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的一個重要成分,蛋白質是一種由胺基酸組成的以肽鏈方式連接而成的物質,其中含有碳、氫、氧等多種元素。現代生物醫學講蛋白質是組成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不會有生命的存在,只有保證機體注入充足的蛋白質,才能保證機體身體健康,吃什麼補充蛋白質呢?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於魚、肉、豆、蛋、奶。營養學家將蛋白質分為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
動物蛋白是人類蛋白的主要來源,包括一些肉類如豬肉、羊肉、牛肉等,蛋類如雞蛋、鵝蛋、鴨蛋等,奶類如牛奶、羊奶等,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其營養價值更高。
植物蛋白包括一些黃豆、黑豆等豆類食物和瓜子、核桃等堅果類食物。大豆類是含植物蛋白最豐富的食物,可以高達40%左右。此外如瓜子、核桃等堅果類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在25%左右。
人體若出現蛋白質缺乏,會出現哪些危害呢?缺少蛋白質的4大危害,以下為你總結
第一種危害是機體免疫力低下。蛋白質缺乏時,機體中的血紅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含量也會相應出現減少,因此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出現渾身乏力、抵抗力下降、容易被外界的細菌和病毒感染,經常生病等狀況。
第二種危害是肌肉鬆弛。肌肉中的組成成分是肌肉組織和肌肉細胞,而血紅蛋白、白蛋白等是為其提供氧氣的重要載體。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滿足機體肌肉的需要,如果缺乏蛋白質,肌肉將會導致鬆弛的狀態。
第三種危害是全身代謝問題。機體出現蛋白質缺乏後,皮膚會出現乾燥、發黃、無色澤、頭髮減少等問題,有些人還會出現指甲粗糙、容易斷裂,嚴重會出現皮膚病以及全身代謝降低等情況。
第四種危害是低血壓。人體缺乏蛋白質,可以使血管彈性降低,血管中血液流速減慢,長期缺乏蛋白質可能造成低血壓、頭暈、出現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因此對於長期低血壓的患者要考慮是不是機體出現蛋白質缺乏。
蛋白質是我們人體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由胺基酸以肽鍵的方式連接而成,蛋白質對於維持機體健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多吃一些肉蛋奶等高含蛋白質的食物,防止因為蛋白質缺乏而引起的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