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2021-01-17 騰訊網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當時在這個方面,美國走在了前列,因為他們擁有當時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

1963年,美國在波多黎各島建造了305米口徑的阿雷西博球面射電望遠鏡。

1974年改建後擴大到350米口徑。

阿雷西博一經問世,它的名字就在科學界如雷貫耳。

當時,這個花2.6億建成的射電望遠鏡,總的能量接收面積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射電望遠鏡的能量接收面積總和還大。

它有一個強有力的無線電發射機,該發射機能發射出那些最適合於星際通訊的頻率。

實際上,由這個發射機所發射的無線電波束,很有可能被銀河系中任意一個地方的、與之相類似的射電望遠鏡檢測出來,只要那個望遠鏡正好指向阿雷西博。

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阿雷西博一直矗立在世界科技的前沿,有幾千位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使用了它,發現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天文現象。

阿雷西博被評為人類二十世紀十大工程之首,其重要性甚至大於阿波羅登月。

不過,阿雷西博雖然強大,但它還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是一臺天線固定的射電望遠鏡,只能利用地球的轉動來改變天線指向,無法改變天線就意味著,它不能對準天區中不同的射電源,局限性很大。而且美國航天局後來不再把載人航天領域作為重心,觀察天空星體的項目也逐漸減少,阿雷西博用處就更小了。

為此,美國政府多次驟減它的維護經費,到了2016年的時候,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甚至表示,阿雷西博如果繼續運行,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於是美國政府將其關閉。

如今4年過去了,阿雷西博不僅被我國的「天眼」(FAST)超越,淪為世界第二,而且因為無人維修,已經開始大面積生鏽,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大型的垃圾場,雜草叢生,曾經的風光不再,真讓人感慨。

中國天眼意味著什麼

「你的眼睛能看多遠?」這似乎是一個永恆的問題。

二十世紀,人類的眼界已經被極大地打開。無論你是在貴州的高海拔地區,還是藏北,瞬間就能收看到紐約和巴黎的消息。

人類的智慧的疆域不斷擴大,已經延伸到太陽系外面去了,中國也在追趕世界天文領域達到的視界。

在二十世紀結束之前,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鏡只有25米。

但是,2016年9月25日,「中國天眼」(FAST)橫空出世。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是什麼概念?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它也是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望遠鏡,可達到137億光年之外。

它的球面反射面積有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

它對美國阿雷西博的超越,不僅僅是反射面擴大。阿雷西博的反射面是固定不動的,「中國天眼」的反射面,卻能根據需要瞬時變形,並立刻進入聚焦。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變形的射電望遠鏡。

大家不妨試著想像一下,一個差不多30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傢伙,瞬間變形,這是什麼概念呢?

而且,「中國天眼」的綜合性能是美國阿雷西博3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的10倍!理論上說,「中國天眼」(FAST)能接收到來自宇宙邊緣的電磁信號。

當時,「中國天眼」工程,總體設計醞釀的時間超過二十年,但是僅用了五年半的時間我們就建成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建在貴州這個大山溝裡,建築材料怎麼運進來的,又是怎麼施工的?這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奇蹟。

如果簡單地用一句「這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體現」來概括,這個「體現」中包含著多少內容,你能想像得到嗎?

這其中,科研部門的協作,貴州幹部群眾的支持,參加工程的工人群體的奮鬥,日日夜夜奮戰,這些力量凝聚在一起,讓中國在這個領域突然「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關於「中國天眼」的靈敏度問題,曾經有這樣一個通俗易懂的說法:「你在月球上打電話,這裡能聽得很清楚」。

要是這樣的話,這個傢伙的作用還可思議嗎?

小結:

我們祖先的天文成就曾使中華在農業時代獲得長久進步;西方十六世紀勃勃興旺的天文學。讓歐洲的工業時代迅猛發展。人類觀察天體,由最初的肉眼,繼而用光學望遠鏡,再到現在的射電望遠鏡。人類已經走過第一次革命進步和第二次革命進步,現在,我們是否走到了第三次革命進步的前沿呢?想到這裡,或許大家該感覺到「中國天眼」這個國之重器的非凡意義了。

相關焦點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卻鏽跡斑斑如同垃圾場
    佛語有云:「於眼,得色界四大造清浄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麁,若細,諸色無不能照。」在佛教中,「天眼」是可以透視六道、遠近、上下、前後、內外及未來等的存在,十分尊貴。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花2.6億美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阿雷西博望遠鏡這個名詞大家一定都十分陌生,但如果提到「天眼」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中國貴州在2016年建成的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但實際上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在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而他們統一使用的,都是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這是一種人類設計出來的特殊的天線以及無線電的接收器。用於接收來自天空中的無線電波。普通的光學望遠鏡是傳統的天文學中光學的主要研究觀測儀器,研究的是來自天體頻譜的光波。
  • 曾經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中國的「天眼」是指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全球第一「天眼」,耗資2.6億建成,如今卻鏽跡斑斑垃圾遍地
    一直到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飛機後,人類才總算開啟了對天際線的天梭。而就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不久,1908年,廣東的馮如也研製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架飛機。 而人類的野心和欲望永遠是難以滿足的,徵服天空後,人們又將目光瞄準了更加廣闊的宇宙。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但在我國之前,實際上歐美一些國家早就建設了一些射電望遠鏡,其中全球最早的一個射電望遠鏡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其直徑達305米,於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這個射電望遠鏡建成之後,在2016年之前一直是全球範圍內球面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 曾是「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現卻是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
    比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製造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曾經被人譽為世界天眼,但是這個望遠鏡現在的情況卻比較糟糕,如今其鏽跡斑斑,宛如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政府認為,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失去利用價值,與其繼續花費大量的錢財,對它進行維護和調整,還不如再花一些錢,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然而時過境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FAST直徑高達500米,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的性能與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比較更為優越。FAST一經建立,超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好大一截,成為世界上最為精良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FAST面積極大,一眼看上去像個巨大的鐵鍋,人們不禁對此產生質疑,覺得FAST容易積水,且排水十分困難。
  • 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 耗資2.6億,曾是全球最大「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秒懂新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
  • 世界第一的「天眼」,耗資2.6億建成,如今卻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1963年,「阿雷西博」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稱為全球第一「天眼」。在「阿雷西博」誕生之前,德國和美國已經各有一臺可跟蹤信號的射電望遠鏡了,但是無法技術上還無法達到能夠探測更弱的射電信號,能接受的射電信號少得如滄海一粟。為了接收到更多的天體中的射電信號,美國「阿雷西博」運勢而生。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最近看到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目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不太樂觀,從各種影像錄像來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鏽跡斑斑,很多地方都布滿了灰塵,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損壞,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人維護了,所以從遠的地方看過去,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像是一個垃圾場一樣。
  • 美國最大「天眼」已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我們天眼現在如何
    我們分布看看世界上第一大、第二大天眼的現狀。不過,美國現在這一個「天眼」已經鏽跡斑斑,看起來像垃圾場。畢竟這個望遠鏡已經有幾十年歷史,每一種設備都有設計年齡,隨著使用年限增長,這些設備也會開始老化,所以現在阿雷西博望遠鏡生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曾是全球「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一看,雜草叢生鏽跡斑斑
    話題討論:曾是全球有名「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一看,雜草叢生鏽跡斑斑然而早在2019年間,國際在世界上天文學領域取得了實際性的進展,並且得到了四個重大的發現:發現了脈衝星、類星體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星際有機分子,然而之所以會有這些重大的發現,都是是因為這項射電望遠鏡所發現的,與此同時這種大型的射電望遠鏡因為其造型與一口大鍋特別相似,所以它也有一個特別形象的稱號,那就是「天眼
  • 耗資2.6億,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背後真相讓人無可奈何。美國建造出全球最大「天眼」通過各國的發展,目前著名的幾個射電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還有中國等地,其中美國走在世界前列,於1974年建設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該射電望遠鏡在1972年到1974年曆經了兩次改造,耗資2.6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讓人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力。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然而時過境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FAST直徑高達500米,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的性能與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比較更為優越。FAST一經建立,超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好大一截,成為世界上最為精良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 FAST面積極大,一眼看上去像個巨大的鐵鍋,人們不禁對此產生質疑,覺得FAST容易積水,且排水十分困難。
  • 曾是全球的「大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卻雜草叢生鏽跡斑斑
    望遠鏡的發展歷程非常漫長,由新的觀望設備出現就會有舊的觀望設備遭到拋棄,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卻雜草叢生鏽跡斑斑。射電望遠鏡的有著面積巨大的大口徑,它的外形有點類似於一個大鍋,因此人們便很形象地把它稱為「天眼」。世界上著名的幾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分別坐落於美國、中國、德國以及日本等國家。我們今天主要講講來自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曾耗費2.6億元打造,如今卻成了垃圾場
    導語:耗費2.6億元!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人類天生就對神秘的星海有著無盡憧憬,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穹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到了現在人們對於星空的探索更被世界各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耗費了2.6億建造,一個影響一個時代的「天眼」,現在卻變成了垃圾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是位於美國的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為了觀測星空天體和科學探測,接受天外信息,並與外星智慧生物取得聯繫,在1963年美國建造了該望遠鏡,總共耗費2.6億之多,期間經過兩次改建,再度提升了性能。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 耗費2.6億元!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
    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耗費了2.6億建造,一個影響一個時代的「天眼」,現在卻變成了垃圾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是位於美國的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為了觀測星空天體和科學探測,接受天外信息,並與外星智慧生物取得聯繫,在1963年美國建造了該望遠鏡,總共耗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