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6億,曾經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了垃圾場

2020-12-06 小凡跟你品

今天我們說說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它正式的名稱是:阿雷西博天文臺,於1963年創建,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直徑長305米,後來擴建到350米,佔地8萬平方米,由38778塊專門設計的鋁板組成。配有四臺雷達發射機,主要用於天文觀測和大氣研究,耗費了2.6個億建成。

曾經一問世就備受矚目轟動全球,在我國貴州天眼的問世之前,一直穩坐世界最大「天眼」寶座。

本來以為它會發揮價值,為人類去探索更多宇宙的奧秘,卻在後來逐漸被淘汰。因為這臺機器體型龐大,每次維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美國航天局覺得它是累贅,就對其置之不理了。

從此以後,這臺世界最大天眼無人管理,然後年久失修鏽跡斑斑宛如一個廢棄的垃圾站,旁邊更是雜草叢生一片狼藉。

阿雷西博望遠鏡,屬於被浪費的高科技產品,雖然投資了兩個多億,卻沒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在優勝劣汰中被淘汰了也實屬正常。

只是如今的下場實在是顯得太悽慘。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曾耗費2.6億元打造,如今卻成了垃圾場
    導語:耗費2.6億元!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人類天生就對神秘的星海有著無盡憧憬,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穹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到了現在人們對於星空的探索更被世界各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耗費了2.6億建造,一個影響一個時代的「天眼」,現在卻變成了垃圾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是位於美國的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為了觀測星空天體和科學探測,接受天外信息,並與外星智慧生物取得聯繫,在1963年美國建造了該望遠鏡,總共耗費2.6億之多,期間經過兩次改建,再度提升了性能。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垃圾場」,我國天眼會怎樣?
    人類探索宇宙離不開天文望遠鏡,在2016年前,全球僅僅只有一個天眼,那便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天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我國天眼承擔著全世界探索宇宙的厚望,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漸漸淡忘,如今這個天眼已經完全沉沒在也沒有當年的盛世了。
  • 地球上曾經最大「天眼」,如今變成了「垃圾場」,它經歷了什麼?
    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天眼」觀測宇宙變化,2016年後我國成功建造天眼,天眼的問世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宇宙,目前中國「天眼」仍然飽受大家爭議,自從中國天眼後代替了美國原本天眼,成為了探索宇宙的「功勞者」,現如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變成了一個廢棄「垃圾場」,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耗資2.6億,曾是全球最大「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秒懂新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
  • 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 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
    文/行走天涯曾斥資2.6億,成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卻變成廢棄垃圾場?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的天眼。早在1994年,就已經開始被南仁東先生規劃打造了。時至現如今已經成功投入使用3年多的時間了。雖說中國天眼自投入運營以來也遭到了諸多的爭議,但是也不得不說中國天眼成功的幫助人類找到了近90顆的脈衝新星。然而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呢?還記得中國天眼面世之前的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嗎?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了。
  • 耗資2.6億,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背後真相讓人無可奈何。美國建造出全球最大「天眼」通過各國的發展,目前著名的幾個射電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還有中國等地,其中美國走在世界前列,於1974年建設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該射電望遠鏡在1972年到1974年曆經了兩次改造,耗資2.6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讓人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力。
  • 耗費2.6億元!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
    人類天生就對神秘的星空有著無盡憧憬,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穹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到了現在人們對於星空的探索更被世界各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人們不相信偌大的宇宙就只有地球一個孤零零的生命行星,堅定的認為宇宙中還存在智慧生物,為此建立了觀測星體的巨大天文設施,也就是天文望遠鏡。可是你知道嗎?
  • 投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除了發現脈衝星,它有什麼作用?
    中國天眼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當然比美國天眼是大了很多,是一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天眼工程投資約6.67億人民幣,所以是超過了6億。從價值上來說,中國天眼投資是值得的,畢竟開展的科學實驗是非常多的,很多人這個時候就在疑問了,投資上億到底中國天眼發現了什麼,現在如何了?
  • 曾經的世界最大「天眼」,如今成了生鏽的廢鐵,淪落成垃圾場
    中國天眼是中國科學家耗時二十幾年才建造出來的一個產物,中國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射電望遠鏡。那中國天眼對於宇宙裡的奧秘也是無限探尋的,這也是對中國的航天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那麼前任世界最大的天眼,又是為什麼會被「打敗」了呢?
  • 曾經震驚全球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
    曾經震驚全球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如今說道天眼,很多人就會想到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就在我們的山脈深處,儘管施工過程存在爭議,甚至幾乎已經放棄,但施工結束後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仍在繼續。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花2.6億美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雜草叢生
    阿雷西博望遠鏡這個名詞大家一定都十分陌生,但如果提到「天眼」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提到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中國貴州在2016年建成的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但實際上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眼在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而他們統一使用的,都是單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這是一種人類設計出來的特殊的天線以及無線電的接收器。用於接收來自天空中的無線電波。普通的光學望遠鏡是傳統的天文學中光學的主要研究觀測儀器,研究的是來自天體頻譜的光波。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耗費2.6億,現卻雜草叢生面臨荒廢 ​
    其實有些東西,你看起來覺得是垃圾,但是它曾經也有著很多的特殊意義,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見證科學發展的證據。但是你要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了建造它,美國耗資高達2.6億。但是沒有人想到,現在的它已經變得雜草叢生面臨荒廢。
  • 全球第一「天眼」,耗資2.6億建成,如今卻鏽跡斑斑垃圾遍地
    直到後來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後,望遠鏡才成了探索天空的鑰匙。 和飛行器一樣,隨著我們對天空的野心,望遠鏡也在不斷發展。直到如今,普通的光學望遠鏡早已無法滿足人類的視野,繼而轉向了更加先進高端的射電望遠鏡。 和光學望遠鏡的原理完全不同,射電望遠鏡一塊鏡片也沒有。
  • 在中國天眼之前,它曾是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如今淪為垃圾場!
    即使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世界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就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直徑達到了305米,在上個世紀60年代建成。是當時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建成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驚嘆。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 曾花巨資建造的全球最大天眼,現咋成了垃圾場?背後實情讓人感嘆
    二戰之後這一點不管是在社會主義陣營還是資本主義世界都體現的淋漓盡致。世界各大強國對於太空的探索日益加強,美國和蘇聯最先進入研究和試驗,但礙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始終沒有取得絕對優勢。在這種條件下我國設計建造出了蜚聲中外的「天眼」,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但是美國在這方面似乎遲遲沒有動靜,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美國早在很多年前就製造過巨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時花費近3億美元,號稱世界最大的天望遠鏡。不過這個龐大的建築命運卻相當的「坎坷」。
  • 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何如今卻像個「廢棄垃圾場」?
    作者:文/虞子期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之前,全球僅一個「天眼」存在,那就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功晉級為了世界級的天眼,這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眼
  • 曾經世界第一望遠天眼,現在已生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熟知探索,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探索的事件,探索世界,探索宇宙,探索奇聞異事,盡在熟知探索,感謝您的收看!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目光也穿越大氣層,奔向外層空間。太空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很多熱愛天文的學者為了探索太空宇宙,不少痴迷於天文望遠鏡,我們除了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甚至還有「天眼」的美譽的大型望遠鏡。自古以來,人們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過,科學家們也製作了天文望遠鏡來實現對太空的觀察,但這還不足以滿足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其中,科學家們建造了一臺巨大的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的「天眼」生鏽,現在卻成為最大的垃圾堆。
  • 口徑350米,它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成垃圾場
    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又名天眼。它是自1994年建設動工以來,直到2016年才正式投入運行。天眼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遠超過世界第2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達到了350米,在中國天眼出現之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被人類寄予了厚望,和中國天眼一樣,都發現到了很多顆的脈衝新星以及類地行星。相比較光學望遠鏡而言,顯然射電望遠鏡能夠捕捉到太空中更多微弱的信號。即便這些信號並不能等同於地外文明發射到地球上的信號,但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可探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