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經濟學家錢穎一:類比企業,現代大學應如何...

2020-11-24 芥末堆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經濟學家錢穎一:類比企業,現代大學應如何治理?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經濟學家錢穎一:類比企業,現代大學應如何治理?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芥末堆  盧楠  12月17日報導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立於2014年12月,作為新型民間教育智庫,成員包括長期關注教育改革的經濟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法學家等等。

今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三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的主題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建設」,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大學治理之道,家庭和學校教育的新思維,如何提高現代教育治理能力,以及教育運行的法治化等議題。在「大學治理之道」議題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參事錢穎一發表了題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建設」的演講。

錢穎一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教育與大學的關係有如經濟與企業的關係,大學治理可以類比於公司治理,分為外部治理和內部治理。其中,內部治理涉及兩類問題:學術問題和行政問題,兩者相互關聯,但最終還是資源配置問題。

他認為,大學內部治理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在學術問題上必須教師治學;第二,行政問題應該職業化管理,並以中國、歐洲和美國的大學作為實例,進行了說明。

以下為錢穎一演講內容整理:

大學的內部治理

現代大學治理是現代教育治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用經濟學做比喻的話,教育與大學的關係有如經濟與企業的關係。經濟治理改革的方向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而企業治理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具體地說是1993年提出的16個字「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

在研究現代企業制度時,我們把公司治理分為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後者涉及到股東、債權人、政府等企業外部的利益相關者,類似的,我也把大學治理分為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兩個方面。外部治理涉及到大學與政府、大學與社會,包括校友之間的關係。因為時間關係,我今天的講話聚焦於大學的內部治理。在我看來,大學的內部治理涉及兩類問題:第一,學術問題。第二,行政問題

學術問題是大學特有的問題,與企業不同,企業為顧客生產,顧客是企業效益的最終裁判。大學的產出是學術研究和學生教育,學術問題就包括學術研究的規範、標準的建立,對於教師學術水平的判定,對學生學業規範的確立和評估等等

大學中的行政問題涉及到資源配置、激勵機制等問題,與企業類似。當然行政問題與學術問題是相關聯的,比如,學科設置問題涉及到設立哪些院系,重點支持哪些學科、規模大小等等,需要依賴學術判斷,但是最終還是資源配置問題

大學內部治理的兩個原則

第一,在學術問題上必須教師治學。

教師治學的含義是,學術問題應該由教師決定,即由教師組成的委員會或者教師大會,根據一人一票的投票結果,作為學術判斷的根本依據。教師治學的內容包括各教學項目培養目標和方案的設計,學生學業水平的判定,教師研究學業水平、學術貢獻的評價,教師聘用和職稱晉升學術標準的制定和評判等問題。在教師治學下,教師發揮在學術問題上的決定性作用。

教師治學當中有兩個重要元素,都是企業中所沒有的。

  • 第一,同行同意。在學術領域和教學項目當中,同行的推薦信、評價信、評估報告,是教師在學術問題上做出判斷的重要信息來源,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制度,但是也是唯一的可行制度。只有在大學信任同行競爭者,讓競爭者評價你的教師研究成果和教學項目質量。也只有在大學,你培養的學生去與你競爭的大學工作,你會感到自豪。

  • 第二,學術自由。這是獲得客觀的學術評價的前提,如果沒有學術自由,不可能有可信賴的學術評價,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治學。教師治學比教授治學概念更恰當,教授在中國通常指正教授,教師則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當然資深教授就是正教授和獲得常聘的副教授,由於學術水平和聲望整體較高,所以在治學當中要發揮更大作用;不過年輕教師雖然經驗不足,水平差異較大,但是他們活躍在研究最前沿,其中的優秀者引領未來學術方向。學術問題不僅有關今天的研究成果和今天的培養方案,而且關係到未來的學科發展方向和學生一生的成長,所以教師治學必須要有年輕人的參與。

第二,行政問題應該職業化管理。

職業化管理不是民主化管理,在行政管理問題上,在資源配置問題上,大學與企業有很多類似之處。

首先,內部組織應該是層級制的管理。,大學中絕大多數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員應該是全職的職業管理者和職員。第三,管理者的選擇應該是任命的,不是選舉。正是因為行政問題應該職業化管理,教授治校或者教師治校不是很合適,我理解這種呼籲初衷對大學行政化的不滿。正如我前面所說,我同意在學術問題上必須去行政化,必須教師治學,但是泛泛講大學去行政化不準確,因為大學作為一個現代化的組織,其行政問題只能通過行政化管理解決,其實企業管理民主化也沒有多少成功的例子,這其中是有道理的。大學與企業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大學當中有學術問題,而企業沒有。但是在行政管理上、資源配置上,大學致力於公司治理都是應該職業化管理。教授治校必定引出學校的民主管理,這在老清華確實實行過,但是那時清華只有本科生,教學目標單純,且學生只有數百人,教授人數也不多。因此,資源配置問題相對簡單。而現在的大學通常都不是這樣單一,也不是這個規模了。現代大學如同現代企業一樣,內部的治理行政問題並不適合民主化管理。

綜上所述,我把大學中的問題分為學術問題和行政問題。在學術問題上應該實行教師治學,在行政問題上應該實行職業化管理,這是現代大學內部治理的精髓

實例:中國、歐洲、美國的大學

下面我從三個地區的實例來比較說明以上理論的現實相關性。每個地區都一定會有不少特例,我在下面的討論是針對地區中的一般性現象而說的。

第一,中國大學。中國大學的突出問題是一些該學術化的方面被行政化了,而另一些該行政化的方面又不夠行政化。中國大學治理當中的一個主要問題還是教師治學不能落實,表現在學術問題上教師的決定性作用沒有很好體現,往往用行政方式替代。比如教師聘用和職稱提升的程序上,由教師組成的委員會,比如說學術委員會、教授提名委員會或者其他委員會,他們的作用不明確,同行同意的信息不完善,對學生培養方案的確定和修改,應該先由教師組成的委員會評議,不應該由行政班子直接決定。同時,在學術自由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
另外一個方面,在一些大學的行政問題上不夠行政化,表現在三個方面:

  1. 一些行政問題被當作學術問題處理,比如由學術委員會來討論學院的設立、學院的名稱、學院的規模等等,這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是行政問題、資源配置問題。

  2. 過多的行政管理工作,由教師承擔,而絕大多數的教師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去做行政工作。教師承擔行政工作,既容易用行政權力幹預學術問題,容易對從事行政工作的教師降低學術標準。

  3. 大學管理者任命程序和方式類比黨政幹部,難免複雜化。

第二,歐洲大學。歐洲大學突出問題是少數資深教授權力過大,年輕教師聲音不夠,因此學術問題上不夠民主,不利於學科的進步和發展,同時歐洲大學更為突出的問題,還是行政問題上職業化管理不夠,表現在大學管理過於民主化,比如系主任、院長、校長大多由選舉產生,歐洲大學教師均參加選舉,職員和學生也參加選舉,這個意義上歐洲大學更接近於教師治校或者民主治校。民主選舉校長、院長會帶來很多問題,大學使命更多地服務於未來,創造知識服務未來,培養學生也是為了未來,在位的教師很可能因為利益關係不想改變現狀,校長和院長若經選舉產生,必然要過多顧及現任教師意見,對大學特別是轉型中大學尤為不利,這種民主管理方式使得不少歐洲大學很難改革和進行結構調整。

第三,美國大學。既有私立也有公立就是州立的。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外部治理有所不同,內部治理上非常類似。美國大學在學術問題上是民主的,教師不僅是資深教師,包括年輕教師,一人一票決定教師引進、提職的推薦、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等。所以美國大學既不像中國大學那樣,通過行政幹預學術,也不像歐洲大學那樣由少數資深教授說了算。同時美國私立和公立大學在行政問題上都是職業化管理,行政人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職業管理者和職員,只有很少數由教師擔任,校長、少數副校長、院長、少數副院長以及系主任。而且所有行政管理職位都是任命制不是選舉制,系主任、副院長由院長任命,院長副校長由校長任命,校長由校董會任命。當然任命過程當中聽取教師意見,最終不是教師投票決定,與中國大學、歐洲大學都不同。這種方式既可以減少政治因素,又可以避免短期行為,有利於著眼於大學的長遠和未來,有利於改革和轉型。

美國大學內部治理當中體現的教師治學和職業化管理結合,是美國大學保持長期學術活力的制度保障。美國大學在世界大學當中的領先地位是與他們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相一致。

今天討論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建設十分重要,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建設是現代大學的制度基礎,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前提,理念和經驗都很重要,要準確診斷中國大學治理當中問題,同時參考和吸收其他國家大學治理當中的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推動在中國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的建設。

*本文整理自現場演講,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YiYi英語創始人譚佳璐受邀參加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於2014年12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是為對教育改革具有長期認真思考的資深學者提供的一個交流平臺,平臺的最大特點是跨界交流。論壇成員既有教育理論家,也有教育實際工作者,既有經濟學家,也有人文學者,將來還要邀請政界、企業界、自然科學界的人士參加。"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將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聚焦於中國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架設起學術研究與公共政策之間的橋梁,為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聚智啟思。
  • 錢穎一:學生是教育最重要主體,卻時常不被重視
    主講人: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主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孫冶方悅讀會」第5期:大學改革之路——大學為學生時間:2016年12月6日主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編者按】12月6日晚,在北京金融街舉辦的第5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孫冶方悅讀會」上,錢穎一向讀者介紹了他的新書《大學的改革》。
  • 饒毅舌戰錢穎一:馬雲辦的湖畔大學只是個「賺錢培訓班」?
    「錢穎一的良心是怎麼被拷問的?」1月15日,在未來論壇2017年年會的「面向人、世界、未來的創新教育」對話上,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理學部主任饒毅帶著笑意,向坐在隔壁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提出了犀利「質問」。「質問」的由頭是錢穎一的兩個社會身份——湖畔大學發起人之一、西湖大學(籌備中)發起人之一。
  • 聚焦智教生態價值投資 中國智慧教育三十人論壇在京舉行
    12月23日,中國智慧教育三十人論壇在北京大學博雅酒店圓滿舉行。本次論壇以「智教生態,價值投資」為主題,由智教研究院&智教資本主辦。正心基金合伙人李健民、洪峰創投投資總監李清林、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委會副秘書長李朝軍等近三十位教育界、投資界、媒體屆資深人士出席論壇。
  • 清華經管重啟國企高管培訓,錢穎一:不是學位項目
    他,因為在轉軌經濟中作用於政府和企業激勵機制的研究中所做出的貢獻而獲得「2016年首屆中國經濟學獎」;他,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創新人才放棄了原本最鍾愛的經濟學研究轉而全身心地投身教育事業;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實踐現代教育理念」、「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大學教改進程,是「思行合一」的教育改革家。
  • 創新教育如何教?_滾動_中國政府網
    3月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2016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剛剛主持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和Facebook執行長、聯合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對談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匆匆趕赴論壇的分會場。
  • 張一鳴對話錢穎一:企業年輕比成熟更重要,希望用三年實現全球化
    錢穎一:從 2005 年你大學畢業到 2012 年你創辦今日頭條之間的七年中,你有過豐富的創業和工作經歷,曾在四家公司創業,協同辦公、酷訊、海內、99 房,參與創辦過的四家公司,在此中間你還去微軟工作過一段時間。那七年中你是如何設想和規劃你自己,在實踐中又是如何調整的?
  • 世界頂尖經濟學家雲集首屆「富通全球經濟高峰論壇」
    在香港港島香格裡拉酒店舉行,曾為美國政府及世界銀行出謀劃策的頂尖經濟學家應邀擔任論壇演講嘉賓。 準確預測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魯比尼教授就國際政局對環球經濟的影響、各國面對全球經濟不明朗所採取的保護政策,以及中國及新興經濟體系如何主導未來發展等議題作深入探討。
  • 清華經管學院正式宣布行政換屆:白重恩任院長,接棒錢穎一
    陳旭書記提到,為了學院的長遠發展,錢穎一院長曾多次向清華校領導表示,希望不再連任經管學院院長的工作,應該讓更年輕的人來承擔院長的工作。她代表清華大學對錢穎一院長多年來為清華大學和清華經管學院做出的貢獻、付出的努力表示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 馬雲與湖畔大學導師間的隱秘關係
    26日,湖畔大學在杭州成立。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8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出任導師,馬雲擔任第一任校長。當天,8位導師為50名學員「轉身」,這些學員將有機會成為「中國好企業家」!不過今天我們先來八一八校長馬雲和這些導師之間的「複雜關係」。
  • 白重恩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錢穎一不再擔任
    白重恩198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弗裡曼經濟學講席教授(Mansfield Freeman Chair Professor)、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中國財政稅收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聯合研究中心聯合主任 [1] 。曾任教于波士頓學院、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 李子奈、錢穎一、白重恩入選《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
    李子奈、錢穎一、白重恩入選《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  清華新聞網5月29日電 日前,《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第三分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了清華經管學院經濟系原系主任李子奈教授,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和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經濟系系主任、弗裡曼講席教授白重恩的傳文,展示了他們的求學經歷
  • 喜訊| 清華經管學院4位教授入選愛思唯爾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左起:白重恩、錢穎一、陳煜波、白思迪(Steven White)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採用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開發的方法和標準,基於客觀引用數據對中國研究者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愛思唯爾作為合作方為該榜單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技術實現。
  • 錢穎一對話張一鳴:「讀傳記讓我更有耐心」 | 對話實錄(上)
    【MBA中國網訊】2018年3月20日晚,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與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展開了兩個多小時的精彩對話。以下節選了關於張一鳴求學、創業經歷和個人成長感悟的對話內容。
  • 報名丨2020年南京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嘉賓介紹
    【MBA中國網訊】2020 南京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論壇主題:全球變局中的中國經濟與企業管理2020年1月4日(周六)08:30-12:00南京大學商學院安中樓鴻意報告廳作為南京大學商學院開年盛會,一年一度的「南京大學商學院新年論壇」又將來襲!
  • 張一鳴對話錢穎一:我們沒有採編人員,但建立了內容質量團隊
    他還談起大學時讀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書」,一大半是傳記,發現偉大的人年輕時也是平凡人,只要有耐心,深入一個領域就會有收穫;作為CEO,他認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素質是同理心,好產品離不開「產品直覺和感性認識」。對於在校學生的建議,張一鳴說,保持學習能力比知識的積累可能更重要,對職業規劃應該更有耐心,看長遠。
  • 博智宏觀論壇:企業價值的下一個賽道是環境、社會和治理
    11月28日,由智聯招聘發起的「內生力量 重塑新生」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論壇在無錫舉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何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經濟及數學系教授埃裡克·馬斯金,2020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普爾普拉,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曾湘泉,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
  • 西工大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暨商學院高峰論壇舉行
    本屆年會由中國MBA聯盟、西北工業大學主辦,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西北工業大學MBA教育中心、西北工業大學MBA校友會、西北工業大學MBA暨專業學位聯合會、西安華鼎項目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會議以「百年變局·融合創新·領航未來」為主題,共商大變局之下中國MBA未來發展之路。
  • 錢穎一:批判性思維多是建設性的
    > 錢穎一,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西湖大學校董會主席,國務院參事室參事。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最新日程出爐
    -從政府角度,如何做到與企業既"親"又"清"?-從企業角度,如何做到與政府官員既"親"又"清"?-新型城鎮化應如何應對鄉村病?-有觀點認為,作為一種市場行為,海外投資對企業有利,對國家則未必,尤其是製造業外遷,企業雖然因此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潤,但卻帶走了就業、稅收和GDP,造成經濟空心化,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根源之一。作為新興投資大國,中國對企業走出去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