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1日,阿雷西博天文臺發生大規模倒塌,重達900噸的無線發射天線倒塌,墜入140米下方的碟形反射面中,導致反射面和天線全部損毀、斷裂。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阿雷西博天文臺落到今天的地步有三個原因。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30期
在11月的時候,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旗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就出現了鋼纜斷裂的情況,掉落到下方的碟形天線上,並且砸出一個大洞。這個事件引發了外界對阿雷西博天文臺命運的關注,該天文臺在1963年開始使用,直徑為305米,1974年發現第一個雙射電脈衝星,公轉周期僅為7.5小時。12月1日,阿雷西博天文臺發生大規模倒塌,重達900噸的無線發射天線倒塌,墜入140米下方的碟形反射面中,導致反射面和天線全部損毀、斷裂。
圖片解讀:阿雷西博天文臺嚴重受損
圖片解讀:阿雷西博天文臺重達900噸的無線發射天線倒塌
事件發生之後,阿雷西博天文臺基本上是徹底報廢了,最重要的兩個系統全部損毀,尤其是900噸的發射天線,是阿雷西博天文臺最核心的組件。該天線被三個塔狀支架支撐,分別位於碟形反射面的三個方向上,高度80至111米不等。在2017年颶風襲擊過後,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鋼纜就發生斷裂,導致430MHz設備掉落到反射面上,損壞了30塊反射面。
今年11月再次發生鋼纜斷裂,這是阿雷西博天文臺的致命傷,鋼纜砸到反射面上,形成30米長的破損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此時對阿雷西博天文臺進行了評估,認為可能需要爆破的形式拆除,但是還沒等拆除工程開始實施,阿雷西博天文臺就再次發生重大損壞事件,900噸無線發射天線倒塌,這下徹底歇菜報廢了。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阿雷西博天文臺的305米直徑碟面已經斷裂成兩半,900噸無線發射天線砸到反射面上,摔了個稀巴爛,全部摔壞。
圖片解讀:305米直徑碟面已經斷裂成兩半
圖片解讀:305米直徑碟面已經斷裂成兩半
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阿雷西博天文臺落到今天的地步有三個原因:第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沒有錢,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其運轉,這與美國國會撥款減少有關,不僅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經費減少,美國宇航局等科研機構的經費也捉襟見肘;第二,阿雷西博天文臺的任務使命逐漸縮水,目前承擔NASA小行星觀測任務、還有一些深空天體的觀測;第三,工作環境較為惡劣,80%的溼度環境讓這座天文臺的維護都格外小心,還要對抗颶風。
圖片解讀:經費不足還是主要原因
從以上幾點原因看,經費減少是最關鍵的因素,只要錢到位,什麼都不是問題。阿雷西博天文臺在過去6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最經典的莫過於在1974年向M13球狀星團發射地球坐標,希望那邊的外星指揮文明能夠發現我們。如果阿雷西博天文臺就此成為歷史,那麼美國的射電天文觀測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畢竟有設備觀測還能在需要的時候頂用一下。現在再建造一個新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已經不可能了,畢竟還是錢的問題。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