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騰訊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由騰訊教育頻道推出的招辦發言人欄目,我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秦琦。今天我將主要圍繞「為什麼要報考二外?」來介紹我們二外的特色和優勢,並對報考二外的注意事項做一說明。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秦琦
為什麼要選擇二外來度過大學四年的時光呢?我將從二外光榮的歷史、優良的教風學風傳統、國際化特色、多樣化的培養路徑,也就是我們在外語院校開風氣之先的內嵌式的跨學科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還有二外多姿多彩的校園課餘生活、就業升學情況等方面展開介紹。
首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外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
這是二外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起點和源動力,也是二外的底色。
建國初期,中國外交被比作一隻展翅飛翔的鳥,把對外文化和對外貿易比作鳥的兩個翅膀。20世紀50、60年代,國務院外事辦公室下設立了三個外事部門:外交部、外貿部和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以下簡稱「對外文委」)。1963年10月下旬,法國總統戴高樂來中國商談中法建交事宜,中國的外交事業將迎來大發展。1964年初,出訪亞非歐14國,深感外交外事人才嚴重不足。他指示對外文委創辦一所外語院校。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和高教部制定了《外語教育七年規劃綱要(1964—1970)》,二外是這個規劃中第一所新建院校。
有的同志認為叫「第二」好像不怎麼好。第二有什麼不好,巴黎有巴黎第二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有第二炮兵,二炮還是主力部隊呢,這樣學校的校名就定下來了。校名由郭沫若親筆題寫。1964年10月,二外成立。二外從籌備到開學僅用了半年時間,這在全國高校建校史上都是罕見的。
二外的辦學思路明確要求:要有很好的校風,有很好的積極性,學的外語要非常務實。
二外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實踐中都秉承指示,二外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據麥可思調查,二外學生課下自發投入學習的時間遠遠超過國內多數高校,圖書館、自習室經常是座無虛席,早晨在校園裡、操場上、教學樓的走廊裡經常能看到大聲朗讀外語的學生,二外的晨讀時光就像一個微縮的世界,在這裡能聽到世界各地的語言。二外的學霸也很多,很多全國性質的學科競賽,比如全國口譯大賽、口筆譯大賽,二外學生屢獲佳績;還有在全國範圍內高居前列的英語四六級、英語專四、專八優秀率和通過率,阿語專四通過率全國第一。
二外寶貴的精神財富,也一直教育鼓舞著每一個二外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是首都第一批前往防疫一線的志願者服務隊,提供語言服務、翻譯重要文件,北二外專家還對疫情防控中的酒店運營管理、對消費者旅遊安全等提出對策建議,向國家部委和北京市提交多部研究報告。可以說,在國家重大活動、事件中,全體二外人都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弘揚精神,這種責任擔當,就是二外的文化傳承和精神血脈。
二外建校之初,一大批新中國早期資深翻譯家就來到二外,在這裡弘文勵教,他們本身都是在實踐中練就出來的名家,教學也就有很強的實踐性,注意基本功訓練和專業應用能力。比如李越然老先生,我國著名翻譯家,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內首席俄語翻譯,我國翻譯界最早提出開展口譯研究和口譯標準的學者之一。管震湖老先生,精通英語、法語,國內翻譯界的元老之一,陪同參加國際日內瓦會議做中國代表團翻譯。他翻譯的《巴黎聖母院》(雨果)、《約翰·克裡斯多夫》(羅曼·羅蘭)是最受歡迎的譯本之一。原英語系任教的周錫卿老先生,受聘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赴日本東京擔任起訴日本甲級戰犯的翻譯工作。董樂山老先生,翻譯家中的翻譯家,在翻譯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成為新一代翻譯家中堪稱典範的代表人物。他翻譯的著名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是最暢銷版本;翻譯的斯諾《紅星照耀中國》譯本,被認為是建國前後幾十年來最忠實於斯諾原著的版本。他領銜翻譯的《第三帝國的興亡》,譯風嚴謹、行文暢達,被一些大學的英文系當作翻譯教學的範文。蘇琦先生,是新中國首批資深翻譯家,外語教育家。新中國第一代日語播音員。1949年開國大典,開國宣言的日語稿就是由蘇琦先生播出的,並被錄製成唱片播出多次;翻譯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日本聽眾來信說聽後:「感動得哭起來了」。在二外任教期間,她將自己長期從事口譯、筆譯和對日文化交流工作積累的豐富經驗總結出來,毫無保留的體現在講課中和教材裡,還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教師。蘇琦先後編寫了《日語口譯教程》《漢日翻譯教程》《日語基礎(旅遊類)》《日語基礎(旅遊類)學習指導書》以及《日語常用詞搭配詞典》《日本社會剪影》,在國內日語教育領域影響巨大。
這些資深翻譯家是二外建校之初的首批師資,他們憑藉深厚的專業積澱和豐富的學識及實踐經驗,為二位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且形成了非常優良的教學傳統。
現在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的是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像我校政黨外交學院院長石曉虎教授;我校肖洋和李星儒老師,都是非常年輕的教師,入選了北京市優秀人才青年拔尖個人;旅遊科學學院崔莉老師,她是「生態銀行」創新方案設計者與實踐者,遼寧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眾多鄉村旅遊項目設計者,國家文旅部青年專家;我校中國公共政策翻譯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穎、歐洲學院法語教授邱寅晨曾供職外交部翻譯室,任國家領導人高級翻譯;中東學院阿拉伯語專業魏啟榮教授,常年擔任全國「兩會」阿拉伯語同聲傳譯;歐洲學院西班牙語教師高源常年擔任國家重大外事活動西語翻譯。這些老師不僅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具備行業或業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會將實踐中的經驗與課本知識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藝術。
此外,我校一直堅持小班教學,嚴格控制班級規模;高級職稱教師為本科生授課比例9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教師每周除上課時間外,固定兩個半天在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輔導答疑。這些優良的教學傳統對本科人才培養助益良多。
其次,作為一所外國語學校國際化是我校的辦學特色之一。
二外的國際化特色體現在專業布局和專業方向設置、師資隊伍構成、課程建設、校園講座與活動、海外校區和國際合作培養等幾個方面。
從專業布局和專業方向設置上,我校目前共有45個本科專業,其中有28個外語專業,能夠教授28種外語語種,還有17個非外語專業,在這些非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上也都體現出了國際化的特色。
7個教育部「雙萬計劃」一流本科專業:英語、日語、俄語、阿拉伯語、旅遊管理、翻譯、財務管理
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日語、阿拉伯語、英語、旅遊管理
1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日語
2個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旅遊管理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
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外國語言文學、旅遊管理、企業管理、國際貿易
2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翻譯、旅遊管理
在師資隊伍方面,我校本土師資100%具有國外獲得學位、進修或工作的經歷;常年聘任百餘名外教及海外客座教授。二外外教,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國。課堂上,他們認真負責,營造純外語課堂氛圍,積極調動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課餘生活中,他們積極融入第二課堂,指導學生在生活中自如運用外語溝通,提高同學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國際化的課程建設:非外語專業英語必修課達到29%;非外語專業部分專業課採用全英文授課或中英雙語授課;重點建設中國國情課程、一帶一路國家國情課程和異地同步全球課程;實現了全球慕課平臺課程學分認定和海外聯合培養課程學分認定。
國際化的講座和活動:我們的開學第一課,各語種專業會邀請駐華大使或教育參贊來二外,當然,除了開學第一課,他們也廣泛參與二外的教學和文化交流、實習實踐,教學資源提供等。我校與中聯部合作開設「萬壽講堂」,邀請世界各國政黨領袖來到二外和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分享觀念和思想,介紹國際形勢等。還有來京訪問的各國元首或官員,也會與二外師生做交流,互動。還有我們品牌活動之一的翔宇國際文化節,在校園裡就可以體驗各國文化、習俗和美食。
海外校區:我校在法國夏鬥湖設有二外校區,每年從在校生中遴選部分優秀學生,有機會以全額或半獎學金方式資助前往夏鬥湖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學生完成學業,可獲得法國奧爾良大學的對外法語專門文憑,非法語專業學生還可獲得我校法語專業的雙學位證書。目前已派出學生176人次前往法國夏鬥湖校區學習。「法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效果顯著,其中法語專業四級考試通過率達到100%,法語專業八級考試通過率達到92.9%。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遴選和派出工作也都推遲了,具體還要看疫情防控的情況,以學校公布的正式方案為準。
國際合作方面先後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作為外語類院校,學校的國際交流合作也非常豐富,我校先後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雙方開展學術交流、學者交換、學生互派、聯合培養等。我校所有專業均具有出國交流機會,年均赴外留學學生600餘人,年均接收外國留學生1500餘人次。還與國外知名高校共建6所孔子學院。
第三、複合型的人才培養路徑。
我校輔修和雙學位課程全部免費。
北二外實行「多語種復語,跨專業複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從2016年開始,學校開展了校內融合培養,通過輔修、雙學位和本科課程一體化改革,建立開放的選課平臺,打破學科專業的壁壘,學生可以跨專業、跨年級選課,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可以採取自主學習和在線學習等靈活方式修讀課程,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學生自主性。
學校非外語專業的學生約70%左右可以拿到英語專業的輔修證書,50%左右可以拿到英語專業的雙學位證書。同時,外語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跨選其他專業課程來實現複合學業規劃,修讀完畢達到相關要求的,可以獲得專業輔修證書或雙學位證書。
最後強調兩點,一是我校所有本科生都可以參加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考試合格可以獲得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證書。二是我校輔修和雙學位課程全部免費。
校級翻譯人才實驗班
學校設有校級翻譯人才實驗班,全校各專業的優秀學生通過選拔考試後,大二進入實驗班學習。實驗班課程以翻譯+復語為特色,以口譯為重點,通過大量口筆譯實踐訓練,培養高層次、復語型翻譯人才。截至目前,這個實驗班已經連續開辦了七年。在優秀的專任教師帶領下,實驗班成績斐然。這裡有一個好消息,就是2020年翻譯專業復語班(中英法復語/中英西復語/中英阿復語/中英俄復語)首次面向本科批次招生。也就是說,大家既可以直接報考,也可以入校後選拔進入實驗班。
北二外「外培計劃」
學校貫徹落實北京市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積極開展「外培計劃」,與海外知名高校的校際協同培養工作,招收部分京籍優秀學生到海外知名高校開展為期3年的訪學活動。北二外「外培計劃」按照「1+3」培養機制進行培養,第一年在二外學習,第二到四年在海外高校培養,中外雙方學分互認,學生符合規定條件,畢業時可以獲得中外雙方學歷學位證書。學生海外學費由政府全額資助,協同培養的海外高校和專業都是一流大學和知名專業。為保證培養質量,學生到海外院校全部是插班學習。
北二外「雙培計劃」
學校貫徹落實北京市高等學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養計劃」,積極開展「雙培計劃」,與在京中央高校的校際協同培養工作,招收一批京籍優秀學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訪學。「雙培計劃」按照「3+1」培養機制進行培養,前三年在中央高校培養,第四年在二外學習。學生只需交納學籍所在學校的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沒有額外費用。雙培計劃對接的專業都是央屬院校重點專業,同時與北二外特色專業進行複合培養。「雙培計劃」學生達到畢業條件的學生將獲得二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學生將被授予二外相關專業學位證書。
第四、繽紛多彩的課餘生活。
二外的學生學的時候拼命,做起活動來也都很「躁動」。說起來這也有歷史基因,大陸第一個搖滾樂隊,就是誕生在二外。
二外的學生多才多藝,學校社團聯合會備案的社團有36個,有打擊樂團、輪滑社、音樂社、騎行社、手工社、舞蹈社、國學社、中韓交流協會等多樣的社團活動,基本上從每年四月開始,除了暑假和寒假,每月都有社團主題活動,像「無冬之夜」、「飛躍霓虹」、「百團大戰」等品牌活動持續多年,還有大學生藝術團,包含很多分團,比如話劇分團、打擊樂分團、合唱分團、西洋樂分團等,給大家一個充分發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臺。雖然說二外的男生相對較少,但卻有一支馳騁綠茵,追求卓越的橄欖球隊,球隊曾與其他高校一起代表中國多次參加世界大學生美式橄欖球錦標賽。此外,為了增進中外學生的文化交流,共同探尋中西方文化的精髓,我們開展了中外語伴系列活動,不僅加深了國際青年間的友誼,也大大提高了中外學生的口語水平。
我校地處北京,在我校學習有機會親身參與發生在北京的重大活動和事件。比如2019年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我校有120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有一支輪滑隊伍全部來自北二外的輪滑社。我校是北京國際志願者服務基地,我們積極服務於國家的主場外交,每當北京舉辦重大的外事外交活動或重大體育賽事,都能看到我們北二外志願者的身影。
第五、畢業生就業升學情況。
50多年來,二外不負期望與囑託,培養出了一大批政界、商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傑出人才,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如同濟大學原副校長江波、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劉世軍等各界人才。僅在中東學院,就先後走出了7位共和國大使。
近年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保持較高的就業率的基礎之上,畢業生整體的就業質量也是逐年提高,主要表現為到國家機關、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世界五百強就業的畢業生比例穩步增長。除了直接就業之外,學校每年都有40%以上的本科畢業生考取全國知名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或到國外的高校留學深造。每年本科生畢業生中約有10%的學生選擇國內讀研,還有近30%的學生出國或出境深造,出國或出境留學就讀的名校有哈佛大學、曼徹斯特大學、雪梨大學、東京大學、香港大學等。
2020年5月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了我校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保就業創新舉措。學校單獨給湖北地區的畢業生做了工作檯帳,建立了工作群,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湖北學生就業工作的推進。還有針對性地幫扶家庭經濟困難和少數民族的畢業生,解決就業問題。
不僅在疫情期間,長期以來,二外一直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工作。2019年,為了促進學生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二外共舉辦10場校園大中型招聘會,60餘場企業宣講會,累計800餘家進校企業,提供20000餘實習就業崗位,榮獲「2019年北京地區高校校園雙選會優秀合作高校」「2019年北京地區高校校園雙選會最具活力合作高校」等榮譽。
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北二外的報考要求。
外語語種要求:英語、商務英語、翻譯專業和北京市「外培計劃」專業只招英語語種考生。其他專業不限語種。但學校非外語類專業的公共外語為英語,部分專業課採用中英雙語教學或全英文授課,請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
外語口試要求:除考生所在省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不組織高考外語口試及受疫情影響取消高考外語口試外,所有報考我校的考生均需參加外語口試且成績合格。
錄取體檢標準:鑑於語言學習的特殊性,要求考生雙耳聽力範圍均不低於3米,不能有口吃等言語障礙。
錄取規則
投檔比例:在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不超過招生計劃的105%,符合我校招生條件並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進檔不退;在實行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不超過招生計劃的120%。
分數優先:學校在專業錄取時不設專業志願級差,採用分數優先原則錄取。
單科成績:所有專業錄取均參考外語單科成績。其中英語、商務英語、翻譯、北京市「外培計劃」專業要求英語筆試單科成績達到良好,其他專業外語單科成績一般需達到及格線。
聯繫方式
學校招生辦公室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南裡1號北二外明德樓202室,電話是010—65778007,還有一部省外專線是86409007。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招生信息,請大家掃碼進入北二外網上高招辦小程序,裡面有智能諮詢系統,考生和家長可以給我們留言(語音或文字)提問,我們會有專門人員負責解答。
最後,在高考的最後衝刺階段,希望所有考生全力以赴,用拼搏點亮自己未來的路!也希望在北京的金秋九月,在美麗的二外校園與大家相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