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安排了三個板塊的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下面就和丹格教育的冷峰老師一起走進這單元的《語文園地》吧!#語文學習#

01交流平臺
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我願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新月集》
語句一寫出了孩子們讀書時樹枝、鳥兒和蝴蝶的表現,它們好像都被書聲吸引,在靜靜地聽同學們讀課文,這樣動靜結合,也從側面反映出孩子們讀書的聲音好聽。
語句二選自泰戈爾的《新月集》中的《職業》,詩句中寫出了詩人對自由自在地學習和生活的嚮往。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常常會讀到一些優美、有新鮮感的詞句,把這樣的詞句摘抄到自己的《才密集》吧!

用好《採集本》對於學習語文的幫助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很多小學生不注重採集本的使用,或者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人物,採集一點點詞語、句子,而並未下心去做,這樣的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怎樣使用好採集本?在今後的學習中,語文的難度會增加,這就要求學生具有更廣闊的知識面,進行大量的閱讀和積累,而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即便是記憶力再強,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文章瞭然於胸,採集一些具有新鮮感的詞句,把它們「請進」摘抄本,在平時可以多翻看一下,不必刻意去死記硬背,也能印象深刻。
採集時,可以註明採集的時間、閱讀文章的標題或出處、作者姓名、文中的好詞、好句、優美段落。也可以只簡單地摘錄文章出處、好詞、好句和優美段落。只要這樣長期地堅持下去,對語文的學習自會上一個臺階。

02語句段運用
觀察上面詞語的特點,你就會發現這些詞語中都含有身體部位,例如「搖頭晃腦」中的「頭」和「腦」,「張牙舞爪(zhǎo)」中的「牙」和「爪」。
類似的詞語還有:七嘴八舌、唇亡齒寒、張口結舌、焦頭爛額、胸有成竹、口是心非、目瞪口呆、心靈手巧、眼花繚亂、唇槍舌劍、口蜜腹劍、心領神會、瞠目結舌、頭暈目眩、咬牙切齒、耳聰目明、心狠手辣……

在閱讀文段時,對文段中不同的詞句加重語氣以達到突出表達某種含義的目的。比如「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裡上學。」重讀「地下」,則是強調學校的位置;如果換一個詞,如重讀「上學」,則是強調花孩子們在做什麼。
自己試著用不同的語氣讀一讀上面的三個句子,再分別體會不同詞語重讀時所表達的意思,自己覺得怎樣讀更好?

在「語句段運用」的第三小題呈現的是幾個有創意的興趣小組的名稱,並提示了為興趣小組取名的方法——既要體現活動的特點,也要足夠吸引人。
丹格教育的老師搜集了下面幾個有趣的名字,一起看看吧。
① 在小組名稱前面加上有個性的詞語:
亞洲星足球隊、飛人田徑隊、巨浪搖滾樂團、百鳴鳥合唱隊……
② 在小組名稱前面加上名人的名字:
弈秋棋社、冰心詩社、姚明籃球隊、魯迅文學社……
③ 也可以概括小組的特點:
翩翩舞蹈隊、水墨丹青組、月光詩社、天籟之音合唱團……

03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安排了一首清代袁枚所作的五言絕句《所見》。詩的前兩句寫了一位牧童騎著黃牛悠然歌唱的動態情景,表現了孩童的活剝機靈。詩的後兩句由動轉靜,寫出了小孩想要捕捉鳴蟬而屏息凝神的神情,將孩童的聰明機警和天真爛漫表現得活靈活現。
譯文牧童騎在黃牛背上,他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蕩。他一心想要捕捉樹上的知了,所以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小學生必備古詩詞75+80首》(博爾)
小學語文丨古詩詞名句分類集錦
小學語文丨古詩詞名句分類集錦(Ⅱ)
三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跟著老師一起預習
小學必背詩詞70首
小學二年級推薦必背(誦讀)古詩詞,建議家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