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安第斯空難:16人成「食人族」後存活,生命和道德如何抉擇

2021-01-15 通史花椒

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飛機,因為它的失事概率最低;但是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同樣也是飛機,因為一旦發生空難,能夠存活的機率非常低。從飛機發明至今,出現過的空難次數已經不少了,但是爭議最大的是發生在1972年的一場安第斯空難。這次空難中,45個乘客,有16人存活了下來,但是活著的人卻飽受爭議,因為他們是成為「食人族」後,靠吃同伴的屍體才存活了下來。

1972年安第斯空難

1972年,一支烏拉圭的橄欖球隊包機前往聖地牙哥參加比賽,飛機上乘坐著包括隊員和家屬在內的45人。然而,原本是一場開心的旅程,卻在飛機飛到安第斯山脈附近時發生了意外。

飛到安第斯山脈後,飛行員發現今天的天氣太差,不適合繼續飛行,於是就降落在了阿根廷,準備第二天再起飛。然而,到了第二天,天氣好轉了一些,為了趕上比賽,他們決定冒險起飛。但是,這次冒險卻帶來了致命的危機。由於雲層太厚,飛機很快就失去方向,偏離了航線。而後,在飛了一段時間後,飛機突然撞向了一座山峰,被分成了兩半。而飛機上的乘客跟隨著後半段飛機摔了下去。

艱難生存

幾個小時之後,飛機上的隊員們才相繼醒來,在互相救助下,45人已經死去了11人。而這些倖存的人也並沒有高興太久,因為在安第斯山上,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他們很快就會死去。

剛開始,他們在飛機上還有一些食物,所以依靠著機艙以及一些紅酒和食物,他們勉強存活了下來。他們希望能夠有人來救援。到了第四天,終於等到了一架飛機從頭上飛過,他們開心地大喊。然而,因為雲層太厚,飛機沒有看到他們,希望就這樣化作了絕望。

接下來幾天,更絕望的事發生了。由於缺少食物和保暖的衣物,很快就有人相繼死去。而後,在第十天時,他們利用收音機收聽到政府已經停止了救援時,他們才真正感受到絕望。此時,他們的食物已經耗盡,甚至就連行李箱上的牛皮都被吃完了。

靠吃同伴屍體存活

幾天後,已經被餓得渾渾噩噩的人群中,突然有一位提出吃同伴的屍體。這件事對一個人的衝擊來說可想而知,基本上所有人都反對這個決定。生命和道德如何抉擇?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這時,有一個人提出:如果他死了,那麼他希望他們能夠靠吃他的屍體活下去。這句話說出之後,許多人沉默了,他們默默立下了一個協議:如果我死了,那麼你們可以吃掉我。

第二天,第一個人走向了屍體,有人帶頭之後,他們一個個都接受了這個現實,只有其中一個女士堅決不吃。幾天後,見到親人的信念,最終還是讓她做出了選擇。

他們就這樣,靠著同伴的屍體存活了下來,直到天氣變好,他們開始向外走。到了第61天,只剩下16名倖存者。又過了11天,他們終於見到了森林、見到了人類的蹤跡,最終這16人存活了下來。

而回到家的他們,面對著的是各種爭議。一篇報導將他們稱之為「食人族」,很多民眾開始控訴他們,而好不容易存活下來的他們也並沒有反駁。

我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沒有人知道在那種情況下,我們會如何選擇。沒有經歷過這些災難,我們無法感受到他們的絕望,無端的指責對於那些倖存者來說是不公平的。有些人認為,他們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已經很難界定道德的標準了。

如果遇到那種情況,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相關焦點

  • 1972年安第斯空難慘狀:45人墜機雪山僅存16人,為了活命易人而食
    但我們知道飛機在空中遇險後,乘客能夠奇蹟般生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因此那些在空難中存活下來的人們,被稱之為「奇蹟」,而1972年安第斯空難中倖存下來的16名乘客就是最著名的空難奇蹟。那麼,1972年安第斯空難的慘狀是什麼樣子呢?45人墜機雪山僅存16人,為了活命易人而 食 。
  • 1972年安第斯空難,他們靠吃同伴活下來:要生命,還是道德?
    1993年,好萊塢將一場震驚世界的空難拍成了一部電影《天劫餘生》,影片真實還原了當時倖存者們面臨的種種困難,對人性進行赤裸裸的挖掘,引起了西方社會的大辯論:生命與道德,究竟該如何選擇?我們也可以捫心自問,當我們自己身處絕境,食物又嚴重缺乏,我們是否願意吃同伴的屍體活下去?當我們去世後,又是否願意把自己的身體貢獻給同伴?
  • 安第斯空難奇蹟:飛機墜落雪山,16名倖存者靠吃親友活過72天
    這是1972年安第斯山空難的倖存者帕拉多,回憶錄中的一句話。在帕拉多的心頭,這座山既潛藏著絕境,又蘊藏著希望,因為它是由親友的生命鑄就的——在死亡逼近的時刻,他和其他倖存者不得已吃下了遇難者的屍體。
  • 1972年安第斯空難,有16人活下來,無食物是如何堅持72天獲救?
    1972年10月13日,對於老基督徒隊的人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作為一支業餘橄欖球隊,裡面的隊員都對橄欖球有著特殊的熱情,這一天也是他們出發去參加比賽的日子,他們租下了烏拉圭空軍571號班機,準備從智利前往聖地牙哥。在出發前的一天,隊長對大家說飛機上還有十個空位,可以帶上自己的家人一同前往。
  • 安第斯空難奇蹟:政府放棄救援,16位倖存者靠遇難屍體支撐72天
    正是這些人,不斷創造人類歷史上的奇蹟,給我們面對現實的莫大鼓舞。今天要講的就是一群創造奇蹟的人,1972年,一架飛機在安第斯山脈墜毀,16位倖存者們在72天內經歷一連串磨難,最終活了下來,帶給世界一場空難奇蹟。橄欖球隊的不歸路10月12日,一支烏拉圭橄欖球隊準備飛往智利的聖地牙哥參加比賽,他們租賃了烏拉圭空軍的一架飛機。
  • 1972年安第斯空難,16名倖存者在冰雪荒野中活了72天,他們吃什麼
    年,在安第斯山脈曾經發生過一起客機撞山墜毀事故。這時,由於食物已經所剩無幾,在絕望中,倖存者們訂立了一個契約:活著的人可以吃掉死去朋友的屍體來維持生命。墜機事故發生後的第十七天,倖存者們正在睡覺,一場雪崩席捲而來。在這次事故中,8名倖存者失去生命,成為其他人新的食物來源。時間一天天過去,倖存者們意識到,如果繼續耗下去,所有人都必死無疑。為了求生,他們決定冒險走出去,尋求幫助。
  • 1972年安第斯空難,16名倖存者為活下來,靠殘食同伴屍體堅持72天
    飛機失事無疑是一場大災難,在天空中的你沒有辦法保證接下來的行動,你的命運都和這架飛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且對於出事的飛機來說,無人生還的情況大有所在,我們今天講的這件事是發生在48年前的一場事故,在這架失事的飛機上最終有16個人倖存了下來,他們又經歷了哪些事情呢?
  • 歷史上安第斯空難的奇蹟,政府放棄救援,倖存者靠吃人熬過72天!
    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的飛機事故,今天我要講的這個空難事故,倖存者的存活過程堪稱奇蹟,在空難發生後的72天他們才最終獲救。這就是1972的安第斯空難。1972年的10月13日,一架載有45人的飛機從烏拉圭飛往了智利,但是因為突發的風暴而墜毀在3900多米的安第斯山上,機上45名乘客中21人當場喪生,剩下的24名倖存者中的8人因為雪崩喪失了生命,最後的16人在同年12月22日之前陸續走出雪域而生還。
  • 安第斯空難奇蹟,政府放棄救援,13位倖存者靠遇難者屍體熬過72天
    車禍、雪崩、空難等等這些巨大的災難降臨時,大部分情況人類都難逃束手無策,但是絕境中重生的故事在現實中也會發生。 1972年在安第斯山脈上發生了一場空難,飛機上的倖存者們在飛機墜毀後,經歷了一系列威脅生命的災難,72天後16個人倖存下來,堪稱是奇蹟。這場巨大的災難震驚了世界,卻也在擊打著人們的心靈。
  • 飛機墜毀雪山,16人奇蹟生存72天,倖存者為何遭到人們譴責?
    就比如,1972年於安第斯發生的空難事件。在意外發生之前,沒有人曾預料到,這趟航行,是一場大多數人都有去無回的旅程。飛機起飛之前這架客機的飛行目的其實很簡單:一支來自烏拉圭的業餘橄欖球隊老基督徒球隊要前往智利的首都--聖地牙哥參加當時的一場橄欖球比賽,於是租用了烏拉圭空軍571號包機。因為當時球隊成員較少,所以飛機上還空餘了十個座位。
  • 安第斯空難奇蹟:放棄救援後,13位倖存者靠吃遇難者遺體熬過72天
    而我們今天要講述的這件事就是發生在安第斯山脈的一場空難。1972年,經歷空難後,飛機徹底毀壞。經過長達72天的等待後,16名倖存者終於等到了救援。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了呢?這些倖存者又是依靠什麼才活下來的呢?
  • 48年前一場空難,16位倖存者堅持了72天,靠吃人肉活了下來
    ©文丨 機械前線1972年10月13日,一架載有45人的客機從,但因為遇上風暴墜毀在3900多米高的安第斯山脈上。機上45名乘客中包括烏拉圭的橄欖球手及其家屬,21人當場喪生,其餘24名倖存者中,8人在逃生中被雪崩奪去生命,16人於同年12月22日之前陸續走出雪域而生還。倖存者為了在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存活,被迫以遇難者的人肉果腹。
  • 安第斯山脈中的秘密:如果只有吃掉同伴才能活下去,你會怎麼選?
    1972年10月13日,阿根廷,門多薩市,清晨的霧還未散去,烏拉圭"老基督徒"橄欖球隊一行人已經開始準備登機,他們前些日子接到邀請,要去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打一場比賽。
  • 如果我死了你可以吃掉我,《天劫餘生》中的死亡契約和安第斯奇蹟
    這就是空難史上著名的1972年安第斯空難(也被稱為烏拉圭空軍571號班機空難)發生後第十天,倖存者立下的「死亡契約」。其中一部分人最終被解救,並說出他們以屍果腹的經歷,這駭人聽聞的事實一時間引發了社會上的巨大爭議,「16名倖存者是靠吃朋友的屍體活下來的」。
  • 一部著名的空難電影:挑戰人類極限
    衣索比亞空難題目之所以說挑戰人類極限,一方面是身體層面,另一方面是倫理道德層面。空難電影《Alive》,翻譯為《劫後餘生》,或《我們要活著回去》,由弗蘭克·馬歇爾導演, 伊桑·霍克 / 文森特·斯帕諾 / 約什·漢密爾頓等主演,與 1993年1 月上映。 電影基於真實事件,根據英國作家皮爾斯·保羅·裡德的報告文學《活著:安第斯倖存者的故事》改編而成。
  • 空難史上奇蹟:飛機墜毀雪山,16名倖存者堅持72天,最後咋回來的
    ——來自1972年安第斯空難倖存者納多·帕拉多的回憶 飛機墜毀在海拔3900米的雪山上,機上45人,活下來的33人,12人當場喪命,其中包括帕拉多的母親和妹妹,而副駕駛員在生命垂危時給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我們已經飛過了庫裡科。」
  • 48年前的空難,16名乘客無食物來源,堅持72天後死裡逃生
    飛機遇難這事不算奇聞,可是一旦遇到飛機遇難,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但是在空難史上卻一個這樣的奇蹟,16名倖存者,卻在3900米安第斯雪山上,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堅持了長達72天,最後終於獲救了。這次事件震驚了世界,有人還以此為背景,拍了電影。烏拉圭的一支橄欖球隊租用一架班機,準備前往智利參加比賽。
  • 飛機空難後,僅17歲少女1人逃生,獲救後的生活怎麼成這樣?
    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場發生在8000米高空中的空難事故,這場空難造成太多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但也造就了一個生命的奇蹟。她仿佛獨得上帝寵愛,墜落到地面卻只受了輕傷。她獨自一人穿越危機重重的亞馬遜雨林,靠著頑強的意志力和豐富的野外生存知識存活下來,最終成為了這場空難中的唯一一個倖存者,被稱作&34;。她就是朱莉安•科普柯,在發生空難時,她只有17歲。
  • 看看這幾部經典空難電影!就知道川航史詩級迫降有多牛!
    其實,很多空難事件還被改編成電影。薩利機長這部電影根據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事跡改編。電影中,飛機起飛兩分鐘後遭到飛鳥攻擊,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薩利決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155人全數生還。但之後的調查顯示他做了錯誤的抉擇,認為大可選擇返回拉瓜地亞機場。
  • 空難史上的奇蹟:16名墜機者被困雪山,靠吃同伴屍體維持72天獲救
    1972年10月13日,一架屬於烏拉圭空軍的雙渦輪槳客機,正從烏拉圭的卡拉斯科國際機場起飛,前往智利的聖地牙哥,在航班上,包括了40名乘客,他們是飛到智利參加橄欖球比賽的「舊基督徒隊」,除此之外還有5名機組人員,然而飛機上的乘客卻並不知道,他們隊伍中一小部分人,在這次飛行過後,將會徹底和世界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