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份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第一根鋼纜出現斷裂,還將望遠鏡的鏡面砸出一個30米大坑,隨後在11月份,第二根鋼纜也斷裂了。隨著越來越多的鋼纜出現斷裂,剩餘的鋼纜承受的重力會越來越大,讓原本已經不堪重負的鋼纜陷入絕境。
在鋼纜出現斷裂以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其進行了評估,在2020年11月19日才宣布要將其拆除,具體的拆除方案還沒確定,不過,現在已經不需要再考慮採用直升機拆除還是直接用炸藥炸毀它了。因為它現在已經自己倒下了。
在當地時間202012月1日上午8點左右,這一臺曾經世界第一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轟然倒塌,重達900噸的電子接收器砸到了下方的球形鏡盤上。這臺望遠鏡的操作負責人表示,當時他們聽到很大聲,傳來一聲巨響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坍塌了。對於我們來說,這臺「天眼」的倒塌,實屬可惜,不過這一刻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因為這臺射電望遠鏡已經年久失修,鏽跡斑斑,看起來像垃圾場,再加上已經先後出現2根鋼纜的斷裂,剩餘的鋼纜承受不住,轟然倒塌,這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對於我們吃瓜群眾來說,這一臺射電望遠鏡倒了可能就倒了,但是對於科學界來說,是一大損失。雖然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年久失修,靈敏度等方面也比不上我們的500米口徑「天眼」射電望遠鏡,但是原則上還可以繼續發揮餘熱。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作為美國最大口徑的望遠鏡,它的倒塌,將會導致美國地外觀測能力的下降。
如科學家經常會使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來監測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等小天體,對這些潛在威脅進行觀測,收集它們的各種數據,如大小、速度、危險性等。在2013年科學家就曾經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觀測到一顆名為2012 DA1的小行星,當時這一顆小行星從地球附近飛過時,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僅為2.7萬公裡,只有地月距離的7%。當然,這一顆小行星只是安全從地球附近飛過。
除了觀測這些小天體以外,科學家還寄希望於這些射電望遠鏡能夠早日發現外星文明的跡象。雖然我們暫時還沒發現外星文明的蹤跡,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在宇宙中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大。此前英國科學家利用收集到的各種數據進行了推算,得出一個結論,在我們銀河系內可能至少存在36個類似我們人類這樣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外星文明。如果這些外星文明真的存在,而且他們也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那就可能會被這些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接收到。
除了被動接收這些來自宇宙深處的射電波,科學家在1974年還曾經使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向距離地球大約21000光年遠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個「阿雷西博信息」,如果這一個信息被外星文明接收到,他們將會看到二進位的數字、DNA所包含的化學元素序號及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還有人類的外形、太陽系的基本信息等。也就是說,這一個信息已經將我們太陽系、人類的基本信息展現給這些潛在的外星文明了。至於他們能不能接收到,那就難說。
就算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沒有出現這一系列的意外,剩餘的時間其實也不會很多了,因為美國在減少對這一臺射電望遠鏡的投入。此前在2018年2月,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宣布,到2023財年將其年度捐款從800萬美元削減至200萬美元。投入減少,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更換老舊的設備,退役只是時間問題。
阿雷西博的倒塌實屬可惜,但是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更加先進,對宇宙的觀測能力更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們的天眼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經超過240顆。當然,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成果,天眼超高的靈敏度可以讓它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支撐。
除此之外,天眼還有能力將我們國家的深空探測、通訊能力延伸到太陽系的邊緣。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不斷探索宇宙,今年7月我們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未來我們還會發射更多的探測器對太陽系內的其它行星進行探索,甚至也會發射一些星際探測器飛向更遙遠的宇宙深處。這些探測器並不是簡簡單單發射出去就可以,因為信號強度會隨著距離而出現削減,強度越來越弱,需要非常先進的深空網絡才能實現。藉助500米口徑天眼,我們未來的飛行器就算飛到太陽系邊緣,我們還是可以與其進行通訊。所以天眼的功能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