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2020-10-03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但是在中國天眼備受熱議的時候,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命運也感覺到很「失望」,這個天眼已經徹底沉默了。再也不是當年聞名世界的天眼了。

在這裡面的原因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它的設備出現「老化」,維修基金也缺乏,必然會失去「受寵」的地位,所以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變成什麼樣子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置信。

曾經的「天眼」已像個垃圾場?是什麼原因?

在2016年的時候,隨著我國天眼的建成,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在當時就可能面臨要關閉的命運,因為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所以一度被報導出這座曾經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並且如今基本上在科學界已經銷聲匿跡了,這可以說真的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建設天眼的時候用盡了技術,如今卻被廢棄了,沒有持續維護下去。

當然本身來說,在這個天眼被建成之後,獲得的成就還是不少,雖然該天眼的口徑只有305米(後擴建為350米),但是靈敏度高、分辨本領強、覆蓋天區廣、跟蹤靈活方便,也可以堪稱望遠鏡中的精品。所以就這樣廢棄了肯定是有點可惜的,如果人類能夠再次維護起來,比重新修建一個「新的天眼」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美國的天眼在這種狀態下「落幕」,確實可惜了。當然這個時候不少人可能也會聯想到我國的天眼問題。

我國「天眼」的未來會怎麼樣?

對於我國來說,這是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可以說在修建的時候已經花費了較大的成本,那麼在未來也不可能就這樣像美國天眼一樣就等待它出現問題。同時我國的天眼在投入使用之後,已經在開展多個科學項目。

探索運用肯定是會持續下去的,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我國天眼的未來,既然修建了,並且比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更加強,那麼世界各國可能也會來我國開展科學工作。

所以中國的天眼很明顯會取代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的地位。成為世界一個科學研究中心,本身來說我國也在針對天眼開展各項更加深入的工作,希望能夠在科學探索的這些方面有所突破,那麼它的利用價值也會被持續下去,也不會成為美國天眼如今面臨的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等問題,這個就放心吧,沒有這方面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介紹下我國天眼要進行的一些項目。

我國天眼主要的探索在哪些方面?

我國天眼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脈衝星」的搜尋,因為脈衝星在太空的作用非常大,脈衝星會不斷地發出脈衝信號,而這種信號非常穩定。在我們找到以後。

就可以應用於深空探測、星際旅行,可以起到導航作用,所以這是我國天眼開展搜尋探索的第一步。這為未來的科學打定了基礎,以後確定了它們,在太空的其他領域探索也成為了一個「自然導航」,不會迷路,這就是其中得以結果探索方向。

還有個大家比較熱議的探索領域,那就進行地外文明的搜尋,如今科學界還沒有真正的發現任何地外文明,雖然都懷疑有,但是始終不知道在哪裡,而我國的天眼能夠將深空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搜尋各種信號,那麼如果地外文明存在,就非常容易找到它,就是不知道我國確切開啟太空探索的時間是多久,所以我們還是挺期待的。

當然綜合情況來說,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雖然成為了一個基本被廢棄的天眼,但是最終還會不會啟用,重新維護起來,暫時也不清楚,畢竟這可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我國的天眼大家完全可以方向,是沒有什麼可擔心,如今的科學探索項目已經是排隊了,世界很多國家可能也希望藉助我國的天眼進行發展,所以未來我國的天眼必定會開創一些「宇宙探索」的先例,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最近看到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射電望遠鏡,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在中國天眼建立之前,世界上還有一個「天眼」,只不過這個「天眼」如今卻變得鏽跡斑斑,雜草叢生,猶如一個大型的垃圾場。對此有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曾經的「天眼」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曾經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中國的「天眼」是指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的天眼。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被南仁東先生規劃打造了。時至現如今已經成功投入使用3年多的時間了。雖說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也遭到了諸多的爭議,但是也不得不說中國天眼成功的幫助人類找到了近90顆的脈衝新星。然而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還記得中國天眼面世之前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嗎?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了。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成垃圾場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又名天眼。它是自1994年建設動工以來,直到2016年才正式投入運行。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遠超過世界第2大射電望遠鏡。不過風光的歲月都是短暫的,因為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被閒置多年時間了,如今再去看阿雷西博望遠鏡早就已經看不出曾經的輝煌,剩下的只是鏽跡斑斑的一口鐵鍋。之所以看起來像是鐵鍋的形式,乃是因為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更遙遠的太空信號。相比較阿雷西博望遠鏡而言,中國天眼能夠捕捉到更遙遠的信號。
  • 曾經的世界最大「天眼」,如今成了生鏽的廢鐵,淪落成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中國科學家耗時二十幾年才建造出來的一個產物,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射電望遠鏡。那中國天眼對於宇宙裡的奧秘也是無限探尋的,這也是對中國的航天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前任世界最大的天眼,又是為什麼會被「打敗」了呢?
  • 當別人「天眼」廢棄如垃圾場時,我們為何咬牙也要建起來?
    曾經很長時間,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天文射電望遠鏡,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直徑305米(後擴建到350米),1963年完成主體建設,1974年完工擴建工程射電望遠鏡擴建完成後,天文學家們為了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向25000光年外的M13星團發送一串二進位信息!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垃圾場」,我國天眼會怎樣?
    人類探索宇宙離不開天文望遠鏡,在2016年前,全球僅僅只有一個天眼,那便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天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我國天眼承擔著全世界探索宇宙的厚望,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漸漸淡忘,如今這個天眼已經完全沉沒在也沒有當年的盛世了。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望遠鏡的種類五花八門,它們的功能也大不相同,有一些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太空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射電望遠鏡等。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望遠鏡的種類五花八門,它們的功能也大不相同,有一些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太空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射電望遠鏡等。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什麼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相信很多朋友是被這個標題帶進來的,天眼怎麼會變成垃圾場?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貴州大水凼的FAST天眼望遠鏡,而是曾經世界第一口徑的天眼望遠鏡,它有過無限輝煌的過去:向外星人發射無線電信號,證明了引力波存在,發現水星上有水,測量行星準確距離等等!
  • 曾經的「世界天眼」如今變成垃圾場,雜草叢生,究竟經歷了什麼?
    比如天文望遠鏡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有這麼一個大型的探測儀器,它在曾經那個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時代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當時被稱為「世界天眼」,它的名氣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參觀,無論是科學家的探索,還是演員們的拍攝靈感
  • 當初的美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像個「廢棄垃圾場」?
    在2016年之前,被稱為世界之天眼的當之無愧屬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它的口徑305米,也建造在喀斯特地貌上,這樣可以大大地減少工程量及經費。有人說了:人類為何要建造那麼大的望遠鏡?對於望遠鏡來說,想要看得清楚看到更小的物體,那得靠望遠鏡的解析度,想要看到更微弱的光,接收到更微弱的信息,那得靠望遠鏡的靈敏度,總之解析度、靈敏度越高越好,這意味著可以看到更遙遠的世界
  • 當初的美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像個「廢棄垃圾場」?
    在2016年之前,被稱為世界之天眼的當之無愧屬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它的口徑305米,也建造在喀斯特地貌上,這樣可以大大地減少工程量及經費。有人說了:人類為何要建造那麼大的望遠鏡?拿它能來做些什麼成績?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如果我們一直不向前走的話,那被淘汰的就是自己。沒辦法,不管是什麼,只要沒有創新力,那一定走不遠。我國的「天眼」不僅在國內有名,它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說研究者真的很厲害,它是世界上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老大,出世的那天,震驚了世人。
  • 地球上曾經最大「天眼」,如今變成了「垃圾場」,它經歷了什麼?
    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天眼」觀測宇宙變化,2016年後我國成功建造天眼,天眼的問世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宇宙,目前中國「天眼」仍然飽受大家爭議,自從中國天眼後代替了美國原本天眼,成為了探索宇宙的「功勞者」,現如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變成了一個廢棄「垃圾場」,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曾經世界第一望遠天眼,現在已生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
    太空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很多熱愛天文的學者為了探索太空宇宙,不少痴迷於天文望遠鏡,我們除了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甚至還有「天眼」的美譽的大型望遠鏡。自古以來,人們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過,科學家們也製作了天文望遠鏡來實現對太空的觀察,但這還不足以滿足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其中,科學家們建造了一臺巨大的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的「天眼」生鏽,現在卻成為最大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