏覽量: 12351 次 我要評論   第十屆西部國際博覽會期間,各色農產品、水產品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在6號展館的一個水族箱裡,幾條搖頭擺尾、遊弋穿梭的泥鰍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 山中小溪意外收穫幾十條「長相奇特」的魚,難道是花鰍?
    這幾天溫度實在是高,天天躲在家裡,感覺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奈何釣魚的癮又湧上心頭只能和釣友們聊天「解毒」昨日一名叫「豆豆」的釣友發來一張魚獲照片,說是在老家小溪中抓到的,可是問了周圍的釣友卻都不認識。不過泥鰍也分很多的品種,小飛也不確定到底叫什麼名字。有網友說是刀鰍,刀鰍又稱為中華棘鰍也有叫刺鰍的,可是在我看來應該不是刀鰍。
  • 帶花紋的小魚,煞是好看,農村人都叫它「花鰍」
    農村人都叫這魚花鰍、河石榴,我也不知道這名字準確不。這魚體型短粗,通體金黃帶有黑花,也不知道什麼緣故,這時抓到的都是母魚,肚子鼓鼓的全是魚籽,品嘗這魚,肉嫩刺軟,肥碩適口,一極品美味! 請饒恕我們年幼時的殘忍,又有誰能經得住這誘惑呢?
  • [科普快車]這些你不知道的航天小知識
    您對航天知識是否是否充滿好奇?這些您不知道的航天小知識一起來看看?失重情況下航天員如何睡覺?航天員在睡袋中漂浮著,用繩子將人倒掛在牆上、牆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側面沒有感覺。專家表示,太空氣味呈現出的金屬味可能是來自於高能離子的振動。中國空間站設計壽命有多長?中國空間站設計壽命不小於10年,還可通過維護維修,延長使用壽命,並具備一定擴展能力。航天玻璃能做啥?
  • 東南亞苦力鰍,混養不打架,好看又省心
    在跟這些國家進行觀賞魚交流中,平時不起眼的鰍類也進入我國,成了比較受歡迎的觀賞魚。在當地野外環境中,庫勒潘鰍經常混跡在泥底質水裡。它不喜歡陽光,所以大多在水草中或巖石縫裡才能見到。自然環境下成長的庫勒潘鰍可以到12釐米,養在魚缸裡可能連11釐米都難達到。國內幾家比較大的觀賞魚市場都可以找到庫勒潘鰍,價格大多不超過五塊錢。即使本地找不到資源,也可以通過網購獲取。
  • 關於穿山甲,這9個冷知識你可能不知道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都是世界#穿山甲日#,我們來聊聊那些自由自在的穿山甲吧。這裡有9個關於穿山甲的冷知識,你可能不知道。「你們這些壞蛋,也不哄哄人家。」
  • 王企鵝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活動時間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它們常年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進行捕食。王企鵝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為食,偶爾也捕食小魚和烏賊。此物種產地在阿根廷、智利、福克蘭群島、法國南部領、赫德島和麥當勞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南極洲、澳大利亞、巴西、紐西蘭、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和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南非、烏拉圭。布維島。
  • 熊貓鰍你雞到嗎?
    熊貓鰍熊貓鰍學名厚唇原吸鰍,鰍科。魚體長4cm~5cm,體色黑白分明,猶如熊貓。原產地廣西,分布數量不多,屬中國珍稀魚類,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因中國相關機構宣傳及重視不夠,暫未列入瀕危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亦未受到其它國際野生動物保護條款之收納與保護,即此魚在國際上不受貿易控制及法律規範約束。所以野外採集這個魚實際上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我們缸裡面,包括在水族市場見到的這個魚都是人工繁育的後代。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去購買這種魚。
  • 買房科普:這些買房知識你都知道嗎
    買房科普:這些買房知識你都知道嗎 來源:吉屋   發布時間:2020-12-28
  • 養魚的時候,你知道哪些魚晚上要吃「夜宵」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對於養魚這件事來說,餵魚也是尤為重要的,那麼你是否知道哪些魚晚上要吃「夜宵」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哪些魚有吃「夜宵」的習慣吧。(1)大凡夜間活動的魚,白天給它們投餌,也並非一概拒絕;反之,亦然。(2)有觸鬚的魚一般都有黑夜用餐的習性,如鯉科魚類、鰍科魚類中的許多種,鯰科魚類似乎更普遍一些。原因是這些有須的魚,須往往就是它們的重要感覺器官。有的非常靈敏,如玫瑰鯽魚、中華花鰍魚、壯體沙鰍魚、三間鼠魚、紅尾鯰魚、鐵鏟鯰魚、胡椒鼠魚、咖啡鼠魚等,當它們餓時,只要觸鬚一觸及餌料,頭一歪,一張口,餌料便送到了嘴邊或嘴裡。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中華白海豚在閩粵一帶被漁民尊稱為「媽祖魚」,1997年還被遴選為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在我國被記載的歷史雖然可以上溯很久,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和了解它們。不信?!那來挑戰一下我們的「 豚豚知識競賽 」,看看你能答對幾道題。中華白海豚的體長,是比你的身高長還是比你的身高短,還是差不多?
  • 黃河綠藻爆發,釣友苦守一天,收穫數尾「黃軍、花鰍」
    從上遊衝下來的綠藻,不一會,魚線上便掛上滿滿的一串,拉都拉不動,看來今年黃河上遊又爆發綠藻了。綠藻這些長長的綠藻,很容易把魚鉤蓋住,這樣魚在水底就無法吃餌。拋竿半個多小時,就至少拉上來四五斤這些東西。不一會就釣上一尾牛尾巴魚,渾身金黃,釣友們也喜歡稱其為「黃軍」。黃河中的「黃軍」分兩種,樣子很相似,主要區別在尾巴上。一種尾巴較短,呈「燕尾」狀,這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黃辣丁。另外一種尾巴較長,尾巴與身體連接的部分呈圓形,釣友們稱其為「牛尾巴魚」。
  • 滇鼠刺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葉薄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5-1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形,邊緣具稍內彎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側脈4-5對,弧狀上彎,中脈在上面下陷,下面明顯突起,網脈明顯,葉柄長5-15毫米,上面具槽溝,無毛;頂生總狀花序,俯彎至下垂,長達20釐米;花序軸及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鑽形,長約1毫米;花多數,常3枚簇生,花梗長2毫米,在花時平展,果期下垂;萼筒淺杯狀
  • 可愛小檗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葉革質,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4-8釐米,寬1-1.5釐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中脈明顯凹陷,側脈不顯,背面被白粉,中脈明顯隆起,側脈顯著,兩面網脈不顯,葉緣一般向背面反卷,每邊具3-6細小刺齒,有時全緣;葉柄長1-2毫米。
  • 巨型海芋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巨型海芋,學名泰坦白星海芋,拉丁學名是Helicodiceros muscivorus,又名是巨型海芋、屍花,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澤瀉目、天南星科的一種植物。這種實名為巨型海芋的花,原產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花朵直徑長達1.33米,重約100千克,平均高2米,由於它會釋放出像腐肉、爛魚的氣味來吸引各種昆蟲,因此被稱為「巨型海芋」。「巨型海芋」在野生環境中並不常見,而且很難以本地化種植。世界各地只有很少幾個地方才有培育種植「巨型海芋」。
  • 小眼子菜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莖橢圓柱形或近圓柱形,纖細,徑約0.5毫米,具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並於節處生出稀疏而纖長的白色鬚根,莖節無腺體,或偶見小而不明顯的腺體,節間長1.5-6釐米。葉線形,無柄,長2-6釐米,寬約1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葉脈1或3條,中脈明顯,兩側伴有通氣組織所形成的細紋,側脈不出現或不明顯;託葉為無色透明的膜質,與葉離生,長0.5-1.2釐米,命生成套管狀而抱莖,常早落;休眠芽腋生,呈纖細的紡錘狀,長1-2.5釐米,下面具2或3枚伸展的小苞葉。穗狀花序頂生,具花2-3輪,間斷排列;花序梗與莖相似或稍粗於莖;花小,被片4,綠色;雌蕊4枚。
  • 知識科普:什麼是自花授粉?
    〖知識科普〗什麼是自花授粉?    我們知道,小麥、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桃、草莓等是異花授粉植物。究竟什麼是自花授粉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異花授粉:對於有性繁殖植物,是指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對於營養繁殖的果樹等作物,是指同一品種(基因型)內的相互授粉。    在自然條件下,以自花授粉為主的植物就叫自花授粉作物,又叫自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