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最後剩下的一根線纜的斷裂,導致了900噸重的儀器平臺撞向了碟形天線。圖片來源: RICARDO ARDUENGO
本報訊 近日,在波多黎各山區的窪地裡,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在經歷過兩次電纜斷裂後,在一個早上終於再難支撐,900噸重的儀器平臺坍塌,撞向了碟形天線。這座曾是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在運行了57年後,就這樣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負責管理。其口徑達307米,在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建成運行後,變為世界上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此後,阿雷西博天文臺可謂命途多舛,據《科學》報導,今年的8月和11月,阿雷西博天文臺先後經歷了兩次電纜斷裂,導致平臺瀕臨倒塌,NSF決定讓天文臺退役,並進行控制性拆除,但它沒能挺到最後。
「我感到很難受。說實話,很多人都在努力恢復這個設施。令人失望的是我們沒有成功。這真是個艱難的早晨。」中佛羅裡達大學空間研究所的Ramon Lugo強忍眼淚,他負責管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Lugo說,平臺倒塌時沒有人在附近,因此不能確定這座建築是如何倒塌的。他認為是連接平臺和三個支撐塔中的其中一個線纜發生了故障。在前兩次故障後,這些電纜本就承受著額外的壓力。自從感恩節假期以來,這些剩餘電纜中的電線以大約每天一根的速度斷開。Lugo曾告訴NSF,這座建築一兩個星期後可能就要倒塌了。
工程師們將檢查三座支撐塔的狀況,看是否能還原出平臺是如何倒塌的。而更令Lugo擔心的是130名天文臺工作人員和他們的未來。(徐銳)
《中國科學報》 (2020-12-03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