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但是在中國天眼備受熱議的時候,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命運也感覺到很「失望」,這個天眼已經徹底沉默了。再也不是當年聞名世界的天眼了。
在這裡面的原因大家應該也知道,那就是它的設備出現「老化」,維修基金也缺乏,必然會失去「受寵」的地位,所以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變成什麼樣子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置信。
在2016年的時候,隨著我國天眼的建成,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在當時就可能面臨要關閉的命運,因為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所以一度被報導出這座曾經世界第一的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並且如今基本上在科學界已經銷聲匿跡了,這可以說真的是一個重大的「損失」,建設天眼的時候用盡了技術,如今卻被廢棄了,沒有持續維護下去。
當然本身來說,在這個天眼被建成之後,獲得的成就還是不少,雖然該天眼的口徑只有305米(後擴建為350米),但是靈敏度高、分辨本領強、覆蓋天區廣、跟蹤靈活方便,也可以堪稱望遠鏡中的精品。所以就這樣廢棄了肯定是有點可惜的,如果人類能夠再次維護起來,比重新修建一個「新的天眼」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美國的天眼在這種狀態下「落幕」,確實可惜了。當然這個時候不少人可能也會聯想到我國的天眼問題。
對於我國來說,這是我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可以說在修建的時候已經花費了較大的成本,那麼在未來也不可能就這樣像美國天眼一樣就等待它出現問題。同時我國的天眼在投入使用之後,已經在開展多個科學項目。
探索運用肯定是會持續下去的,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我國天眼的未來,既然修建了,並且比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更加強,那麼世界各國可能也會來我國開展科學工作。
所以中國的天眼很明顯會取代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的地位。成為世界一個科學研究中心,本身來說我國也在針對天眼開展各項更加深入的工作,希望能夠在科學探索的這些方面有所突破,那麼它的利用價值也會被持續下去,也不會成為美國天眼如今面臨的年久失修,缺少維護經費等問題,這個就放心吧,沒有這方面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介紹下我國天眼要進行的一些項目。
我國天眼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脈衝星」的搜尋,因為脈衝星在太空的作用非常大,脈衝星會不斷地發出脈衝信號,而這種信號非常穩定。在我們找到以後。
就可以應用於深空探測、星際旅行,可以起到導航作用,所以這是我國天眼開展搜尋探索的第一步。這為未來的科學打定了基礎,以後確定了它們,在太空的其他領域探索也成為了一個「自然導航」,不會迷路,這就是其中得以結果探索方向。
還有個大家比較熱議的探索領域,那就進行地外文明的搜尋,如今科學界還沒有真正的發現任何地外文明,雖然都懷疑有,但是始終不知道在哪裡,而我國的天眼能夠將深空通訊能力延伸至太陽系外緣行星,搜尋各種信號,那麼如果地外文明存在,就非常容易找到它,就是不知道我國確切開啟太空探索的時間是多久,所以我們還是挺期待的。
當然綜合情況來說,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雖然成為了一個基本被廢棄的天眼,但是最終還會不會啟用,重新維護起來,暫時也不清楚,畢竟這可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我國的天眼大家完全可以方向,是沒有什麼可擔心,如今的科學探索項目已經是排隊了,世界很多國家可能也希望藉助我國的天眼進行發展,所以未來我國的天眼必定會開創一些「宇宙探索」的先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