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輿情或將成為保健品直銷市場監管風向標

2020-11-22 山東新聞網

    

  近段時間,保健品直銷市場暴露出虛假宣傳、涉嫌傳銷、違法廣告等一系列問題,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

  據了解,保健品作為一種跟藥品區分的保健性質產品,特別是在直銷過程中,可能會對人們對購買的認識帶來誤區。可能會存在企業為了銷售而通過網絡誇大宣傳產品,部分經銷商會在銷售過程中為了賺錢更多利潤而扭曲產品功能,也會導致不法商販用假冒偽劣產品鑽空子迷惑消費者等等情況。

  躲不開的「擦邊球」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工作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亞健康人群正在不斷擴大,因而,各類保健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關注,許多保健品廠家紛紛上馬,保健品市場一時呈現出繁榮景象。由於高額利潤的驅動,一些保健品廠家和商家為了應對激烈競爭並牟取暴利,竟然利用衛生、藥監、工商等部門之間的某些職能交叉,「潛心研究尋找」有關法律的空當,「和藥品攀親」,與監督部門打起了保健品產銷「擦邊球」,企圖逃避法律的約束。

  與此同時,國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共27項,其中輔助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等16項功能經過動物和人體的評價,而提高免疫力等7項功能則只需經過動物評價,這本身就很容易引發質疑。由於缺乏系統的評估和退出機制,功能範圍和評價方法不能實現科學動態管理,不能有效發揮科學依據在保健功能評價中的主導作用,部分保健功能及評價方法存在定位不準確、聲稱不嚴謹、方法不完善、科學依據不充足等問題。

  中國直銷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韓兆磊表示,一些打「擦邊球」的惡性營銷,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破壞了行業健康發展,合規的優秀企業深受其累。同時,普通食品違法添加藥物成分、功能聲稱等問題,也使保健食品「躺槍」。

  儘管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但在行業人士看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很大,包括食品補充劑。「各個地區,飲食習慣不同,營養補充存在偏差。此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外賣食品,營養不平衡,這個問題也很嚴重。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前景很大」。

  媒體報導成監管部門風向標

  保健品市場之亂並不是一個新問題。2017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的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司和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均為保健品生產企業。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的虛假廣告名錄顯示,82款產品中就有25款為保健品。除了虛假宣傳,有些企業還涉及非法經營,比如在保健品中添加違禁藥物,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藥,減肥類保健食品中添加利尿劑或興奮劑,抗疲勞類保健食品中添加「偉哥」……由於大量違規添加化學藥品,一些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補身,反而可能「奪命」。

  記者發現,此次保健品直銷發生重大輿論危機都是由主流媒體引導,監管部門跟進。對於媒體的報導,監管部門也會核實情況之後對公眾發布。並不是所謂媒體「綁架」監管部門。從媒體的報導也不難看出,直銷行業對於自身問題的不重視,也對媒體輿論建設的不足。

  而針對直銷行業出現的監督報導,去年12月12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召集在蓉直銷企業相關負責人,就直銷企業、分公司及其分支機構日常分類監管情況進行了通報。

  成都市工商局直銷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通報稱,通過評價直銷企業計酬、培訓、產品宣傳、會議報備、服務網點建設、退換貨、經銷商管理、直銷員管理、信息披露等多個環節,涉及企業登記註冊、信息公示、消費維權、行政處罰、信訪投訴、社會責任等項目,進行評分並歸為四類。其中,媒體負面輿情等問題也列入評分範圍。

  業內人表示,如今在監管部門加強網絡監管的同時,來自於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正呈增強態勢,更關鍵的還在於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直銷企業涉嫌傳銷與虛假宣傳。在這樣的輿情新形勢下,如果直銷企業對負面輿情信息不加以重視,輿情信息將很有可能被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視為案源線索及監測成果,開展線下實證工作,並根據線下實證結果,區分情形分類進行處置,使直銷企業在未來的分級分類監管中處於不利的位置。

  不容忽視的行業輿情

  保健食品行業是我國食品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是促進我國健康服務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行業,也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健食品行業從「發展中規範」到「規範中發展」,逐漸成熟壯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調查數據顯示,七成以上保健品存在虛假宣傳、誇大功效或打擦邊球的行為。在「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保健品投訴量也位居榜首。有調查指出,42.8%老年人曾因買保健品上當受騙過。因此,如何避免老年人遭遇保健品欺詐銷售,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媒體探討老年人被「忽悠」原因、總結保健品騙局類型、梳理養生誤區、報導相關案件。「保健品」伴隨著以「欺騙老年人」的負面形象出現在輿論場上,逐漸淪為網民口中需要防範的騙局。

  因此,脆弱的保健品直銷行業觸動著監管部門與消費者敏感的「神經」,特別是當前保健品直銷行業面臨的輿論危機。直銷企業應該更加重視企業本身的輿情,更要側重個別企業違法行為引發的行業震蕩,不能持有「事不由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更不能對主流媒體的輿論監督持惡意的態度。

 

/> /> />

相關焦點

  • 盤點2019年保健品行業十大熱點事件:監管趨嚴,市場潛力仍被看好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對於我國保健品行業來說,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權健事件」發酵以後的這一年裡,國內的保健品市場和直銷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厲監管。
  • 本周輿情丨中國直銷行業30年社會貢獻獲肯定,無限極、安然納米...
    本周輿情速遞  最受關注監管輿情: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廢止86件文件的公告 涉及保健食品的有41件  行業輿情關注度在12月11日迎來輿情熱度最低值,而12月7日為行業輿情熱度最高值。根據後臺數據分析可知,12月7日主要是《中國直銷行業30年社會貢獻發布峰會在京舉行》、《合規發展溫州市局集體約談直銷企業》、《康婷榮膺「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先鋒獎」》等輿情信息的傳播。  本期行業敏感信息佔比6.14%
  • 食品輿情:「死神食品」骷髏頭包裝涉嫌違法引媒體關注
    近日,「死神食品」包裝印骷髏頭,涉嫌違反廣告法,再次引發媒體集中關注。媒體披露團夥藏身別墅製售假保健品,因擔心出人命,邊生產邊試吃,「奇葩」行為引熱議。此外,火腿腸噁心製作視頻流傳,引發消費者恐慌,食品謠言「經久不息」,謠言治理需多方合力。 【熱點解讀】 1.
  • 玫琳凱合法直銷的「面具」背後:保健品「包治百病」
    保健品市場亂象,是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去年底,總部位於天津,擁有合法直銷牌照的權健公司,因為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被有關部門查處。今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委宣布,在全國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將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等各類違法行為。但就在這嚴打期盼,莆田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發現,一家全國知名直銷商「玫琳凱」,有些經銷人員涉嫌虛假宣傳,把一些玫琳凱的產品,包裝成了神乎其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這是真的嗎?
  • 婕斯,靠中國市場成長起來的直銷蛀蟲
    2020年5月21日,各大新聞媒體再次曝出婕斯新涉走私案。據《經濟日報》報導,廣州海關緝私局再次打掉利用跨境電商平臺走私進口保健品的團夥5個,初估案值達15億元。據廣州海關緝私局介紹,涉案的某國品牌保健品(根據繳獲產品的圖片可證實為婕斯品牌)在國內市場沒有取得相關合法經營資質。
  • 保健品管理,加拿大這樣做
    對此,有媒體認為,這或許和相關企業「進京公關」不無關係。一些人認為,中國保健品市場的管理應與先進國家接軌,採用更規範、更科學的手段加強監管;另一些人卻認為,先進國家在保健品市場的監管是「以放為主」,比中國更寬鬆,「充分尊重市場篩選原則」,要接軌,就應學習這種「市場化的寬鬆」。有趣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卻不約而同將「保健品大國」加拿大當做最典型的例證。
  • 天津鑄源涉嫌虛假宣傳與跨區域直銷
    保健品被忽悠成靈丹妙藥   天津市場監管委已介入調查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保健品行業「廣告+渠道」的營銷模式是公認的「王道」。不過這一模式在不長時間後就陷於惡性競爭並愈演愈烈,變異為「虛假廣告+渠道」的營銷模式,即以虛假宣傳開路、打通多種銷售渠道,進而創造市場「神話」。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揭秘保健品騙局:花樣套路洗腦重重圍獵謀財
    今年國家出手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先後5次曝光了100個典型案例,種種保健品騙局一一浮出水面。市場監管執法人員發現,為了推銷所經營的鱷魚食品飲品,北京一家公司對外打出與事實不符的廣告宣傳語:「鱷魚終生不得癌症,其血液中血紅蛋白胺基酸鏈有著非常奇特的結構,攜氧能力超過其它動物的100倍以上,血液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超氧化合物、歧化酶和一種超級縮氨酸,對腫瘤細胞具有極強的抑制和滅殺能力」「鱷魚血清可以殺死愛滋病病毒」等。
  • 代表建言保健品監管:標示別誤導消費者 提高違法成本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就保健品市場監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據記者梳理,這些建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明確標示保健品、全民監督舉報、加強科普宣傳、提高違法成本。今年兩會上,來自河北團的張軍代表也提交了《關於持續發力加強對保健品市場監管的建議》。建議中提到,應加強保健品廣告管理,規範宣傳行為;不得在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廣告中誇大功能範圍,作虛假或者誤導性宣傳;保健品經營者如果舉辦宣傳會、推介會、說明會,等應到當地市場監管和治安執法部門報備。
  • 把中醫保健品送給全世界|大象公會
    原標題:把中醫保健品送給全世界|大象公會中國保健品的星星之火,已被盜火者撩遍全球。文|方辰黃章晉2015年5月8日,二戰勝利70 周年紀念日,歐美政要的紀念活動成為媒體焦點。倫敦,時任首相卡梅倫在二戰紀念碑敬獻花圈。
  • 完美、無限極、康婷……對這些直銷企業,也要高度警惕!
    和昨天一樣,東方網·縱相新聞整理了經權威媒體曝光的涉嫌傳銷保健品企業名單(第二批),不妨收藏起來防患於未然,或者轉給正深陷其中、執迷不悟的親友們。完美保健品不「完美」甚至「鬧出人命」有直銷許可的完美曾捲入「人命糾紛」。
  • 又一直銷巨頭出事:涉虛假宣傳被處罰
    2006年正式獲得直銷牌照展開直銷業務,逐漸發展成為涵蓋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務的企業。南京中脈也是2006年最早獲得直銷牌照的13家公司之一。  南京中脈的核心人物是周希儉,有著「直銷大王」之稱。1975年出生,浙江海寧人。
  • 揭秘保健品騙局:從雲南追到上海也要賣給你
    安徽省相關部門破獲的一起假冒「老中醫」電話推銷保健品的電信詐騙案件中,騙子利用網絡電話冒充所謂中醫專家,宣稱「老人的病因多是體內氣血不暢、經絡不通,需要把體內的垃圾毒素病灶激活,然後修復血管將毒素垃圾排出體外,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藉此推銷「細胞營養」「神經酸」「人參海狗」「眼中金」等保健品,號稱藥到病除,很多老年人信以為真。
  • 保健品騙局:用假話洗腦 看人下套 只為謀財
    安徽省相關部門破獲的一起假冒「老中醫」電話推銷保健品的電信詐騙案件中,騙子利用網絡電話冒充所謂中醫專家,宣稱「老人的病因多是體內氣血不暢、經絡不通,需要把體內的垃圾毒素病灶激活,然後修復血管將毒素垃圾排出體外,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藉此推銷「細胞營養」「神經酸」「人參海狗」「眼中金」等保健品,號稱藥到病除,很多老年人信以為真。
  • 商務部公布最新直銷登記名單:雅芳直銷產品銳減
    權健、華林酸鹼平直銷產品和直銷員歸零!按照相關法規政策規定,6月11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更新了直銷企業的直銷產品和直銷培訓員覆核登記信息。商務部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直銷行業直銷備案產品覆核後數量幾近腰斬,而據業內人士分析,以產品為支撐的直銷行業,沒有了備案產品,企業將面臨巨大挑戰。
  • 華林酸鹼平電療法人體通電曾致人死亡 直銷投訴量超權健
    針對1月9日,網上出現媒體反映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相關問題。昨天(13日),河北滄州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官微發布消息稱,河北黃驊市政府已聯合相關部門,對華林酸鹼平公司開展聯合調查。聯合調查組將依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置到位。
  • 央企社會形象的輿情特點--輿情頻道--人民網
    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對內蒙古騰格里沙漠工業汙水超排情況作出重要批示;環保部就新《環保法》相關的4項辦法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話題成為媒體報導、分析的重頭戲。特別是媒體分析認為新法的實施「將提高環境違法成本」、「處罰不設上限」、「為史上最嚴厲的環保法」等,對企業的輿情環境形成新的影響因素。
  • 4歲女童得腫瘤後,母親用直銷保健品代替化療
    女兒生前和李忠偉的合影 本文圖均為 北青深一度 圖相比醫院,楊蘭更相信直銷公司的保健品可以挽救女兒的生命。2013年,楊蘭在妹妹的介紹下進入完美成為一名直銷員,2016年女兒李詩涵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妻子拒絕了讓女兒化療,用服用完美產品代替求助醫生。