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的良心是怎麼被拷問的?」1月15日,在未來論壇2017年年會的「面向人、世界、未來的創新教育」對話上,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理學部主任饒毅帶著笑意,向坐在隔壁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提出了犀利「質問」。
「質問」的由頭是錢穎一的兩個社會身份——湖畔大學發起人之一、西湖大學(籌備中)發起人之一。饒毅也是七位西湖大學(籌備中)發起人之一,但他對錢穎一同時參加這兩個大學的建設「意見很大」。
饒毅說他曾經就此寫了一封信,修改了三遍最終也沒有寄給錢穎一,「怕他不高興」,但在這次論壇上,饒毅直言了自己的不解,「湖畔大學,那不過是一個看起來是賺錢培訓班(的機構),那跟我們的大學教育至少看過去是南轅北轍,方向性相反的。(雖然)有可能這兩個大學都不代表中國傳統教育的方向,但(湖畔大學和西湖大學)也有可能是代表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講臺上,饒毅和錢穎一的座椅緊挨著。饒毅的話音剛落,錢穎一做了回應,他說之前和饒毅交換過這方面的看法,但始終沒有給出過自己的答案。
對於饒毅給湖畔大學扣上的「賺錢培訓班」帽子,錢穎一併不認同:「它一點不賺錢,它是往裡投入了巨大的資金,是為了培養中國年輕一代的同樣具有創造性的,但是不是在自然科學界,而是在創業方面的創造者。一年只是40個人左右,有幾千人、上萬人報名,也是為了教他們另一種教學方法。」
在錢穎一看來,湖畔大學和西湖大學(籌備中)並不是方向上的差別,而是體現任務上的多元化,「經濟既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生產者,也需要有創造性的創造者。所以我覺得這不是只要這個、不要那個的問題。」錢穎一表示,旨在辦小型的、高端的、世界一流的大學或研究院的西湖大學(籌備中)是中國極其需要的,但商學院進行體驗式學習的嘗試也是將來的方向。
「所以,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這兩個大學都是代表了中國將來高等教育的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只不過是在這裡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錢穎一說。
但錢穎一的一番話並沒有得到「質問者」饒毅的認同。「錢老師說我們既要有施一公,也要有馬雲代表的這兩種教育,他說這叫多元化,(但)我認為這就是方向性的不同……如果我們在這過程中不提倡施一公的方向、壓抑馬雲代表的方向,我們以後即使發展到一段(定)程度,也會翻車,也會從世界的高峰跌落下來。美國在1991年到1995年是世界的高峰,最後變成世界人民都唾棄的民族和國家。」饒毅說。
湖畔大學和西湖大學(籌建中)都坐落在浙江杭州,但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和發展重點。
湖畔大學:湖畔大學在2015年1月啟動,旨在培養新一代企業家。除了錢穎一,發起人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銀泰百貨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發起人中企業家居多,學者居少。其中,馬雲擔任湖畔大學第一任校長。
至今,湖畔大學已經有兩屆學生,目標學員主要為創業三年以上的創業者。北京合尊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汪小菲、36氪CEO劉成城等都為湖畔大學第一期學員。據報導,所有面試者均為湖畔大學定向邀請,學費為3年28萬元。
西湖大學:西湖大學仍在籌建中,但西湖大學的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已在2016年12月在杭州宣布成立,是中國第一所民辦的、含理工生醫等多個研究方向的小型、綜合性的高等研究院。包括饒毅和錢穎一在內,西湖大學(籌建中)的發起人還有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北京創毅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輝和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發起人中學者居多,企業家居少。其中,施一公擔任西湖高等研究院第一任院長。
至今,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已經完成兩次學術人才招聘,面向全球招納生物學、醫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力學與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官網顯示,高端研究人才的第一項招聘條件,是「相當於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擔任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務,具有世界一流的學術水平」。
文字實錄:饒毅:我們把討論拉回方向性的問題,因為我們錢穎一老師在杭州參加兩個大學,一個是施一公領導的西湖大學,一個是馬雲領導的湖畔大學。我對錢穎一同時參加這兩個大學意見非常大。
我曾經寫了一封信,修改了三遍最後沒有寄出去,怕他不高興,我還不能把它讀出來。因為施一公和包括錢穎一在內的幾位同仁建立西湖大學目的是進行精英教育,是希望培養一批自然科學、經濟管理的領袖和中堅人物,讓我們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從西湖(大學)未來的畢業生中獲得一些推動力。
而從我們其他人的角度來看,穎一居然還「攀附」……不能說「攀附」,應該說「被攀附」。湖畔大學,那不過是一個看起來是賺錢培訓班,那跟我們的大學教育至少看過去是南轅北轍,方向性相反的。有可能這兩個大學都不代表中國的傳統教育的方向,但也有可能是代表兩個截然相反的方向。
所以,在這樣一個苗頭出現的時候,我在想,錢穎一的良心是怎麼被拷問的?
錢穎一:饒毅在幾個月前已經跟我交換過這方面看法,但我沒有給過他我的答案,今天問題的討論跟我們這個剛好很相關。
我確實是在推動杭州的兩所大學,西湖大學還沒有,現在是高等研究院,希望將來是大學。湖畔大學雖然叫大學,但是它還不是教育部意義下的大學,因為它現在做的事情是培訓年輕一代的企業家。我覺得這個討論也是我回答饒毅教授的問題,跟我們的討論非常相關,就是高等教育的服務、它的使命、它的目的,或者用你(饒毅)的話說是方向,其實這不是方向,是它的任務,task(任務)是多元的、多方面的,人才的需要也是多層次的。
剛才,很多人都講到要考慮到多元性的方面。至少,我看到中國高等教育中的兩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我們的企業、社會感覺大量的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實踐經驗,不能馬上發揮作用,不好使用。這是大量的企業反映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一類。還有一類,對於精英大學、對於高層次的研究性大學的抱怨是,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創造性不夠。
你說這兩種抱怨都對不對呢?我想都對,因為這個社會、這個經濟既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生產者,也需要有創造性的創造者。所以我覺得這不是只要這個、不要那個的問題。西湖大學或者說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目的,旨在辦小型的、高端的、世界一流的大學或研究院。我覺得這是中國極其需要的,這就是我為什麼我非常支持,儘管我不是自然科學家。
同時,剛才你說到湖畔大學。它一點不賺錢,它是往裡投入了巨大的資金,是為了培養中國年輕一代的同樣具有創造性的,但是不是在自然科學界,而是在創業方面的創造者。一年只是40個人左右,有幾千人、上萬人報名,也是為了教他們另一種教學方法。
剛才LEVIN教授講了技術的變化,在線教育是不同於課堂教學的。經過我過去10年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的歷程,我也感覺到有另一種不同於教室中教學的方式、課堂中教學的方式,英文叫Experiential Learning(體驗式學習)。實際上像湖畔大學這樣的,包括經管學院也在嘗試通過實踐項目學習,這個也是一種將來的方向。其實醫學院早就採用了這種方式,現在商學院也在更多地嘗試。
所以,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這兩個大學都是代表了中國將來高等教育的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只不過是在這裡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饒毅:……錢老師說我們既要有施一公,也要有馬雲代表的兩種教育,他說這叫多元化,我認為這就是方向性的不同。我們中國有這麼多人,老錢說申請馬雲的大學,這就代表中國的人民也有這樣一大群人。如果我們在這過程中不提倡施一公的方向,壓抑馬雲代表的方向,我們以後也會走入即使發展了一段程度也會翻車,也會從世界的高峰跌落下來。美國1991年到1995年是世界的高峰,最後變成世界人民都唾棄的民族和國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