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是構成中國園林的五大要素之一,五大要素(疊山造景,理水造景,建築造景,花木造景,動物造景)。
「疊山造景」手法及應用
一、嵌理壁巖藝術
在江南較小庭院內掇石疊山,有一種最常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粉牆中嵌理壁巖。正如計成在《園冶》卷三的《掇山·峭壁山》中說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為紙,以石為繪也。理者相石皴紋,仿古人筆意,植黃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圓窗,宛然鏡遊也。」
這類處理在江南園林中很多見,有的嵌於牆內,猶如浮雕,佔地很小;有的雖於牆面脫離,但十分逼近,因而佔地也不多,其藝術效果與前者相同,均以粉壁為背景,恰是一幅中國山水畫,通過洞窗,洞門觀賞,其畫意更濃。蘇州拙政園海棠春塢庭院,於南面院牆嵌以山石,並種植海棠、慈孝竹,題名海棠春塢。
中國園林刻意追求詩情畫意,這便是最好的佐證。這種藝術處理手法,佔地少,花錢也少,效果還好。
二、點石成景藝術
點石於園林,或附勢而置,或在小徑盡頭,或在空曠之處,或在交叉路口,或在狹湖岸邊,或在竹樹之下。要求高低錯落、自由多變,切記線條整齊劃一或簡單地平衡對稱。多採用散點或聚點,做到有疏有密、前後呼應、左右錯落,方能產生極好的藝術效果。如在粉牆前,宜聚點湖石或黃石數塊,綴以花草竹木。這樣,粉牆似紙,點石和花木似筆,在不同的光照下,形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
嘉樹之下,宜點以玲瓏湖石或頑石。在梅邊點石,則宜古;松下點石,則宜拙;竹旁點石,則宜瘦;芭蕉點石,則宜頑。只有如此,方能達到園林藝術的效果。在河流溪澗,林下花徑,山腳山坡,池畔水際,散點數石,或斷或續,或橫臥或直立,或半含土中,如天生的一般。
不同的石種於園林又可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為了表達春天的意境,常用竹子,配置豎瘦的石筍,青竹雖直,但低彎的尖梢使石筍藏其身而露其頭,產生虛實的變化,以此表達春意;在植以四季常青的桂花,給人以青春常在的感覺。
夏天的意境,則多用玲瓏四通的湖石,構成深澗絕谷、峭壁危峰、山腳清流環繞、山頂喬木繁蔭、盤根垂蔓等清意幽深的意境。秋天則採用黃石來創作其峰峻峭之勢、其色蒼古之貌,創造出山石聳立、氣勢磅礴的意境。冬天多採用色澤潔白、石體圓渾的雪石,疊置於牆的北惻,產生出積雪未化的藝術效果。
三、獨石構峰藝術
獨石構峰之石,大多採用玲瓏剔透、完整一塊的太湖石,並需具備透、漏、瘦、皺、清、醜、頑、拙等特點。由於其體積碩大、因而不易覓得,需要用巨金購的。園主往往把它冠以美名、築以華屋,並視作壓園珍寶。
上海豫園有塊僅次於蘇州留園冠雲峰的巨石——玉玲瓏,相傳為宋代花石綱遺物,玉玲瓏高5.1米,寬2米,重5000多千克,上下都是空洞,賽似人工雕刻。亭亭玉立,石顯青黝色,猶如一支生長千年的靈之草,堪稱天工奇石。
四、旱地堆築假山藝術
(一)園中高山的堆疊
園中高山多採用峭壁的疊法。如萃賞樓前後的假山,均有陡直的峭壁,高聳挺拔。所用石材大小相同,疊砌得凸凹交錯,形象自然,且有絕壁之感。
(二)壁的堆疊
峭壁上端做成懸崖式。這是採用懸崖與陡壁相結合的疊山手法,聳秀亭簷下的懸崖,既有挑出數尺的驚險之景,崖邊立有石欄杆,近欄俯視,如臨深淵,頗為險峻。
(三)巒的疊築
疊築多採用山巒連綿起伏的手法。巒與峰又往往結合使用,以增加起伏之感。「巒,山頭高峻也,不可齊,亦不可筆架式,或高或低,隨致亂掇,不排比為妙」(《園冶》)。這樣,即可避免呆板整齊之忌。
(四)山巒起伏的表現
用突起的石峰進行散置堆築,以加強整個山勢的起伏變化,園中除了山頂多用石峰以外山腰、山腳、廳前、道旁等處,也多散置石峰。有的採用整塊聳立的巨石,有的用幾塊湖石聯綴而成。
(五)虛實配合,相反相成,互為益彰
如古華軒東側的假山,中間做出卷洞,包以湖石,設以米紅卷門,開門如洞窟,具神秘感這種上臺下洞的處理,也屬虛實結合的形式。這也符合計成所主張的造洞原則:「理洞法,起腳如坐屋,立幾柱著實,掇玲瓏如窗門透亮,……上或堆土植樹,或作臺,或置亭屋,合宜可也」(《園冶》卷三《掇山·洞》)
(六)山體幽靜深邃的表現
在峭壁夾峙的中間堆出峽谷,給假山以幽靜深邃。如延趣樓前與延棋門裡各有一條極狹的山谷,僅60釐米寬,只能側身通行。雖非主要山道,但在疊山藝術中卻增添了寬狹、主次、虛實等情趣的變化,豐富了山林的造型。
五、依水堆築假山藝術
計成特別推崇依水堆築的假山,因為「水令人遠,石令人古」,兩者在性格上是一剛一柔、一靜一動,起到了相映成趣的效果。《園冶》一書裡,多次談到這一點:「假山依水為妙。倘高阜處不能注水,理澗壑無水,似少深意。」「池上理山,園中第一勝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點其步石,從巔架以飛梁;洞穴潛藏,穿巖徑水;峰巒飄渺,漏月招雲。莫言世上無仙,斯住世之瀛壺也,」又提到:「掇石須知佔天,圍土必然佔地,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蘇州獅子林,以湖石假山眾多著稱,以洞壑盤旋出入的奇巧取勝,素有假山王國之譽。園中的假山,大多依水而築。
堆疊假山之所以「依水為妙」,被視為「園中第一勝」,正如郭熙所言:「水者,天地之血也」;「山以水為血脈」,「故山得水而活」,山「無水則不媚」。
從我國現存的皇家園林到私家園林,無一例外的都有假山的堆築,石質假山和土質假山的堆築,以它特有的美的方式表達出來。在自然式園林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造形多樣,易於和周圍景物協調統一,同時它靈活,巧於變化,豐富了園林的景觀,增加了園林空間和層次感。
轉自於:風景園林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