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停機坪。一架ARJ21-700緩緩駛離停機坪進入跑道,隨之,一陣引擎轟鳴,飛機衝向雲霄。
這是由天驕航空有限公司值飛的商業航班。天驕航空是自治區政府獨資組建的首家內蒙古本土航空公司,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從事支線航空客貨運業務。
2019年7月26日,天驕航空載夢啟航,截至2020年8月20日,已安全運行391天,承運旅客達10萬人次。至目前,天驕航空已接收5架ARJ21-700型國產噴氣客機,首個純國產噴氣客機機隊落戶內蒙古,開啟為國產飛機探索市場化、商業化道路的新徵程;7個航點、3條支支通航線,1條獨飛航線,架起城市間高效溝通的「金橋」,改善了通航地區的營商環境,提高了旅客出行效率,讓內蒙古民航快速發展的福祉惠及更多普通百姓。
「來錫盟5年了,終於等上了回家的飛機,感覺離家又近了許多。」
2020年7月1日,天驕航空呼和浩特——錫林浩特——通遼航線開通,這一消息讓錫林郭勒盟和通遼市兩地的居民拍手叫好。
「錫林浩特距通遼有700多公裡,天驕航空沒開通航線之前,兩地通行只能靠汽車,需要7個多小時的車程,如今坐飛機90分鐘左右就到了。所以一聽到兩地航線開通的消息,我就立刻安排了行程。」通遼飛往錫林浩特的航班上,乘客王榮開心地說。
「天驕航空的誕生,結束了內蒙古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的歷史,將對促進自治區民航業發展、改善區內人民群眾出行條件發揮空中橋梁作用,助力形成協同發展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推動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航空旅遊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郝玉濤說。
毫無疑問,一個航空公司的成立,一條新航線的開闢……它蘊含的重大意義遠非我們目之所見。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機構計算,民航業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是1:8,這個8指得是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由此可見,通過航空產業來拉動區內經濟,是最直接、最高效、最強有力的。」天驕航空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張小鵬介紹。
據了解,天驕航空的飛機購買、航線開通、相關產業的配套等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直接或間接產生經濟價值近百億元人民幣。7年內,天驕航空預計將為自治區提供超過1700個高端就業崗位。
與此同時,天驕航空創建新的航空服務設施或者擴展現有航空服務設施,比如將成立天驕航空培訓中心、建立維修基地與試飛中心等,這些投入將會對當地的經濟有直接的拉動作用。天驕航空航線開通後,圍繞天驕航空的民航客運、貨運業務,勢必會產生一批包括市場運營、客貨運代理、綜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務等產業,這些行業會促進當地就業、民生發展,對當地的經濟產生間接的積極的影響。
2019年3月26日,天驕航空與鄂爾多斯市政府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共同籤署了《項目合作備忘錄》,決定在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成立大飛機學院,重點為國產大飛機各型號培養急需緊缺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
據介紹,目前天驕航空已引進200餘名飛行、航務等民航專業人才,深度參與的大飛機學院完成兩批次、3個專業共計360人的招生,為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的力量。
肩上有責任,心中有夢想。天驕航空在為內蒙古的航空事業奮鬥的同時,國產大飛機夢也在每一位「天驕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天驕航空從成立伊始,就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發展戰略、支持民族智造,在飛機選型時,在充分考慮了各支線機型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果斷選擇了中國商飛公司按照國際標準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RJ21型飛機。
天驕航空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李凌湃說:「天驕航空作為第一家採用全國產噴氣客機機隊運行的航空公司,計劃在5年內引進25架國產飛機,通航點達到40個,運營航線60條,用實際行動推進國產民機的發展。」
「會須決起凌雲志,高摶九萬扶搖風。」牢記著時代使命的「天驕人」,必將不負韶華,逐夢前行!(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連英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