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奇石,得一快樂;得一玩石,得一財富;得一賞石,得一無憂!

2020-12-04 美石臺

在我所熟悉的奇石藏家裡,境界提升後的玩家都會給自己定義,比如收藏一套黃蠟石紋路的組合,比如湊齊十二生肖整套奇石,也比如收藏一桌奇石搭配出的美味佳餚。

收藏難度提升了,同樣對玩石、賞石,對奇石作品有了一個精準定位。

大自然賦予奇石各種形狀,除了各種神乎其微的像,還有一些特別叛逆、特別譁眾取寵的奇石奪天地之造化,愣是反奇石之逆思維,生成出讓人類垂涎三尺的美味。

得一,是個人名,是一位金東區的奇石玩家,和絕大多數本地玩家不同的是,他並沒有勵志本地黃蠟石的局限,而是打破石界地域說的枷鎖,放眼整個石界。

所以,沒誰規定我生在長在黃蠟石故鄉就一定要玩黃蠟石,太片面太狹隘了。

上圖,就是得一收藏的三道菜,它們安靜置於木製託盤,三道菜簡潔、開眼、一目了然。

左首是一塊帶皮的東坡肉,在醬汁燜煮過程中,肉質似乎變著軟糯,用筷子輕輕一插,都能掰開一塊。

白糖熬製的糖色,與些許老抽勾兌出的亮紅,均勻的沁色在這塊呈三角形的肉石裡。

這種色澤,讓人想起婚嫁喬遷流傳在農村的大塊塢肉,那種肥而不膩,似乎吮吸一口就能輕易融化的肉汁,都會在口腔裡瞬間爆炸。

東坡肉的美,除了它的色,還有它的形,乃至瀰漫在我們鼻腔裡的那股香味。

而第二道菜,那是一個奇石水煮蛋。

潔白的蛋殼上,在放大鏡下可以發現微微起伏的凹凸,但在整個蛋殼裡,似乎總是透著一股子的神秘。

我們可以無限放開思維,在蛋白的Q彈口感與蛋黃的粉糯中,我們可以挑戰味蕾的雙重刺激。

那種不含調味料入侵的原始本味,來自大自然關於一隻雞的最美胚胎。

一隻雞的精華,似乎統統濃縮在一個小小的雞蛋裡。

這是生命本源,這更是一塊蛋形奇石給我們的想像力。

第三道菜,那是一盤螺螄。

如果沒弄錯的話,應該是螺螄化石。

與真實螺螄相比,一個是石化的奇石,一個卻是餐桌上的美味,但對於觀賞而言,石化的永遠不會變質與產生奇怪的味道。

它就像一盤任君酌酒豪飲的配菜,嗦上一個,將美味湯汁一起吸入口腔,簡直不要太美味。

我們總是在感嘆大自然的美,卻又忽視大自然存在曠野河灘裡的神奇,美味奇石何嘗不是一道賞心悅目的佳餚。

搭配無聊時光之酒,約上志趣相投的友人,在這桌前,把酒言歡、賞石論菜,豈不美哉?

翩翩少女橋上過,紅衣背影也窈窕。

得一的這方奇石作品,耐人尋味,看著賞心悅目。

作為一名教師,得一的美學鑑賞要比很多玩家高出不少,不僅能利用業餘玩一點屬於自己的興趣,還能陶冶情操,讓他放鬆與安靜。

這是一幅何等清新脫俗的畫面,我們腦海會浮現出初戀女孩那羞澀的回眸,以及不得不在村口那座小橋分開,看著那遠去的背影,一道道被時光之刃擊打遍體鱗傷的是內心的不甘心。

但,記憶裡,那一道最美的畫面,卻會烙刻在心底深處。

那個女孩,你也曾愛過,你也曾擁有,你卻沒能抓緊她的手,任她拂袖離去。

我從這塊奇石的畫面裡,看出了一幕幕離情幽怨,但也看到了最美的回憶,那些珍藏在心房不曾觸動的年少與青春。

我拉回遊走在放飛思緒的曠野,首先,我們談這個奇石的底座,為了襯託奇石,為了讓這個奇石更立體,沒有過多的讓所謂的意境雕刻來喧賓奪主。

一副小橋流水,一顆不算大的芭蕉,微微凸起於平板底座,那塊紅黃相間的奇石就會顯得醒目,甚至有種跳入眼帘的感覺。

奇石整個形狀規整,畫面柔滑如鏡,平柔如水,這讓整個人物的俏色看上去賞心悅目。

那是一個手提包裹或竹籃的少女倩影,她有一條誇張到拖地的紅色蓬蓬裙,她的整個腰肢顯著秀麗與纖細,甚至能看清她的臉型,隱隱約約透著一股子國色天香。

橋邊一道靚麗影,賞石賞畫賞姑娘。

這或許就是天作之畫。

奇石的玩法很多,每個熱愛奇石的人,都有自己的玩石創意。

得一的日常除了朝昔相伴的學生,還有閒暇時提筆揮毫,練一練書法,又或是在靜謐的午後,煮著陽光之暖,看看書,但他更喜歡發現一方方躲在奇石裡的故事。

這是一方纏絲瑪瑙,黑白色對比分明,一隻漫遊在池面的純雪色小鴨高傲的擺著尾巴,一副「乳鴨池塘水淺深」的自得。

它寬扁的鴨嘴微微朝上翹,似乎想要去啄食騰空而起的小魚,或是某個飛舞過的蟲兒,一副「爭隨流水趁桃花」的勁兒,在這一池荷塘上演繹出荷趣鴨先知的妙味。

如果非要說這隻遊鴨活了,必須得談一談「畫龍點睛」之筆的眼瞳,那隻烏黑的眸子裡,給了這隻鴨兒最靈動的生命色彩。

左邊那一朵「含苞待放」的卷葉嫩荷,剛剛探出水面冒險,那一副嬌羞似在等待飛過的蜻蜓駐足立上頭。

這是多麼簡潔又富含生命氣息的原池初夏!

若是遇不到得一,若不是石緣促就的歸宿,或許就沒有這般簡潔的底座與那一彎巧奪天工的荷趣。

看到最後,你會被畫面的美渾然忘卻煩惱,就那麼安靜的去欣賞大自然造就的奇蹟。

這又是另外一方奇石,在第一印象裡,我認為畫面上的是個女子,那曲線,那側影,那默然回首轉身的瞬間,即便是專業攝像師也很難捕捉到此等畫面。

這種決絕,又像是皈依佛門跳出紅塵的師太。

紅塵多煩惱,自斷三千絲,愛恨多纏綿,不如一禪巾。

正如《無恨歌》裡唱著:無情的承諾,無情的蹉跎,無情像一把鎖;無悔我執著,無悔我等候,無悔已難回頭;無怨情將遠,無怨人要走,無怨此生來過……

或許在我們去解讀各種奇石寓意的時候,結果只是一個名詞,而解讀過程卻充滿樂趣。

在每個奇石玩家心裡,都有自己的觀點,而一旦你的觀點得到認可,大家思前想後不約而同被你的想法所感染的時候,就是開發了一件藝術品。

奇石的美,奇石的價值,都是發現。

得一說,這是雲水禪心。

或許在藏家心裡,那種無恨的轉頭,那隻隱隱約約想要被抓住的手,充滿了無窮變數。

那麼在你心裡,她是否願意走進那座樓?

黃蠟石、金印、象形,再加上質地也好,造就了一隻生動的麻雀。

黃蠟石的美,是它無與倫比的色,那種黃到骨子裡的質感,那種上手潤滑如脂,冰涼中透著細膩撫慰感的透亮,讓那一層水衝包漿,格外厚重。

黃蠟石的手玩,總會讓人愛不釋手。這隻雀兒,上手可盤玩,入樹上枝頭可觀賞,狠心作踐又能雕刻,貌似雕刻是不可能的。

我們總會在枝頭煩惱叫個嘰嘰喳喳不停的麻雀,但這隻,卻是安靜蟄伏,用最美的姿態讓你目光捕捉,似乎一不小心,那靈動嬌巧的身軀就會振翅飛去。

這早已不再是麻雀,而是一隻富貴鳥,指引財富之路的創業之鳥。

同樣是鳥,如果黃蠟石是富貴鳥,那這隻就是鸚鵡。

體型上的差別,尾翼一個短,另一個卻是俏長。

而判定這是鸚鵡的是它的鳥首上的鳥冠。

相對於黃蠟石那種細膩到讓人在炎熱夏熱都能感覺到透心涼的玉質感,筆者個人嚴重偏愛黃蠟石。

如果非要說一個為什麼,黃蠟石的硬度導致它出鳥形的特別稀有,再加上碧玉凍的質感,再加上清晰的金印,哪怕「兩個黃鸝鳴翠柳」,我的目光還是會鎖定在電線桿上吵鬧個不休的麻雀,不,富貴鳥。

那麼關於這個金剛鸚鵡奇石的好壞,我希望閱讀本文的石友能在評論區,慷慨寫出你們的看法。

朱元虎,教師一名,筆名得一,喜書法,愛看書,好賞石。

相關焦點

  • 好的奇石越來越難找了,可以考慮一下精美的打磨石?石友:我絕不
    也有的玩家認為,打磨的畫面石欣賞的是石頭的肌理和色澤,打磨的畫面石並沒有失去」原石「的本性: 奇石是欣賞石頭的外在形態,打磨的畫面石欣賞的是石頭的內部形態。當然對於打磨造型石那是工藝品,這一點在賞石界是沒有爭議的。
  • 423方奇石亮相麗江古城杯奇石展
    氣勢恢宏的龍行天下、蕩漾的荷塘月色、惟妙惟肖的老虎、歡快的報喜鳥、色彩明麗的綠豆瑪瑙.......1月6日,麗江古城杯奇石展在麗江古城益田文創園開展,423方奇石,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現在了市民及遊客面前,搖曳生姿,蔚然大觀。
  • 天下奇石長沙競秀 「雙龍戲珠」起價百萬元|組圖
    昨日,由湖南賽德拍賣公司攜手中國賞石界網、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共同組織的「2012中國(湖南)首屆奇石拍賣會」預展在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廈15樓舉行。眾多奇石愛好者、收藏家齊聚一堂,共賞天然美石,交流玩石心得,參展的330餘方奇石賺足了人氣。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擁天下,為何劉備得3人仍失了天下
    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預言家,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當劉備聽了這句話以後,為了恢復漢室,大費周章的去拉攏人才,這4個人除了冢虎司馬懿之外,劉備得到了3人,為何劉備得了這3人仍失了天下呢?
  • 世界之最系列奇石 雅趣之間盡顯造化之功
    在一定程度上,賞石文化代表了文人的精神取向和情懷。  由於文人的大力推動,中國賞石文化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由個體到整體,從物質達精神,逐漸上升到哲學意趣的高度。時至今日,賞石更是成為收藏藝術的重要門類。  賞石之味,其一乃雅  白居易深愛太湖石,曾作《太湖石記》,為唐代賞石鑑賞方法唯一創始人。
  • 賞石雜談:賞石為什麼靠感覺?由外而內與由內而外之間有何差別?
    「米芾拜石」流傳千古,影響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乃至現代的賞石人!隨時代發展,賞石也與石俱進,與古已有區別,然而對於賞石,個人認為,賞的就是感覺,感是由外而內,靠眼!覺是由內而外,靠心!感是表象,覺是核心!每個人眼睛的功能基本相同,原理就是「小孔成像」。
  • 「奇石展」中賞奇石
    本報訊(記者哈薇薇)為弘揚賞石文化,傳播賞石理念,近日,市觀賞石文化協會舉辦「奇石展」活動,吸引了眾多奇石愛好者前來交流。市觀賞石文化協會成立於2018年8月5日。在會長劉立新、副會長孫一順的帶領下,展品屢次在全國摘金奪銀。其間,還多次組織會員到全國各地參加撿石活動,提高大家對各類奇石的鑑賞力。何為觀賞石?
  • 圓桌|並不僅是「瘦皺漏透」,當代語境下對賞石的觀照與思考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陶喻之(上海博物館書畫部研究館員):「嗟我豈能識『石』法,見之但覺心眼開」我的首次對奇石感興趣,仿佛是1984年求學期間,暑假赴南京實習,在從江寧南唐二陵考察返回途中休息,路過一處雨花石採集地點,跟同學們河灘摸石,各顯神通,欲罷不能,至今印象揮之不去。
  • 黃庭堅的一首詩推進了瀘州賞石文化的發展?
    到了三國時期,如詩如畫的長江奇石引起人們的青睞,賞石開始在瀘州起步。但是,真正推進瀘州賞石文化的發展,宋人黃庭堅功不可沒。黃庭堅面對精妙的,引人入勝的天然尤物感慨萬千,久久佇立奇石前,難移步履。王獻可看見黃庭堅對廳堂奇石如痴如醉,非常理解黃庭堅此時的心情,他多年前便知黃庭堅對奇石情有獨鍾,曾經寫有許多讚美奇石的詩,如《黃傘石》《雲凌石》等,尤其是在江西太和任知縣期間,發現一塊上面印有形似細長竹筍的奇石,難掩心中激情,揮筆寫下《題新婦石》:「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勻山潤其根,為竹知何日。」
  • 為什麼要收藏奇石,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答案
    近年來,藏石、賞石、玩石的雅趣在收藏界蔓延開來,似乎收藏奇石成為了一種風潮。:風之蝕,水之磨,浪之琢,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才得創造出這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2、稀有性 奇石的本質特有屬性。
  • 蘇立社:黃河石的發展
    回答是肯定的,蘭州的玩石人在表現歷史、反映當代、歌頌光榮、讚揚祖國方面作了有益嘗試和探索,並取得了非凡的成績:蘭州軍區原副司令陳秀中將從2005年到2008年在《石友》連續推出了「百樹石譜」、「百人石譜」、「百鳥石譜」、「和諧自然」。(圖4) 這一系列組石把黃河石展示豐富內涵,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反映時代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期間,還有孫敏、王景宜夫婦用蘭州黃河石組合的《蘭州風光》,用黃河石圖說蘭州的古今風貌,奏響了一首讚美家鄉的頌歌。
  • 博士話石頭6:奇石行業怎麼混?
    黃臘石也是玩石人玩的最多的人,幾乎木有誰不玩。黃臘石最觀賞石,也是料石(雕刻料)。雲南龍陵的黃龍玉屬於黃臘石,海南的昌江玉也是黃臘石,還有新疆的金絲玉其實也是黃臘石。臺山玉,壽山石,烏鴉皮,苦瓜皮等等都是黃臘石的範疇。
  • 上古時期十大神兵排行,得一可爭天下!
    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擁有著改變凡人命運的神秘力量,甚至得其一就能爭奪天下。如今,人們把它們稱作上古十大神兵!NO.1 盤古斧這是一柄來自混沌時期的武器,在盤古大神醒來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誰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更不知道它存在了多少歲月。
  • 奇石收藏家帶你來賞石,石頭要賞更要珍惜,享受我們的藝術生活
    石型為景觀石,清供雅韻,古韻十足 天賜奇石,人賦妙境。天然形狀靈璧紋石《花蝴蝶》景觀賞石擺件 現在很是難得 頂部用小石頭壓著觸鬚道具 石頭有圈眼,味足 已粗刷局部。磬山妙境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嶮閡群蠻 山峰脊線優美,主次分明,左右懷抱,聚財聚氣,可謂山水之樂別有洞天 石型層巒疊嶂,側觀之,懸梁洞境,別有洞天 紋形色質神:清晰流暢, 形礪勢峻,寧靜清空靈壁彩石:雪山,色彩豔麗,表皮光滑細膩,山形飽滿層崖立壁 石體渾然天成,儀表雍容 頑拙秀險幽 獨立堅韌 又名避雨奇石 山頂微似嵌空宛轉,峰巒聳拔
  • 黃河石的內涵和外延
    黃河奇石(以下簡稱黃河石)是黃河流域內神奇的地質遺存。在黃河近80萬平方公裡的流域內複雜多樣的地質結構在黃河幹流及眾多支流水系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石,給中華民族留下無盡的天然寶藏和精神財富。黃河石的內容極其寬泛,本文只就其內涵和外延談點學習體會。
  • 石文化與寶玉石鑑賞2020網課答案-超星爾雅-學習通
    A、奇石B、觀賞石C、巖石D、礦物答案:C2、【單選題】奇石這一名稱在我國古代就有,主要指太湖石「以為玩好也」,表示出具有「 」的含義。A、奇石B、石玩C、怪石D、雅石答案:C4、【單選題】我國從唐朝開始稱為奇石、峰石,明清稱呼就以奇石為主了,之後唐宋以後賞石文化傳至韓國,韓國稱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