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博望遠鏡這個名詞大家一定都十分陌生,但如果提到「天眼」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中國貴州在2016年建成的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但實際上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在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而他們統一使用的,都是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這是一種人類設計出來的特殊的天線以及無線電的接收器。用於接收來自天空中的無線電波。
普通的光學望遠鏡是傳統的天文學中光學的主要研究觀測儀器,研究的是來自天體頻譜的光波。而射電望遠鏡則是研究射電天文學的主要觀測儀器,主要是是用於研究天體發射中電磁頻譜的射頻。
射電望遠鏡較之傳統的光學望遠鏡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好處,就是它在觀測過程之中不會受到各種外因的幹擾。它可以直接穿透雲層進行觀測,可以令人類更好的研究太空之中的秘密。
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花費了2.6億美元研究出來的,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觀測地外行星。在這座望遠鏡建成之後,阿雷西博天文颱風靡一時,成為了全球第一。口徑超過了300米,佔地面積多達7300平方米。
他不僅有4臺發射機,且其在有著觀測作用的同時還可以作為發射天線使用。他執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像太空中距離地球有2.5光年的球狀星雲發射了一個與地球有關的信號,其中以10進位的方式發射了地球的具體坐標。
還有地球人類的具體長相以及人類的DNA結構,幾乎是全盤暴露了地球。雖說這一行為被大部分科學家所反對,但當時的美國依舊這樣幹了。他們之執意要尋找外星生命的蹤跡,關於這個,我們只能祈禱那個星雲並沒有任何生命蹤跡。
而在這之後,有幾千位科學家都使用了它。並且迎來了無數的參觀者,其中好萊塢對其特別青睞。電影製片人們以及明星們都數次光顧這裡,並借用他拍攝了許多不同題材的電影。
而這個天文臺最出名的事跡,就是在1991年天文學家利用這個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太陽系外的行星系統,就是毫秒脈衝星PSR125712。這對於人類在太陽系空間外的搜索是一次極為重要的突破。甚至因為此,發展出了一門特別的天文學科——雷達天文學科。
可以說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建立,為世界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這一點誰也不能夠否認,但是科技不是停滯不前的。科技的發展總是日新月異,這臺望遠鏡的缺點就是它為一臺固定的望遠鏡。
不能轉動,只能夠通過改變天線饋源位置的方式來掃描,且觀測點僅是空中的一個帶狀區域,具有局限性。而隨著中國在2016年建成了比其更大的望遠鏡「FAST」。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這座曾經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命運多舛。
如今的這臺望遠鏡已經是年久失修,且缺乏維護經費。即將被關閉,2020的8月21日還有一條新聞播出。這臺望遠鏡的輔助鋼纜因失修而斷裂,已經「瞎」掉。而通過圖片我們也可以看到,它鏽跡斑斑,就像是一個大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