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強市蘇州:新材料、高端裝備、醫藥、納米技術全球領先

2021-01-13 雙滋傳媒官方媒體部

蘇州是中國經濟工業實力最強地級市、中國工業實力最強三大城市之一,2019年蘇州工業產值高達33600億,位居全球前茅、中國前三地位

江蘇官網透露:蘇州成功創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成為江蘇省首個、全國唯一由民營企業成立並建設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全市擁有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8家和604家,其中國家級數量在地級市中名列前茅。

蘇州還大力實施新興產業跨越行動計劃,2019年,新材料產值4921億元,高端裝備製造產值4061億元,新型平板顯示產值3082億元,智能電網和物聯網產值1631億元,節能環保產值1411億元,新能源產值1148億元,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值873億元,軟體和集成電路產值873億元。八大戰略新興產業為蘇州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位造業體系奠定基礎

蘇州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基礎石化、醫療器械、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全球八大納米產業集聚區之一。蘇州還大力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著力打造新型平板顯示、高端裝備、高端紡織等十大千億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積極爭創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蘇州一座繁榮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古代蘇州是中國古代文明、經濟文化發展重要代表,現代蘇州是中國經濟和工業崛起的重要代表城市,中國改革開放標杆經濟強市,蘇州正推動中國高端製造、納米技術、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物製造等產業走向崛起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創始人原創出品

相關焦點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級,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級,建成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伺服器生產基地、400系不鏽鋼生產基地,以及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酚醛樹脂生產基地。二是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推進。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深入推動兩化融合,加快推動產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中國綜合實力第三大強市—華南經濟、金融、工業中心深圳
    上海雙滋傳媒總部根據GDP、工業、人均GDP、交通、高校、醫藥六大城市實力核心因素依據衡量對全國十大城市綜合實力進行排名,深圳位居中國第三大綜合性城市,深圳在工業、人均GDP兩大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經濟總量也位居全國第三,雖然教育和醫藥短板,依然綜合實力全國第三深圳,GDP全國第三
  •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2016-05-27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萬立駿和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為學院揭牌。   楊輝致歡迎辭,介紹了蘇州納米所和中國科大合作的歷程,共建「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是秉承「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雙方將持續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推進中國科大「雙一流」的建設工作。
  • 山西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內容是什麼?
    新材料產業是當今科技發展最為活躍的產業領域之一,也是世界產業中關聯度高、經濟帶動力強、發展速度快、綜合效益好的一項新興產業,其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一)國內發展情況新材料產業是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三五」以來,其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據統計,2018年全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3.79萬億元,同比增長22.3%。
  • ...雷射光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①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
    完全自主研發,我國超高精度雷射光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①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研究員與國家納米中心劉前研究員合作,開發成功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該技術使用了研究團隊所開發的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雷射直寫設備,打破了傳統雷射直寫技術中受體材料為有機光刻膠的限制,可使用多種受體材料,極大地擴展了雷射直寫的應用場景;② 華創證券指出,亞10nm的結構在集成電路、光子晶片、微納傳感、光電晶片、納米器件等技術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需求,這對微納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然而,長期以來雷射直寫技術很難做到納米尺度的超高精度加工。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在2019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州工業園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獲前三名。
  • 蘇州:緊抓「六個圍繞」,用強大產業鏈「連結世界」
    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說,蘇州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就是要謀求以產業鏈協同合作對衝全球產業變局的不確定性,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注入澎湃的產業動能!  對接全球資源,變「工業大市」為「產業鏈強市」  「這場對接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穫!」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緊跟蘇州「一號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力推進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在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醫療器械研究院、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國仟創新醫療科技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引領下,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正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 2020中國(曹娥江)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推進3D列印材料、超導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材料研究,創新體制機制,保障研究資金持續投入,為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技術儲備。中國科學院原秘書長鄧麥村對膜分離技術進行了簡介與展望。他提到,膜分離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多種學科交叉的高 技術。
  • [路演]中欣氟材:形成以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新材料與電子化學...
    中欣氟材董事長陳寅鎬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含氟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目前公司產品已涉及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新材料及電子化學品行業等領域。未來公司將專注於所涉及產品領域,加大對新產品的開發,積極拓展公司產品鏈,形成以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新材料與電子化學品為核心的三大業務板塊的發展方向。
  • 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GE醫療集團在中國的業務範圍廣泛,包括研發、設計、採購、生產、銷售、營銷和服務等各個領域,涵蓋了集團在全球範圍提供的所有技術與服務。基於GE 中國研發中心和GE全球其他研發中心的基礎性研究,由在中國的1,000名工程師組成的GE醫療技術研發團隊,正為中國和全世界開發領先的醫療產品與技術。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
    原標題:廣州建設海洋強市 南沙成發展藍色經濟主戰場 專家建言打造藍色灣區經濟新增長點   12月18日下午,在第二屆「海絲論壇」暨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平行分論壇上
  • 蘇州生物醫藥考察:這五家企業不能錯過!
    生物醫藥全國「最牛」的三家園區,蘇州工業園區就是其中一家,並且競爭力全國第一。在增長速度方面,連年保持20%-30%的高速度。2020年元旦後,蘇州宣布:生物醫藥將作為蘇州在全球最有競爭力、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精心打造。蘇州將構建國際國內最優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創新生態。蘇州的生物醫藥正在讓中國乃至世界刮目相看。
  • 分析丨日本新材料產業究竟強在哪裡?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並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
  • 蘇州新光維醫療與美敦力達成戰略合作 推動國產內窺鏡創新技術落地...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 12月23日,蘇州新光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生產服務,提供領先的醫用內窺鏡產品與優質服務,為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一文了解2020年中國納米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 集聚化...
    產業布局早 部分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政府開始重視納米材料和技術的研究,90年代中期之後,從事納米材料生產開發的公司不斷增多,社會資金投入也不斷增加,納米材料應用產業興起。同時,相關產業政策不斷出臺,從而明確我國納米材料重點科研領域,為我國納米技術發展指出具體方向。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納米科學技術得到了較快速的發展,在前沿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躋身世界納米科技大國,部分研究躍居國際領先水平。我國微電子加工技術現階段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 ...兩地將協同開展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
    近年來,廣州圍繞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現代服務業強市,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產業、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培養若干千億級產業新集群,國際資本、科技和高端人才競相湧入,展現出蓬勃發展活力。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廣州科學應對,經濟社會發展強勁復甦。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自7月以來客流量居全球首位。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攻關先進材料 賦能高端裝備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任名譽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長代明江任理事長、佛山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匡東明任副理事長。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經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同建設,旨在推進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推動佛山高端裝備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