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昂納德·弗裡德-關心人類的攝影家 【布列松的選擇】NO.031

2021-01-20 凡是攝影



| 凡 | 是 | 攝 | 影 



《布列松的選擇》是世界攝影巨擘亨利·卡迪埃·布列松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做的一件造福後世的事情,他在全球範圍內把自己這一生最推崇的85位傑出攝影家的代表作收集到一起(每人一張,個別人有兩張)在巴黎辦的一個展覽的名字。這93張杰作時間跨度達117年。本期為第三十一期。


萊昂納德·弗裡德出生於布魯克林一個具有東歐血統的下層猶太人家庭,最初想成為一名畫家。他就讀於新學院,師從於傳奇人物《哈潑氏百貨商店》的藝術總監阿歷克斯·布羅多裡奇——並且就是在布羅多裡奇的「設計實驗室」中,弗裡德找到了自己的真正職業。


他畢業後沒有馬上工作,而是利用兩年時間搭乘汽車遊歷了歐洲和北非。由於這次經歷,1959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在荷蘭希爾弗瑟姆舉辦了第一次個人圖片展,隨後不久他決定做一名全職的自由職業者。


萊昂納德·弗裡德 (Leonard Freed  1929-2006)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新聞攝影日益涉足人權領域,弗裡德則日益關注祖國的民權問題。作為美國黑人狀況的記錄者,他總能發現令人意想不到的和樂觀的一面,而且往往是在那些最嚴酷的環境下。


他緊跟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多年來反對種族隔離和歧視的鬥爭,拍攝了馬丁·路德·金及其從阿拉巴馬州到華盛頓穿越美國的大遊行;同樣,他在紐約拍攝的在水栓旁玩耍的兒童的照片與紐約日常生活的照片一起成為了一種象徵。由於實行強迫集中居住,紐約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實際上仍然處於種族隔離狀態。


對猶太移民社區和以色列的關注成為弗裡德一再探討的主題。1965年,他出版了《今日德國猶太人》,1967年和1973年,他採訪了中東六日戰爭和贖罪日戰爭。隨後出版了《美洲的黑人與白人》(1968)、《奇怪遊戲》(與Shinkichi Tajiri合著,1970),《德國製造》(1970),《警察工作》(1980;1990年擴充為《紐約警察》);以及一部主要回顧性作品,《萊昂納德·弗裡德:攝影1954-1990》(1991)。


70年代的弗裡德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弗裡德常年跟隨警察部門進行暗中拍攝。1973年,他在倫敦攝影家畫廊展舉辦了著名的成果展覽《暴力的幽靈》,觀眾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謀殺現場。他們穿過黑色幕布走進畫廊,當發現樓梯間底部橫陳的一具屍體時,燈光突然熄滅;周圍的場景都置於硬紙襯板之上,令觀眾戲劇性地進入實景重現當中。


1972年,弗裡德加入了瑪格南圖片社。與大多數瑪格南同事一樣,弗裡德更喜歡拍攝黑白照片,使用現場光。



《布列松的選擇》萊昂納德·弗裡德入選作品


舉辦展覽的同時,他還出版圖書和拍攝影片,交替進行。這些展覽涉及範圍很廣:從在倫敦北部柯克佛斯特本篤會修道院展出的《人是什麼?》到在紐約奧爾巴尼州政府大樓舉辦的群展《美洲土著居民》。前者是按照愛德華·斯泰肯的巡迴展《人類大家庭》的模式舉辦的。


《人類大家庭》旨在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不到十年裡「天下一家:處處不同處處同。」也許《人是什麼?》是弗裡德對斯泰肯做出的回應。


紐約現代藝術館攝影館長斯泰肯在弗裡德攝影初期買過他的三張作品,並稱讚弗裡德是他見過的三名最優秀年輕攝影師之一,並要求他依然以「業餘愛好者」的身份拍攝,原因很有趣:斯泰肯發現,此前遇到的另兩名優秀攝影師都在開始商業拍攝後迅速失去才華與鋒芒,他們「改行當卡車司機最合適。」


顯然,弗裡德沒有選擇做業餘愛好者也沒有改行當卡車司機,而是決定把自己的這項職業變成終生事業。1967年科內爾·卡帕組織了《關心人類的攝影家》展覽,弗裡德和他的五名同行一同參展。在開幕式上,弗裡德宣布:「突然,我感覺我似乎屬於一個傳統。要了解生活,洞察世界,親歷大事,透視窮人、瘋子的面孔,解讀叢林的暗影、隱蔽之物,去觀察,去享受察物之樂,使精神得到充實。」當年的一段旅途讓他記錄了在紐卡斯爾的亞洲移民和北海的石油工人、東歐和猶太教哈西德派社區的旅行者以及紐約貧民窟的黑人——體現出其對超越形式和主觀性的內容及情境的一貫追求。


瑪格南圖片社巴黎總部圖片編輯吉米·福克斯這樣回憶這個個頭矮小、皮膚黝黑、一頭捲髮、戴著大眼鏡的男人:「38年中,萊昂納德·弗裡德總是彬彬有禮,辦事利落,樂於合作,笑口常開。他樂於聽取他人意見,對人類行為懷有強烈的興趣,從無惡意和自以為是。『關心人類的攝影家』這一稱謂對他是再合適不過了。」


弗裡德個人認為,「攝影仍然處於初級階段……令人躍躍欲試,因為它使人擁有原創的自由。」但事實上,正是他以及瑪格南的同事們等廣大攝影人令攝影走向成熟。














































END



● 本文為凡是攝影原創作品,歡迎粉絲轉發,媒體、公眾號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加入我們的編輯部,有意者請投簡歷到 914104431@qq.com 



雅各布·裡斯:為另一半人呼號 【布列松的選擇】 NO.001

羅曼·維希尼克:記錄消逝的世界【布列松的選擇】NO.002

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孤獨前行的啟蒙者【布列松的選擇】NO.003

路易斯·韋克斯·海因:一生奉獻給勞動階級的攝影師【布列松的選擇】NO.004

比爾·布蘭德:真幻光影中【布勒松的選擇】NO.005

馬丁昌比:超越時間的質感【布列松的選擇】NO.006

雅克•亨利•拉蒂格:攝影神童【布列松的選擇】NO.007

尤金·阿傑特:擁有整個巴黎的流浪漢【布列松的選擇】NO.008

古·勒·蓋萊克:旋律大師【布列松的選擇】NO.009

馬克呂布:我們都應該向他鞠躬 【布列松的選擇】NO.010

吳家林:藝術地記錄【布列松的選擇】NO.011

洛古雷:印度布列松【布列松的選擇】NO.012

馬丁·曼卡奇:他讓布列松拿起了相機 【布列松的選擇】NO.013

愛德華•柯蒂斯-荒野的記錄者【布列松的選擇】NO.014

與苦難者共呼吸—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布列松的選擇】NO.015

阿巴斯--拍遍世界各大宗教的無神論者 【布列松的選擇】NO.016

塞杜·凱塔--非洲人像大師【布列松的選擇】NO.017

彭蒂·薩馬拉赫蒂--站在時間的兩邊【布列松的選擇】NO.018

沃納•比肖夫--遠去的吹笛少年【布列松的選擇】NO.019

莉賽特·莫多爾--大師的老師 【布列松的選擇】NO.020

英格•莫拉絲--女性攝影推動者 【布列松的選擇】NO.021

奧古斯特• 桑德-時代的面孔 【布列松的選擇】 NO.022

莫裡斯·塔班-超現實攝影的先驅 【布列松的選擇】NO.023

維利·羅尼-留住詩意的法蘭西 【布列松的選擇】NO.024

伊安·貝瑞--馬格南老槍 【布列松的選擇】NO.025

焦尼·米利-光繪攝影大師 【布列松的選擇】NO.026

沃克·埃文斯--越平凡,越精彩【 布列松的選擇】N0.027

安德烈·柯特茲--眾流歸宗的元祖 【布列松的選擇】NO.028

託尼•雷-瓊斯--英年早逝的攝影天才 【布列松的選擇】NO.029




—【凡是攝影】—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關注)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加盟、投稿、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 Antphotos

查看「凡是攝影」各地QQ群號請回復「分站」


相關焦點

  • 布列松(一):誰是HBC?
    HCB,即Henri.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爾.布列松,世界上最知名的攝影家之一。圍繞著「HCB」的名詞有:瑪格南、紀實攝影、街頭攝影、決定性瞬間、大師、繪畫…… 他被無數人奉為偶像,其攝影理念與作品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攝影人。但,你對布列松到底了解多少呢?
  • 攝影大師布列松鏡頭下的名人們,瑪麗蓮·夢露你喜歡嗎?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他是紀實攝影界教父一樣的存在,不管你喜不喜歡他、認不認可他的理念,只要是紀實攝影,你就不可避免從他門下走過。布列松偏愛黑白攝影,喜愛徠卡135旁軸相機與50mm標準鏡頭,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他認為不應幹涉現場光線,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拍攝的那一秒是個充滿創造力的瞬間,你所構建和表達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給你的,並且你必須憑直覺判斷何時按下快門。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 人類變遷40年 圖說世界各國人民的境況
    從東歐劇變到蘇聯解體,從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到盧安達大屠殺,再到海灣戰爭和巴爾幹戰爭,美國攝影師彼得·特恩利(Peter Turnley)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在過去的30年間深入到90多個國家,用圖片記錄下人類歷史的每一個腳印。  特恩利的攝影之路始於童年一次受傷。
  • 來自巴黎的平民攝影家――羅伯特·杜瓦諾
    在法國攝影界,羅伯特·杜瓦諾和利·卡笛爾·布列松堪稱為一對並駕齊驅的大師。這兩人的攝影都以紀實為主,但風格卻迥然不同。布列松經常雲遊四海,作品比較深沉嚴肅,關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諾則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為創作基地,喜歡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風趣的瞬間。
  • 布列松&卡什:他們拍誰,就是誰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第二組:加繆照片,前三張為布列松拍攝,分別是1944年、1945年、1956年,最後一張是卡什於1954 同樣出生於1908年的布列松與卡什,前者以「決定性瞬間」聞名、被譽為二十世紀的「新聞攝影之父」,後者專拍「時代的面孔」、享譽世界的肖像攝影巨匠。卡什於2002年去世,兩年後,布列松去世。
  • SCP系列|SCP-031:愛為何物,愛為何物?
    今天斑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SCP-031:愛為何物。項目代號:SCP-031項目名稱:What Is Love(愛為何物)收容等級:Safe項目描述:SCP-031是一種無定形生物,重量75千克,移動速度每小時3千米,移動過程中產生油性軌跡。SCP-031僅能進行基本移動,但根據所回收的組織樣品分析顯示,其至少含有肌肉組織和表皮組織。SCP-031能夠模仿任何音高和語氣的人類說話,但由於其缺少面部特徵,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它的發音系統。
  • SCP-031愛為何物?類似於史萊姆,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031愛為何物SCP-031的外表SCP-031沒有任何外表,SCP-031是一個無定形生物,重量75KG,SCP-031的移動速度很慢,(無形狀態)時速大約是3KM每小時。
  • SCP基金會:SCP-031的故事,愛為何物,一個可以變成戀人的生物
    米勒和SCP-031,在某酒店樓下被同時發現,經過當時所拍攝的圖片,我們可以從中得知,SCP-031是一個軟體且沒有形狀的生物,重達75Kg,能進行緩慢的基本移動。而在圖片中,米勒正在和這個生物進行著親吻動作,當時,也震驚了SCP機動特遣隊的成員們。他們腦海中都是這樣想的:「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
  • 茂名市攝影家協會舉行換屆選舉
    &nbsp&nbsp&nbsp&nbsp大會選舉產生了茂名市第八屆攝影家協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副秘書長。李好當選為新一屆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柯裕清、丘立賀、鄧偉群、劉增榮、蘇健、黃林明、盧文生、黃信濤、遊清、林奕餘當選副主席,柯裕清兼任秘書長。第八屆主席團決定聘任彭永強為名譽主席。
  • 鄭州市攝影家協會新一屆主席團成員亮相
    1月8日上午,鄭州市攝影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河南省攝影家協會、鄭州市民管辦和鄭州市文聯領導及特邀代表,來自鄭州市攝影家協會的會員代表,共80餘人參加會議。大會審議了鄭州市攝影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修改並通過了協會新章程;選舉產生了鄭州市攝影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和主席團。
  • 洪雅縣:「繪聲繪色」的攝影家年會
    四川在線眉山頻道訊(朱小根 程衛 何勇)近日,記者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攝影家協會的2014年年會了解到,該縣廣大攝影愛好者每年都會歡聚一堂,觀作品,聽點評,迎新春,話明年,共同慶祝攝協年會。洪雅攝協年會作品評審現場  據悉,2014年洪雅縣攝影家協會在人才培養、作品創作、參展參賽、攝影惠民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漢王鄉的手機攝影輔導站成為全國首家「手機攝影輔導站」,備受公眾關注。目前在冊會員120多人,國家級會員5人,省級會員27人,市級會員30餘人。
  • 「2021開年巨獻」藝無止境·當代名攝影家——張建新
    吾言說吾友:非著名攝影家建新的故事作者:吾言攝影圈裡認識張建新的人很多,他是典型的「國字」臉——面目慈祥,皮膚略黑。他是性格溫和中透著堅毅,憨厚中透著靈動,平緩中透著果敢的壯實漢子。他是微信群裡的「老友」。
  • 尤金史密斯,一位以紀實之名、化真理為偏見的攝影家
    藝評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曾犀利指出,試圖為攝影家尤金史密斯作傳書寫或拍紀錄片,會是一件吃力不討好、且近乎不可能的艱難任務。這幅照片抒情感傷、近乎畫意的田園風格,雖然並非史密斯最經典的硬派寫實手法,卻因其淺顯易懂的圖像寓意,並被收錄於 1955 年由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策展人愛德華史泰肯(Edward Steichen)企劃的「人類一家」(The Family of Man)大展中作為壓軸照片而廣為世人所知,不但公認為史密斯最著名的一張照片,更隨著「人類一家」在美國國務院支持下進行國際巡迴的宣傳任務
  • 「農民攝影家」盧白子榮膺2020年度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盧白子,共和國同齡人,平山縣文聯原主席,中國西柏坡攝影家協會主席,《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全國巡展組委會主任,石家莊市政協第八、第九屆政協委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石家莊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團成員
  • 中國·日本印象——旅日華人攝影家馮學敏攝影展重慶開幕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吳穎 張麗婭)12月1日,由重慶美術館主辦,重慶市對外友好協會、重慶市攝影家協會支持,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日本)、中國國家旅遊局(日本)、日本堀內圖片公司、日本ADK公司、香港置地協辦的「中國·日本印象——旅日華人攝影家馮學敏攝影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馮學敏先生的44幅優秀攝影作品。
  • 世界大象日:讓我們一起來關心人類的大朋友
    據史料記載,大象很早就成為了人類的朋友,並能為人類提供幫助。但是,偷獵、大象棲息地消失、人象衝突等因素正威脅著大象的生存。讓我們抵制非法獵殺和象牙貿易、保護大象棲息地,一起來關心人類的大朋友。 這是2018年1月12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警員檢查繳獲的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