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2020-12-06 天蠍財經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但在我國之前,實際上歐美一些國家早就建設了一些射電望遠鏡,其中全球最早的一個射電望遠鏡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其直徑達305米,於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這個射電望遠鏡建成之後,在2016年之前一直是全球範圍內球面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建成為人類探索外太空提供了有力工具,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人類在外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比如1974年,泰勒和赫爾斯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現第一個射電脈衝雙星系統PSR191316。泰勒教授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進行上千次的觀測,獲得這顆脈衝星20年的軌道周期值,證明觀測結果與廣義相對論計算結果符合得很好,終於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泰勒和赫爾斯一起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再比如991年,天文學家沃斯贊和費雷爾用這個望遠鏡發現毫秒脈衝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統,又一次轟動科學界。

但除了上面我們所提到這兩個事情之外,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沒有取得太多的成績。

而在2016年中國射電望遠鏡發射的正式投入使用之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開始逐漸被遺忘,甚至被拋棄。

目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不太樂觀,從各種影像錄像來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鏽跡斑斑,很多地方都布滿了灰塵,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損壞,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人維護了,所以從遠的地方看過去,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像是一個垃圾場一樣。

那為何曾經的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呢?我覺得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其他射電望遠鏡的出現

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之後,全球很多國家也建了其他射電望遠鏡,比如中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比如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陣列(VLA);位於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的RATAN-600;位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羅伯特·伯德綠岸望遠鏡;位於德國波恩的艾菲爾斯伯格射電望遠鏡;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洛弗爾射電望遠鏡;位於上海的天馬望射電望遠鏡。

這些射電望遠鏡建成時間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射得更晚,而且分布在全球各地,這樣全球各國的科學家就不用老遠地跑到波多黎各去,這樣就減少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使用頻率。

第二、阿雷西博士的望遠鏡技術比較落後

雖然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非常大,達到350米,但是因為它建的時間比較早,所以技術相對比較落後,而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一個固定望遠鏡,只能觀察一個方向,這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而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之後,新建的很多射電望遠鏡技術和靈活性都要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好。

比如中國的FAST的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靈敏的探測器之一,中國天眼可以「聽見」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而據透露,天眼的先進程度至少是阿雷西博的20倍以上。

正因為中國天眼技術比較先進,所以它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喜人的,在試運營期間,中國天眼就新發現了6顆脈衝星,其後,在12月又新發現了3顆脈衝星,截至2020年3月23日,已發現並認證的脈衝星就已經達到了114顆。

再比如美國的甚大陣列(VLA),它由27臺25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排成Y字型,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人們可以通過鐵軌移動單個望遠鏡,來改變望遠鏡間的距離,從而構成不同的陣型來滿足不同的觀測需要。

也正因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技術相對比較落後,觀測方向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被其他射電望遠鏡替代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維護成本比較高昂

作為曾經全球第一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維護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阿雷西博自建成後到2011年為止一直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負責管理和運行,此後由中佛羅裡達大學、楊企業和波多黎各城市大學根據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合作協議管理和營運,阿雷西博天文臺每年運行費用大約為1200萬美元。

這個經費之前主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負責支出,但在2016年5月23日,NSF發表了聲明稿,稱這座天文臺可能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然後開始停止撥款,也正因為經費短缺,沒有人維護,所以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開始慢慢被廢棄了。

綜合以上各項因素之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技術比較落後,成績一般般,再加上維護費比較高,所以美國沒有必要花大量的資金去維護這樣一個射電望遠鏡,所以乾脆就直接放棄了。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最近看到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目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不太樂觀,從各種影像錄像來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鏽跡斑斑,很多地方都布滿了灰塵,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損壞,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人維護了,所以從遠的地方看過去,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像是一個垃圾場一樣。
  • 曾經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中國的「天眼」是指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曾是「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現卻是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
    比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製造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曾經被人譽為世界天眼,但是這個望遠鏡現在的情況卻比較糟糕,如今其鏽跡斑斑,宛如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地區,該望遠鏡直徑約有305米,可以觀測極其遙遠的外太空。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外太空,為此研究建造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射電望遠鏡。探索外太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地球以外的事物,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然而時過境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射電望遠鏡,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在中國天眼建立之前,世界上還有一個「天眼」,只不過這個「天眼」如今卻變得鏽跡斑斑,雜草叢生,猶如一個大型的垃圾場。對此有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曾經的「天眼」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外太空,為此研究建造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射電望遠鏡。探索外太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地球以外的事物,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如果我們一直不向前走的話,那被淘汰的就是自己。沒辦法,不管是什麼,只要沒有創新力,那一定走不遠。我國的「天眼」不僅在國內有名,它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說研究者真的很厲害,它是世界上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老大,出世的那天,震驚了世人。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說起望遠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畢竟很多朋友都看到過望遠鏡,也知道望遠鏡的一些基本原理。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望遠鏡的種類五花八門,它們的功能也大不相同,有一些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太空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射電望遠鏡等。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說起望遠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畢竟很多朋友都看到過望遠鏡,也知道望遠鏡的一些基本原理。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雖然一般的光學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的視野看到更遠,但是看不到這些不可見光的信號,所以射電望遠鏡等其他功能的望遠鏡應運而生。曾經最大的「天眼」像個垃圾場射電望遠鏡,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用來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觀測設備,可以測量來自天體的射電強度、頻譜及偏振等基本參數。從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追溯到1931年。
  • 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 美國最大「天眼」已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我們天眼現在如何
    雖然都是「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外形和我們常見的光學望遠鏡卻大不相同,射電望遠鏡看起來像一口鍋,和以前用的衛星鍋有幾分相似之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天眼」,口徑達到500米。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鋼纜再次斷裂,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
    說起射電望遠鏡,可能很多朋友會感到熟悉又陌生。之所以會有點熟悉,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天眼」就是一款非常先進、靈敏度非常高的射電望遠鏡。而之所以會感到有一些陌生,這是因為我們很少會接觸到這些射電望遠鏡,我們平常使用到的望遠鏡一般都是光學望遠鏡,即將遠處的可見光景象「拉近」到我們的眼前。
  • 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的天眼。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被南仁東先生規劃打造了。時至現如今已經成功投入使用3年多的時間了。雖說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也遭到了諸多的爭議,但是也不得不說中國天眼成功的幫助人類找到了近90顆的脈衝新星。然而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還記得中國天眼面世之前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嗎?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了。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如今卻像一個垃圾場
    而為了將這些信號集中起來,科學家將射電望遠鏡的反射面做成拋物面型,所以我們看到的射電望遠鏡一般都像一口鍋。它曾是最大的「天眼」說到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我們國家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在我們「天眼」誕生之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也是非常大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成垃圾場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又名天眼。它是自1994年建設動工以來,直到2016年才正式投入運行。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遠超過世界第2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達到了350米,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被人類寄予了厚望,和中國天眼一樣,都發現到了很多顆的脈衝新星以及類地行星。相比較光學望遠鏡而言,顯然射電望遠鏡能夠捕捉到太空中更多微弱的信號。即便這些信號並不能等同於地外文明發射到地球上的信號,但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可探知的。
  •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文/行走天涯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我國天眼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現到外星生命的天文望遠設備。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首次面世,如今已經找到了數十顆的脈衝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