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花巨資建造的全球最大天眼,現咋成了垃圾場?背後實情讓人感嘆

2021-01-13 騰訊網

引言

《馬克思述論》:「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二戰之後這一點不管是在社會主義陣營還是資本主義世界都體現的淋漓盡致。世界各大強國對於太空的探索日益加強,美國和蘇聯最先進入研究和試驗,但礙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始終沒有取得絕對優勢。

01

進入新世紀,原本和美國抗衡的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大國迅速崛起,伴隨著技術上的進步,我國對太空的探索在近幾年突飛猛進,這給了美國不小壓力。經常關注國際新聞的朋友應該能發現一個現象,我國一旦在太空探索的某一領域取得進展,美國方面就會制定出相應計劃並付諸實施。

▲我國的「天眼」

眾所周知,想制定任何太空探索計劃,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足夠先進和精確的天文望遠鏡,這幾乎是一切的基礎。在這種條件下我國設計建造出了蜚聲中外的「天眼」,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但是美國在這方面似乎遲遲沒有動靜,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美國早在很多年前就製造過巨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時花費近3億美元,號稱世界最大的天望遠鏡。不過這個龐大的建築命運卻相當的「坎坷」。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遠景

美國的這座天文望遠鏡設計於上世紀的60年代,並且在70年代進行過兩次改造,當時它在技術層面確實相當領先,是全球範圍內唯一能將人類視角帶向太陽系之外宇宙的天文望遠鏡。一經建成無數科研人員蜂擁而至,這應是它最為輝煌的時刻。

02

伴隨著我國「天眼」的建成,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的「頭銜」早已易主,和我國「天眼」的美麗和神秘相比,如今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卻像極了「垃圾場」。這倒不是說真的荒廢成為了垃圾回收場,而是它周遭的環境極其髒亂,名聲早已大不如前。作為頂級的天文望遠鏡,為何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呢?造成這種現象的背後真相又是什麼呢?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內部場景拍攝

雖然它現在還保有世界第二大天文望遠鏡的地位,但由於建成年代久遠,在技術和實用方面逐漸與當代科學漸行漸遠,可畢竟是花費重金打造,當然不能說丟棄就丟棄。用起來不順手,還要承擔巨大的維護保養費用,丟了又不忍心,如此這般就顯得很「雞肋」。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在科學層面。

▲想像中的外星球畫面

美國曾提議對天文望遠鏡進行改造,但遭到很多知名科學家反對,因為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早已證明宇宙中不只地球存在生命體,而先進的天文望遠鏡極易暴露地球坐標。這並非無中生有,著名科學家霍金就不止一次呼籲,不要試圖去發現或者接近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人類發展至今尚不具備應對條件,一旦觸及外星文明很有可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03

2017年時這座天文望遠鏡被曝出遭到颶風破壞,可後續並無多少人關注,美國方面也只是簡單說修復完畢。有一部分天文愛好者質疑修復速度的真實性,猜測它有可能被美國放棄,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全球對太空的探索》記載:在1974年11月,美國曾經嘗試性的對距離地球2萬光年外的M13星系發送一條信息。

▲英國的麥田怪圈航拍

這條時常3分鐘的無線電波根據科學家計算來回反射的時間超過5萬光年,但是結果卻大吃一驚,27年後地球收到了疑似外星系的「回復」,2001年在英國一個小鎮的郊外麥田中出現了很多奇怪的怪圈,科學家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些圖案像極了當年阿雷西博無線電波的組成編碼。雖然在對比後發現兩者有一些地方存在出入,但是這種相似的圖案絕不是巧合而已,而這種怪圈就是至今不能科學解釋的世界奇觀「麥田怪圈」。

結語

在這些消息被慢慢揭露之後,不少學者認為,憑藉美國的實力不會造不起新的天文望遠鏡,更不可能為一座望遠鏡的維護而發愁,之所以不去大量的曝光其消息甚至是讓它的周圍變得髒亂,這都是混淆視聽的「障眼法」,其目的是為了保護這座為美國太空探索立下赫赫戰功的天文望遠鏡。當然這一切目前還沒有得到任何官方的肯定,也是科學界的猜測。

參考資料:

《全球對太空的探索》

《馬克思述論》

相關焦點

  • 曾斥巨資造的全球最大天眼,如今為何成垃圾場?背後真相不可思議
    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建立了「天眼」。可在我國的「天眼」之前,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卻是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初耗資2.6億,建成後震驚全球,可如今為何淪落到像是垃圾場一樣?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建於上個世紀60年代,在1972年到1974年又歷經兩年多的改造,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是第一次將人類的視角延展到太陽系之外的世界。在當時一經落成,蜂擁而至來此使用它的科學家足足有數千位,徹底奠定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享譽全球的盛名。
  • 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我們都知道望遠鏡是人類觀測宇宙的重要方式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望遠鏡已經越來越先進了,而中國的「天眼」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淪落成大型垃圾場!
  • 耗資2.6億,曾是全球最大「天眼」,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秒懂新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垃圾場」,我國天眼會怎樣?
    人類探索宇宙離不開天文望遠鏡,在2016年前,全球僅僅只有一個天眼,那便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天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我國天眼承擔著全世界探索宇宙的厚望,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漸漸淡忘,如今這個天眼已經完全沉沒在也沒有當年的盛世了。
  • 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曾耗費2.6億元打造,如今卻成了垃圾場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人類天生就對神秘的星海有著無盡憧憬,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穹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到了現在人們對於星空的探索更被世界各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人們不相信偌大的宇宙就只有地球一個孤零零的生命行星,堅定的認為宇宙中還存在智慧生物,為此建立了觀測星體的巨大天文設施,也就是天文望遠鏡。可是你知道嗎?
  • 地球上曾經最大「天眼」,如今變成了「垃圾場」,它經歷了什麼?
    人類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天眼」觀測宇宙變化,2016年後我國成功建造天眼,天眼的問世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宇宙,目前中國「天眼」仍然飽受大家爭議,自從中國天眼後代替了美國原本天眼,成為了探索宇宙的「功勞者」,現如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變成了一個廢棄「垃圾場」,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 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花20億建造,如今為何成了一堆廢鐵?
    在各種科幻類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關於天眼的描述。顧名思義,天眼就是一雙可以窺探天空的眼睛。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上,天眼也發揮了十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俗點來說,天眼就是望遠鏡的一種。20世紀的時候射電望遠鏡是天文界最常食用的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可以用來觀測來自天體的射電波。
  • 曾是「世界天眼」的射電望遠鏡,如今卻鏽跡斑斑,宛如巨型垃圾場!
    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外太空,為此研究建造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射電望遠鏡。探索外太空,不僅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人類了解地球以外的事物,對全人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創造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被譽為「世界天眼」。
  • 耗資7億元,曾是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如今成了垃圾場!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天文學家希望可以建造出口徑足夠大的射電望遠鏡,以接收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無線電波。在1963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主導建設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達到了305米,成為當時的世界之最。直到2016年,口徑達到500米的「中國天眼(FAST)」建成之後,最大單口徑望遠鏡的紀錄才被打破。
  • 曾是全球最大「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無人打理寸草不生!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天眼」。天眼是射電望遠鏡的別稱,射電望遠鏡是用來研究和觀測來自遙遠天體的射電波的一種望遠鏡,是人類對於天文望遠鏡來說的一種進化。它接收的是比較短的電磁波,這類電磁波不會受到天氣等的影響,不受星際和小行星帶的影響,可以全天候工作,大大擴展了人類對宇宙空間的觀測範圍。
  • 投資2.6億,曾經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了垃圾場
    今天我們說說曾經世界最大的「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它正式的名稱是:阿雷西博天文臺,於1963年創建,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直徑長305米,後來擴建到350米,佔地8萬平方米,由38778塊專門設計的鋁板組成。
  • 耗資2.6億,曾是世界第一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成超大垃圾場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停止,望遠鏡的出現給了人們眺望遠方的機會,美國曾耗資2.6億建造全球最大「望遠鏡」,但如今卻雜草重生淪落成垃圾場,背後真相讓人無可奈何。美國建造出全球最大「天眼」通過各國的發展,目前著名的幾個射電望遠鏡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還有中國等地,其中美國走在世界前列,於1974年建設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該射電望遠鏡在1972年到1974年曆經了兩次改造,耗資2.6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讓人們第一次看到太陽系以外的世界,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力。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耗費2.6億,現卻雜草叢生面臨荒廢 ​
    其實有些東西,你看起來覺得是垃圾,但是它曾經也有著很多的特殊意義,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見證科學發展的證據。但是你要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天眼」,為了建造它,美國耗資高達2.6億。但是沒有人想到,現在的它已經變得雜草叢生面臨荒廢。
  • 中國為何要建造一個巨大「天眼」?俄羅斯人:做得好,中國人
    從外觀上看,它看起來像一塊巨大的盤子,也因為奇特的外形被譽為「天眼」。雖然中國天眼2016建成,但是依舊讓全球為之感嘆。日前,俄羅斯觀察人士撰文《為什麼中國要建造一個巨大的「天眼」?》向俄羅斯人介紹中國這項超級工程。 據俄羅斯媒體5月19日報導,在位於中國貴州省的一個縣,有一個奇怪的工程設施。它是巨大的銀色球形結構,周圍有六個支撐設施。
  •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元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
    全球第一的「天眼」,花2.6億建成,如今鏽跡斑斑宛如垃圾場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發現任何一個工業化的文明。但是,人們普遍猜測,銀河系的其他恆星系中存在著某些帶有智能生命的行星。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就銀河系中某個地方存在著生命的可能性進行了認真嚴肅的思考與研究。
  • 曾經震驚全球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
    曾經震驚全球的「天眼」,如今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什麼?如今說道天眼,很多人就會想到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就在我們的山脈深處,儘管施工過程存在爭議,甚至幾乎已經放棄,但施工結束後給我們帶來的好消息仍在繼續。
  • 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共花費2.6億,如今卻雜草叢生面臨荒廢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可能是很多都人沒有聽說過的一個生澀的名詞,因為人們並不是很關注天文方面的知識,但是這個望遠鏡曾經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雖然現在已經被位於我國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給取代了,但是它曾經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眼」,建造它就花了美國2.6億,但是隨著科學發展更迭,這裡已經荒無人煙雜草叢生了,甚至面臨著荒廢。
  • 曾是全球「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一看,雜草叢生鏽跡斑斑
    話題討論:曾是全球有名「天眼」,花2.6億修建,如今一看,雜草叢生鏽跡斑斑而在國際的天文學領域上有曾被一度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而追溯到源頭,還是因為勘測到的很少,也就是望遠鏡的觀測能力不夠強大,無法獲得更加直觀與更為詳細的信息進行研究,而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臺射電望遠鏡德國埃費爾斯貝格和美國格林班克的也才僅僅不過100米的口徑大小,根本不夠觀測進行研究的。
  •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
    曾是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如今被我國天眼趕超,成了廢棄垃圾場很多人應該都用過望遠鏡,那麼你見過射電望遠鏡嗎,最大的有多大?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曾被重用的射電望遠鏡已經憔悴不堪,變成了一個廢棄的垃圾場。
  •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如今卻變成垃圾場
    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耗費了2.6億建造,一個影響一個時代的「天眼」,現在卻變成了垃圾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就是位於美國的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是世界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為了觀測星空天體和科學探測,接受天外信息,並與外星智慧生物取得聯繫,在1963年美國建造了該望遠鏡,總共耗費2.6億之多,期間經過兩次改建,再度提升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