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後,訂單還挺多的,今年聽政府的,安心留在紹興跟員工一起過年了。」紹興萊珏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龔先生是湖北武漢人,因疫情影響,已經兩年沒回老家過年了。1月8日看到市人社局、市經信局、市總工會三部門聯合發出的留紹過年的倡議書後,他再次放棄了今年的回家計劃。「在網上買了老家的特產,到時候跟公司的人一起過年,再加上政府還有許多福利政策,這個年應該會過得很溫馨。」龔先生說。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呈現多點散發狀態,多地出現新增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春節臨近,如何儘量減少人員流動、聚集是疫情防控面臨的一大難題。中辦國辦明確提出,毫不放鬆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嚴防死守,減少「兩節」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多地也相繼發布通知,倡導外地員工「非必要不返鄉」,鼓勵「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每一個在外遊子的心聲。然而,面對疫情的考驗和政府「非必要不返鄉」的倡導,「要不要回家過年」也讓許多外地員工糾結不已。畢竟辛辛苦苦在外打拼了一年,誰不希望能夠回到自己家裡和親人團聚過年?顯然,這需要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應當把外地員工「就地過年」的服務做好做足,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安放好他們的鄉愁。這既體現著我們對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也體現著我們對外地員工的關心關愛。
據報導,紹興各級政府和企業紛紛開出「年貨菜單」、派發「專屬禮包」,希望外地員工能主動留下、安心留下,在紹過年。泉州市人社局等六部門也聯合出臺了鼓勵外地來泉務工人員「留泉過年」8條措施,對留泉過年的非泉州籍企業工會會員,經審核確認後按每人200元標準網上申領新年紅包;對留泉過年的非泉州籍困難家庭的企業職工,每戶給予一次性困難補助1000元。紹興、泉州之外,還有不少地方採取政企聯動方式,給就地過年的外地員工發紅包,如寧波奉化區傾心打造了春節「四重大禮」,包括500元春節消費券、210元景區免費門票、500元「現金紅包」等,意在留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可謂誠意滿滿。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留人重在留心。外地員工為我們的城市建設作出了貢獻,理應受到善待、得到尊重,分享城市發展的紅利。誠意滿滿留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其意義不僅僅在於減少春節期間人員的「不必要流動」、緩解城市疫情防控的壓力,還有利於工業企業留工穩崗、穩定生產。善待和尊重外地員工,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當然,這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更多的還需要企業、市民攜手共為。只有完善好配套措施與服務保障,「就地過年」才會成為更多外地員工疫情防控之下的主動選擇,才會對這個城市產生歸屬感。(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