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東集團兩項發明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

2020-11-29 人民網陝西站

5月13日,神東申報的「濾液回收裝置及板框壓濾機」和榆家梁煤礦申報的「巷道防片幫網快速張緊裝置及使用方法」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選煤作業在過程中用到大量的水,作業環節包括脫泥用水、脫介噴水、清掃水、設備冷卻用水、加藥稀釋用水、清洗濾布用水等,這部分水最終全部進入煤泥水處理系統,經過煤泥濃縮池澄清後溢流循環使用,底流需要採用加壓過濾機或者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回收煤泥的同時得到復用水,板框壓濾機在入料初期只採用濾布過濾,濾液濃度較大,當腔內形成濾餅之後則採用的是煤泥層和濾布雙層過濾,此時濾液水濃度很低,滿足選煤廠用清水的需求。

目前針對板框壓濾機的濾液採用的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進入循環水池進行重複利用,另一種是與煤泥分級旋流器的溢流混合作為濃縮池的入料。直接進入循環水池進行重複利用存在的問題是在過濾初期水質較差達不到循環水水質要求,而且在生產過程中濾布破損之後,煤泥會進入濾液系統影響循環水質量,而與煤泥分級旋流器的溢流混合作為濃縮池的入料則會增加濃縮池的負荷還會導致淨水劑使用量增加。所以需要結合兩種方式採用一種既能及時回收清水,又能保證清水質量的方法。技術人員研究出了「巷道防片幫網快速張緊裝置及使用方法」,使用效果良好。

為減少巷道片幫對安全生產帶來的威脅,掘進巷道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在幫部掛設防片幫網。為保證支護效果,幫網支護時要求網片必須平整、緊貼圍巖表面。在實際支護過程中鋪設的網片面積較大,幫網與頂網的連接處需要可靠綁紮,在進行鋪網和網片綁紮工作時通常需要將網片展平後方可進行。而展平網片的工作通常是由兩人利用支撐杆將網片局部撐起,隨著幫錨杆的支護將支撐杆前移的方式完成,採用此方式鋪網作業難度較大,需要作業人員不斷地前移支撐杆,且鋪網平整度往往達不到要求。

針對這一問題,該礦連掘一隊黨支部組織黨員突擊隊開展技術攻關,根據問題找尋解決方法,大家集思廣益,針對作業現場網片鋪設和綁紮方式不合理的情況,自行設計了「巷道防片幫網快速張緊裝置及使用方法」,該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和拉緊組件。在使用時,先將網片展開在需要掛網的位置,將第一支撐杆、第二支撐杆分別插入固定在煤壁上,並利用支撐杆上各自的U型卡子卡在網片的網格中,將網片兩端分別固定,利用緊鏈器的拉力將網片拉直、展平。

使用該裝置可以將整卷網片一次性拉直、展平,不僅減少了幫網支護人員鋪設網片的勞動量,而且提升了網片鋪設的平整度,在提升幫網支護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當地供稿 王斌 趙巖 何明偉)

(責編:李志強、李浩)

相關焦點

  • 成都市局兩項成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成都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就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通用性不強、擴展性不高、靈活性不足、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提出了基於WCF技術搭建數據服務框架,以及採用OSS等技術高效實現GIS數據質檢和入庫的技術解決方案,形成的《一種基於WCF技術的數據服務框架搭建方法》(專利號:CN201810351314.4)、《一種面向OSS對象存儲的GIS數據質檢與入庫方法》(專利號:CN202010182804.3
  • 我院獲得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發明專利證書近日,我院水資源水環境研究所申報的發明專利「一種基於Copula函數的水位流量關係曲線推求方法」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號:ZL 2017 1 0863477.6。該發明專利屬於水利工程領域,是我院水資源水環境研究所劉章君博士等人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江西省水利廳科技項目資助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水位流量關係在水文資料整編、水文預報以及水文水利計算中具有重要實用價值,工程實踐中常用作水位、流量間的換算。該發明利用Copula函數理論構建水位和流量的聯合概率分布,通過水位或流量的條件概率分布函數,推求水位流量關係曲線並進行不確定性分析。
  •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7-23
  • 平桂飛碟氧化鐵紅生產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本報訊(記者羅雪蘭)日前,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桂飛碟)科技人員李學雷、黃德文、林秋萍發明的一種綠釩溼法氧化鐵紅二次氧化三步預處理方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該方法能有效解決生產氧化鐵紅過程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工業濃硫酸問題。
  • 卓爾宇航又一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近日,卓爾宇航集團自主研發的「一種通用飛機小滑窗」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這是集團在智慧財產權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成果。該發明專利是提供一種通用飛機小滑窗、窗口連接框、滑窗玻璃和支撐滑窗的承壓機構。用於解決現有通用飛機在高空環境下受力變形,導致機身小滑窗壓力過載的問題。對通用飛機在高空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 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3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上半年企業提交發明專利申請同比增12%當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3件本報北京7月11日電(記者谷業凱)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達68.3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21.7萬件。
  • 沃森生物收到兩項發明專利證書
    億歐大健康7月30日訊,沃森生物晚間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澤潤」)於近日收到兩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涉及專利為重組人乳頭瘤病毒6和11亞型蛋白畢赤酵母表達和重組人乳頭瘤病毒蛋白表達,有效期為20年。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再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 今日,記者從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又有2項發明正式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鑑定人類個體、人源細胞株性別的引物、試劑盒和方法」(以下簡稱鑑定專利)和「一種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以下簡稱化妝品或藥物組合物專利)。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專利信息服務平臺試驗系統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崔靜、劉奕湛)登錄網頁,輸入發明名稱、發明人、申請號等關鍵詞,回車……專利信息在幾秒鐘內呈現在面前。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專利信息服務平臺試驗系統,讓曾經繁瑣的專利檢索變得「輕而易舉」。    據介紹,這一系統收集了世界80個國家和專利組織的4000萬件英文專利數據,以及自1985年以來的200多萬件中國專利數據。
  •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10位省份
    中國網財經7月11日訊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胡文輝昨日介紹,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47.5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6件。
  • 國家電投兩項專利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國家電投好消息來啦!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黃河公司發明專利「光伏電站與水電站聯合運行系統及運行方法」,遠達環保發明專利「自適應沸騰式泡沫脫硫除塵裝置」分別榮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化碳材料的製備方法」利用碘單質對碳材料進行活化,同時碘單質輸運磷單質與碳發生反應,以製備出磷酸功能化碳材料。與現有製備方法相比,該方法新穎獨特、簡單高效,在不破壞碳材料本體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形成功能化基團。
  • 中國企業專利排行榜發布:紫光居半導體發明專利授權量第二
    近日,由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專利檢索分析公司合享智泉聯合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TOP50)」。  在該榜單的半導體領域中,紫光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的專利授權量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位列中國前三。
  • 東方雨虹已授權發明專利「非固化瀝青膠」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企業】
    12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對外發布了《關於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東方雨虹已授權發明專利-非固化瀝青膠(專利號:ZL 201010618185.4)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據悉,設立於1989年的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
  • 十八大關鍵詞·創新驅動:我國發明專利量接近「十二五」目標
    27年   ○僅用27年我國就實現了發明專利授權總量達100萬件的目標,成為用時最短的國家   53.3%   ○專利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國內發明專利中企業授權量佔53.3%   163萬   ○我國受理國內專利申請量去年已達到163萬件,同比增長32%,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
  • 「一種藥用低聚合度羧甲纖維素鈣製備方法」榮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2019年12月,我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種藥用低聚合度羧甲纖維素鈣製備方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711090676.4。山河通過運用專利技術,降低了羧甲纖維素鈣的聚合度,使得產品粘性降低,分散性更好,更適合用於片劑崩解劑。山河藥輔實施科技興企的發展戰略,長期堅持走科技創新、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專利技術已成為企業自主創新、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 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獲批
    日前,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應用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通過,授予專利權,並予以登記和公告。這是我院繼申報實用新型專利獲批之後,在科研領域實現的又一個零的突破!我國的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大類型。三者當中,發明專利對創新性的要求最高,審批周期最長,審查授權程序最嚴格,專利保護期限也最長。
  • 創新發明專利,提升太陽能集熱系統和熔鹽儲熱系統運行可靠性
    近日,新疆自治區首批百人計劃高層次人才(海外)陳宇奇博士正式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管熱力切換系統》和《一種熔鹽防凝休眠系統及工藝流程》兩項發明專利證書。據了解,目前太陽能集熱系統中採熱循環迴路系統在整個使用壽命期中,其載熱體始終處於單向流動狀態。
  • 國家知識產權局維持韓華兩項PERC電池專利有效
    集微網消息,隆基股份於2019年7月和8月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份專利權的無效宣告請求,要求撤銷與基於矽基高效電池技術的PERC電池相關的兩項韓華電池專利。韓華日前宣布,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審查後,決定維持韓華的兩項電池專利有效。韓華對此表示:「該裁決確認其專利在中國受到保護。」據悉,PERC指的是通過在太陽能電池中插入介電材料製成的鈍化層來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的技術。
  • 貴州航宇科技發明專利 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本報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了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的評審結果,貴陽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航宇科技本次獲獎的發明專利「718Plus合金的鍛件成形方法」,解決了目前環鍛件在製造過程中易開裂等技術難題,目前已應用於航空航天、燃氣輪機、核電、船舶、離心機等領域內異形環件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