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莫海波
點擊播放 GIF 0.0M
「炮彈樹幹裂的果子會突然爆炸,種子果肉會彈出幾十米遠」,「如果用力去打它的話,這款炮彈果實就會爆炸……,導致不少去觀賞這款炮彈樹的遊客都會受傷,可以算是果實中的『手雷』!」世界很奇妙,然而當你聽到遠遠超乎認知和想像的傳聞時,請留一個心眼:是真?是假?
炮彈樹的確是被子科植物裡的一個異類,它的花和果不生於枝頭,而是長在樹的主幹上。要了解這種神奇的樹,還是跟隨專業人士走走看看的好。眼下,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炮彈樹正在開花呢!它的花大而豔麗,成串生於樹幹靠下的位置,在一片蔥綠中的園中十分醒目,成為遊人駐足觀賞的焦點。
炮彈樹學名為Couroupita guianensis,是玉蕊科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此樹喜高溫、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適溫為22℃至30℃。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它的老家在中、南美洲熱帶雨林,因樹形美觀,冠大陰濃而受青睞。它的果實呈茶褐色,渾圓如古代炮彈,累累懸掛於主幹,甚是奇特,因此,此樹也因此得名,英文名也叫 Cannonball Tree。此外,它還有吊瓜樹、吊燈樹或葉子媚樹等別名。這種樹性強健,耐熱、耐旱,抗風、抗汙染,被視為珍奇庭園樹木,無論開花或結果,皆能吸引遊客駐足觀賞,被全球熱帶地區作為觀賞花木引種栽培,也是許多著名植物園必備的植物之一。
看,這些開在版納植物園的炮彈樹花朵,它排列為總狀花序,花瓣朱紅色,5至6枚花瓣展開如碗狀,環抱住中央一枚聯合成U型的雄蕊群。雄蕊在結構和功能上有明顯分化,這種現象稱為「雄蕊異型」。其中花絲比較長的雄蕊聯合成頂端分裂如海葵狀的觸鬚,伸出花冠外,花粉在功能上是敗育的,主要是為傳粉者提供食物。而另一種花絲較短的雄蕊,基部聯合成圓盤狀的毛刷,藏於花冠內部,花粉是可育的,可以讓另一朵花授粉成功後結實。
植物學家告訴我們,炮彈樹的花之所以長在主幹上,是因為那裡比較空曠,花朵更容易被昆蟲發現和光顧,從而獲得較多的授粉機會,有利於繁衍後代,這也是熱帶雨林植物老莖生花結果的一種生理現象。
在玉蕊科植物中,炮彈樹的花具有最香醇的氣息,在柬埔寨暹粒等地,婦女懷孕時會取炮彈樹的花朵作為安胎之用。在有的地區,因這種花香氣襲人,也會被用於製作香水及化妝品。
再來聚焦這種「炮彈」果實。通常,它的直徑約15至20釐米,在水土氣候合適的地方,成串生長。上圖中的這棵炮彈樹,就是記者在泰國北部清邁著名的雙龍寺拍到的,比起其它樹,這棵老樹結實率不算高,湊近細看,它的果實沉甸甸的,像極了生鏽的古炮彈。樹下是每天成千上萬人通行的過道,為了防止墜落到傷人,寺中僧侶用網兜將其「鎖住」,以防萬一。
古代炮彈
雖然網上盛傳炮彈樹的果實是十分危險、落地後會原地爆炸並造成路人傷亡等傳聞不科學也不可信,但要知道,有著堅硬外殼的炮彈果從十數米的高處墜落,就是牛頓的腦袋也受不了滴!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專家說,之所以有各種傳聞,就是因為人們實際接觸到的這種奇樹的機會實在不多,「炮彈果」外殼十分堅硬,成熟後掛在樹上或放置正在地表,都不會輕易裂開,更不會「原地爆炸」。但要是高空墜落,不炸裂似乎也不符合物理現象。
「炮彈果能吃嗎?」記者和小編都猜你一準會這樣問,別——著——急——
在國內,很少有人有機會打開炮彈樹的果實一探究竟。實際上,成熟後的炮彈果果肉可並不怎麼好聞,有顯著刺鼻的氣息,令大多數人不悅。但正如同榴槤等熱帶水果所具有的氣味,有人掩鼻,卻也人嗜之如命。有的人認為,炮彈果果肉「聞起來很臭,吃起來香甜」,在一家門戶網站發布的視頻上,一名男性歪果仁捧著炮彈果,有「過屠門而大嚼」的架勢;而有的報導認為,其「鮮美果肉雖然人類無法食用,但可用於餵食雞、鴨、火雞及豬等牲畜」,莫衷一是。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由於必須生長在長年高溫的熱帶地區,這種奇樹分布及種植範圍限制,人們對它的深入研究還接近空白;雖然沒有炮彈果對人畜產生毒害的報導,但它顯然也沒有成為公眾普遍喜愛的水果或經濟作物。還有報導稱,炮彈果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土著亞馬遜人用它來治療高血壓、腫瘤、疼痛和炎症——這還有待考察,若假以時日,植物學家和藥學家們或許能從這種圓溜溜的「炮彈」身上有新的發現。
玉蕊科炮彈樹屬包含3 個種,均被稱為炮彈樹,其中僅有C.guianensis 用於庭園栽培,因其棲息地受人類開發而破壞,使得種群遭受威脅,2006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 紅皮書已將其列名受威脅種。這個科的「親戚」不乏重要的經濟植物,比如巴西慄屬的巴西慄,原產於蓋亞那、蘇利南、哥倫比亞、維拉克斯、秘魯、玻利維亞及巴西等地,其種仁堅實,富油脂且有甜味,既可榨油,又可用做乾果。
在我國臺灣、海南等地也栽培有炮彈樹。在馬來西亞,炮彈樹是倍受人喜愛和關注的重要樹種,由於 「炮彈花」豔麗而香氣馥鬱,還登上過中國和馬來西亞2002年聯合發行的郵票。與「炮彈花」同時現身的,是產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金茶花屬山茶科,兩種花朵花色互補,相得益彰,為豐富多彩的郵票世界增添了真正的奇葩。
在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百花園、樹木園、藤本園、蘇鐵園、綜合保護區等多個專類園區均種植有炮彈樹。眼下,百花園孔雀湖邊種植的12株炮彈樹中,有幾株均已抽出花序,預計可連續開放出數十朵花,遊客不妨趁此良辰前往觀賞,一睹「老莖生花」的芳容。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莫海波、本文作者及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拍攝提供,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