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

2020-08-13 小虎侃風雲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長滿了鏽,宛如垃圾場

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如果我們一直不向前走的話,那被淘汰的就是自己。沒辦法,不管是什麼,只要沒有創新力,那一定走不遠。我國的「天眼」不僅在國內有名,它在國際上也是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說研究者真的很厲害,它是世界上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的老大,出世的那天,震驚了世人。

 

而曾經的霸主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只能屈居第二,曾經的它也像現在我國的「天眼」這麼有名,但那已經是過去。其實它給了美國很大的方便,做成了很多事情,想不到吧,因為阿雷西博,美國科學家間接承認了引力波的存在,這是一個對科學世界極大推動的證明。泰勒和赫爾斯也因為這個發現站在了諾貝爾的舞臺上,成為了物理屆的名人。

 

不過畢竟是幾十年前的設計,阿雷西博有很多缺陷,比如它轉動天線並不能讓它進行追蹤,所以它慢慢就被淘汰。四年前美國一大批知名人士希望政府能夠對其閉環,如果它的運行狀態一旦改變,當地的環境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不少人希望他能夠關閉。後來,為了多方面的發展,它被關閉了,現在你去看的話,它已經是一個垃圾場,沒有人維修的情況下,它「劣跡斑斑」,你能夠想到它曾經的輝煌嗎?

 

看看現在阿雷西博的待遇,一個慘字都不能形容。它已經沒有了使用價值,所以沒有任何一個機構願意出現維修它,更有人直接說出了把它當做廢鐵一樣賣了。這樣的聲音真的很唏噓,要知道阿雷西博當年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如果落得這樣的下場,你們覺得合適嗎?大家有沒有去看過天眼?如果有機會你會去看看嗎?畢竟它是咱中國人的驕傲不是?

 


相關焦點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最近看到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綜合以上各項因素之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技術比較落後,成績一般般,再加上維護費比較高,所以美國沒有必要花大量的資金去維護這樣一個射電望遠鏡,所以乾脆就直接放棄了。曾經的它收穫了無數的讚美與欽慕,現如今卻陷入無人問津的狀態。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外太空,為此研究建造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射電望遠鏡。探索外太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地球以外的事物,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然而時過境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世界第二大「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滿滿,像個廢棄垃圾場說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則一定要說到我國在2016年建成,並順利投入到運行當中的中國天眼了,中國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射電望遠鏡,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在中國天眼建立之前,世界上還有一個「天眼」,只不過這個「天眼」如今卻變得鏽跡斑斑,雜草叢生,猶如一個大型的垃圾場。對此有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曾經的「天眼」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的天眼。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被南仁東先生規劃打造了。時至現如今已經成功投入使用3年多的時間了。雖說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也遭到了諸多的爭議,但是也不得不說中國天眼成功的幫助人類找到了近90顆的脈衝新星。然而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還記得中國天眼面世之前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嗎?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了。
  • 曾是「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現卻是鏽跡斑斑,像一個巨型垃圾場
    比如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製造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曾經被人譽為世界天眼,但是這個望遠鏡現在的情況卻比較糟糕,如今其鏽跡斑斑,宛如一個巨大的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波多黎各地區,該望遠鏡直徑約有305米,可以觀測極其遙遠的外太空。
  • 曾經"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卻生滿鏽,這不是湯鍋嗎?
    四年前,隨著我國建成的同類型的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成為了世界之最,被稱之為我國的&34;。這是我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世界之最。在我國「天眼」望遠鏡建成後,曾經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卻逐漸被遺忘。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 當初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什麼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相信很多朋友是被這個標題帶進來的,天眼怎麼會變成垃圾場?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貴州大水凼的FAST天眼望遠鏡,而是曾經世界第一口徑的天眼望遠鏡,它有過無限輝煌的過去:向外星人發射無線電信號,證明了引力波存在,發現水星上有水,測量行星準確距離等等!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說起望遠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畢竟很多朋友都看到過望遠鏡,也知道望遠鏡的一些基本原理。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望遠鏡的種類五花八門,它們的功能也大不相同,有一些望遠鏡是光學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太空望遠鏡,有一些望遠鏡是射電望遠鏡等。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外太空,為此研究建造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射電望遠鏡。探索外太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地球以外的事物,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
  • 這臺射電望遠鏡曾是最大「天眼」,如今卻生滿鏽,像個垃圾場
    說起望遠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畢竟很多朋友都看到過望遠鏡,也知道望遠鏡的一些基本原理。曾經,限於肉眼視野範圍的原因,我們看不到遠處的景象,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出現,讓我們的視野擴大到宇宙深處。雖然一般的光學望遠鏡可以讓我們的視野看到更遠,但是看不到這些不可見光的信號,所以射電望遠鏡等其他功能的望遠鏡應運而生。曾經最大的「天眼」像個垃圾場射電望遠鏡,顧名思義,其實就是用來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的射電波的觀測設備,可以測量來自天體的射電強度、頻譜及偏振等基本參數。從射電望遠鏡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追溯到1931年。
  • 曾經的「天眼」,如今鏽跡斑斑,像個大垃圾場
    中國的「天眼」是指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 曾經的世界最大「天眼」,如今成了生鏽的廢鐵,淪落成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中國科學家耗時二十幾年才建造出來的一個產物,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射電望遠鏡。那中國天眼對於宇宙裡的奧秘也是無限探尋的,這也是對中國的航天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前任世界最大的天眼,又是為什麼會被「打敗」了呢?
  •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文/行走天涯 中國天眼前一任天眼,如今已成廢舊垃圾場,或是中國天眼未來? 我國天眼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能發現到外星生命的天文望遠設備。這是在2016年的時候首次面世,如今已經找到了數十顆的脈衝新星。
  • 曾經的「世界天眼」如今變成垃圾場,雜草叢生,究竟經歷了什麼?
    ,帶給人們帶來了很多關於宇宙的知識與圖片,它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又稱為阿雷西博天文臺。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當時被稱為「世界天眼」,它的名氣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參觀,無論是科學家的探索,還是演員們的拍攝靈感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成垃圾場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又名天眼。它是自1994年建設動工以來,直到2016年才正式投入運行。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遠超過世界第2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達到了350米,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被人類寄予了厚望,和中國天眼一樣,都發現到了很多顆的脈衝新星以及類地行星。相比較光學望遠鏡而言,顯然射電望遠鏡能夠捕捉到太空中更多微弱的信號。即便這些信號並不能等同於地外文明發射到地球上的信號,但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可探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