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學生手指用紗布包紮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種名為氫氟酸的化學品,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事情起因是,12月27日,安徽郎溪中學的學生做化學實驗時,手指不慎被氫氟酸灼傷。網上一度有傳言稱,受傷學生將被截肢。昨天,在南京軍區總醫院,現代快報記者見到了7名受傷學生。校方一位負責人表示,高一(2)班共有50多個學生做了實驗,這幾個是傷勢相對重一些的,經診治,病情已經穩定。針對「學生受腐蝕,要被截肢」的說法,醫生表示,傷情沒那麼誇張,孩子們已經出院,但仍需密切觀察。
醫院探訪:7名受傷學生已出院,仍需觀察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軍區總院,在該院燒傷整形科的辦公室外,正好遇到郎溪中學的一位負責人。他說,事情發生在上周五(12月27日),上午的最後一節課是化學實驗課,高一(2)班的學生使用氫氟酸做雕花玻璃實驗。在這個操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手指不慎碰到氫氟酸。
27日中午12點40分,該班班主任接到2名學生家長的電話,說孩子手疼。在班主任一旁的化學老師告知用水衝洗,抹點肥皂或牙膏,並建議到醫院進行諮詢。下午,全班學生都到校正常上課。周六,校方再次接到類似反映。校方逐一與參加實驗課的學生取得聯繫,進行排查。最終確認有7人受傷。
隨後,學校先後將兩名傷情較為明顯的學生,送到南京軍區總院。昨天,又有4名學生被校方帶至南京,另一名學生則由家長自行送醫。「7個孩子被灼傷,其餘的都沒問題。」這位負責人說。
在醫生辦公室,7名受傷學生已初步診治完畢。他們受傷的手指全被包紮起來,「有點疼,還脹脹的。」
昨天下午,7名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陪同下,離開南京。醫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孩子們經過治療,病情比較穩定。但回去後,還需在當地醫院觀察,並按時用藥。因為氫氟酸對人的傷害,是漸進性加重的,所以,現在還不能說百分之百就沒問題了。
南京軍區總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周濟宏介紹,當氫氟酸燒傷面積超過5%時,或者1%的面積被濃度超過50%的氫氟酸燒傷時,對人體的損害就會很大。從幾名學生的傷情來看,每個人的灼傷面積都沒超過0.1%。而據他們自己說,使用的氫氟酸濃度不超過20%。所以,網上所說的「傷者有截肢危險」,並不存在。
校方回應:少數學生怕冷,沒洗乾淨沾酸的手
有網友質疑,手指遭氫氟酸腐蝕,治療肯定是越快越好,校方怎麼會拖這麼久?對此,這位負責人稱,因為周五上午的課結束後,孩子們放學回家,做實驗受傷的事,校方也是後來才知道。
除了被指反應慢,還有人追問,使用危險性這麼高的氫氟酸做實驗,老師是否盡到管理責任,為何會出現學生灼傷的事情?校方的回應是,有部分學生拿玻璃片時,手指沾了氫氟酸。現場指導的化學老師要他們到水龍頭下進行衝洗,但少數學生因怕冷清洗不徹底。
另一名受傷學生告訴記者,當時,老師確實告訴過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碰到手上,必須清洗乾淨。但是由於心理上不夠重視,所以沒衝洗徹底。
昨晚,當地發布消息稱,郎溪縣教育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學校實驗教學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同時,將在研究後對相關責任人作出相應處理。
化學老師:南京中學不用氫氟酸
南京一位化學老師說,氫氟酸是一種不常見的酸,據他所知,在南京乃至江蘇的中學階段,有對它的介紹,但在教學大綱裡,是沒有用它來做實驗這一內容的。「我們一般使用鹽酸、硫酸和硝酸,使用的量要控制好,加強安全教育、規範操作,才能避免學生遭到傷害的事情發生。」
醫生建議:觸碰氫氟酸儘早就醫
周濟宏醫生建議,不慎沾上氫氟酸時,一定要及時衝洗,還應立即到醫院救治,使用鈣製劑等塗抹傷處。「時間是越快越好。」
名詞解釋
氫氟酸是氟化氫氣體(HF)的水溶液,為無色透明有刺激性氣味的發煙液體。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能強烈地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矽的物體。有劇毒,如吸入蒸汽或接觸皮膚會造成難以治癒的灼傷。
來源:現代快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