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熔爐時刻」讓濤聲不再「銥」舊
本報記者 吳佳珅 通訊員 王法艇 王法明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作為企業經營者,崔長嶺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華夏富潤工貿公司這家集加工和銷售貴金屬材料產品為一體的民企,已然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鉑金、玻纖漏板加工製造基地了。「這既得益於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機遇,更籍著公司純粹手工製造高端坩堝的秘笈。」
不過,華夏富潤相對於外界而言仍顯得陌生且小眾。幾個月前,某航空集團材料所熱誠邀請崔長嶺為其加工全球最高端的銥金坩堝,公司的名字迅速隨之傳入業界。
華夏富潤到底是什麼?
崔長嶺的銥金加工所是個二百平米的隔離車間,除了車床,更為醒目的是會客的沙發和古色茶几——他們總能夠找出自己的樂趣和轉移疲勞的方法。工作室並不是每個到訪者都能目睹,但隨著銥坩堝從此間悄然問世,崔長嶺也開放這方寶地,眾多來訪者已經習慣了在車間分享製造者的樂趣了。
「國內做坩堝的企業有不少來過這裡。」資深專家趙景謙這樣描述華夏富潤,隨著高品質產品的市場攀升,「這裡就是華北地區坩堝從業者的沙龍——它的手工製作能力並不是神秘兮兮,相反開放的姿勢才令人驚嘆。」
「虹神具有魔力。」崔長嶺說,「我們用投石問路的姿態呼應虹神。」
那麼,誰是虹神?
1803年,化學家特南特在分離鉑後的殘渣中發現銥。因其色彩鮮豔,特南特以希臘神話中的彩虹女神伊裡斯(Iris)之名,把銥命名為「Iridium」。其後,各國的冶金工作者們以「熔化和鑄造銥的工藝」為解決銥的加工問題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高熔點、高穩定性,高硬度,銥的這些屬性決定了加工的難度。而現有的直接澆鑄法和焊接法製作銥坩堝,其尺度及厚度的公差範圍很寬,所培育的高溫晶體很難達到精細產品的要求,更遑論滿足航空部件的高精度了。」崔長嶺說。
「民營企業能夠為航空器做部件的機會非常珍貴。」崔長嶺說,「無論如何也要做出來——儘管目前利用板料旋壓工藝製作整體無焊縫銥坩堝在全球還無先例。」
銥的難熔性大大限制了它的實際應用,但這大大激發了崔長嶺的熱忱。
板料旋壓成形技術是一種不同於強力旋壓和普通旋壓的技術。在銥坩堝旋壓變形過程中,因為坯料的材料流動性不好,若過度拉深,在變形的過程中極易出現開裂現象。「我的工作就是抑制材料開裂,在控制好溫度的同時,也讓坯料緩慢而充分變形,並且不讓坯料受過大的壓力和拉力」,趙景謙說,「在變形過程中,坯料的外圓部分會向內收縮,若不把它控制到位,製品也會出現斷層,嚴重了就是斷裂,怎麼辦?」
「把坯料旋壓到45度角的時候,用旋輪把出現的縮紋壓平,再繼續旋壓成直筒狀。這個過程,一定要時刻注意材料的變化狀況,不停變換旋壓手法,不讓材料內部受傷,把握火候,一氣呵成。」
2014年12月,華夏富潤採用獨創的板料旋壓成形技術成功地為航空集團某所研製出直徑29毫米、內外徑公差0.02毫米、厚度0.8毫米、高度20毫米的無焊縫平底銥坩堝(國標的外形尺寸偏差為2毫米),它的精準度高出國標100倍。
「華夏富潤攻克了連美國都無法攻克的難題,而且沒有那麼多的數據和演繹,憑著技巧和悟性做出這樣的產品,奇蹟!」該所的負責人說。
就在崔長嶺交出答卷的檔口,同為崔氏同宗的北美崔哥說,「這樣的產品,應該是成為走出去的名片」。
「公司的確有這個優勢,只是之前沒有宣傳。現在要做大,就需要行業整合,就需要從單純的生產商到運營商的轉型,最後要走出去。」
事實上,上個世紀90年代華夏富潤就開始了「走出去」,既有收穫也有教訓。「我們不再滿足面對面的交易了,而是遠程交流,線上定製。」崔長嶺表示,新的商業模式會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我們不是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市場的需要是我們配置資源的唯一標準。」崔長嶺說這次服務航空業的機會抓得很好,唯有規模仍是明顯短板。
「今天做好了銥坩堝,明天市場需要什麼無法想像。但我們會把握住機會,通過市場來促進產業鏈的升級轉型」,崔長嶺說。
金融危機之後,坩堝業一直還在低迷之中,但是就像冬天過去,春天就會來臨一樣,眾多坩堝企業已經感覺到春天的些許暖意,他們自發組成各類組織推動行業發展並已頗有聲勢。「有來自行業協會的消息稱,主管部門也將加快推動坩堝行業的整合和走出去。」
但崔長嶺需要的是「熔爐」而非扶持。
人的一生中會有意義非凡的「熔爐」,「熔爐時刻」是人生升華和重新出發的發令槍。
對於崔長嶺而言,「熔爐」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他推進到「熔爐時刻」的臨界,「做一個有責任、有品質的企業是我的精神支柱。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觀念才能完成自我熔爐。」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