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是我們國家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在我們500米口徑「天眼」出現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曾經最大的「天眼」,它的口徑達到305米,擴建後口徑達到350米。雖然現在第一大射電望遠鏡的寶座已易主,但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世界上還是排得很靠前的,畢竟它的口徑僅次於我們的「天眼」。
美國「天眼」鋼纜斷裂
有關注過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朋友,相信都知道在今年8月份,這臺第二大「天眼」出現了狀況,一根鋼纜斷裂,將望遠鏡盤砸出一個30米長的裂縫。隨後在今年11月6日,另一根鋼纜也斷裂了。第一次鋼纜斷裂可能是由於8月份遭遇到了熱帶風暴以賽亞斯的影響。說起來也確實是奇怪,這一臺射電望遠鏡已經建成幾十年,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都沒什麼問題,沒想到在熱帶風暴以賽亞斯來臨之際,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是熱帶風暴吹毀了它,但不排除這樣的原因。這或許也說明,這一臺射電望遠鏡已經很久了,這些部件都已經老化,急需升級換代了。
現在第二根鋼纜也斷裂了,將整個射電望遠鏡都置於危險之中。因為需要藉助這些鋼纜來支撐重達900噸的設備平臺,隨著鋼纜的斷裂,僅剩的其他鋼纜需要承受更大的力量。這讓本已經老化的部件不堪重負。現在工程師們需要馬上對其進行加固,不然這個重達900噸的平臺可能會掉落,最後砸毀整個射電望遠鏡。所以,現在這個第二大「天眼」可以說是處於倒塌的邊緣,誰也不知道其他的鋼纜什麼時候會斷?這也是工程師們所擔心的事情。雖然現在阿雷西博望遠鏡的情況不容樂觀,但是還沒倒塌,只是有這樣的風險。我們還是希望工程師們能夠儘快修復它吧,畢竟這一臺射電望遠鏡為我們人類認識宇宙做出了不少貢獻。
「天眼」可以看到什麼
可能有一些朋友感到奇怪,為什麼射電望遠鏡也叫「望遠鏡」,但是和我們常見的望遠鏡長相不同,看起來像一口大鍋呢?這個得從這些望遠鏡的功能來區分。
大家也知道,我們肉眼看到的景象只是可見光的世界,在不可見光的世界中,還有很多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景象。我們平常使用到的望遠鏡一般都是光學望遠鏡,即看到的只是可見光的景象,而那些射電望遠鏡就是專門「看」那些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世界的。
至於為什麼射電望遠鏡看起來像一口鍋,這也得從它們的功能說起。射電望遠鏡是用來觀測、研究來自宇宙深處天體的射電波,這些射電波我們肉眼看不見,也聽不見,但是在這些射電望遠鏡面前就會無處遁形。由於這些射電波出發地離我們非常遙遠,在來到地球時,這些射電波的強度都極為微弱,一般的設備是沒法接收到的。為了接收到這些微弱的信號,科學家就採用了拋物面作為反射鏡面,將這些射電波反射到一個收集平臺,然後將這些微弱的射電波集中起來收集,這樣的話,這些微弱的射電波就可以被我們接收到了。這也是射電望遠鏡口徑越大,接收能力越大的原因。
在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方面的4大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就是與射電望遠鏡有關,可以說,如果沒有射電望遠鏡,可能就沒這些發現。
由於這些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無線電波,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宇宙深處存在類似我們人類這樣的高級文明,只要「他們」也使用無線電進行通訊,就有可能會暴露在這些「天眼」的面前。由於這些射電望遠鏡一般只是用來被動接收射電波,而不是主動發射信號,所以我們不會因為建造射電望遠鏡而暴露地球。
不過,如果在宇宙深處有高級的外星文明也建立了類似非常強大的射電望遠鏡用來觀測宇宙,那我們人類的無線電通訊信號也有可能會暴露在他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