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防控境外輸入風險

2020-08-30 山西科技報融媒

FermiMed

我在口袋裡發現了一袋放了很久、已經擠扁了的葡萄乾,僅吃了幾個,就給了我爬上最後一個斜坡的力量。——漢密什·布朗

登山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身體的疲憊,而在這些因素中,飲食與運動能力以及與身體疲勞的關係可能要比你想像中的重要很多。

登山前的營養儲備不足,或登山中飲食得不到補充,人不僅很容易筋疲力盡,還會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再嚴重一點的說,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表現,從而成為引發意外事故的因素。

那麼,如何做到及時、合理的為身體補充能量和營養?首先,你需要知道你的身體需要什麼~

圖1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那些事

人類所需要的營養素約有幾十種,可以概括為七大類——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礦物質、維生素、食物纖維。其中,糖、脂肪和蛋白質氧化分解後能為人體提供熱能和從事各種生理活動的能量,又稱為熱原質、能量物質。

每日膳食中,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功能量分別佔總能量消耗的15%、25%和60%左右。登山健身是有氧運動,運動時的主要能量來自於體內糖的氧化分解,因而登山健身者的膳食中應適當提高糖的比例,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糖類

糖類雖與蛋白質、脂肪共同組成身體熱量的三大來源,但卻是供給人體能量的最主要、最經濟的來源,身體會毫不遲疑地將糖分轉化為能量!

糖類是肌肉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大腦·神經系統器官的唯一供能來源。可以這樣說,糖類在三大供能物質中,是「事兒」最少的一個了!

「事兒少」體現在哪裡呢?

在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中都能利用起來!

產生同樣的能量,所需的氧氣比脂肪少很多,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對高原登山運動有利

即使高強度的運動中也會燃燒!

即使肌肉中出現乳酸也會燃燒!

注意:當運動強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能量需求超過了有氧代謝系統的供給能力時,有氧運動轉化為無氧運動。

而無氧運動只能使用糖分作為燃料,在無氧運動中糖在分解時釋放出的能量小於有氧時的分解,並且不能充分燃燒,便會產生乳酸,這樣不僅浪費了能量,而且乳酸的堆積會引發肌肉疲勞!

脂肪

脂肪不是一種快速的能量來源,釋放能量比較緩慢,可以在人體中存儲,在需要時被調用。和糖類相比,脂肪的「事兒」比較多!

「事兒多」體現在哪裡呢?

只有在有氧運動中才能燃燒!

是肌肉的能量來源,卻不是腦·神經系統器官的能量來源。

脂肪在高強度運動中慢慢或徹底停止燃燒!

蛋白質

蛋白質供能的比例相比較小,大部分運動情況下,蛋白質供給6%-7%的能量。

但蛋白質對身體的最大貢獻不在於補給能量,而是在運動後的修復,蛋白質可以促進肌肉和身體組織的增長,在你大汗淋漓的運動後,肌肉會感到筋疲力盡,這時補充點蛋白質能幫助我們的肌肉更快恢復,更好增長。

別再對登山飲食粗心大意!

圖2

「缺少食物時你會變得疲倦而且易怒。你可能都不會意識到,有時你缺少鬥志其實是因為缺少了足夠的食物。」

吃早餐VS忘記吃早餐?

很多人在登山前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但其實吃不吃早餐對運動表現有著巨大的影響!如果登山前沒有吃早餐,在持續行走大約1-2小時左右,血糖值開始下降,身體就會出現疲勞狀態,不僅會影響四肢的行動能力,也會影響大腦的運作,從而引發危險。

但恰恰是因為即使不吃早餐,我們也可以持續進行1-2個小時的正常運動,因此很多人會忽略早餐的重要性,認為是上山行走的艱難,而不是能量的補給使得身體越發疲勞。

食用早餐時,應以攝入延遲類型(低升糖指數)的食物為主,比如燕麥、穀物、牛奶、雞蛋等,這樣可以較長時間的維持我們的身體所需的能量。

登山 ing,不進行能量補充會怎樣?

如果不吃飯就登山,或者在登山途中沒有及時合理的補充能量,不僅會使身體感到疲憊,還會對健康不利!

1.補能不足,傷了肌肉

圖3

肌肉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糖類,確切的說,是葡萄糖。

大量研究證明,持續運動超過半小時後,體內的糖原便開始出現耗竭,此時若不補充能量,肌肉中的蛋白質通過分解後轉化為身體燃料,在這過程中,我們身體本來會形成肌肉的部分就會消失,而好不容易形成的肌肉便會感到疲勞和疼痛,受到損傷。

2.補能不足,影響大腦

圖4

糖類是大腦的唯一供能來源,因此一旦糖類耗盡,除了損傷肌肉外,也會使大腦和神經系統感到疲勞,無法正常工作。

大腦是我們整個身體的司令官,它支配著我們全身的感官與運動能力,登山運動中所需要的肢體協調性、平衡性、靈敏性,行走中所要保持的專注力,以及在做決策時所需要的判斷力都直接受大腦的掌控。

肌肉感到疲勞可能只會影響我們登山時的表現能力,但如果大腦罷工則是比肌肉疲勞更為嚴重的狀況,甚至釀成事故!

3.補能不足,傷了腎臟

圖5

當碳水化合物耗盡時,身體靠燃燒肌肉中的蛋白質提供能量,而肌肉的蛋白質中含有氮,因此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氮化合物!

氮化合物必須通過腎臟過濾才能排除體內,但腎臟每天本來就要過濾血液中很多的有毒物質,因此,腎臟在這一過程中,就會承擔更巨大的壓力,造成腎臟疲勞,長此以往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運動前中後如何進行營養攝入?

圖6

具體的食物搭配數不勝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愛不斷改變和優化你的食譜,有人在野外仍是個美食主義者,而有人為了趕路只爭取做個生存主義者,但其實更多的人是介於這兩者之間。

對於在野外具體該怎麼吃,克裡斯·唐森德在《背包客手冊》中說:

「歸根結底,要吃什麼是個人選擇。如果哪種食物能讓你更加享受戶外運動,你就應該帶上這種食物,而不是聽別人怎麼說。」

你可以根據戶外運動的路線長短、能量消耗等來對食物進行準備,但大多數情況下,登山時更強調對營養和能量的補充,而對色香味考慮的稍少些。

當然,在對食物的準備方面,通過多次野外之行而積累下的寶貴經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總體上,我們為您提供以下的建議:

登山前一餐的營養

登山健身運動的前一餐,你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運動前不需要吃的過多,以七分飽為宜,熱量約為500-1000千卡。

2)食物要易於消化吸收,不含粗纖維多和易產氣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大豆等。

3)搭配一般以高糖、低脂肪、低蛋白質為宜,若是長時間活動可以適當增加脂肪,以免過早產生空腹感。

注意:補充糖類食物時,一定要適當攝取,如果在運動前大量食用,使血糖水平快速上升,反而會在接下來加速血糖水平的降低,從而在運動中更易引起容易疲勞。

登山過程中的能量補充

一般來說,補充能量的最佳時間,是運動開始後半小時左右。每小時攝入30-60g碳水化合物能保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如果體重接近50kg,每小時需補充30g碳水化合物;如果接近100kg,則每小時需補充60g碳水化合物。

《戶外運動》

你的背包裡可以放一些較輕且便於攜帶,可以隨時拿出來吃,又能直接轉化成能量的單糖類碳水化合物類的食品,比如果幹、葡萄乾等,或者一些可以給身體較快供能的能量膠等。

登山後的營養補充

運動結束後應在休息大約1小時後進餐,運動後的飲食仍是以高糖、低脂、適量蛋白質和易消化的食物為宜。

適當的增加運動後糖的攝入可以促進恢復。同時補充一些鹼性的蔬菜、水果等,來中和體內酸鹼度,減緩疲勞。

蛋白質的攝入要適量

很多人認為運動後能量消耗多,肌肉受到損傷,所以大量甚至超量的補充蛋白質,這是不對的——過多的蛋白質不但造成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失調,還會引發很多副作用,可能會對肝和腎造成過多的壓力,使血中產生毒素。運動期間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一般是每天1克/千克體重。

也不要在登山回來後大吃大喝,很多人一下山就開始「腐敗」,適當的腐敗是可以的,但如果太縱容自己,徹夜狂歡,過量飲酒則是不健康的。

寫在最後

無論是登山前後,有規律的生活,科學的飲食,才能讓你享受登山運動的同時,越來越健康!

相關焦點

  • 太原:精準防控境外輸入風險
    自3月21日保障入境國際航班以來,太原海關嚴格落實海關總署各項工作要求,深入開展疫情風險分析、積極挖掘風險防控重點、不斷拓展風險防控手段,通過「前期數據收集、中期現場作業、後期流調跟蹤」三段式,精準防控境外輸入風險。
  • 中國民航部門以評分劃分航班風險等級 精準防控境外疫情輸入
    中國網3月16日訊(記者韓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今天下午在京舉行,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司長朱濤在回答中國網《中國訪談》記者提問時表示,民航局發布了第三版《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根據評分把航班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根據不同等級採取不同的防控措施,精準防控、精細施策。
  • 北京仍有境外、京外輸入風險 不排除局部聚集性疫情可能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6月6日0時起,北京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至三級,並相應調整防控策略。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北京的疫情防控已「萬事大吉」。6月5日,北京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宣布將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至三級。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說,4月30日,北京將響應級別調至二級以後,繼續堅持高標準常態化防控策略,疫情無異常反彈。
  • 成都中風險地區全部清零 此次本土疫情源頭為尼泊爾境外輸入
    :張燕玲   (抗擊新冠肺炎)成都中風險地區全部清零 此次本土疫情源頭為尼泊爾境外輸入  中新網成都12月31日電 (記者 王鵬)成都市衛健委31日通報稱,自當日17時起,郫都區三道堰鎮八步橋社區八組安置點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 關於進一步嚴防境外輸入 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嚴防境外輸入 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鄉(鎮)街、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根據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二級響應以及《吉林省疫情防控分區分級差異化工作指導方案》
  • 境外輸入成為防疫重點,訊飛翻譯機助力中外溝通
    守住第一道防線,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我們的溝通工作涉及很多醫療專業用語,訊飛翻譯機幫了大忙。」在近日的防境外輸入防控工作中,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唐雄樂主任深有感觸。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支持中文和58種語言互譯外,訊飛翻譯機還具備方言翻譯功能,不管是粵語、四川話等方言還是口音比較重的普通話,都可以輕鬆實現和英語的互譯,成為防境外輸入風險的「利器」。隨著防輸入、防擴散工作的展開,訊飛翻譯機在防疫應用工作頗有成效,科大訊飛也成為科技賦能防疫工作的典型代表。
  • 境外輸入是本地確診兩倍以上,國際航班入境後如何防控?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防控局勢的相對穩定,目前防控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是重中之重。 儘管防控境外輸入分外重要,但是疫情本身多變,導致防控政策時有調整,全國各地的政策寬嚴也略有不同,普通人難以時時跟進最新情況在難以辨別的海量信息中,流言與猜測齊飛、官方通知與小道消息混雜,究竟最新的境外輸入防控政策為何?時值第三屆進博會召開在即,《財經》記者試圖通過本文的七個問題予以梳理。
  • 如何控制境外疫情輸入?海關總署回應
    資料圖中國境外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已連續4天超過境內新增,隨著疫情輸入性風險加大,海關總署採取哪些措施防控疫情?1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表示,海關總署在全國口岸採取嚴格的口岸防控措施,內防輸出、外防輸入,全面啟動了健康申報制度,出入境人員在到達口岸前,在網上填報。此外,所有出入境人員嚴格實施檢疫措施,全面篩查體溫監測,堅決遏制疫情通過口岸傳播擴散。
  • 關於進一步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的通告
    關於進一步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的通告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呈快速擴散態勢,來自境外的輸入性風險逐步加大。我市高度重視入境人員健康管理,對所有中外人員堅持一視同仁、無差別落實防控措施。
  • 生活重啟|四川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 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成防控重點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羅田怡3月25日0時起,四川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隨著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四川的疫情防控措施會相應作出哪些調整?3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場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嚴防境外輸入。
  • 如何做好境外入境人員的疫情防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發布會...
    目前我們對境外入境人員實行的是精準分類、分級分區的管理策略,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對入境的「四類」人員,首先是前三類人員,就是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還有有發熱等症狀的入境人員,我們要立即送到定點醫療機構去進行隔離治療。這些人員是要通過核酸檢測進行確診或者是再次排查的。
  • 1月8日深圳新增1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來自俄羅斯
    防控工作每日發布 1月8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日本;肇慶報告1例,來自緬甸。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0例,廣州報告8例,3例來自日本,2例來自烏克蘭,其餘3例分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玻利維亞和哈薩克斯坦;深圳報告1例,來自俄羅斯;肇慶報告1例,來自伊朗。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新增出院2例。 截至1月8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067例(境外輸入671例)。目前在院37例。
  • 11月22日深圳新增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來自俄羅斯
    防控工作每日發布 11月22日0-24時,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例,廣州報告2例,來自伊拉克;茂名報告2例,來自馬來西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4例,廣州報告2例,分別來自伊拉克和奈及利亞;深圳報告2例,來自俄羅斯。
  • 國家衛健委: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來自42個國家,其中數量較多的7個國家...
    3月28日0時—24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4例,其中廣東8例,天津7例,上海7例,北京4例,遼寧3例,江蘇3例,浙江3例,四川2例,山西、內蒙古、吉林、福建、江西、重慶、貴州各1例。截至3月28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93例。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902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582例,澳門特別行政區37例,臺灣地區283例。
  • 雲南嚴防疫情從邊境輸入:一旦失守將給全國帶來擴散風險
    9月16日,雲南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視頻會議,部署開展「防疫情、大排查、打偷渡、保平安」決戰秋冬疫情防控專項行動,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任軍號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全力堅守各條戰線,全面清除風險隱患,全面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
  • 民航局: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入境航班客座率不得超過75%
    為切實做好境外疫情形勢嚴峻情況下的防控工作,近日,民航局下發通知,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其中,對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客座率不高於75%的控制措施。民航局表示,8月以來,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隨著國際客運航班量增加,經航空途徑輸入病例數量有所增多。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外防輸入」各項舉措,將繼續按照要求嚴格執行航班熔斷與獎勵措施。
  • 民航局: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入境航班客座率不準高於75%
    為切實做好境外疫情形勢嚴峻情況下的防控工作,近日,民航局下發通知,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其中,對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客座率不高於75%的控制措施。民航局表示,8月以來,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隨著國際客運航班量增加,經航空途徑輸入病例數量有所增多。
  • 中國怎樣守住境外輸入這條紅線?
    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國內疫情防控方面,我們暫時算是打了場勝仗,但這條戰線之外,新冠肺炎的境外輸入病例呈快速上升態勢,不容樂觀。一些海外同胞迫切希望能回到祖國。境外輸入病例激增,成了必須嚴陣以待的新問題。
  • ...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級一級響應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輸入風險...
    2020-02-26 15:17:41來源:FX168 【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吉林省政府2月26日決定,自2月26日15時起,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級一級響應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
  • 民航局: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
    據民航局網站消息,為切實做好境外疫情形勢嚴峻情況下的防控工作,近日,民航局下發通知,將進一步對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航班實施嚴格管理其中,對三類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的國際客運入境航班採取客座率不高於75%的控制措施。民航局網站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