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經暴露地球文明,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終於要拆除了

2020-11-23 網易新聞

在劉慈欣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裡有一個場景,女科學家葉文潔使用紅岸基地的巨型天線通過太陽能量鏡面增益反射效應向宇宙發射了第一條人類文明的信息,從而開始了一個橫跨上百億年的鴻篇故事……而這個向宇宙發出人類文明信息廣播的場景卻是真實地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故事要從一座射電望遠鏡說起。

位于波多黎各島上阿雷西沃的阿雷西博天文臺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於1963年建造,為固定基座的球面反射射電望遠鏡,反射球面的直徑達305米,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並把這個紀錄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直到我國貴州的天眼FAST建成,才退居第二。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由一個305米口徑的球面反射器和一個有三座高塔通過18根鋼纜懸吊在球面反射鏡上空150米的接收器組成,接收器平臺重達900噸,平臺通過下方的一個可以旋轉的滑動軌道能實現接收器在一定範圍內移動,用以調整接收器到不同方向射電信號反射的焦點,實現一定角度範圍天區的高精度觀測,根據資料,其可觀測角約為40°。

跟我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不同,阿雷西博望遠鏡除了通過接收器實現高靈敏度的射電信號接收,它還配備了4個不同波段和不同發射功率的雷達發射器,發射頻率和發射功率分別為2380MHz(20TW)、430MHz(2.5TW)、47MHz(300MW)、8MHz(6MW)。這意味著它除了可以接收來自於宇宙的信號,還能向宇宙發射信號!

在文章開頭你已經知道了,它確實利用搭載的雷達發射器向宇宙發射過一段攜帶著人類文明信息的射電信號……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國科學家興起了一股尋找外星文明的熱潮,《三體》故事裡葉文潔所在的紅岸基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而在現實世界中,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一開始,科學家只是嘗試在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信號中尋找智慧文明的信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就曾被誤認為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後來證實這只是一種由於自轉軸與磁軸不重疊產生的周期性電磁信號。

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項現在看來有點瘋狂的嘗試被提出——向宇宙發送來自地球文明的信息。對於我們這些看過《三體》,知道黑暗森林法則的現代人看來,這個舉動足夠瘋狂,異常危險,但對於那時候的科學家來說,這是一項有趣的嘗試。而作為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自然承擔了這項偉大的任務。科學家根據阿雷西博望遠鏡所能覆蓋的天區,選擇了位於武仙座的球狀星團,在1974年11月16日向這個距離地球22200光年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段1679個二進位數字的無線電信息,史稱阿雷西博信息

阿雷西博信息由最容易被破譯的二進位碼組成,包含了二進位數字1-10、構成生命的5種基本元素的原子序數、人類DNA的基本結構、人類DNA的雙螺旋形狀、男人身高、形狀、世界總人口、太陽系太陽和九大行星、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相關信息。

下圖為原始信息正確解碼結果和信息對照。

假如有外星文明截獲了這段信息,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夠解讀出來,我猜有點懸……事實上這段信息裡包含了一些錯誤的信息,至少對於現在來說是錯誤的信息,比如核苷酸數量、人口總數、行星數量,還有一個就是當時測算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的距離為25000光年,現在的距離為22200光年……

也就是說,當年發送的阿雷西博信息現在已經傳播到46光年外,而要到達目的地M13球狀星團還需要22200年……

不過實際上,以阿雷西博望遠鏡雷達發射器所能產生的輻射功率,就別指望能在2萬光年外探測到了,那只是個神話……至於會不會中途被較近的文明截獲,嗯,說不準……反正我是不擔心的……

暴露人類文明當然不是阿雷西博望遠鏡幹的唯一大事,事實上在它近半個世紀的生命周期裡,成果斐然,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後來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項天文發現。

就在人類向M13發送阿雷西博信息的那一年,約瑟夫·泰勒和羅素·胡爾斯根據阿雷西博望遠鏡的觀測記錄發現了一個脈衝雙星系統,根據測算,它們的繞轉周期約為7.75小時,這意味著它們相距非常近。按照廣義相對論,這對雙脈衝星在繞轉過程中將輻射較強的引力波從而導致動能損失,這會使雙星軌道內移,並使繞轉周期縮短。泰勒在隨後近二十年通過阿雷西博望遠鏡對該脈衝雙星的持續觀測後,最終證明該脈衝雙星系統確實存在周期變化,並且變化結果與理論計算相符。

這一結果被認為間接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引力波存在!兩人因這一發現共同獲得了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雖然取得過輝煌的觀測成就,但歲月在阿雷西博望遠鏡身上留下了無可磨滅的痕跡,半個世紀的風吹日曬,阿雷西博望遠鏡垂垂老矣,今年發生了多次的鋼纜斷裂損毀反射盤面的情況,最近的一次鋼纜斷裂發生在11月9日,隨後負責管理阿雷西博天文臺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對望遠鏡的損壞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後,於2020年11月20日發推正式宣布放棄對其修復,並拆除高危部分結構。

一代世界最強射電天文臺正式退役,期待我國的天眼FAST再續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46年前暴露地球文明,曾經的世界「天眼」在拆除前,一夜倒塌
    曾是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在1963年開機運行時的直徑為305米,後來進一步擴建為350米。但如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卻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作為曾經的世界「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做出過一系列的重大發現,天文學家甚至用它來聯繫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 阿雷西博望遠鏡即將拆除,曾暴露地球文明!是怎麼一回事?
    在劉慈欣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裡有一個場景,女科學家葉文潔使用紅岸基地的巨型天線通過太陽能量鏡面增益反射效應向宇宙發射了第一條人類文明的信息,從而開始了一個橫跨上百億年的鴻篇故事……而這個向宇宙發出人類文明信息廣播的場景卻是真實地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故事要從一座射電望遠鏡說起。
  • 曾經暴露地球文明信息,工作57年的它終將被拆除
    其次就是聽到,這可以應用射電望遠鏡,接收宇宙中微弱的射電信號,分辨信號的來源。 例如人類發現的首顆脈衝星信號,當時就認為是地外智慧文明發射出來的,因為規律性太強,最後發現竟然是特殊的中子星。
  • 曾經暴露地球文明信息,工作57年的美國天眼「瞎」了
    上個世紀60年代,藉助於射電望遠鏡的發展,天文學屆有四大發現:類星體、脈衝星、宇宙背景微波輻射以及星際有機分子。在這個環境下,各個國家的大口徑射電望遠鏡也應運而生,阿雷西博就是其中之一,位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初建造直徑305米,後來經過擴建,一度都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直到我國的天眼建成並投入使用,阿雷西博只能居於第二。
  • 伴隨一聲巨響,曾經是世界第一的「天眼」射電望遠鏡轟然倒塌
    在鋼纜出現斷裂以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其進行了評估,在2020年11月19日才宣布要將其拆除,具體的拆除方案還沒確定,不過,現在已經不需要再考慮採用直升機拆除還是直接用炸藥炸毀它了。雖然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年久失修,靈敏度等方面也比不上我們的500米口徑「天眼」射電望遠鏡,但是原則上還可以繼續發揮餘熱。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作為美國最大口徑的望遠鏡,它的倒塌,將會導致美國地外觀測能力的下降。
  • 人類最強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真的會暴露地球坐標?
    中國建設的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自從投入使用以來,已經為人類的天文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天眼至今已經發現了90多顆脈衝星,但是天眼開放以後,也有人表示出了擔心,認為射電望遠鏡本身就會暴露地球的坐標,如果你了解黑暗森林法則,這就有可能讓外星文明發現並找到地球,並且對地球進行侵略。
  • 世界曾經最大射電望遠鏡突然坍塌!007《黃金眼》在此取景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3日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設在加勒比海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突然坍塌,結束運行57年的歷史。阿雷西博望遠鏡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過去也在這裡取景。
  • 曾經最大「天眼」已變垃圾場,向宇宙發出「電報」,會暴露地球嗎
    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現在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們國家的在我們國家「天眼」出現之前,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由於年代久遠,年久失修,美國這個「天眼」現在已經鏽跡斑斑,變成了垃圾場。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朝著距離我們地球大約25000光年遠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發出了一組「阿雷西博信息」,這個「電報」包含們地球的位置、我們人類的NDA等信息。
  • 曾經世界第一的「天眼」射電望遠鏡,為何會變得像個垃圾場?
    說起著名的外星人搜索SETI計劃,有兩個繞不過去的坎,一個是法蘭克·德雷克,另一個則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地外文明愛好者也必定知道一個事情,就是德雷克主持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以最大功率的猝發模式,向M13球狀星團發射了一個人類文明信號,40多年過去了,信號還在宇宙中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狂奔,但信號的締造者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垂垂老矣」!
  • 世上再無阿雷西博望遠鏡?已被砸毀,美NFS宣布計劃將其拆除
    很遺憾,曾經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今年8月份出現一個重大故障,一根鋼纜斷裂並將望遠鏡的鏡面砸出一個30米的大坑。在今年11月6日,第二根鋼纜也斷裂了,再一次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陷入了困境。
  • 科普:射電望遠鏡的原理,曾經向外星人發過什麼信息?
    這四項發現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1931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卡爾·央斯基發明利用射電波探測天體的旋轉天線陣。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VLBA陣﹑日本的空間VLBI相繼研發成功,這是新一代射電望遠鏡的代表。2012年10月28日,亞洲最大的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正式落成。
  •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天眼」射電望遠鏡,現已轟然倒塌,正準備重建
    由於這些系外行星離我們非常遙遠,用傳統的光學望遠鏡或者發射飛船去看看,顯然是不顯示的,先進的哈勃望遠鏡都沒法看得清楚太陽系內氣態行星表面的景象,看到遙遠系外行星表面的景象更是不可能了。不過,如果存在高級外星文明,而且他們也使用無線電信號進行通訊,那就可能會暴露在我們面前。因為我們有先進的射電望遠鏡,能夠接收到一些來自宇宙深處的無線電信號。
  •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將被拆除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之一、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所屬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文稱,由於望遠鏡存在坍塌風險,將被拆除。8月,望遠鏡的一條輔助鋼纜斷裂,將反射面砸出一道30米長的裂縫。科學觀測活動停止。11月,主鋼纜斷裂,對望遠鏡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 最大射電望遠鏡報廢:中國天眼接力
    (Arecibo)要被關閉的消息牽動了不少天文愛好者的心,不過天文屆在損失這個望遠鏡之後,國內的天眼有望成為繼任者,其性能是阿雷西博(Arecibo)的10倍。,目前的決定是予以拆除。至此,阿雷西博的命運就這麼定了,拆除方案會在未來數周內敲定,動用直升機甚至爆炸物有序炸毀等都在考慮之中。阿雷西博望遠鏡的歷史悠久,1963年投入使用,曾是全球最大的單孔射電望遠鏡。不過從時間及性能上來看,它也確實太古老了。
  • 美國最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嚴重受損:予以拆除
    打開APP 美國最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嚴重受損:予以拆除 萬南 發表於 2020-11-20 13:45:05 今年8月,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最大單孔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Arecibo)遭遇意外事故,一條支撐饋源平臺的鋼纜斷裂,把望遠鏡反射面砸出約30米的口子。
  • 哈勃望遠鏡25周年 中國建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25周年,中國網友在祝福的同時也有點無奈與羨慕。雖然暫未聽聞中國有往太空發射望遠鏡的計劃,但是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正在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窪地建設。網友們在羨慕國外的望遠鏡的時候也要相信中國也會有的。
  • voa慢速英語:世界曾經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坍塌
    周二波多黎各一個超大的、早已損壞的射電望遠鏡倒塌。它800公噸的接收器支架掉到了120多米以下的反射盤上。The collapse at the Arecibo Observatory shocked scientists who had long used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radio telescopes.
  •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曾經的第一現在怎麼樣了呢?大家提到天眼肯定就會想到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架望遠鏡,這是中國所創造出來的,位於貴州這一帶,作為國人自然會感到很驕傲,但是大家知道曾經最大的望遠鏡嗎?
  • 曾經的世界「天眼」射電望遠鏡,如今鏽跡斑斑像「廢棄垃圾場」
    說起「天眼」,現在很多人都可能想到的是位於我國貴州省的射電望遠鏡FAST,FAST射電望遠鏡由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這個射電望遠鏡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射電望遠鏡,其口徑達到500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黃金眼」謝幕,「天眼」登場,外星文明探測會暴露地球文明嗎?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坐落在波多黎各森林中的,被天文愛好者暱稱:黃金眼。典故來自於007系列電影之《黃金眼》。電影中邦德和反派BOSS最後的殊死博鬥,就是取景於阿雷西博天文臺。近50年裡,「黃金眼」一直頂著天文望遠鏡界的明星光環,而且作出了不菲的貢獻。1974年,教授泰勒以及赫爾斯用這臺「黃金眼」在太空當中發現了雙脈衝星的存在,間接地證明了引力波的存在。這項轟動全球的發現為這兩位教授贏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明星光環的褪色,也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