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天眼」已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我們天眼現在如何

2020-11-23 騰訊網

雖然都是「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的外形和我們常見的光學望遠鏡卻大不相同,射電望遠鏡看起來像一口鍋,和以前用的衛星鍋有幾分相似之處。一般的光學望遠鏡主要使用透鏡、反射鏡來觀測遠距離的物體,看到的是可見光的景象,而射電望遠鏡主要用來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無線電信號,顯然是沒法使用透鏡這些設備,再加上來自宇宙深處的各種無線電波、電磁輻射強度極為微弱,所以需要將這些微弱信號集中起來,才能被我們監測到。科學家就採用拋物面天線的形式將這些微弱的信號反射到一個集中點,然後統一收集,這樣就可以收到各種微弱的信號。

當然,拋物面天線的用途非常廣泛,即使是用於與宇宙深處探測器進行通訊的深空網絡,也是採用這樣的天線,因為探測器從宇宙深處發回的信號在到達地球時,信號強度已經嚴重衰減到難以被接收到,只能依靠這樣的天線才能接收到。我們分布看看世界上第一大、第二大天眼的現狀。

被砸爛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

美國「天眼」如何了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天眼」,口徑達到500米。在我們「天眼」出現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曾經最大的「天眼」,它的口徑為305米,在擴建以後達到350米。從外形來看,兩個「天眼」都相似,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射電望遠鏡用來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無線電信號,其中的原理前文已經提到,所以這些望遠鏡都像一口鍋,造型自然相似了。

在1974年改造完成後,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朝著距離地球25000光年遠的球狀星團M13發射了一組無線電信號。在這一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還發現了第一個射電脈衝雙星系統PSR191316,在1991年發現了毫秒脈衝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統,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發現太陽系外的行星系統,所以這一個射電望遠鏡在天文學方面還是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不過,美國現在這一個「天眼」已經鏽跡斑斑,看起來像垃圾場。畢竟這個望遠鏡已經有幾十年歷史,每一種設備都有設計年齡,隨著使用年限增長,這些設備也會開始老化,所以現在阿雷西博望遠鏡生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們天眼的碩果纍纍

我們的天眼在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在2016年9月25日建成啟用。從時間來看,我們的天眼更加年輕,再加上是新建的設備,所以比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加先進,是當前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可能有一些朋友指出,我們經常看到哈勃望遠鏡傳回的各種宇宙精美照片,為什麼500米口徑的天眼靈敏度這麼高、這麼先進,卻沒有拍攝到這些照片。前文已經提到,射電望遠鏡和光學望遠鏡是不同的,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是無線電之類的信號,「看到」的是不可見光的景象,並不是可見光的景象。

天眼在建成投入使用以後,可以說是碩果纍纍,截止至2020年9月中旬,天眼發現的脈衝星已達224顆,在探索脈衝星領域,天眼已經可以說是達到了國際絕對一流水平。當然,隨著天眼的不斷探索,未來發現的脈衝星會更多。現在天眼也已經啟動了脈衝星測時陣列、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巡天等5個重大和優先項目。

當然,天眼的功能也不僅僅是尋找這些脈衝星,它有能力重現宇宙的早期景象,可以將空間測控能力延伸到太陽系邊緣,讓我們的深空通訊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們常提到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目前已經飛往太陽系邊緣,如果沒有這些先進的接收設備,這些星際探測器是沒法與地球通訊的。如果我們國家未來也發射類似的星際探測器,天眼可以實現超遠距離的通訊,為飛往宇宙深處的探測器提供引導。

還有一個很大朋友都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尋找外星人。由於天眼很先進,如果我們銀河系內存在類似我們人類這樣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外星人,那天眼就可能會發現他們。前段時間英國科學家推算出在銀河系內可能至少存在36個類似我們人類這樣的外星文明,由於他們距離我們地球比較遠,超過1.7萬光年。所以如果這些外星文明在1萬多年前發出了信號,可能很快就會被我們發現了。所以,現在我們就靜靜地等待天眼不斷傳來捷報,希望早日發現外星人吧。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國內的天眼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美國就已經修建了一座超大的天眼。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天眼——阿雷西博天文望遠鏡。
  • 它曾是世界最大「天眼」,鋼纜再次斷裂,鏽跡斑斑,像個垃圾場
    之所以會有點熟悉,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天眼」就是一款非常先進、靈敏度非常高的射電望遠鏡。而之所以會感到有一些陌生,這是因為我們很少會接觸到這些射電望遠鏡,我們平常使用到的望遠鏡一般都是光學望遠鏡,即將遠處的可見光景象「拉近」到我們的眼前。而射電望遠鏡不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那些不可見光的景象,即肉眼沒法看到的景象。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曾是「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現卻是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
    比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製造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曾經被人譽為世界天眼,但是這個望遠鏡現在的情況卻比較糟糕,如今其鏽跡斑斑,宛如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地區,該望遠鏡直徑約有305米,可以觀測極其遙遠的外太空。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如今卻像一個垃圾場
    而為了將這些信號集中起來,科學家將射電望遠鏡的反射面做成拋物面型,所以我們看到的射電望遠鏡一般都像一口鍋。它曾是最大的「天眼」說到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我們國家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在我們「天眼」誕生之前,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也是非常大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曾經的「天眼」已像個垃圾場?是什麼原因?在2016年的時候,隨著我國天眼的建成,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在當時就可能面臨要關閉的命運,因為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所以一度被報導出這座曾經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並且如今基本上在科學界已經銷聲匿跡了,這可以說真的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建設天眼的時候用盡了技術,如今卻被廢棄了,沒有持續維護下去。
  • 口徑達到350米,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現在卻鏽跡斑斑
    說起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天眼」,而在我們「天眼」出現之前,曾經最大的「天眼」是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雖然它曾經的貢獻很大,但是由於它修建的年代比較久,很多設備已經老化,所以現在看起來鏽跡斑斑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曾經最大的「天眼」像個垃圾場80年內,射電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口徑也越來越大,現在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已經可以達到500米,即我們國家的「天眼」。在我們國家500米口徑「天眼」誕生之前,曾經最大口徑的「天眼」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350米。不過,現在美國這一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年久失修,鏽跡斑斑,看起來像一個垃圾場。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曾經最大的「天眼」像個垃圾場射電望遠鏡,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用來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觀測設備,可以測量來自天體的射電強度、頻譜及偏振等基本參數。從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追溯到1931年。當時無線電工程師卡爾·央斯基在貝爾實驗室裡發現來自銀河系的射電輻射,隨後G·雷伯在1937年製造成功第一臺拋物面天線直徑為9.45米的射電望遠鏡。
  • 曾是最大的「天眼」,向宇宙發送了一組「電報」,如今卻鏽跡斑斑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即「天眼」),口徑排名第二位則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意味著,在我們「天眼」出現之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其口徑經過擴建以後達到350米。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從建成至今,已經有幾十年,很多設備都老化,再加上缺少維修、維護經費,所以現在這個射電望遠鏡看起來已經是鏽跡斑斑
  •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文/行走天涯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我國天眼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現到外星生命的天文望遠設備。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首次面世,如今已經找到了數十顆的脈衝新星。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最近看到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目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並不太樂觀,從各種影像錄像來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鏽跡斑斑,很多地方都布滿了灰塵,有些地方已經出現損壞,看起來已經很久沒有人維護了,所以從遠的地方看過去,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更像是一個垃圾場一樣。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然而時過境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FAST直徑高達500米,被譽為「中國天眼」,它的性能與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比較更為優越。FAST一經建立,超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好大一截,成為世界上最為精良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FAST面積極大,一眼看上去像個巨大的鐵鍋,人們不禁對此產生質疑,覺得FAST容易積水,且排水十分困難。
  • 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花2.6億美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阿雷西博望遠鏡這個名詞大家一定都十分陌生,但如果提到「天眼」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中國貴州在2016年建成的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但實際上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在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而他們統一使用的,都是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這是一種人類設計出來的特殊的天線以及無線電的接收器。用於接收來自天空中的無線電波。普通的光學望遠鏡是傳統的天文學中光學的主要研究觀測儀器,研究的是來自天體頻譜的光波。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成垃圾場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又名天眼。它是自1994年建設動工以來,直到2016年才正式投入運行。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遠超過世界第2大射電望遠鏡。不過風光的歲月都是短暫的,因為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被閒置多年時間了,如今再去看阿雷西博望遠鏡早就已經看不出曾經的輝煌,剩下的只是鏽跡斑斑的一口鐵鍋。之所以看起來像是鐵鍋的形式,乃是因為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更遙遠的太空信號。相比較阿雷西博望遠鏡而言,中國天眼能夠捕捉到更遙遠的信號。
  • 曾最強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垃圾場,網友:中國天眼的未來
    相信大家對於「天眼」都不陌生,有我國自主建成的一大科技設施,不僅是國內也是全世界直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被稱為「中國天眼」。據了解,天眼在今年1月11日正式投入運行;但是今天要講的是在沒有中國天眼之前,其實世界上還有一個「天眼」,不過這個「天眼」現如今已經像個廢棄的垃圾廠一樣,特別糟糕。
  • 曾經最大「天眼」已變垃圾場,向宇宙發出「電報」,會暴露地球嗎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第二大口徑的「天眼」是美國口徑大350米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